•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轻于鸿毛

轻于鸿毛,Fish Flew Away,Fishes Flew Away

主演:宋佳,佟丽娅,詹鑫,高舒乔,赵淑珍,范湉湉,张维伊,刘陆,宁桓宇,贺开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5

《轻于鸿毛》剧照

轻于鸿毛 剧照 NO.1轻于鸿毛 剧照 NO.2轻于鸿毛 剧照 NO.3轻于鸿毛 剧照 NO.4轻于鸿毛 剧照 NO.5轻于鸿毛 剧照 NO.6轻于鸿毛 剧照 NO.13轻于鸿毛 剧照 NO.14轻于鸿毛 剧照 NO.15轻于鸿毛 剧照 NO.16轻于鸿毛 剧照 NO.17轻于鸿毛 剧照 NO.18轻于鸿毛 剧照 NO.19轻于鸿毛 剧照 NO.20

《轻于鸿毛》剧情介绍

《轻于鸿毛》长篇影评

 1 ) 生命之“轻”与成见之“重”——评〈轻如鸿毛〉中的女性叙事

前两天第一时间去电影院观看了《轻如鸿毛》的超前点映,总体感受是超出预期的,我个人挺喜欢。

这部电影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双女主模式,整体叙事节奏轻盈,风格诙谐幽默,两位女主角更是化学反应十足,对手戏非常好看。

公路元素的加入也很对我胃口。

我一向对公路相关的电影十分钟爱,因为它独有的叙事节奏总让我觉得很像真实人生,那种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关关难过关关过,不断获得又再失去,然后重新上路的感觉。

作为一部荒诞属性的片子,这部电影的风格可以说是笑点密集。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处是,李鱼想帮助沈飞鸿去前老板那里找回场子,结果李鱼找错了人,把一个无关的男人当成了沈飞鸿的前老板,而把沈飞鸿真正的老板——一位女士——当成了助理。

这个笑点表面上好像只是一场认错人的乌龙事件,但是仔细品味,其实有更深一层意思,那就是当看起来同样光鲜亮丽的一男一女站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好像总是倾向于认为女性应该扮演助理的角色,而权力和成就更大的“老板”角色,则应当是男性来担任。

连性格十分不羁的李鱼也不例外。

这个情节的设置大概可以看出整部电影的风格,那就是轻盈而不乏深度,让你在笑过之后又觉得且似乎大有深意,令人回味。

影片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当然是两个女主。

一位突然自杀的男子,引出了宋佳饰演的前妻李鱼和佟丽娅饰演的现任妻子沈飞鸿两名女性,她们的命运就此开始交叉,接下来围绕着遗产争夺等一系列事件,引发了一连串故事。

两位主角不管是形象还是性格都十分迥异,从不到两小时的影片中,我们其实可以得窥她们的一生。

宋佳饰演的李鱼是一名从外表到行事作风上都相当粗旷硬朗的女性。

她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女性,细节体现是当给儿子辅导作文的时候,尚需要去杂志上寻找创意。

她有很多市井智慧,习惯以强悍到近乎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主打一个硬碰硬不受气,逼急了撒泼耍赖也都可以来。

人家说她很晦气,呼出的气都是黑的,她就在人家店里到处吐气,把晦气喷的到处都是。

与此同时她责任感也很强,不仅照顾自己的家庭,同时还要照顾不成器的弟弟,以及照料前夫的母亲、自己的前婆婆,对于有财产纠纷的前夫的现任妻子,也一再出手相处,非常仗义 。

如她所言,她成不了老爷们儿——即使行事作风和担当责任感都更像传统刻板印象中的男性;也成不了小女人,所以注定不被大部分人接受,活得可以说肆意张扬,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非常辛苦。

相比而言,佟丽娅饰演的女文青形象的沈飞鸿,则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从她身上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很多女孩的影子。

如果说李鱼主打的是不受气,那么沈飞鸿主打的简直就是一个受气包。

从小在各种各样的规训中长大,儿时被迫学习自己并不热爱的钢琴;长大之后画画想开画展,结果遇到无良老板,被pua+偷窃创意也不敢吱声,反而是自己选择躲避遁走;之后嫁给自己崇拜但年纪差一截也并不了解的丈夫,由丈夫主导自己的生活,包括画什么风格的画,家里如何装修,是否要孩子等等。

面对陌生人她习惯彬彬有礼,以文明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所以时而被欺负,容易被他人影响乃至主宰。

值得强调的是,影片对于这两位女主角的态度其实是公正的,没有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

我们会看到,李鱼解决问题的方式确实很多时候“大力出奇迹”,但也有一些时候会激化矛盾,将事情点燃至难以收拾的地步。

沈飞鸿确实常常显得柔弱而缺乏主见,但她彬彬有礼友善亲切的待人方式,有些时候也能够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得到“善果”。

她们有很多不同,但相同的是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柔软,而迥异的性格也意味着她们在生活会遇到不同的难题。

我想影片想要表达的是,每一种女性都有自己的特征和风采,也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不同的女性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守望相助的情谊是非常动人的,如同影片中的沈飞鸿和李鱼。

影片中有一处相当有意思的情节,那就是婆婆总是念叨的那句“丧门星,害人精,一辈子孤苦伶仃”。

你会注意到李鱼和沈飞鸿先后都一度以为婆婆是在骂自己,并为此悲伤沮丧。

这个情节我认为其实是一种隐喻,因为诸如此类的咒骂,其实是很多女性都可能面对的困境,并不单单降临在某一种女性的身上。

不管你是强硬还是温顺。

而我在影片最后婆婆也去世之后,才忽然意识到,有没有可一种可能,婆婆这句话其实既不是说李鱼,也不是说沈飞鸿,而是说她自己。

我们也许忽略了,婆婆自己也是一个女性,她漫长的一生在影片中虽然没有呈现太多,但我们可以看到她其实一样丧夫,丧子,丧孙,这句话完全可能是她对于自己一生悲伤而愧疚的自我惩罚式pua。

领悟到这一点之后,我真的不禁感叹这个情节设计之精妙。

正如同古往今来国破家亡总被归咎于红颜祸水,哪怕明明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根本就无足轻重。

女性的身上一直承担着许多她们本不该承担的重担,尤其是一些负面的事情,总是会被归咎于女性。

这种带有强烈心理暗示的阴影,一直就笼罩在无数女性的头顶,只要有人宣判,女性甚至会自我pua主动认领,这真的令人深思。

是什么造成了女性这样的困境?

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回答,但影片以一种精妙的的方式向我们抛出了这个问题,这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更何况好的问题本身已经是答案的一半。

电影的名字——《轻于鸿毛》,这四个字当中实际上用谐音藏着两个女主角的名字,李鱼的yu和沈飞鸿的hong,不能不说cp感拉满。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层面的设计。

更重要的是这个成语本身的含义。

我想看到这四个字我们都会本能的联想到司马迁的那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在这部电影当中,轻于鸿毛的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是死亡。

影片中有两起死亡事件,第一起是从未在影片中真正露面的的丈夫钟实的死亡。

这场突如其来的死亡事件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一度给两位女主角的生活也带来巨大冲击。

尤其是沈飞鸿,她的生活一度崩塌。

直到后来她逐渐重新找到对生活的掌控感,在饭馆中面对陌生男人的一句“她离开我活不下去”,沈飞鸿淡淡微笑着说出“不会的,其实你没那么重要”,这句话看似在回应陌生男人,其实显然更是对她自己说的。

在失去丈夫之后,从小先后在父母/爱人的隐蔽也是束缚下生活的沈飞鸿,第一次尝试挣脱束缚独立生活,发现一切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钟实的死亡确实是轻于鸿毛。

第二起死亡事件,则是婆婆的死。

如前所述,婆婆的一生在影片中其实并没着墨太多,我们也只能遐想,而她的死亡则引发了两位女主角的第一次正面争吵,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是彻底的和解。

在海滩上沈飞鸿念着自己代写的丈夫的遗嘱,是我非常感动的一个情节。

死亡作为生老病死中终结的一环,确实总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死者已矣,生者的生活却终将继续,生命的永恒不息就在于此。

影片中也用一场闽南丧葬民俗活动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

我个人是很喜欢影片对于闽南民俗文化的这部分表现的,充满神性,但有些细节又让我感到似乎有些讽刺。

就像一场纪念老人的死亡的丧葬之中,却有一条活了很多年的大鱼被捕获,即将结束自己的生命。

与此同时我认为,轻于鸿毛的还有所有因为性别而带来的世俗的成见和偏执的目光。

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有过一些表述,就不再赘述。

总的来说,当你受困于此,你会难以察觉,也觉得很难挣脱,但是当你尝试打破藩篱,也许你会发现一切海阔天空,之前的束缚只是轻于鸿毛。

在影片的最后,两位女性都获得了更充实也更轻盈的人生,也是很好的说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轻如鸿毛》整部电影是充满人文关怀的。

对于它能看见的所有人,同样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譬如社会底层的快递小哥,因为理想和理念独特而不被家人理解的情趣用品店主等。

总的来说,我觉得是一部老少咸宜尤其特别适合女性去看的影片,也希望这样的电影能越来越多。

 2 ) “碰瓷”王铁梅?也没那么坏。

观看场次:2025/8/30 “七夕点映口碑场”

我看的“口碑”场,所以骂人几率会降到很低,你们懂我意思吧故事背景是一个原本与前妻一同在印刷厂打拼的懦夫“钟实”,在厂倒闭后想要逃离原本的生活,口头答应将房产留给前妻之后,到了美术馆工作。

他借钱开发项目,却再次项目失败,留下一大堆债务和麻烦给现任的妻子。

上面这些都是通过剧情推出来的,这个在海报上留下一小个长外套背影的男人,在剧情里也只有背影。

宋佳的角色“李鱼”类似于平行宇宙王铁梅,“李鱼”是一个更加“市井泼妇”(非贬义)的版本,她恐惧示弱,她是义气仔女。

“李鱼”在离婚后开着养老院,赡养着前夫“不存在的”妈妈。

而妈妈、“李鱼”和小侄女“毛豆”,像是三段女性逐渐上升的阶梯。

香烛店老板娘和妈妈反复念叨的“丧门星、害人精、一辈子孤苦伶仃”,其实并不是对“李鱼”的指责和诅咒,而是社会长久规训产生的刻板行为。

没有法律程序、只有漫天神佛作证的“口头过户”,也佐证了她的成长环境。

“李鱼”是全片塑造最立体的角色。

佟丽娅的角色“沈飞鸿”的塑造方式不一样,她的定点似乎总是和另一个人挂钩。

她不断通过跟其他人的边界发生碰撞,去进行对自己个体边界感的拓展和体认。

从模仿“钟实喜欢的”“崇尚自然的”罗斯科到记录自己人生的写实肖像,再到带领养老院众人释放天性的泼墨,尽管她的过往人生依旧笼罩在迷雾中,可那幅顺着“李鱼”“乱动”继续画下来的无脸肖像又何尝不是一种释然。

离经叛道去开“情趣用品店”的“前夫堂兄弟之子”与父亲和解,以及讨薪失败被迫离职的快递员,也是种别样的边缘人关怀。

就拿前者来说,大半辈子笃信民间信仰,专研雕琢佛教造像的父亲,或许还是没办法理解儿子刻板又僵硬的服务话术,以及与传统“造型艺术”似有重合却又相去甚远的出售产品,但敞开心扉的《我只在乎你》还是非常好的相拥契机。

公路片的环节和光效相当赛博朋克的游神场景,在各种意义上对我的眼睛很友好。

PS:我隐藏了几处重大剧情转折,希望诸君观看时也会“尽管猜到但还是有所触动”。

说几个需要事后思量的情节:“李鱼”同“沈飞鸿”解释为什么帮她,用调侃的语气说了“Girls help girls”,与她剧情前期的角色定位有明显出入,我想可以解释为她弟阿飞跟她推销互联网概念给她念叨的。

公路片环节吃饭拼桌,有遇到一个“被未婚妻赶出来”(?

)的奇怪男子,该男子莫名其妙与三人组交谈,并碰撞了各自关于婚恋问题的看法。

这段实在是比较莫名其妙,我看完就脑内自主屏蔽了。

“沈飞鸿”在大量时间画画的情况下还会弹钢琴,我一开始觉得有点悬浮。

只是考虑到她“迎接检查”时她演奏的乐曲,更接近于“献礼演出曲目”,只集中练过这首,所以还有肌肉记忆倒也不算怪。

后面朋友表示,兴趣班一般会一报好几个,练习时间还是能排上的,我想想倒也有些道理。

片尾彩蛋是回忆插叙,正片已经给出了一年后俩人快乐的共同生活。

我查了《刑法》发现轻判的话是有机会一年内回归正常生活的。

至少在故事里有一对好姐妹获得了社畜童话的幸福结尾。

姑且也还是有一点法律依据的

 3 ) 感觉像《好东西》学生作业版

一个男人死了,两任伴侣相遇,一开始还以为是谁先爱上他的性转版。

这个男的一生都在逃跑,儿子死了跑了,丢下李鱼,欠债了跑了,丢下飞鸿。

好在电影并没有给这个男的太多笔墨,没有正脸,没有过多地去探究他为什么跳海,这点好评。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个起名大概是想说这个男人的死对两个女主来说不重要。

在与张维伊扮演的路人对话就轻轻点题了,“你不重要”。

很巧的是张维伊的这个角色有些台词跟戏外现实倒是互文了,一时之间我竟然慌神。

开头前夫死了,由老同学来通知前妻,这才发生了两任妻子同时来处理后事的乌龙。

所以为啥有人身故,警察会先通知他同学啊,来得比他直系的亲属飞鸿还早,甚至同学还通知了前妻,这两人撞上,这得提前多久通知。

然后是关于闽南元素。

可能因为我是本地人比较敏感,剧里的闽南元素感觉加得有点生硬,全部删掉也未尝不可。

范湉湉饰演的丧葬用品店老板带着北方口音的普通话,非要穿插几句闽南语,饭桌戏特意给润饼菜一个慢扫镜头,那天晚上当地又是送王船又是游神的,然后她们还一起看了蔡国强的烟花doge,当地可真忙,这一天这么多民俗活动呢。

做雕塑的大叔操着类似地瓜腔的口音,我猜他设定应该是闽南人吧,人格上却没有那么闽南,在我的刻板印象里,闽南爸爸要是儿子在卖情趣用品,有违传统“大逆不道”,估计两人一见面就要吵架。

添加这些元素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任务。

电影很多地方经常会幻视《好东西》,宋佳饰演的李鱼会让我想到铁梅,铁梅实在太好了,观影出来跟朋友讨论的时候脱口而出就是铁梅。

飞鸿则是小叶和茉莉的结合体,带着一些天真以及恋爱脑。

他们在饭桌上的聊天也像好东西里的饭桌戏,男人突然开始自我反省,蛮尴尬的其实。

不懂张维伊那个角色和卖情趣用品那个男的出现的必要性。

整个片子配乐太多太吵了。

最后的结尾还是蛮喜欢的,特别是飞鸿写遗书那段,两个女人的互相成全,还是蛮暖的。

 4 ) 遗憾,可惜了俩大美人

第一个想到请宋佳、佟丽娅演《轻于鸿毛》的人一定是天才。

两人往那一站,眉目如画,顾盼生辉,斩男又斩女。

可以说单是冲着这两张脸,《轻于鸿毛》对不少观众来说就意味着必看。

尤其对于像我这样肤浅的人,就更得瞧瞧。

看完之后的感受是,片子不烂,只是留有遗憾。

先说第一个好的地方,对眼睛着实友好。

这是部看着很“美”的片子。

不仅美在宋佳、佟丽娅的外在形象,更美在导演在线的审美。

影片中有不少两位演员的特写镜头,且显然这些画面并非是剧情需要,在我看来,是导演在直接对话观众:看,多美的人,我们一起欣赏。

看得人直羡慕本片的摄影师。

不仅人美,景儿也美。

《轻于鸿毛》几乎可以看作是一部公路电影,两人为了同一个目的开车上路。

一路上的景色与歌,自然与风,看得人心生轻快, 油然生出一股在路上真好的感受。

影片中的这些影像,估摸日后得成为不少华语电影混剪的二创素材。

第二个优秀之处,则是演员的表演。

先说佟丽娅,丫丫出道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夸过她的演技。

这一次我认为得夸一下。

可能是角色适配,也可能是她钻研到位,总之她扮演的沈飞鸿一角,给我一种人戏合一的感觉。

似乎现实中的佟丽娅就是这个样子。

全片她并没有什么演技的高光时刻,胜在整体性特别强,把一个柔弱中带着点韧性与反抗的女性角色诠释得相当到位。

宋佳则是大部分时长里都是演员气质盖过了表演,导演的镜头显然对宋佳是更偏爱的,怎么飒怎么拍,怎么美怎么来。

当然,宋佳的演技也是没得说,尤其是那场开头不久的找茬戏。

沈飞鸿骑着电动车赶着去殡仪馆,结果别到了开着面包车的李榆,嘴角磕破了。

李榆不能忍,油门一踩就要去理论,追上后开车把沈飞鸿的电动车别倒,沈飞鸿摔倒在地,身上擦破。

李榆下车一看,这么个单薄的姑娘那可怜兮兮的模样,还要前去殡仪馆,气消了不说,心里还有点不落忍,还有点不好意思。

让人叫绝的一幕来了。

李榆用刚好能让沈飞鸿听到的声音,别别扭扭地小声嘀咕了一句 “我也疼着呢”。

无论是台词的呈现形式还是宋佳的表演,这一幕都好到我拍大腿。

一方面,她觉得自己有理由,是沈飞鸿先不小心让她受伤,自己反击是因为疼,不是无端伤人,所以主动道歉会让她觉得“好像我错了”,孩子气的自尊让她拉不下这个脸。

另一方面,她其实隐约知道自己伤到了沈飞鸿,心里是有愧疚的。

如果完全没愧疚,可能会更理直气壮。

这种愧疚让她没法像没事人一样,但自己也受伤的委屈和自尊又阻止她道歉,所以陷入想解释又不好意思直接说的别扭状态。

“我也疼着呢”这句话一是说给自己听,李榆在为自己弄伤沈飞鸿的行为找正当理由。

她不是故意这样,是因为她也受伤了,通过强调自己也是受害者,来减轻伤到沈飞鸿带来的愧疚感,告诉自己我的行为没那么错。

二是说给沈飞鸿听,潜台词是“是你先弄疼我的,我都没说”,带着一点你只看到我伤了你,没看到我也疼的委屈,希望沈飞鸿能理解她这样的原因,而不是只觉得她故意使坏。

同一句台词,宋佳用小声嘀咕的方式而非大声辩解,印证的是李榆的善良与愧疚,说明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或有不妥,不敢太理直气壮,所以只能用这种隐晦的方式表达。

没有复杂的恶意,更多是被伤害后的本能反应,自尊与愧疚的小别扭,以及想让沈飞鸿理解自己感受的朴素期待。

宋佳只用五个字的表演,就立刻让人物血肉丰满,怎能不赞叹。

总之,从演员到角色,《轻于鸿毛》可圈可点。

可越是如此,便越让人觉得这是部遗憾的电影。

因为故事太散,表达太乱。

影片的前十五分钟节奏相当好,一个男人与老友喝酒后跳海自尽,前妻李榆与现任沈飞鸿同时接到电话来到殡仪馆。

此前两人互不相识,且对命里这同一个男人看法不一,沈飞鸿觉得她的丈夫强大,怎么会自杀,而在李榆眼里却一直都觉得前夫没用、窝囊。

当你以为故事接下来要解开这个死去男人的谜团时,画风一转,两个女人开始争夺男人留下的房子。

离婚时房子口头约定留给前妻,手续没来得及办,人没了。

留下房产证,现任妻子觉得那是遗产,就是她的。

房子现在被李榆办成了养老院,李榆说什么也不会给。

沈飞鸿软弱了半辈子,发誓这次要硬起来。

与此同时,沈飞鸿深陷离世丈夫的债务风波,李榆的养老院则面临不合规的查封危机。

这般情况下,彼此善良的两人又互帮互助。

本就够乱了,这时候还又加入死去男人的母亲,李榆一直照顾着老太太,她觉得老太太也是儿子遗产的继承人。

沈飞鸿又怀疑老太太是不是真的亲妈,因为从未听丈夫提过,于是就老太太真实身份问题,仨人开车启程回老家。

途中拼桌吃饭遇到一个即将步入婚姻的男人,几个人就婚姻是钱重要还是情绪价值重要展开了探讨。

轮渡上的言谈中还开始了对彼此个人过往的追问。

到了老家,遇到老太太的侄子和他那性乖张的儿子,借着沈飞鸿的过去又开始了一番子女教育的讨论。

确认了老太太是亲妈,返程途中两人握手言和,老太太却又年事过高撒手人寰了······谁也没明白,听到儿子死讯,她临走前那句丧门星、害人精、一辈子孤苦伶仃到底是在说谁。

这其实也是影片从头至尾又一条隐晦的表达,李榆和丈夫因儿子离世而离婚,丈夫死后被别人说是命里有煞。

老太太这么多年和儿子不来往,片里也从未出现她丈夫的身影,不难猜测,那句“丧门星、害人精、一辈子孤苦伶仃”是在说她自己。

换而言之,想表达的该是,世人把男人失败的人生,归咎于不幸的女人是不公平的。

在影片的后半程,就沈飞鸿的成长性,也有所展现。

沈飞鸿遇到了过去剽窃她作品的老板,李榆教她强硬起来,帮她去找回场子。

沈飞鸿经此一役,决定以后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瞧,从头至尾,《轻于鸿毛》展现了太多东西。

有关男女命题,有关女性互助,有关原生家庭,有关女性困境,有关婚姻关系,有关个人成长等等。

看完影片之后是茫然的,它好像什么都讲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全是表达,就意味着没有表达。

全是重点,就意味着没有重点。

导演的劲儿使得太猛,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

遗憾啊,可惜了俩大美人,也可惜了一部本可以更加出色的作品。

我们记住了宋佳的飒爽,记住了佟丽娅的柔美,甚至记住了轮渡上的风、老家的烟火气,却没记住一个完整的故事。

它让我们看见了华语电影中稀缺的女性形象与细腻情感,却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创作者贪多嚼不烂的迷失。

本该如片名的举重若轻,却因承载过多而显得叙事沉滞、主题飘忽。

若是叙事能再聚焦一点,表达能再清晰一点,这部片不止会是看着美,更会是看得懂、记得住。

而不是如今这样,只剩一声轻飘飘的叹息,像片名一样,风都不用吹,走两步就散了。

 5 ) 《轻于鸿毛》:人横竖一死,何不轻盈地活

一个名叫“钟实”的男人跳海自杀,引发前妻宋佳和现任佟丽娅在去殡仪馆的路上相遇,后因一处房产继承权的问题,她们带上婆婆上路回到福建老家,探寻没有身份证的婆婆到底是不是失去的男人的亲妈。

宋佳(李鱼),真的好美的一张脸,好适合大荧幕,她在离异女性互助这条邪修道路上真的越走越远,外冷内热,外粗内细,在她身边满满的安全感。

佟丽娅(沈飞鸿),文艺娇妻软弱女,不管是面对父母,还是丈夫,还是偷了自己创意的前老板,一直软弱,经历与李鱼的短暂相处后,她坚强起来了,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和梦想负责。

婆婆李海琴嘴里一直念叨的“克子克夫,丧门星害人精,一辈子孤苦伶仃”,三个女人都觉得是说自己,女人一辈子被贴的标签和污名化的语言可真不少,最怕的是女人自动认领了,也这么评价自己,还是学宋佳吧,殡葬馆的老板说自己面带煞气,呼出来的气都是黑气,我就把气吐在她的店里,绝不任人欺侮。

对待人干的事,和人好好说,对待不是人干的事,那就用不是人的手段干。

对啊,为啥男人软弱懦弱离开人世,屁股没擦干净留女人收拾烂摊子,还要让女人背负骂名,这个锅女人不背。

电影里有几处配角很出彩的片段。

小酒窝背着小翅膀指挥养老院的老人们唱《歌声与微笑》,我和宋佳一样哭了。

两个女主带婆婆回家的路上遇到拼桌男张维伊那一段很女性主义的对话,他真的很欠揍,结尾他说这个婚我还是要结的,毕竟她说她离开了我就活不下去。

佟丽娅接:不会的,你没有那么重要。

是的,男人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他们和死也许只是轻于鸿毛,女人的“生”才是重于泰山的。

还有一处在福建老家,雕塑工人李小河,他的海归儿子开了一家“成人之美”人体艺术用品店,是个荒诞惊喜亮点,直面欲望确实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刘恋演唱的bgm《全力以赴的人生终将满载而归》 也很好听,和陈粒有首歌《无所求必满载而归》,异曲同工。

为满足老人土葬的心愿,婆婆的侄子帮她注销了身份证和户口本,回到老家老人抱着野花躺在土坑里的那一幕居然拍的超级轻盈超级美,人横竖一死,何不轻盈地活。

《轻于鸿毛》是一部极佳的双女主荒诞喜剧公路片,海边的大鱼,燃烧🔥的渔船,闽南游街文化,泉州蔡国强的极致绚烂的烟花🎆,把男人的骨灰撒入大海🌊,海天一线的俯拍镜头,婆婆逝去家乡出现的小仙鹤,全都拍得美极了,好适合大屏幕观看。

 6 ) 从问题A出发,带着问题B走向旅途,旅途的最终A也不再重要——心灵的和解

一晚上连写三部电影的影评,也可以说是很可以了,不过也是略微有一点自欺欺人,因为三篇影评都不长。

学传媒的学生告诉我 他毕业之后要去送外卖,我有点相信他可能说的是真的,他说现在新媒体环境不好云云,我只能叹一口气。

前几天也是,有个女生说,她不念了,给我开了个严重抑郁症的病历来,监护她的姐姐跑来学校告知了我她的情况,要求是休学。

这个女生有一点点特殊,不爱讲话,很清瘦,有一种决绝感。

第一次用文字跟我做自我介绍,她用折叠了的纸里面告诉我:“我叫XX(她的名字)我叫XX我叫XX,相信你这下记住我了。

”原本要求是写一段话,她这样我当然立马记住她了。

后来要求写一篇叙事性散文,她交上来了一篇小说一样的作业,讲述自己在现实和过去之间来回穿梭的故事,不是特别成熟但有点意思。

我给她推荐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她打开竟然能平静地看下去。

无力感。

看这部电影,两位女生首先都是坚强的,一个孩子死了,一个老公死了,宋佳饰演的前妻相比较而言更勇敢坚强一些,于是两人互相影响,实现了勇敢与温柔并存的和解,是一部相对成熟的公路片。

整部影片的构图根棒,时不时出现一些很惊艳的镜头,色调也很不错,有其在大海边,几人面对墓地的样子,实在是成熟的片段。

当然在情节的连续性上还是又点点不足,由于整体节奏是慢的,所以在处理影片前半段具有搞笑性质的片段时就不太理想了。

 7 ) 完全让男人缺席,也许不是个好办法

村上春树写过一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某天半夜,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自己14岁时爱上的女人的丈夫打来的,告知女人自杀去世……男人们哀叹女人的离开,顾影自怜时代不同了。

男人跳海自杀了,前妻和现任“追夫火葬场”……《轻于鸿毛》就像是《没有男人的妻子们》,不同在于妻子庆祝自己的新生,“驾驶我的车”重新上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当然,在当代,丈夫要死,必然和砒霜无关事实上,当一个丈夫决定去死为何而死,已经不重要了(前妻和现任都不关心)但前妻和现任怎么好上的很重要(观众在乎)喜欢电影的开头,轻盈而荒诞但这样充满张力的悬念并没有落实到两个角色之间的互动发展两人之间尴尬而微妙的复杂关系,很快简化成了girls help girls“绝不雌竞”的怪异口号复杂的内心情感,只能借助游神祭祀等民俗符号的外化猎奇表现也对,美就完了,毕竟说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电影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只提供情绪,不解决问题当然,不成问题的问题本来就不存在——争(赠)夺(送)遗(房)产前妻(编剧)和现任(导演)都知书达理,明白这不是法律问题,而是女性情感教育遗产问题和现在的房地产策略一样了半买(争)半送死男人真该抱怨(正如电影里的事无巨细的抱怨,一点都不调侃)死就死吧,留这么多遗产干嘛?

电影里,萍水相逢的饭桌上,恐婚的路人男灵魂发问:婚姻里什么最重要,钱,还是情绪价值?

送分题?

反复出现的邓丽君的歌声像是暗示:我只在乎你!

送命题?

但真正的答案却是《让子弹飞》里两个男人的表白: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如果说,升官发财死老婆,是男人人到中年的三大喜事那么,死男人继承房产而不是债务,则成了电影里独立女性人设的底气(电影的处理存疑,一个律师的镜头暗示债务问题就解决了?

夫妻共同财产难道不应该用于抵债?

)女孩们,不对,人妻们,上路吧!

带着婆婆带着爱像《末路狂花》《卡罗尔》?

(必须打个问号,因为就像土葬一样传统,一点都不叛逆,在乎的是儿媳的名分,婆婆一句委屈你了就破防了)一个天真善良,一个又酷又飒但是,girls help girls既是口号又是实践,俩人的相互吸引,不是情感上的,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应付检查、应付讨债、向前老板出气……)完全让男人缺席,也许不是个好办法,观众更想看的是他们如何出丑(《好东西》)看完《轻于鸿毛》,你只觉得男人该死,毕竟一点问题都不解决,而女孩互助,更像是一个母系社会的神话传说,毕竟,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口号如此灵验,这么有实际效果,而非信仰和精神寄托幸福来得太突然,不敢相信像是用一个谎言代替另一个谎言轻于鸿毛真的很轻,像一个综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MV自拍金句一个都不少你究竟是喜欢这片海呢,还是这份孤独?

不用装,就祝福吧恭喜两位女嘉宾牵手成功!

 8 ) 活出自我

🎞剧情亮点:女性,成长,温情,治愈,生命,自我🎭惊艳演技:宋佳真的超适合这种角色!

每一个眼神都有戏,什么都不说就杵那都很有气场,又酷又飒又洒脱,能直面自我,勇敢独立🌟观影感受:能看得出这部影片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挺多的。

剧情的切入点很妙,用一个死去的男人把2个女人串起来,甚至是3个女人。

既有女性主义的叙事,2个女人彼此的成长,又通过宋佳开养老院这个职业,照顾婆婆这个角度,生发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片名《轻于鸿毛》或许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长度还在于广度,深度,选择如何度过这一生,是否能够活出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

很羡慕像宋佳饰演的李鱼,她有勇气有能力,坦荡的面对自我,还能教会沈飞鸿成长,在面临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方式,girls help girls,不是钟实喜欢,钟实不喜欢,而是我想要,我不想要,活出自己的主体性,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道歉。

俩人其实挺好磕的,宋佳太适合这种角色了!

很像《好东西》里的王铁梅,双手插兜真的太帅了,看着就很有安全感,待在她身边很安心,好想拥有一个她这样的闺蜜!

但是有些情节感觉比较生硬,有些迎合当下热点的意味,比如当时宋佳和佟丽娅带上婆婆在路上吃饭遇到张维伊的那个片段,讨论婚姻,很现实,很犀利,比较接地气,但感觉如果去掉这一段,好像也没有很大的影响带婆婆去到老家以后,那个做成人用品的小哥哥其实还蛮萌的,他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其实也挺有勇气的,他父亲可能不太理解他,但是也选择了喝下儿子递过来的那杯酒,父子二人尝试着相互理解

 9 ) 虽然给了5分但是某些方面不写实

我有一些吐槽的,钟实和李鱼的儿子淹死后,现实里的钟实可能会和老婆离婚,但是绝对会再生而且是生很多个(看着像福建),除非他们晚年失独。

而且前妻和现任大概率会为了房子撕起来,不要问为什么,问就是经历过,父亲那一辈,现在不知道好些没。

还有照顾婆婆这种事情,不是说没有,但是前媳妇照顾婆婆这种事满稀有的,而且电影没讲清楚为什么照顾婆婆,对李鱼很好吗?

也许吧养老院不好开,国家很鼓励开设养老院(至少湖南这边是),我就在养老院工作过,现实情况就是国家支持,开养老院的也看了这么个挣钱的机会,但是养老院要挣钱至少10年(当时我们请来的长沙的老师说的),也许在开设过程中养老院的负责人也是要换好几波,不知道李鱼开了多久了,总觉得带点幻想成分,养老院的老人,特别是这种中低档的养老院,讲句实话,老人家都木木的。

但是也有很戳我的点男人在生活中真的没那么重要日子,终究是自己和自己过,妈妈只能陪一段我和闺蜜反倒是在思考母女关系中得到了感悟。

抛开事实,我很喜欢这种,女生之间不为了谁撕起来,就单纯的一起互帮互助。

在婚后,弥补我精神缺失的,恰好就是这群闺蜜们。

我们互相倾诉,互相打气,勇敢尝试各种没做过的事,过了一个又一个坎。

 10 ) 性别错位的电影,割裂感很重

从普通观众角度吐槽几句。

看预告时就联想到《谁先爱上他的》和《好东西》》,因此充满了期待。

但实际上,这电影的主题既不是死者爱谁,也不是单身女性的生活小烦恼,而是争遗产????

看了半小时就觉得,如果换成双男主+公路片,那这股登味儿就不会那么突兀,喜剧效果也会更好,评分可以更高。

可惜,是双女主。

这片子与好东西不一样的是,好东西会让人在一些生活细节中共鸣感动的同时,依然对生活充满正能量,而本片,给人一种“女性就是要受苦受难被千夫指后才能独立”,呸!

呸呸呸!!!

女性独立题材现在是能挣钱挣流量,但说真的,请男导演男编剧,爱惜爱惜自己的羽毛吧,不要什么钱都挣,你们挣不到。

摄影师水平很不错,构图运镜都很有文艺片的感觉。

《轻于鸿毛》短评

还不错

10分钟前
  • 清风
  • 推荐

较为平稳、唯美、治愈的视觉画风也未能补足情节上的缺憾: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故事线,但于其中人物的成长轨迹和性格刻画却相对不足。过于极端化的人物性格塑造与简化版本的人物情感速写让故事沦为此类题材中相对平庸的案例:在情节设计上简化了二人在性格、社会地位和阶级上的巨大差异和冲突,欲以最和谐的人类情感来中和消磨可能的矛盾。而随着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女主随着战局变化,温和妥协于世俗的婚姻,男孩的敏感懦弱、一意孤行也未能展现人物应有的弧光和多面性的魅力,反因在其执念加重走向极端,以父亲的一条胳膊献祭换回悔悟则进一步削减了人物的主动性,简化了在战争期间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复杂情感。作为人类情感动力抽象的“海妖”或许是感知到男主性格阴影诱使其走向深渊的动力,但超自然元素代表的人类情感的投射也未能施展出更多的妙意

12分钟前
  • 小满
  • 较差

画面好美 剧情有些硬伤 瑕不掩瑜

13分钟前
  • 吉小连
  • 推荐

酸涩初恋?反战内核。童年的天空中飞舞的不仅有蝴蝶,还有阴森的战机;玻璃与音乐都是多么易碎的东西,但故事里战争对其悲剧性的毁灭还不够彻底。结尾收的也很仓促,像做到一半投资人跑路了,更别提最后十分钟的孝子断手剧情,致敬星球大战吗

17分钟前
  • 方小映
  • 推荐

缓缓道来,重重一击,的感觉

19分钟前
  • 推荐

(HKkiff9rd)玻璃男孩,作为2024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提名,个人还是比较想看的,但看完全篇有点失望,它的主题为反战,细想起来,宫崎骏老爷子的每一部反战作品都是经典,《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红猪》等等,另外去年看过的日漫《窗边有个小豆豆》同样也是反战,正因如此,我才觉得电影有很多情节借鉴了这些电影的桥段,看的已经让人产生疲惫感了,就叙事而言,故事围绕一个玻璃工厂的父与子,与军队上校女儿以及家庭之间的故事,在剧情上有些地方打动能到我,但是立足深度和力度仍然不够,总是感觉差一口气,但看到片中那一件件精美的玻璃制品,还有战争时期留给人们的创伤,这是一场无法忘怀的痛,铭记历史,珍视历史,记住和平才是这部电影所想表达的底色,还可以,但是不想给太高分,给6.5分

23分钟前
  • liulexuan123
  • 还行

#siff26很像吉卜力的题材,看了简介果然,但只是学到了一些表面上的剧情,剧情多少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男主为什么推箱子,山洞里的神明也没有解释清楚。背景有点像侧耳倾听和红猪

26分钟前
  • 居胥
  • 还行

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场梦可以造得更美。

30分钟前
  • NoI'mNot
  • 还行

23 Jun 2024上影节

32分钟前
  • Irene
  • 推荐

画面不错 剧情emmmm就是一个让人困倦

35分钟前
  • 多罗西
  • 还行

3.5 瑕不掩瑜,有好几个片段很打动我。爸爸熔了妈妈的项链来帮男主给女主做蝴蝶发夹;爸爸即使痛恨战争也不愿让男主伤害参与战争的人;女主把军官爸爸送的小提琴扔进了火炉,因为经历成长后,她再也无法享用战利品,而她自己也成为了人情交易中的战利品。亲情爱情,战争对人的异化和反战情节我都接收到了,是一部真诚而粗糙的作品,只是剧本还要好好打磨啊。

39分钟前
  • 信仰者城堡
  • 还行

剧情还差点意思,男主看到蓝光异象寓意何在还是只是无意的?“你会成为军嫂而不是艺术家。”是多少女性不甘却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的现实。战争一度异化男主的人性,很庆幸男主的父亲牺牲了手臂,把他拉回正道,避免了悲剧。也是看到父爱如山了。Ps:资源字幕时间轴错位看得好难受!

42分钟前
  • Edward
  • 还行

26th SIFF@大光明 剧情从男主突然发癫把爹整杨过以后一泻千里,主题可能是反战但显然导演驾驭不了只能画点飞艇扔炮弹暗示下师门。全片最立体最好理解的人物是男主爹,我和导演必有一人daddy issue犯了

45分钟前
  • 6O7
  • 还行

从男主黑化开始,剧情就像突然脱手的玻璃工艺品一样猝不及防地碎了。因为嫉妒,要把别人的儿子、父亲、兄弟、丈夫置于死地,只是纯粹的恶毒。既然男主和父亲代表反战,怎么能以这种方式男主失格呢……以及,演奏家怎么不算艺术家了?只有创造(设计玻璃制品、作曲)才算艺术家?不理解。画面和音乐有吉卜力的影子,前面大半的剧情老套生硬但能接受,结尾部分崩坏,最后神灵化人非常抽象。不过男主应该是放下了过去的感情,幸好不是大团圆,因为男主不配。

47分钟前
  • 袖剑飞吟

2025.6.30.伦敦飞多哈及多哈飞曼谷。幸亏了卡航才能得知这么一部惊喜的乌尔都语电影。回豆瓣一看说居然导演是在吉卜力那儿学习过的,这么一说画面倒果真有一脉相承的味道。故事对历史的架空或许是希望以此让反战题材更能引发国际共鸣?但时间线和对人物的刻画都还弱了一些。配乐,尤其是最后一首Alliz的原创,算是高光了。

50分钟前
  • 小飞侠3799
  • 还行

【26届上影节】 If you listen carefully enough, you would hear in every song, every painting, every sculpture, every piece of art, the contestation of war, and loss, and sorrow.

53分钟前
  • Endehísimë
  • 推荐

断手真的duck不必…所以女主到底还活着吗?

54分钟前
  • 小筮
  • 还行

2024SIFF 27 百美汇静安 # 差到让人发癫🤪。莫名其妙的主题指向,平淡如水的剧本发展,越往后越崩碎的人物。

55分钟前
  • 米兰小镇
  • 较差

酸涩初恋➕反战内核。童年的天空中飞舞的不仅有蝴蝶,还有阴森的战机;玻璃与音乐都是多么易碎的东西,但故事里战争对其悲剧性的毁灭还不够彻底。结尾收的也很仓促,像做到一半投资人跑路了,更别提最后十分钟的孝子断手剧情,致敬星球大战吗

59分钟前
  • Always.
  • 还行

画面很美,音乐也很美。能够通过一部动画浅浅了解了玻璃艺术的诞生过程。不是非常新颖的爱情故事,爱情叙事中打动人的部分不多。

60分钟前
  • 饮溪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