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为什么这么突然,都被剪掉了吗?
竟然一首插曲的时间交待了之前铺的所有大饼的结局,妈呀,我真的是服气的。
1.呼噜呢?
到底什么情况也没有讲明白。
2.李才和箱子姑娘到底有没有后续呢?
李才认妈也太仓促了吧?
敢情为了一套房子?
3.奶奶呢?
怎么后面就没情况了?
万师傅就说和奶奶不亲,不讲前因不讲后续,就这样不了了之?
4.管副科长其实挺有意思的,我感觉以看电视剧的角度看看,增色不少,影响身边人都说三点,但是儿子结婚只来三桌?
我觉得也太戏剧了吧?
5.安心的那十万块钱真的就静悄悄的没人知道了吗?
多亏啊,是两全的办法吗?
6.新围城因为地砖的事故,被张小姐叫来那么多媒体宣传,难道不应该在诚信上有问题吗,后续和那么多大公司竞争竟然还胜出?
就因为人文情怀?
7.万师傅前几集多有意思,后面也太绿叶了吧,基本没有出彩的戏份了,就一个狂犬病咬的再没戏份了吗?
叨叨几句,不喜勿喷,谢谢。
原创 瑭翎 89号公寓 2019-12-09
电视剧:《热爱》编剧:宋方金● 书迷来报道,最爱看的竟是他的随笔集作为宋方金老师的书迷和脱口秀迷妹,不来围观下他的新剧,那实在对不起自己。
这么说吧,就冲宋老师书中频频爆出的金句,冷不丁来一出的包袱,我内心早已对人物台词十分期待。
这种期待造成了一种主观能动性的锻炼。
即,每到演员爆梗时,总忍不住脑补宋老师在吐槽。
这是看他脱口秀的后遗症。
得治。
治疗方式很简单,把他的每本书都看一遍。
笑到脸酸,再也笑不出来,有免疫,就好了。
目前手头只有四本书,已读三本,正在读的是《理性之年:我没有守口如瓶》。
比起另三本,这本书是最爱。
理由倒是没想出,或许一个个故事的背后,总能让人笑过又想起些什么。
我计划以后日子里常读读它们,提高笑点,增强自身免疫力。
不过,考虑到宋老师爆梗更新不断,2.0版还未消化,5.0版恐怕就已来临。
这不,新剧《热爱》横空出世。
● 看到了梅然光,仿佛看了我自己这位老大哥,登场就引人注目。
两手插兜,头戴帽。
目光闪躲,左右看。
走路带风,还小跑。
凭我多年观剧经验,立马认出这是个倒卖假货的投机分子。
再不然,就是个经验老道的黄牛。
镜头一闪,黄牛要跳楼。
我寻思,生意不好,也不用着这样吧。
咱干点啥正经买卖不行。
老大哥,您要不了解下我们手帐圈?
人傻,钱多,买买买。
镜头再一转,虚惊一场。
黄牛想通了。
他不跳楼,他找到尚晋要调解。
听他一开口,哦,这下我明白了。
原来老大哥是自己人。
他跟我一样。
老大哥对调解员说,希望调解下自己和内心的关系,希望解决三个经典问题:我是谁,打哪儿来,到哪儿去。
看到这,我这瘦弱的身板顿时猫躯一小震。
这不是就是我嘛!
这不就是平行世界的另一个我嘛!
这不就是平行世界那个吃饱撑得总跟自己过不去成天就想这些没屁用的我嘛!
电光火石间,我和角色有了共鸣。
从那一刻,他不再是有点上头、分不清七个猴儿的买拐大哥,也不再是心底拔凉拔凉、需要暖瓶的玻璃心重点看护对象。
他,就是我本我!
剧情进入到这里,我已妥妥入戏。
正想听尚晋怎么解答我的心灵困境,谁知老大哥duang一下给我来个大巴掌。
屏幕里,那个平行世界的“我”,开口了。
他说:“我在北京20套房,账面上趴了十六亿。
”同志们,我郑重宣布,上文那句“仿佛看到我自己”,彻底作废!
此刻,只想说最后一句:对不起,我认错人了!
● 编剧好友欢乐多,一不小心就被写进剧本里别人的粉丝在企鹅、微博、微信群,谁能想到,李才在家设了个粉丝群,美其名曰——拯救悲惨少女。
当然,目前更新剧中,这些少女都搬走了,也不知后续李才的拯救任务进行的如何。
伴随着拯救计划,风雷掌PK拳击高手,期待会是一出好戏。
希望卖地板砖的厂商注意下,随时追剧,紧跟剧情,适时来一波自家地砖推广。
这个创意免费送给你们。
如果过意不去,请包我一整年的宫保鸡丁。
官方认证李才的原型是史航老师。
我为史航老师画过一幅画,他肯定没看过。
如果这条剧评有幸被宋方金老师看到,他俩关系那么好,四舍五入,我也就当史航老师看过了。
(*^__^*)● 只说三点的管科长当年那个明城明楼的“干练大姐”,如今变成了【三退茅庐】的“退休老赖”。
这个老赖思想觉悟还很高。
办公室打死不愿腾,一心一意就想为人民服务。
如果现在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有这种觉悟,那我们的社会何愁不和谐,我们的生活何愁不美好。
管科长管了一辈子,在家更是一把手。
他们家的日常对话,基本是在机关开会。
简单来说,就三点。
领会精神,你来做。
本子不离身,钢笔不离手。
随时随地发现身边事。
注意了,这位管科长,是个潜在的微博用户。
管科长拿出的本子,很惊艳。
更让我眼前一亮,哎呀呀,她还是个手帐er!
没想到是同好啊!
● 智慧人生李掌柜李掌柜的猪蹄做法,祖传来的。
李掌柜的生意经,也是祖传来的。
绝不造假,绝不打折。
就连尚晋情急许诺的“一律六折”,他也没有答应。
这个李掌柜,说他倔也好,说他顽固也罢,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这让我想起了春晚黄宏和巩汉林的一个小品,“行行有行行的道,我得守住我的道。
”李掌柜的经营理念很传统。
李掌柜的处事原则也很有智慧。
莫生闲气。
万师傅问,“不生气才能活得久,可你活那么久干嘛?
”好问题!
你瞅瞅李掌柜怎么说:“人各有志。
”这么一看,感觉他和梅然光很有的聊。
希望他俩后面会有对手戏。
未完待续最后,又到了推书环节。
展示下已入手的宋老师作品。
为大家推荐,保管读过后悔。
后悔怎么没有早点买来一读。
最后的最后,附上史航老师萌萌哒画像一张。
用夸大的幽默,把山东小伙和北京姑娘,演的妙趣横生,台词经典不断,满分推荐!
除了主角全是老演员,把山东文化和北京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剧本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描摹了贴近现实的画像。
鱼味有腥、习酒可除,五味陈杂、此为圆满!
正如剧名热爱,让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己吧。
哎……痛心疾首呀,这么大的卡司,这么多老戏骨,你就给我看这个?!
你让一个满口台湾腔的张晨光老师演一北京老大爷合适吗?
故事连贯性差,人物不接地气,台词听着聒噪。
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掌柜的受伤,从第十集一直快到了大结局,家里人一直都不知道。
而且戏里面的职业也太太太扯了…北京居委会可远没有这么fashion。
还有啃老就啃老呗,为什么非要套上创业的外衣。
一个一直赔钱的咖啡馆,一个小作坊式的设计工作室。
尤其是设计工作室,编剧也太不了解设计行业了,会画画离会做装修设计差着十万八千里还带拐弯的好吗!
真的是对北京土著满满的恶意,好像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获得好生活似的!
可惜了这帮老戏骨……
喜欢多年的某博主夸了这部剧的第一集,因为她只有空看了一集。
特地今天找来看了几集,台词很风趣,表演都挺自然放松,和人物很契合,是个质量不错的剧。
就有几个细节我不是很明白:女主妈妈是个前公交司机,穿的羽绒袄是Moncler;男主在北京买婚房,首付只需50万,而且看的是精装修电梯房,感觉至少是个两室一厅,大堂好像还有水晶吊灯那种,如今北京房价已经这么亲民了吗?
还有男主爸妈的住房条件和一辈子的存款金额看着也不搭呀?
还有女主爸爸太儒雅了吧,气质和口音哪像几辈子卖酱猪蹄的老北京呀?
这些生活细节如果能更严谨一些,对观众更尊重一些,我可能就不会看四五集弃剧了。
和家人看热爱,感觉没演完就强行结局。
好多坑没填,呼噜最后去哪了,李才和谁在一起......结局太仓促,还各种神展开,比如毛毛爸爸狱友绑架毛毛,月嫂勾引陷害尚晋,就像是剧情四处开花,但又收拢不起来的样子,有点散呀。
多好的演员阵容,而且有些情节编剧也写的很好,但就是有点后劲不足。
最后,李才小哥哥会和谁在一起,是倒霉蛋还是小巫女?
编剧,你粗来
这部剧出来的时候,我看了一下阵容,有认识的演员,男女主虽然不出名,但也算认识。
其实对我来说,就是表演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还有生活中额外的乐趣。
可能这部剧的主题就是热爱生活吧。
男女主都是生活中普通的一员,一个是生活调解员,一个是室内设计师。
一个是青岛的,一个是北京的。
男方努力的有了北京户口,女方努力的设计。
中间还夹杂着前女友的回归,鸡毛蒜皮中透着的无聊。
可能这部剧就是讲热爱生活吧,带着小愉悦和不夸张的小确幸。
拥抱生活,拥抱幸福。
不想说为什么了,看过剧的应该都懂,先不说角色本身的设定,为什么都给你演的像神经病,一个副科长给你演成这样,真的边看边想骂你,对角色的把控你不觉得过了吗?
你自己在家看一遍不觉得尴尬吗?
这非要写一百四十个字,我又不想在公共场所骂人,所以算了,请您好自为之,人到中年了,接戏尽量稳重吧!
如果您对角色的见解到这了,那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希望以后导演选角也慎重,感激不尽。
真不理解这么烂的剧老妈为什么看的下去,看到疯子常有丽和她女儿毛毛欺负一个卖猪蹄的就很生气,这烂剧是什么价值观:恃强凌弱、蛮不讲理?
真不理解这么烂的剧老妈为什么看的下去,看到疯子常有丽和她女儿毛毛欺负一个卖猪蹄的就很生气,这烂剧是什么价值观:恃强凌弱、蛮不讲理?
真不理解这么烂的剧老妈为什么看的下去,看到疯子常有丽和她女儿毛毛欺负一个卖猪蹄的就很生气,这烂剧是什么价值观:恃强凌弱、蛮不讲理?
一到管红花的戏份就想快进,说话声音又烦人,又不会做人做事。
我也不多说,就说四点1.没有买房能力,非要在饭桌上架人家女孩2.在家里摆谱,一个副科长臭显摆3.耍心眼,拐弯抹角问人家病史4.人品不过关,李才求她一件事,她可好,来回用人家。
这要是作为老婆婆,真的一言难尽。
作为普通长辈还好,作为老婆婆让儿媳妇真的太难办了。
看了半集,没再看的下去,等待后续后续:不好看,看不下去
大牌云集 节奏欢快据说定剪40多集,最后播出只有30多集。所以……且看且珍惜吧
挺好玩的,先四星观望
在下怀英,并州人士
大咖云集,女主角差了点。剧情非常逗,但是有些情节比较扎心!
请问每场戏的基点都在哪
大咖云集,竟然还有我喜欢的刘敏涛。但是这个片真的是不忍直视。妈妈们都有点不正常。也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对现在五六十岁的这一代有什么误解,还是过于写实的揭露这一代人被当初他们还正值青春年少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给内心造成的伤害所导致的精神“正常的”扭曲着。如果是后者,我只能默默钦佩导演编剧的勇气。当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
什么玩意儿
#当我在家和爸妈一起吃饭时被迫看了什么系列#
黑山东县城就算了,黑青岛这么洋气的地方人家愿意吗?一个在北京市中心高级公寓一个青岛两层小楼,竟然没有五十万?竟然觉得五十万能付北京一百多平精装房的首付?这魔幻的
一堆好演员的浪费。。
北京首付50万能搞定?讨厌常有丽和她女儿,女主有时也不讨喜。继续观望吧,毕竟卡司阵容强大啊
片头曲实在太没营养了
半集弃系列
比较好看的国产家庭剧,猪蹄店是真任性
把轻喜剧拍成了闹剧,开头街里街坊还有那个相亲对象的刻意戏剧冲突太跌份了,后面进入剧情之后稍微好一点。号称有72个知名演员参与演出,可惜72个知名演员抬轿,也无法挽救编剧的问题。
居然看完了,一言难尽
虽然不是很真实,但很喜欢看,真的。
茶余饭后的好剧
我竟然看完了 纯粹打发时间 没有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