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玩多线交叉叙事的电影,只不过这明显不是部“正经”的电影,是在玩中讲故事的电影。
开头是一段段破碎的镜头,几个貌似不关联却又事事相互牵制的青年男女即将上演一出人间悲喜剧。
便利店店员翠丝被老板非礼,男友伙同好友阿希决定爆窃他的店铺,而同在便利店的威廉刚认识一个曾经是同性恋的女子融融,被融融之前女友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而此时一个劫匪意外的突然闯进,却跟威廉厮打起来,慌乱之中,威廉被另一把匕首刺死,而便利店外又有一女子被一辆车撞死,警察也突然地蜂拥而至......啊,要把这个故事理清楚好困难,刺死威廉的是融融的前女友,突然闯进的劫匪是意外捡到翠丝男友丢掉面具的柏豪,然后翠丝男友偷了便利店老板的车,却撞死了便利店外突然冲出的女子,而这个女子是柏豪的女友阿玲,而便利店老板是因为要跟阿玲开房,所以车才会被偷,融融的现女友目睹他们的偷车行径然后报警,所以警察才会及时出现,而翠丝的男友就是某位警官的弟弟.....总之故事是一环扣一环,却是谁都没有料到的结局,如果翠丝的老板没有非礼她,那男友就不会想要偷车而意外撞死阿玲,如果不是因为柏豪烂赌欠下赌债,阿玲也不会去赴便利店老板的约会,如果融融不是想让威廉做自己的挡箭牌,那融融前女友也不会暗下杀机刺死威廉,如果威廉肯在延缓柏豪还债的时间,那柏豪也不会要抢劫便利店,如果当时阿玲阻止他的话,那她自己也不会无辜惨死,如果翠丝男友当初选择报警而不是报仇的话,可能一切,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了......可是如果只是如果。
其实在看剧中人物,每个人都曾经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但往往人们都会无视这个机会,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如果和“再来一次”供你重新选择?
如果还可以后悔,我想结局一定还不会变,机会一样没有人珍惜。
因为人类总是一种眼界很窄的动物,总是只重视眼前,人们总是会经历过失去,才会懂得什么是后悔。
事实再次证明世界真小,人类真蠢。
不由得让我又想起了邱礼涛的《死神傻了》,其实不是死神傻了,死神固然可怕,但也不过是个照生死簿做事的小职员而已,而追根溯源真正导致事情无法收场的还是人自己而已,如果都像《死神傻了》的结尾一样,人们能够在说话做事之前替别人想一下,能够在选择之前掂量一下孰轻孰重,可能也会像结尾一样,死神没有事情可做,这个世界真美好。
不过如果只是如果。
因为人类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明知故犯,不见棺材不落泪。
《关人7事》是彭氏兄弟的彭发又一部独立执导的电影,导演这几年的作品一直走下滑路线,而这部《关人7事》故事严谨,风格诙谐,结局出彩,是导演几部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希望导演可以继续延续这种风格,再次拍出风靡的好电影。
看到海报上的宣传语是“谁是帮凶?
谁是真凶?
”你说呢?
这是一部关注度不是很高的电影,甚至我朋友看了说不知所云。
可是我觉得不错。
一个看似简单的超市抢劫,确实那么多的不简单在背后支撑着。
爱情、性骚扰、赌博欠债、同性恋······一环一环,一件一件,把结局推向悲剧。
该受惩罚的,却没有收到惩罚,善良的人,却死于非命。
开头的短片集中火力的剪裁让整部片子的故事显得有节奏而且有力量,个人认为在超市的那一段重复的多了点,但是整部片子还是很赞的。
尤其是当人物之间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在整个故事变得明朗之后,心情也变得更加沉重和复杂。
很多人不喜欢那个结局“如果”,觉得是败笔,但是我看到“如果”的时候,觉得宁肯相信那个才是故事应该发展的方向。
当然,“如果”也只是如果,电影里可以有如果可是现实生活中不会有。
说实话,同样题材的电影也多少看了几部。
如果最后的“如果”不出现,我只能评价为三星。
不过人生是没有假设重新来过的,所以,好好过每一天吧。
scar很好听。
P.S.突然发现电影的海报山寨了把刺殺據點(Vantage Point)彭发啊彭发,呵呵。
一个女人放低自己向一个男人索取金钱往往不是为自身而是为另一个男人。
人在情势所迫下冲动的说上海话也好过冲动的去犯法。
有些事情就是那么巧合,注定一般。
说因果?
因的源头在哪?
因为柏豪没有信守不再赌的承诺?
甚至因为奶奶起名字时候词穷致使后来被误解成的偏颇?
以及,LES只是爱的一种形态,没有那么神圣。
片尾——“如果”,这个词等于“于事无补”。
这部片子如果按时间顺序来讲,可能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这是一个看似表面上几个故事毫无关联,事实上所有人都是相关的故事。
有如蝴蝶效应一样,连锁反应,种的因,果终究会回到自己身上。
拍摄手法看似零碎,实则碎片之外一点点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局令人唏嘘。
戏剧化的安排,构思精巧,令人佩服。
这个片子无论对青少年来说或是成年人来说,无疑都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很能引起人的思考,引人反思。
但是片尾的"如果""有些多此一举,一下子多了一些说教意味,就显得多余且累赘了。
看客心中自有定数,如此一来赘述不说,又削弱了收尾力道,本来能给人冷静反思的,一下子又给鸡汤灌得七荤八素,反倒失掉了原来的效果,得不偿失。
但总体来说,这种手法和构思国内都少有,做到这个程度,已是相当优秀了。
又一个验证“世界真细小”的故事,通常这类型的叙事总会让人觉得有硬来的嫌疑,而且因为时间是并行的,看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抽离出来思考时间衔接的问题,但这也只是观影的一部分。
在我的字典里,好的电影和好看的电影是有差别的。
好的电影是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的,而好看的电影则只是一次不错的娱乐,只要有能令我看下去冲动的,都还能称得上是好看的电影。
这部戏勉强算是好看的电影。
作为一个看港产片长大的人,我对港片还是有一定感情的,也可以说是文化上的一种倾向,比如同是纯爱题材的日片和港片,我会选择港片。
不久前看的那齣《很想和你在一起》挺打动我的。
近年来,香港电影对港味的探寻回温,节奏快、小制作、小情节、小演员的港片络绎上映,口碑虽一般,但起码炒热了一些气氛。
我一向都觉得节奏和情节是港片的锐利武器,节奏有一半是技术活,所以香港电影人还能保持得挺稳定的,但是情节就总感觉没什么突破,无间道好卖了,就都拍卧底题材,叶念琛那几部好卖了,就都拍“黑色爱情”,而银河也是一贯的银河,贺岁片也一年不如一年。
到底是圈内自娱自乐还是要另辟蹊径,港片似乎一直踌躇不前。
最近连续看了几部,《死神傻了》《同门》,都给我感觉惊喜欠奉、只能说是不过不失。
稍微差点的是《死神傻了》,香港喜欢翻拍外国经典的一些题材早就不是新鲜事,我认为对香港这样一个资源、人才都有限的市场来说,这也是无可厚非。
但是,拜托山寨也山寨得有点诚意。
虽然不是完全照搬《死神来了》的叙事结构,而是着重在“随时随地,死法灵异”这个主题上,但是这片子的节奏确实是太糟糕了,就比如那场打边炉打出架的那场戏,演员表演过夸张不在话下,那节奏拖得也太离奇了吧。
整部看完深深地感觉受了侮辱。
就算许志安、樊少皇、邵美琪等人的客串再亮眼,也是瑜不掩瑕,况且他们的表演也是流于浮夸。
而看完《关人7事》,我也还好没觉得浪费时间,只是感觉被领着绕了好远的路,最后还是回到原点。
路上还是有风景看的,只是看过就忘了。
为了理清关系,我还特意以便利店为中心画了一下关系图,关系人物多达12个,而不是片名的7个,不知道是片方搞噱头,还是我过虑了。
我的图显示每个人至少都有两条关系线,根据什么排列组合原理,这其中错综复杂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
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是无法深究的,探讨来也没啥意义。
我就说说我的几点感觉吧。
彭氏兄弟向来以拍惊悚恐怖出名,在我看过的所有他们的作品中,只能说《见鬼》是能进入我的好电影之列。
彭氏兄弟生于香港,发迹地却在泰国,听说风云2是他们执导时,我还确实挺惊讶的,因为确实太不搭调了。
此次《关人7事》则是由弟弟彭发独立执导。
依我看来,他们还是有一定水准的,剪辑和节奏都还不错,影调也跟他们惯于操作的恐怖片题材差不多,偏沉偏阴,故事也大部分发生在夜晚,风格比较统一。
但讲故事上,就如先前提及的,有些硬凑的嫌疑,情节还不够流畅,而且一些衔接也不自然,很容易让观影者抽离,而这也是对电影来说,最扣分的地方。
电影的本质应该是引人入胜的,无法令人投入是很致命的缺陷。
这部片子的演员也是一个特点,港片很喜欢用偶像歌手,歌影不分家,另一方面是香港演员多多少少要会唱歌,看什么胡杏儿钟嘉欣黄宗泽之流都要出唱片,可见在香港做艺人有多不容易,也从侧面反应了香港在有限市场内最大限度发掘利益的经济逻辑。
难怪那么累了。
说说戏里的几个偶像派,江若琳演技在几个人里算是最好,之前净听到的是她整容的新闻,不过能整成这样也还算清新自然就算不错了,还有赵硕之也算入戏,女T的气势不弱,不过胸部也太有戏了吧。
其他人就都中规中矩地“演”,郑融那千篇一律的状态挺让人嫌的,周秀娜我是怎么都不觉得她好看,不知怎么她就成o靓模界女神了。
上海小伙徐正曦还是挺养眼的,只是感觉他跑来香港混有些失策,就他那外形,在内地混远比这有前途吧。
最后结尾的“如果……”绝对是狗尾续貂,谁不知道“如果没做错事,那该多好”,在我看来,停留在“荒诞”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拍摄手法很独特。
剪接很到位。
演员很粉嫩。
玲的死我很伤感。
郑融吻的很激情。
看的我很兴奋。
结尾如果的很好。
片尾区跟影片结合的很不错。
电影的拍摄手法的确很吸引眼球 一开始看到是彭发的作品已经稍有期待了 他的电影很多都是年轻偶像来演绎。
片尾曲真的很不错。
“如果……”那里,我本来是没看到的,因为我已经完了就只有名单那些,正要关掉的时候才看到。
看了觉得很沉重啊,毕竟是悲剧结尾。
江若琳的角色的确比较惨,她和男友之间的爱情,是那种痛并爱着的感觉,明明是很爱对方却又阻止不了自己对对方的伤害。
亲情,友情,爱情。
小肥的角色,不知道在最后,他是不是对哥哥很愧疚呢?
看到那个LEO给江若琳的信息真是不爽。。。。。
Ben Tsang - ScarLyric filled by - Eddie Stonethis time, for the first time, till the last time,nothing can be changed,everytime i'm trying i'm crying i'm bleeding,nothing never change,in the past, what this scar,i'v got nothing to replace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last time,nothing can be changed,everyone i'm loving i'm kissing i'm missing,nothing i could change,in the past, what this scar, has been got..so i said, what it seems to be best,don't know how and don't know where,all this pains gone away,but this scar never goes away,this tim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last time,nothing can be changed,everyone i'm loving i'm kissing i'm missing,nothing never changed,in the past, what this scar, has been got..so i'll take what it seems to be best,keep me out right through the end,all these lovers fade away,and this scar never goes away,and you got to never get under others painwon't you be dare when i fall now that you understandnothing never changed,in the past, what this scaryou've got nothing to replace...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last time,nothing can be changed,everyone ya loving ya kissing ya missingnothing never changedin the past, what this scarhas been got..made up your mindlet's started againwith all this timeyou earn it againall those truesall those lieswon't you forgetdid you understandwhat I’m missing.
两个人偷完车,开了那么久,报案的女孩(走路)已经到了超市,开车的还没有赶到,时差有些问题,估计是单行线惹的祸吧,呵呵!
整体不错,摄影的机位很好,构图很有味道,由于每个演员的戏份都差不多,人物刻画比较鲜明。
重复的地方颇多,可以浓缩成1小时。或者改写一下,不是很满意郑融和咸湿老板的结局
最诙谐的台词莫过于:他就是这样,一冲动就说上海话……和《夜店》比起来,残酷多了……
片段闪回。爱这种类型。穿插却不断
最后有些狗血了
其实看得有点混乱…………有dd唔明又有dd明……
很浓重的模仿欧美同类题材电影的嫌疑。奔着陈伟霆去的,没想到发现了周柏豪。越来越爱香港制造的电影了。
不知所谓 九唔搭八
环。
香港电影仲有得救
以爲自己很有内涵是不是?
看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看过。
片尾曲scar-ben tsang
各种无聊啊
呢个世界真系细
没想到彭发是这个路线(毕竟彭氏兄弟的鬼片名头太响)。剪辑可,剧本次之但也尚可,演员可太不行了,感觉香港的演员门槛偏低了,不过香港电影圈大环境如此,中年一辈老而弥坚,青年一辈却大都是学艺未精的歌手模特跨界,多栖天王天后处处开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本来给3星。最后的结尾让我给了4星。陈伟霆依旧很帅啊。哈哈
花开多枝,逐一表述的情节.可惜分镜头运用实在太多,总让人有重复感,故事也就散了.结尾的如果更是狗血!
每个故事还是衔接的恰到好处。不得不又感叹机缘巧合的绝妙。戴面具的2哥哥,融融前女友,柏豪大哥,超市的色老板,收赌债的苦逼被桶哥,死去的阿玲。正好七人,命运随后改写。最后那个短信也恰巧点睛之笔。
結尾曲加分
唔错喎我觉得,剧情安排几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