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电影也分很多类型的从电影的调性上说,有热暴力,有冷暴力从电影着力的层面上说,有感官刺激型的,有思考反思型的只不过一般人平时所说的暴力电影,一般是指那种热的、感官刺激的但我觉得,那些冷的、尝试去揭露或者反思人类暴力行为本质的电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类型比如 funny games比如暴力史比如非法制裁我觉得那种让人脊背发凉、让人喘不过气、让人绝望让人觉得无路可逃的感觉,才是真实的暴力的感觉就像是一把脏的刀子,不小心在你身上割出一个小小的口子,一开始你觉得问题并不大,但伤口就是反反复复感染, 迟迟无法愈合,甚至开始溃烂。
在后面的日子里,你每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个这个小小的伤口一点一点耗尽生命,直到那个最终日期的到来。
你感受一种平缓的痛苦,并不剧烈鲜明。
说不出口,无助,压抑但同时,你又觉得很荒谬,想笑——这就是冷暴力带来的感觉生活是一部巨大而精密的机器,而暴力往往是 一枚 不小心掉进去的小螺钉一开始不见得会有太大的问题,但随着机器的运行,它会带来一连串的伤害,并不断积累,最终让这台机器呻吟着停下来。
把这一过程展现出来,把这一过程的痛苦、荒谬和绝望展现出来,才是真正的冷暴力电影它试着去展现去揭露了暴力真实形态和完整面目
既然国家机器失效,我们就有理由做些什么片子对比度被刻意调得很高 黑白分明 中间灰度层次减少于是人没有永远处在中间的可能 不走入黑 就走向白主角的名字叫hume,听起来很像human(人类),与之相对的是animal电影里的黑帮就被叫做animal影片最后当animal和human坐在一起,animal对human说: you look like one of us人类掏出枪,气氛中弥散着一种滑稽而又无奈的黑色幽默不知道为什么电影让我想起了911 当我们无缘无故受到伤害时,我们本能的就要去伤害别人这种复仇模式似乎很早就被植入了我们的脑子不管复仇对向是谁,复仇的后果是什么复仇行为本身能带给我们慰藉它类似于一种修复伤口的仪式仪式一旦开始就没有办法停下来此刻仍在继续...当主角被迫将他的车停入一个郊区的加油站的时候前景是一个推着购物车的流浪汉在垃圾箱里找东西,购物车、流浪汉、中产阶级在此刻的画面交汇他们都是美国资本社会的代表性产物关于流浪汉和中产阶级他们有各自的生活区域,可以老死不相往来此时似乎是谁踩过界了 气氛开始紧张当前景中的流浪汉推着车走开时 他后面的墙上贴着这样的单词——dead end这似乎预示着从此刻开始电影走向一条看不到出路的死胡同死亡就在此刻降临导演如此设计 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相信这些流浪汉和那些黑帮仔都是这个物质世界腐朽后的产物他们生活在最底层他们需要向这个社会报复但作为电影主人公只是一个混得比较好的打工仔而已他的身份并不具有代表性或者说我们更愿意看到遭到报复的是某位投机取巧的政治家,或是操控政治的金融巨头而遭受这一切的却是一个对社会构建没有什么概念的公司副主管他是社会精英只是因为他适应了这个社会而不是因为他刻意构建了这个社会于是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他的身上 我们多少会觉得有点不公平于是复仇成为我们心灵的唯一出路而因为一切都起源一种胸中不平的情绪 所以也就无法进入关于社会构建这样的讨论于是找不到本源的发泄只能以死亡结束 且找不到出路我甚至愿意认为 主人公的办公地点就是世贸大厦 他成为世贸的索引而当世贸被毁后 美国做的一系列反恐 只是一种没有多少道理的情绪发泄所以反恐到今天 很多美国民众都看不到出路甚至看不到尽头 他们发现自己走入了一场复仇的游戏 无法自拔当然和大多数故事一样 故事的最后留下了希望 主人公的小儿子奇迹般的活着我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干净留下一个纯净的世界留给后代在主人公儿子的设置上也很有意思大儿子比较优秀 小儿子比较平庸小儿子一直活在大儿子的阴影下 经常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愤怒而最后 大的死了 小的却活着这仿佛在告诉我们 这个世界不需要有精英精英是一种意识 是不平等的根源此外我觉得电影设置上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就是当黑帮头 开枪杀主人公时 没有打中要害就走了 这让我在逻辑上很难受 如果我是穷凶极恶的歹徒 没打中要害的情况下一定会补上两枪 电影里好像黑帮头故意放主人公一条生路似的 所以如果是我的话 我会在他正准备开第二枪的时候 加入警笛声 警察的到来阻止歹徒的行动 这样情节设置上会显得比较合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好好看看的电影以上纯属个人看法
当一个“成功人士”突然间发现自己拥有的一切都不再真实,所有在乎的人和事,都会随时化为灰烬,要的只是一个不相关的人漫不经心的一个念头。
无论这个念头有多荒诞,自己生命中永远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那一部分,就会从此消失。
留给自己的,只有无尽的悲伤、悔恨————为什么当时自己没有做出另一种选择:不要让儿子去参加一次比赛、不要去那个加油站、不要打开自己的远光灯……随后,就是在彻底的绝望中,诅咒这个世界、诅咒信仰的神明、诅咒自己!
类似的事情,其实在我们身边随时都在发上。
几乎每个时间阶段,总能找出一两个成为流行话题的例子,来佐证又有哪样一些符号化的职业或者人群,成为这种被诅咒的对象。
每当这个时候,就总会有人将之上升到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等的高度,加以概括提炼,最终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于是话题重新归入愤青与汉奸的老生常谈。
在这个背景之下,貌似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潜意识,那就是这种人间惨剧,从来只会发生在这里、在中国、在这个被冠以不MZ、不ZY的DC国都之中,生活在别处的那些人们,从来都是用充满怜悯、同情和关爱的眼光在俯视着地狱中的我们。
但是,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虽然距离可以产生美,但将所有的事情都简单化和绝对化为01选择的人们,注定了无法摆脱失望的追逐————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无论生活在哪里,人总是很容易陷入愤怒的情绪之中。
而在人生中,最大的愤怒,莫过于绝望!
终于看了期待已久的《Death sentence》,虽然IMDB 的评分从最初的8分降到7.2分,烂番茄上只有16%的好评率,票房也不理想,但我还是要说这绝对是07年最好的电影之一,James Wan贡献了一部比《Saw》更精彩的电影,一部反好莱坞的动作惊悚伦理片。
尼克,某公司副总裁,有着高收入,豪华的别墅,漂亮的妻子,可爱的两个儿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一天夜晚载儿子回家的路上,一伙超市抢匪(实质上是进行帮派的“成人礼”)将尼克的儿子杀害。
凶手被抓到了,但不能判死刑,他决定不再求助于法律,也不依靠其他任何人,自己单枪匹马去为死去的儿子讨个公道。
虽然长年养尊处优,但尼克依然优良的运动神经和强健的身体让他顺利地将从法庭上被释放的凶手送上了西天。
而此人是黑帮大哥比利·达利的弟弟,于是复仇的火焰在这一方也被点燃,比利发誓要亲手埋葬尼克的全家。
为保护妻子和家人,尼克开始了他与黑势力的生死较量。
看剧情,老套吧,老套的复仇,老套的套路,但是看看电影的结局,歹徒死光,正常吧,很正常,但是尼克家4口人,除了小儿子生死未卜,其他3人都死光了,是不是很惨忍,是不是很反传统,你接受得了这个结局吗。
当观众们想看到一个Happy ending时,James Wan给你了一个惨烈到连主角都死掉的结局,当观众们想看到一个正义战胜邪恶,主角成为英雄的结局时,我们看到的是绝望,是无奈 是肝肠寸断。
我想这就是影片不讨好观众和评论界的原因吧。
但是这部片子真的他妈的好看,他妈的牛B,去他妈的观众和评论界,等到了几年以后,他们会一起说,这部片子他妈的就是一部经典,让好莱坞见鬼去吧,James Wan导了一部莎翁式的悲剧。
影片总体感觉就是压抑,绝望,让人窒息的悲凉,男主角从一开始的胆怯,到最后的义无反顾,凯文 贝肯把握得很好,演技非常到位,非常有感染力,又一个眼泪没有白流的男演员。
影片所表现的,其一就是,杀人偿命所造成的“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悲剧宿命,杀人偿命是否正确,是否值得,是否有所挽回。
影片揭示了以暴易暴只会造成更多悲剧的事实,当一个人为了复仇杀人的时候,他已不再是自己,他也就彻底变成了杀人犯,一个恶魔,人性的恶魔,以暴易暴是一个循环,一个一旦进入就永远出不来的循环。
其二,James Wan在影片中反映了黑社会问题和法律所存在的漏洞,使影片在歇斯底里的悲哀与压抑中显出了一丝正剧的“风范”,也使得成为了一部社会电影。
既然是动作片,那就扯一下动作。
影片虽然成本低廉,但在动作场面上毫不含糊,绝不比亿万的大制作差。
那个汽车坠楼的场景真的是精彩绝伦。
此外,最后男主角只身一人开始“大屠杀”的地方,让人看了血脉膨胀,惊心动魄,有年初大火的Hot fuzz的感觉,只是更惨烈,在教堂的3人枪战堪称又一经典场景:红光从窗户中透过,血腥的红,暗示着人物的悲剧宿命。
当一个人复仇之前,他其实已经杀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当仇恨占据自己的全部之后,就成了一个躯壳,以暴易暴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上帝早已给他们判了死刑。
如题,主角那张脸总让我想起爱国者游戏里哈里森福特,这个演员有点邪气的.不象哈里森福特那样有父亲感,那朱迪福斯特的复仇男性味道也很浓.这个是法律的漏洞,公诉人也只能这样同感 后半段买了枪以后没有什么看头 放在废弃的精神病院里也是有点可以解读的还有那个坏孩子的父亲的话也是有点可探究深意的,但不懂美国的语境.
以暴制暴来着就是比理智的法律制裁爽,特别是在法律无法解决的时候。
但复仇题材几乎被玩儿烂了,佳作也很多,这一部出彩在视觉上。
还是那句话,故事就这么些故事,看你怎么把它讲好。
一上来是DV的家庭回忆,俗套,但很温馨,把反差拉大;主角大儿子被杀的那部分处理的很冷峻,远景镜头和合理的利用景深把那残忍和无助慌张放大;男主角走上绝路的第一步,杀了其中一个凶手,不得不说片子演员选的真好,演技也出色。
从面相上看上受气包的外壳下透着一股狠劲儿,对儿子被杀和杀人时的表演处理也恰到好处,让整角色变得很可信;之后经典的车库追逐戏开始了,非常见功力。
喜欢动作片的人,《谍影重重》系列应该都不会错过,其中的追逐戏被誉为经典,特别是2、3部。
那什么手提摄影,炫到人头晕的剪辑。
被所谓的学院派和大众所肯定,但这一部《death sentence》与其相比就是两个极端,用长镜头来处理紧张感,没有杜琪峰的诗意,很真实血腥和暴力; 需要另起一段,是因为让我吃惊的是,二儿子和老婆也死了,而且是片子的中段,看来重头戏就放在最后的大屠杀了,所有情节都梳理清了,拿起枪,削发,杀!!!!!!!!
这片子在IMDB的上的评分较高,粗略看了一下老外们的想法,涉及到阶级矛盾、人性、法制健全性的片子都是相对热门的,可能是噱头,给人提供多一些谈资。
现实的中的矛盾被如此激化的毕竟是少之又少,或许满足自己内心一些小邪恶才是真的。
杀人是会上瘾的吧 最近才知道james wan也是个华人,他是谁?
就是大名鼎鼎的电锯惊魂1的导演。
少数在好莱坞有地位的恐怖片制作人。
众所周知恐怖片要得到广泛好评是很难的,因为一提到恐怖片就自然而言的和B级和粗制滥造挂上边儿了。
再加上恐怖片往往又和主流思想有着很大的冲突,这种冲突既是优势又是劣势,把握好了一片赞誉把握不好适得其反。
总结一下恐怖片好评成功要素: 1 主角要变态,内心情感一定要复杂,要有暴力倾向,小时候受过心灵上受过伤害最好,切忌不要完全被动挨打完全无助状 2 脏话和血浆一定要够,最好加点儿情色, 角色之间的互动一定要频繁,也就是虐。
3 一定要涉及人性,不然片子再爽也没用,人家会骂你太肤浅。
最好是牵扯到家庭,什么父子相残啦,相互报仇啦,当然,要注意尺度。
也可以是陌生人之前的残忍,也就是目的性不强的变态,单纯的暴力。
切忌什么情杀,为钱杀,片子出来肯定被骂。
好了 说够了 累了 眼睛都花了
我是被人推荐才看这片子的,我问他是什么内容,他说非法,制裁,你想呢?
我想了一些,于是开始看,我以为制裁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只想到了中间,没有想到结局,所以我看得十分心堵,比我想得还要非法,还要制裁。。。。。
刚开始我还嫌男人为了儿子报仇时的手太软,心太善,还被人看见,干的不利落,可是后来看到家破人亡之后他的决绝,失去了所有的反而不会再有心软了,哀莫大于心死。。。。。
对有些人有些事,只能以暴制暴(非电影宣扬,这个社会早已沦落的就是如此),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面对现实法律缺失的无奈,对人渣就必须采取特殊的制裁方式!
亲情胜过一切。。。
男主角心已死.活着比死还难受,古语“杀亲之仇不共戴天”,这种仇非报不可父爱伟大至深!
2011-06-12
我覺得影評人對它的偏見根本就是胡扯不是暴力而來勁 因為它根本就一點也不爆力有很多不錯的鏡頭技巧不是嗎 音樂很棒 表演功力很深
纵使懦弱, 小中产阶级男人, 遇到这种事情 你又能怎么做?
你还能怎么做?
好片, Kevin Bacon 的演技也很到位,
好傻逼的电影
【矫情与暴力。当你遇到你爱的人被杀,你会怎么办。】长镜头与OST实在太美
几乎是行货。第一次看kevinbeacon叔演正剧。garrett演法好张扬可惜发挥空间不大造型太美了。小变态演起来虽然容易但是不容易出彩,还不如johngoodman老爹亮眼不过造型真的很棒啦。和主角近射血溅来溅去竟然坐在一张凳子上了哈。一窝bt
和惩罚者有点类似的复仇片,片中的黑帮牛得太过火,反而让观众产生不真实感,入不了戏……
以暴制暴,多年来的争议啊。
男主和配乐~
6分,最有意思的是贴上竖锯的海报自己跟自己致敬。
★★★☆
复仇的好故事没有讲好啊!
Protect What's Yours
6.0/10 分。初看,105分钟蓝光。普普通通吧,温子仁的鸡肋之作。。。细节明显粗糙了。。。开始惊慌失措,后面大开杀戒。开始被威胁的时候,一不买枪,二不请保镖,拿根棒球棍保护自己,你以为你是在和谐社会的天朝吗?快乐美利坚,枪击每一天可不是吹的。。。以现在的眼光看,建议放弃观看,还不如看电锯惊魂系列爽了。。。哈哈。。。总之,剧情逻辑不行,个别镜头还可以,比如车库那一段和最后的枪战。
老套故事,最后对决很爷们
看的时候觉得假到不行啊......明知道会被追杀为什么还不跑?只是向警察求助,妻子孩子还都在家睡觉........假
剧本有点问题,警察都吃屎去了。但是节奏、镜头、配乐真是没话说,看得挺过瘾。3星半。
女警是祸水(再次验证JC无能论以及女人祸水论)。复仇狠痛快。应该拿大容量弹匣的步枪或微冲更好。
【B】真是相当过瘾的行活,纵使剧本毛病频出也无法阻挡温子仁的闪耀。无法忽视那些频频射失的子弹,无法忽视那些复仇剧中的陈词滥调,也同样无法否定本片动作场景的高完成度。第二幕停车场的逃亡长镜头与第三幕的楼内枪战都极具水准,贴合角色状态的同时又奉献了该类型中最赏心悦目的炫技段落。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未来温子仁所执导的商业大片的基本风格,长镜头+广角永远是最能丰富单一场景内视觉冲击力的方法,百试百灵。
杀杀杀
以后报仇之前先要把老婆孩子藏好
白领大叔复仇记,前提是白领大叔以前是运动员、他有一副好身体去做复仇工具,但他说:“到那时候你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了。”确实如此,不要被我们受过教育接受社会属性甚至是神性的皮囊忘记我们其实是经过进化才走到今天这步的,丛林时代比现在还要残酷,所以永远都别忘了那来自旷野的呼唤。
愚蠢男人的热血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