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了前两集,画面手法场景和叙事很像文艺片的风格。
从自闭症人的故事讲起,最后获得和解应该是这样的,挺有意义。
剧里有老戏骨,有新人演员,老戏骨可以给影视剧兜底,又可以在表演的时候给予指导,这种挺棒,符合正常影视剧的正常创作手法,新人演员重要是不出戏,要善于学习,前两集看起来剧情挺好,比较丰满,再看看。
上周入坑《极限17·羽你同行》,一口气刷完6集,印象深刻。
今天追看7–9集更新以及最后3集预告后,被深深打动之余,忍不住为这部非标配偶像剧喝彩!
难以想象在各种快餐甜宠标配偶像剧横扫十八线市场的当下,还有如此一部写自闭症兄弟情的好片子特立独行,那些起伏流畅的少年感,汗泪交织的荷尔蒙,如同清流一般,洗濯人心。
《极限17·羽你同行》是一部完完全全的非标配偶像剧,从已知的剧情里,你找不到玛丽苏傻白甜霸道总裁狗血堕胎车祸失忆反现实造梦;但是只要看进去,你心里就会被塞满满满的情谊情义,兄弟之情、母子之殇、梦想与现实之苦,无一不动情动人。
12集(30分钟/集)的体量,更像是一部唯美的长篇电影,恰如其分的讲述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一对特别的兄弟——自闭症哥哥平安的人生支柱是与弟弟子豪组队羽毛球双打,而赛场上的残酷竞争并不是治愈良药;正常人子豪的人生目标是羽毛球夺冠,却只有放弃哥哥的单打才能照见希望;饱受家庭困境折磨的两个母亲,用爱和原谅温暖着小小的天空;元气少女的青涩暗恋,交织在这一曲肆意绽放的生命恋歌里,百转千回。
不挖坑、不作妖,真情实感的现实青春,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偶像质感,个个演技在线的表演者,重点是,说这些良心完全不疼。
彼此成就的人生,无限地向往!
这个导演的风格让我想起《一一》,从她的身份履历和出身来看,确实可能会受到杨德昌比较大的影响。
整体来说剧情比较简单,之前以为是个运动题材的青春热血治愈类的剧,看了之后发现更多是偏写实,偏家庭伦理,青春更多面对的是选择而不是热血。
演员演技基本在线,对自闭症患者的描述非常克制,有冲突感,不是滥煽情,笑点只是点缀让整体不太过压抑,画面有一定质感,整体而言算还不错的一部剧。
个人感觉把它精简下拍成一部电影会更好。
或者在全部更新完后,找一个暑假/周末,一天看完,体验也会不错。
说实话很久没有看国产电视剧了,每次想尝试都是前面几集都吸引不了我继续看下去,,但是这部我意外的看进去了。
说点简单的看法:1.心疼自闭症的哥哥,很多人说演的像个傻子,但其实自闭症很多就是这样的,希望无脑抨击的人能够了解了自闭症再说。
2.更心疼弟弟。
弟弟的懂事与隐忍,还有对哥哥的照顾,感性的我真的光第一集都心揪了好几次。
还有妈妈的无奈,压力,真的是很能联系到现实中的事情,感觉很难受。
3.画面的风格也是很喜欢的,没有太过分的滤镜,整体很自然。
4.希望接下来的剧情能够一直吸引我,不要有毒点,或者有不是太多就好。
5.另外我觉得,既然是电视它肯定会有一些艺术加工的成分在,只要不是太假就好。
演技的话对我来说不是很在意,毕竟演技太差我也不可能还看得下去,有瑕疵但是剧情吸引可能比有演技都是剧情不够吸引更能让我愿意看下去。
第二集看完了,弟弟太难了,我太难了T﹏T真的如果我是弟弟我肯定没有这么好但是哥哥也好难啊,弟弟是哥哥生活的光吧,小小的世界,为弟弟打开了口子……妈妈们也都好难,生活的重担,对哥哥弟弟的心疼啊!!
我语文为什么这么差,讲不出来那种揪心的感觉,反正才两集我就哭辽T﹏T我太难了
前面说玛丽苏的有看剧么?
还那么多赞?
评论剧你一直在骂杨超越演戏之外的事情?
首先题材很好,看得很难受,但演技真的不行,首先是杨超越,超越可能真的因为好动和表情丰富被误认为演技还可以,然后给她特写,慢镜头,可是她那些特写慢镜头的小表情做得太刻意了。
两个男主,梁靖康演得不能说很棒,但我觉得应该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弟弟演技也没什么毛病,但剧情,同父异母真的醉了。
太狗血了。
关于羽毛球,我是业余得不能再业余。
看弹幕时不时有像是专业的在吐槽,我也不懂,但在我看来应该是有准备过,而且比赛中的汗水还是挺真实的。
看了我们与恶的距离后,真的,希望大家能更善良一些。
假设,有一个自闭症患者在球馆闹事,有一个人在那喷,说着你这种人杀人都有特权之类的话,这会对患者和其亲近的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即便真的没有伤害的意图,被言语侮辱得真的杀人了怎么办。
不要做喷子,希望大家善良一些。
所以,那些因为杨超越就给这个剧打一星,打分不评论杨超越演技怎么样而在骂杨超越演技之外的事的人,希望你们能善良一些。
这部电视剧翻拍泰国的《羽你同行》,是近几年来水平不错的翻拍剧了。
导演很有诚意的讲了一个关于亲情成长的故事。
缺点有小伙伴指出来了,就是羽毛球的专业性不足,甚至可以说很差。
下面来讲讲比较重要的几个点:1、故事性因其自有的故事性——自闭的哥哥和开朗的弟弟打羽毛球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发生很多事情所带来的故事性。
人物本身所带有的矛盾。
自闭的哥哥会走出自闭吗?
最后能不能打羽毛球?
弟弟在家庭和梦想之间如何选择?
两位妈妈如何和她们的孩子学会真正的相处?
如何能够真正的和解?
这些都是一个能把故事讲好的前提。
2、逻辑自洽在整部剧中,每个人物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都是有其逻辑性的,而且在铺垫的时候井井有条。
举个例子,弟弟在选择是不是要单打的时候是经历过内心的挣扎的,在生日上提出要求,被妈妈拒绝,然后妥协,而且这种妥协不止一两次,最后在自己的妈妈原来是第三者的时候彻底崩溃,这是一个情感不断累计叠加的过程。
这种例子在剧里比比皆是,而正是这种逻辑的自洽才是的这部剧显得真实感人。
3、演技曹公公和知否大娘的演技不用提,可以说是正常的水平,另外一个妈妈我第一眼还以为马冬梅,演技也好。
主要谈谈几个年轻演员,兄弟俩演技不错,作为一个年轻的演员可以说是做的很好了。
再谈谈赖美云和杨超越,我在这里反复强调一点,作为第一次演戏的演员,她们能做到这个份上我认为真的及格了,注意是及格,免得有人在这里说我吹。
如果说她们演了很多年还是这样那我肯定要骂的,比如现在某些演员就是这样,不点名。
前面三点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几点,必须要有的的骨架有了,以下的只是我认为的锦上添花的东西。
如果有必要我再补充下4、细节比如弟弟膝盖受伤了,后面的镜头就一直有。
比如小娜选择座位的动作。
比如哥哥尝试自己刷牙时候散落一地的东西。
很多很多,这些细节使得这个故事变得更加饱满。
5、镜头导演之前可能是拍过纪录片的,长镜头的运用特别多。
滤镜显得也很舒服。
写在最后,这部剧是真的很有诚意,建议看看。
昨晚看完了,平安说妈妈喜欢粉红色那段真的很好哭啊…一开始看这部剧是因为朋友圈有嘉行的员工在宣传祝子杰,后来又在腾讯首页看到了,说诶这小伙挺眼熟,就看了一下,发现故事不错就开始追了。
先吐槽一下羽毛球,这打的,我一个只在大学羽毛球课上学过的外行都觉得不行。
就这水平估计连我们羽毛球社的女主力都打不过吧。
其他就没什么好黑的了。
剧情合理工整,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泰版原剧本写得好。
但是其中表现出来的温情跟细腻我觉得就要归功于两个妈妈了,演的真的很好,戏剧中又带着满满的生活气息。
对自己孩子的感情,对另一个孩子的感情,都很好。
其他三个年轻演员的话,我觉得梁靖康(平安)>=祝子杰(子豪)>杨超越。
首先杨超越。
除去粉丝、水军的元素,我觉得大家对她一致好评的原因估计是一开始的期待值太太太低了。
当然杨超越也不是演的不好,角色该有的反应跟情绪她都能合格的完成,是值得表扬的,但现在这么吹太过了。
小娜这个角色对于她这个年龄段的姑娘本身还是比较好演的,毕竟哪个少女没有暗恋过帅气的小男生呢。
而且相对于其他角色,小娜的人设允许她用比较外放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情绪,比起子豪那种收跟闷,还有平安那种站在另一种人格的角度来表现情绪真的容易多了。
在这么一部有些伤感的剧中小娜的存在的确是让人轻松不少的。
然后梁靖康。
据说他不是第一次演自闭症了所以演起来很顺手吗…其实我一开始觉得这个平安像傻子多过像自闭症(我知道自闭症很多都有智力障碍)。
但他话也太多、太活泼了吧,而且谁都搭理是怎么回事。
但我还是觉得他是三个人里面演得最出彩的,因为真的惊艳到我了,而且那些话多的台词也不是他写的,演员也只是照着演而已。
不过这些其实也不能算太突兀,其实从小时候的戏来看,那时候平安的确是对人没什么反应也不爱说话的。
他变成现在这样应该跟子豪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王妈妈才能真心地感谢子豪来到这个世界上。
另外平安的哭戏真的是我见犹怜啊。
就像腾讯有个评论说的,这么可爱的男孩子哭的这么伤心,有谁能够不心疼呢。
最后是祝子杰。
子豪的人设是最复杂的,他是爱平安的,但又有点埋怨他抢了妈妈对自己的关注。
他的内心戏还有各种情绪很多,这些演员都准确地表现出来了。
据说这是祝子杰第一部戏,如果是这样那他真的很厉害,扭转了我对嘉行艺人的印象。
个人觉得他差了的那一点是少年感。
子豪平时一直照顾平安,比同龄人更成熟是自然的,但是里面有几场他情绪比较重的戏,这种时候理想的话应该是会让人有:其实子豪也只是个16岁的孩子啊…这种感觉,但是我看剧的时候只能靠自己来提醒自己:子豪16岁。
但这个想想好像的确挺难的,我真不行,当然我也不上…
关于自闭症的故事,兄弟情谊感人,很催泪的题材吧,还有老戏骨的加入,整个戏份自然真情流露,杨超越作为新人演员,戏份不多,有小亮点,不尴尬,还需努力锻炼台词功底。
双男主设定也不错,弟弟的懂事让人心疼,平安的病也挺无奈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自闭症患者,会是怎样的态度?
是逃避,是嫌弃,还是安慰,或是理解......
这剧情比较日本化,故事情节也比较像日剧,以前的一公升眼泪相似。
这剧里面男女主颜值高,中国播放这剧,剧情内容受关注度没日本高,日本自闭症比较多,中国看的人应该不多。
再加上前几集内容太沉淀,中国人喜欢些轻快节奏的剧,但在日本播放应该能大受欢迎。。。。。。。。。。。。。。。。。。。。。。。。。。。。。。。。。。。。。。。。。。。。。。。。
看了三集 本来自闭症是一个好题材 但剧本过于平淡 起承转折都没有,基本是杯白开水 拿奖的雨人阿甘在单独领域表现了非凡的才能,而生活上趋于白痴。
这样的戏剧冲突抄也抄来了 可惜本剧的平安没有 他可能有近似于常人的水平,但这在戏剧上远远不够。
小女孩打球都不理解,有点难以接受。
观感是为了打而打,而不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华。
(梁靖康演的其实还可以) 男二全程司马脸,低配黄子韬,不说我还以为两个智障。
他和男一的感情冲突打球选择都太流于表面,缺少青春期荷尔蒙,缺少叛逆期的自我认知。
没有棱角,整个人是圆的,这样的角色怎么让人记住。
杨超越影视剧规划的很好,先从配角演起,不抗雷。
这部剧也是普通的网剧非大ip,演绎难度也不高,治愈系女孩,不面瘫,有灵气就够了。
当然杨超越也有用力过猛的地方,比如搬箱子眼睛转的太多了。
不过起码从青春狗血剧的角度看,杨超越还是能驾驭的。
这部剧整体叙事平淡不抓人,戏剧冲突流于表面,运动题材不热血,自闭症题材不感动。
我最多给3分,满分10分!
额!
剧里唯一可以夸的就是两个老演员了,演技很棒,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
村花演技及格了那些一星差评才是真的无脑🤮,但男主的自闭症患者演的真不大行怎么多同类题材电影也不知道多看看多学学,文章的《海洋天堂》真的吊打。
竟然...觉得还可以诶...一群小年轻演起来至少不尬,自闭症的那个演员感觉还需要修炼,毕竟自闭症真的不好演(海洋天堂里文章演的还可以),杨超越有点出乎意料,感情戏虽然有点把握不好,但其他的戏份不出戏,感觉还是有点天赋的,看多了大宝贝和大幂幂的烂剧,杨超越简直洗眼睛。另外还有一众老戏骨,简直是定海神针,一如既往地稳,很喜欢大娘子,演得很细腻,有很多的动作和表情,使得角色一下子就立起来了。不喜欢的一点是滤镜,太白了,这就牵扯到这部剧到底是偏向偶像还是关注自闭症,就目前来讲我还是更倾向于后者,那这种配色,这种滤镜其实就不大适用。
两集弃,对于杨超越,我只看见了尬,没看见清新自然
主角演技都还可以,感觉是主题不错的青春剧,适合接档刚完结的阿令。。希望后期保持水准。
ycy第一次演有点让人惊喜啊
要不是翻拍,直接可以四星了。泰剧对狗血情节的使用太猛了,“一夫二妻”衍生出了极强的催泪效果,不管是两个母亲,还是两个孩子,都有了血脉相连的情感能量。再用一个运动题材包裹这个内核,兼带对自闭症的关怀。于是,这能量就在积极阳光的外衣下慢慢释放。杨超越对少女情动的呈现挺自然,诚实点,给她三番就好了。
四星给剧,扣两星给杨超越
好尬
不好看,非专业演员演的有点尬。
第一集的节奏 太慢太慢了 什么剪辑 当观众是白痴吗
跟自己比较的话,演戏确实比舞台唱跳要好,但这还远不能成为吹捧的理由,不是比差的稍好些就是好了,看后续表现
这么多尬黑的怎么也要中和一下
真的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地方,母亲的无奈,弟弟的纠结,生活和梦想交织的窘迫,但无论如何,怎么样的人群,都应该有自己可以追逐的未来。ccyy也还可以更努力、更优秀。
比预想的要好看很多啊 自闭症孩子都好辛苦啊
看见有九月才来追剧的。男主演技很好,自闭的平安与阳光温暖的九月感觉完全不同,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都拿捏的很到位。演员喜欢梁靖康,不过要说剧中人设的话,喜欢男二。 子豪也是个很努力的孩子。感觉他妈妈太自私,自己做错事,要让儿子替她偿还,太不公平了,有本事你别生他啊,生了又不能给他正常的母爱,很不负责人的母亲,特别鄙视她的这种行为。 虽然后来洗白了,但是依然不喜欢她。
果然考虑到赚钱问题,就得拉几个流量明星垫背。不过这种戏骨带鲜肉的手段实在是高明,两个妈妈外加一个爸爸都是演技派,带着鲜肉演戏,演技逼也逼出来了。两个男主尚可,比较自然,可是一到杨超越的戏份,就各种"恶俗"的bgm、慢镜头,一个劲的渲染,真的非常不自然,参考隔壁《亲爱的,热爱的》,第一集杨紫遇到欧巴也没有这么恶俗、直白的bgm和反打慢镜头吧😂😂很反胃,这种体育竞技类的卖点,兄弟情、体育精神,抓的很好,中规中矩吧,不过主题落脚在自闭症上面,男主就是中国版的阿甘,比较讨巧吧,大智若愚,期待导演接下来是恶俗玛丽苏还是励志兄弟情。多半是三角恋,已经预感到了……
梁靖康演的自闭症男孩有点呆萌,超越妹妹也很爱,完全打破之前对她的成见,青春少女怀春本色出演或许不太需要演技,总之不出戏,还意外的get到了她的颜值!12集刚刚好,不拖拉不注水但有点煽情,这个题材不可避免吧。翻拍的泰国版,泰版可是拿了视帝和其他一堆奖的,中国版翻拍算是合格,镜头调色配乐都很美,完全加分。
我为什么要想看这个……自闭不是智障好吗
万万没想到 这真的是兄弟情了 杨超越演技真的出乎意料!大期待下一部~
超越妹妹演技竟然还不错 教练居然是任盈盈 还是好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