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是不太喜欢这样的结束的,有点虚无的,没有什么大的跌宕起伏、闹腾其实也蛮符合这部剧一直以来的调性的。
坂元裕二的这部作品没有《四重奏》火,我自己分析一是剧情来讲没有前作精彩,前作讲的感情是爱情,年轻男女的爱情,用了很多食物作隐喻,抓住了最主流观众的心。
这一部受众群体会缩小一些,讲的情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或者说是人性,剧本上仍有一些悬疑的色彩,淡了很多。
整体剧情讲没有四重奏精彩,但仍旧治愈向:温柔动人。
把没有血缘关系的羽理华当女儿一样对待的亚乃音阿姨,持本和青羽最后的相处,没对人大声过的羽理华为了亚乃音跟中世古的争论,最后去了少管所,会面时给羽理华整理头发的女警也是温柔的。
四人党,都受过伤,各自承受着痛苦,相识,放下戒备,吃住一起,彼此治愈。
缺少什么,反而却给予什么,这样就收获了更多缺少的部分。
我不太满意的是这对青梅竹马的感情,最后的淡化放现实中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因为它是部剧啊,本可以结束得更美丽一些的,前面写得那么让人心动,结束得又那么虚无。
图9在海堤上穿着校服分享饭团的画面是羽理华的想象,在教导所的见面就已经蛮残酷了。
3年后羽理华穿着亚乃音买给她的衣服去接她,青羽还跟她们住一起,做着收银员的工作,持本穿着蝉睡衣套装以幽灵的独特形式存在着,只有青羽能看见他,但她们相信他真的存在着。
羽理华没有禁锢在过去,无论是童年还是没有完成的感情,都没有阻拦她向前走的脚步,她想试着一个人住,因为有个地方随时欢迎她回来,所以一个人去哪里都不怕。
「好きな人を色で例えると?
」「青羽。
青羽さんの青です 青。
」終於看完大結局,持本和青羽的感情線是神作,全劇最佳,真的榨乾我的眼淚,又絕望又治癒。
小林聰美好治癒,平時和阿部鬥嘴的時候搞笑,生命最後的陪伴又過分溫柔。
明明都是值得被愛的人,生活卻從來不會停止散播痛苦。
有幾集看的時候真的覺得好喪啊,或者說,喪才是常態,喪中萌生的溫暖更加戳心。
田中裕子太出彩了,非常非常非常,對我要說三遍,可愛的阿姨,特別喜歡她的笑眼。
和花房律師的互動也真的好甜啊。
雖然律師不能接受她參與了印刷假鈔這件事,但最後一定要幫她打官司的舉措也是很動人了。
瑛太的線有點草率了。
廣瀨絲絲還可以,但和其他卡司相對比略為遜色。
不太能get到青梅竹馬那條線,不過大結局還是為兩個小孩流淚了。
純粹的愛意。
是只希望另一個人身體健康,未來光明,至於自己在不在對方的藍圖裡,無所謂。
雖然真的很討厭香澄這個人的存在,但是看到結局也就釋然了。
生活和生命不就是如此麼,永遠充滿意外。
兩小無猜是故事裡的,錯過才是常態。
事實是不會改變的,錯愕也好掙扎也罷最後都變成接受。
那些自以為是的選擇,陰差陽錯間就違背了最開始的願望。
青梅竹馬雙手觸碰到一起的時候,所有的過往回憶,都變成了碎裂的肥皂泡吧。
「謝謝你曾經出席過我的生命」的感覺。
美好的回憶,單純的喜歡都是救不了命的。
活著,就要金錢來支撐。
真殘酷啊。
全劇感動我的,還有所有人都為了重要的人而無條件地承受一切。
那些決定或自私,或完全把自己拋諸腦後,相通的是都是為了保護重要的人。
人生與世,能有一個人把你當成彌足珍貴的寶物,也就夠了吧。
一個大結局把本來想早睡的期許完全打破。
叨叨完該睡了。
刷完这部剧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半了在寂静的冬夜里,窗外忽然刮起了寒风也许是我的心里刮起了大风也说不定尤如蝴蝶效应一般
医生是一个很伟大的职业细心且温柔的医生会在身体检查报告情况不太好的时候引用一些名言“啊,这样讲出来的话会比较好接受吧”
持本表现很平静“啊,原来我只有半年的寿命了”或许和他自己说的一样“啊,就是个笨蛋啊”
故事就这样开始发生两个陌生人决定共赴黄泉直到她和她的出现
在她的记忆里年幼时和外婆幸福的生活在一个森林中如童话一般美好
“啊,果然最喜欢外婆了”她的回忆被幸福填满在被人叫做“落单”时遗忘了本名“辻沢波理嘉“的她丝毫未曾察觉自己是一路被独孤裹挟而来的
她的归属在遇到了她之后,幸福才变得具象
林田亚乃音捡到了波理嘉就像家里误入了流浪猫随手就能留下照顾的那种“啊,这个孩子,我想给她个家”四个原本毫无关联的人四个同处于社会边缘的个体在命运齿轮的转动下彼此依靠彼此温暖
家是什么?
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
“不要说成过来我这里留宿,这里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这里是你们随时都可以回来的地方”
明明都是陌生人却用尽了浑身的力量去保护这份爱沉重且温暖四个人在彼此的爱与守护中走向了他们故事的尾声——看守所而持本舵没有选择这一条道路不是因为放弃和背叛他背负着罪恶感与爱意,走向了人生的第二段旅途。
呐,人生是多米诺骨牌吗?
只要其中一片倒下随后的,之前的,全部都跟着崩塌就像我知道你不会再陪着我走下去了只能这样继续了呢
如果对着流星许愿的话愿望就会实现他们会许下什么样的愿望呢?
anone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查阅了很关于这部剧的剧评,可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anone】很简单的三个发音,如果要理解起来呢?
是あのね吗?
是亚乃音吗?
是anone(环己酮)吗?
有很多剧评说剧情过于散乱,全靠金句支撑。
有的人热爱美国大片,特技炸裂有的人钟情韩剧,养眼又甜蜜那么日剧呢?
日剧最擅长的煽情手法就是描写这种既温暖又绝望的故事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通过一些事情或者遇到一些人人生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本该共同坠入深渊的人们 彼此搀扶着走向光明他们渺小,普通但是他们也用自己的力量在温暖更多的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あのね、愛すればするほど、幸せになるだ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佛系少女的万能匣子。
文章使用图片均来自剧内自行截图编辑。
《anone》最后一话的收视是5.6%,从收视率上看,妥妥的扑街了。
这是可以预料到的。
同样可以预料到的是对这部剧观感的两极分化,喜欢的人喜欢到难以形容,不喜欢的懒得多说一个字。
既然我想说的很多,那我应该算是前者吧。
腔调这部剧的腔调,就画了个圈子,圈住了一批人,劝退了更多的人。
从头到尾都是一副“老子才不管有多少人爱看老子就是想这么说话这么讲故事爱咋咋地”的姿态,丝毫不顾观众的感受,自顾自的说话,慢悠悠的展开,天马星空的跑题,夹带私货。
anone,我给你讲个故事啊,blablabla……就在那里讲啊讲,你是听的入迷,还是听的睡着了,还是早就跑掉了,他好像一点都不在意,只是一刻不停的絮絮叨叨。
留下来的人都是粉丝,对于粉丝而言,本身就喜欢这个腔调,所以这是一部没有缺点的剧。
走掉的人都忍受不了,这个腔调就是煎熬,甚至想吐,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部没有意义的剧。
台词,是发人深省的金句,也是自说自话的无病呻吟。
节奏,是不紧不慢的婉婉道来,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磨磨叽叽。
故事,是社会边缘人温馨的抱团取暖,也是走投无路的卢瑟在犯罪道路上的荒诞不经。
和这部剧的细碎和温吞水相比,我倒是觉得看这部剧人的立场中没有中庸这个词。
没有“还行,还可以,不错”之类的评价,非黑即白,你若不喜欢,你就是讨厌。
要么这边,要么那边,没有中间地带。
这也是腔调。
徒劳看这部剧时,总会在我的脑子里盘旋的,就是这个词。
有个成语,叫作“功不唐捐”,大概的意思,就是有因必有果,做事情,总会有回报。
徒劳的反义词是什么?
是意义。
大多数时候,我们种下的因没意义,得到的果也没意义,做出的功,收到的回报,都没意义。
就是徒劳。
越是明明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故事发生,越是都看起来那么的挣扎而努力,越是感觉到,这些都是徒劳。
尤其是当主角四人组都没有自我,拼了命的为了他人时,这种感觉更甚。
这就是无力感吧。
然而作为一部实际上无比积极向上的鸡汤剧,在讲徒劳的时候,还讲了生存。
认识到徒劳之后,怎样在徒劳中生存。
我为有人,有人为我。
活在当下,不想明天。
以我有限的阅历和文字水平,只能想到这两句了。
表达anone,是表达的起始,不是发问的起始。
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和你说啊”,“内个……”的感觉。
所以这部剧只是讲述,没有控诉。
我和你说啊,我给你讲个故事,为啥要讲这个故事呢?
只是觉得这个故事还不错罢了,并没有想那么多了。
至于你怎么想,那是你的事情了。
我更愿意相信编故事的时候,没有附着那么多的深刻和意义,想到了这几个有趣的人物,他们就自己行动了起来,编剧只不过是看到了这一幕幕,然后忠实的写下来而已。
落到地下,徐徐展开,就成了身边的悲喜剧。
这样看来,所谓的“金句”倒是刻意了,雪泥鸿爪;境界若再高些,是否可以更加圆融,不露痕迹呢?
不过那样,收视率如何,更加不得而知了吧。
毕竟你有你自顾自的表达的权利,观众也有看得不耐烦换台的权利。
或许网播,靠口碑,靠死忠,能够救得回来?
不得而知。
然而觉得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坂元的天地可以更大些的,终究不希望因为这部剧在收视上的失利,整个断送了这条路。
坚强梁香很坚强。
即便是没人爱的时候,即便是看不到明天的希望的时候。
好像于她,也没什么所谓。
不抱怨,不矫情,没有多余的废话,有事说事,有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19岁的女孩,成熟过头了。
在这个女孩的字典里,世界应该很简单,上面的这些话她应该也没有想过,只是想着一天一天的过,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
无所谓希望,也就无所谓绝望。
19岁的女孩,本该想的更多些,焦虑的更多些,憧憬的更多些的。
都没有。
虽然剧名叫作《anone》,和里面的林田阿姨的名字同音。
但是梁香无疑分到了编剧最大的笔墨,也得到了他最大的偏爱。
然而吊诡的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角色,大多数时间里,只能让人觉得苦。
19岁的孩子,谁真的希望她能有多懂事?
所谓的懂事,不就是看多了事,才懂得的么。
人和心磨得都皮糙肉厚了,也就波澜不惊了。
所幸小离酱最后终于确认了自己的归宿,也有了家人安心。
迈过这一阶段,又要开始一个人的旅程了。
这次更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anone》的收视其实不止是扑街,而是创了纪录的差,NTV水十档倒数第一,残念;而且这个吊车尾估计很难有后人能打破了,残念;◾架不住我个人喜欢;◾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音乐也喜欢,和片名和氛围都很搭;◾爽剧看多了,还是希望能有点这种风格的剧的;◾日剧这点比美剧好,收视差不砍剧,就10集凑合播完得了,得点赞。
ep01
真希望地球也变成流星,常常也这么想着。
如果不说想死的话就活不下去了,说想死其实是为了活下去,说自己太差劲了其实是希望能够变得更好。
把童年在矫正机构的痛苦记忆美化成在森林里跟奶奶一起快乐生活的美好回忆,阿错还是那个小时候异想天开,天马行空的鬼马小精灵呀。
期待下一集的瑛太(´∀`)♡ep02
我本人了
ep03
ep04
ep05
ep06
ep07
ep08
ep09
ep10
随着每一次微笑,人们的心就又孤单了一些,原本毫无交集的四人,因为错误的相遇而相聚,从那一开始,他们开始了属于他们的美梦,一起吃饭,一起出行,一起微笑,甚至会为了延长美梦的时限而去做错误的事。
然而,美梦就是因为短暂才会显得珍贵,永恒只会让人感觉恐惧,孤单是常态,感情的交错才会有价值。
突然想说说自己的事,漫长的留学生活中,我已早就不为孤单劳心,每次的痛苦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失望和又被他人“挑剩”后的自我厌恶,也许吧,我从未独立过,我从未实现自己的生活路线,被生活扯得七零八落后,又用网络分散注意。
我曾经想过,是不是我不够适应孤单,是不是我过于关注他人的生活,而将孤单放大化了,是不是我应该“自私”一点,才能更好的完成他人的期待。
闲话就说到这里,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什么答案,真的太难了,这部剧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种渗到血液里的孤单,和那种人心若即若离的距离,每一个美梦和每一次碎裂都无法影响这种感情,不会太近,不会太远,人们总是感叹于美梦破碎时的悲剧,却不曾看见掉在地上碎片里依然延续这之前的色彩,无法拼凑也无妨,因为他们成为了一个个新的美梦。
如何将孤单变成独立,这应该才是我的命题
最近在追《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为剧情感到焦心的同时看了一些关于坂元裕二的讨论,很多人提到《anone》,认为这是他的滑铁卢之作,所以我非常好奇,就慕名来看了一下。
头几集确实有点难进入这个故事,但看到后面反而很喜欢。
和坂元同年出版的中篇小说集《往复书简:初恋与不伦》一样,这部剧可以看作是由波理嘉和彦星的线上聊天(后面变成书信)串连起来的。
他们互为精神支柱,彦星的病成为波理嘉需要大量钱的原因,波理嘉又因为需要钱而遇到了其他几个需要钱的人,这些需要钱的狂徒聚在一起,却展开了一段温情脉脉的故事。
我个人非常喜欢把目光投向边缘人群的坂元,他能够非常温柔地注视他们,站在他们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并从他们的视角出发给他们一点点关于这个世界的希望。
风投公司老板中世古(题外话,这个姓总莫名让我觉得他应该是个开钟表店的)投资失败,从富人跌落到底层,出于对钱的执念和机缘巧合开始动歪心思研究假钞的制作。
他的逻辑是,用假钞的人不仅是在使用假钞,更是在按照自己创造的规则生活。
当然这很扯,假钞遵循的还是真钞的规则,只有真钞的规则之下才会产生假钞,假钞对于真钞而言是不公平的。
但中世古本人对他自己这套逻辑深信不疑,因为他在真钞的世界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对那个世界予以还击,所以只能通过造假钞的方式达到逃避和精神胜利的双重目的。
我不需要通过正规渠道赚钱,我就不需要直面我赚不到钱的事实;我通过违法的方式也能搞出钱来,我就可以在心理上获得跟通过正规渠道赚到钱的人一样的优越感。
反正我不是loser。
大概就是这么一种心理。
如果他用钻研假钞的那股热情和学术精神去继续学习投资知识,会不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呢?
不知道,大概他最大的失败就是没能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吧。
青羽是性别歧视的牺牲品。
大学期间组乐队被乐队成员性侵怀孕,决定生下孩子结果意外流产。
在公司连续目睹14个能力资历都不如自己的男同事晋升到更高的位置,最后被派了一个闲职。
在家里也没有人听她说话,丈夫、婆婆和儿子都有认为她精神有问题,只因为她在难过的时候会看到没能来到人世的女儿的“幽灵”。
她的人生无解,好像做什么也不会让生活好过一点。
她想死,但不甘心,她的心愿从来没实现过,所以当她发现一笔巨款的时候,她觉得人生又有希望了,终于可以不受气了。
总要做点什么再死吧——她可能是这样想的。
持本是个受气包,不会说不,无条件体谅任何人,于是常常被欺负。
连命运也欺负他:癌症晚期。
他很想做点了不起的事,“留下点什么”,就算这件事是做假钞也无所谓,反正也要死了。
波理嘉小时候因为理解不了“大家”的概念、做不到和大家一样而被孤立,被老师抛弃,被父母抛弃,被送到虐待儿童的寄宿学校,被剥夺本来的名字。
童年的创伤严重到记忆发生扭曲,她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直到在网上遇到小时候同样在寄宿学校被虐待的彦星,她才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彦星是她唯一的朋友,他们分享生活中细微的快乐,共享孤独并战胜孤独。
但彦星的生命只剩一年了,除非接受费用高昂的治疗。
波理嘉没有钱,她也不可能赚到那么多钱。
亚乃音养大了丈夫和情妇生的女儿,女儿得知真相后与她决裂,丈夫跟中世古一起印假钞后去世,留下一枚她完全不知情的炸弹。
中世古用外孙阳人的秘密威胁亚乃音重启假钞行动,亚乃音能怎么办呢。
不同的机缘把他们推向了同样的境地,四个善良的人在中世古传销般的威逼利诱之下开始制作假钞。
这背后的一个隐喻是,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会把边缘人推向社会的对立面。
那个枪杀了老板后大闹一场最终自杀的社员也是一样,他死的时候还穿着上班的正装。
社会新闻里的事件以令人惊诧却合乎情理的方式出现在电视剧里,让人在心惊胆战的同时,也对更大的社会议题有所反思。
资本对劳动力的压榨,教育对个性的抹杀,性别歧视,财富至上,每一条畸形的社会价值都给一部分人带来无法解决的痛苦,我们看着他们痛苦,便会明白自己之所以过得还不错,只是因为侥幸没有被某条畸形的社会价值精准针对而已。
被针对的弱者没有力量反抗畸形的价值,所以幸运的我们有责任对可能有问题的价值观保持警惕。
能够呈现出这么多有血有肉的边缘人,就是坂元的大成功了。
亚乃音和玲母女之间的羁绊和怨恨、中世古从童年到事业有成再到堕入魔道的人生轨迹沉淀下来的多层次人格、阳人和彦星作为左撇子的认同障碍等等,虽然只是支线,但也处理得非常细致、合理和动人。
故事的结尾守住了法治社会的尊严,毕竟这是电视剧,不能教坏小孩子嘛。
但另外一方面,赎罪的机会对于良心未泯的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做了错事之后只有被制裁一下才能轻装上阵开始新生活。
韩剧《密会》的结尾也有点这个意思。
世态炎凉,有一小群人倒霉但温馨地共同生活在这炎凉里。
这样的故事绝对是有价值的,坂元是擅长讲这样的故事的,这样的故事让人变得柔软、变得愿意倾听和接纳不一样的人的声音。
每一次他们陷入绝境,我们也一起面临拷问。
如果有一袋子钱忽然出现在你面前,没有其他人看见,你会如何处理这笔钱?
如果你最重要的人生病了需要巨款医治,而你只能通过犯罪来为他筹钱,你会怎么办?
如果无辜的孩子失手点燃了房子并造成了他人的死亡,你是否会在他的追问下告诉他真相?
至于生动的生活细节和充满哲理的台词,那只是坂元的基本操作。
它们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悄悄潜入你的生活里等待共鸣。
坂元不需要金句王的头衔,因为他的句子不是为了金而金的,而是细致观察和严肃思考的结果。
所以也不应该断章取义地去评价台词,它们是生长在故事里的,在那时那刻由那个人说出来,才能保有最鲜活的生命。
《anone》就像一篇坂元裕二写出的关于真与假的命题作文。
名字可以是假的,亲人可以是假的,连记忆也可以是假的。
从天而降的巨款带来生理上的刺激,可以使绝望中的求死欲都变成了假象。
然而,钞票也可以是假的。
《anone》的格局和《四重奏》几乎一样,都是关于四个陌生人的故事。
只不过和《四重奏》不同的是,《anone》的主角们并不算养眼的年轻男女,也没有音乐梦想的包装,而是四个被至亲抛弃的边缘人:孤儿梁香、“失独”的亚乃音、身患绝症的持本、一无所有的青羽。
这四个人在相遇之前,都没有真正的“生活”,而是各自孤独的“活着”。
曾有心理实验证明,金钱确实能够减轻人们的负面情绪和精神痛苦。
剧中的人们对金钱追求的动机不一,中世古的理由最简单,有钱就等于有了自由。
这个曾经的风投经理,为了从卖便当的生活中再次翻身而不择手段。
19岁的梁香为了给昔日的小伙伴治病,对亚乃音说,我没有梦想,我只需要钱。
相约一同自杀的持本和青羽,在一枚枚投入湖底的硬币里,再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心跳。
这四个陌生人,因一场制造伪钞的犯罪而结缘。
却意想不到的组成了他们曾经最求而不得,牢固又温暖的“家”。
坂元裕二将这几种人生交织,再次向观众抛出了他一直在作品中探讨的宏大主题:我们生而为人,为何而活?
剧中也给出了显而易见的答案,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陪伴。
亲人如若不亲,血缘等于桎梏。
一切都可以成为虚假。
有些人虽然陌路相逢,彼此陪伴度过的时光,最真切。
坂元裕二新剧《anone》,台词上依然带有浓郁的坂元裕二风格,各种人生哲理金句频出。
比如最深刻的人生意义:【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
能想明白这个问题也算有意义了。
】不过在我看来,《anone》更大的看点是,试图探讨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与普遍的社会问题。
换句话说,这部剧要讲的,就是现实。
比如说职场性别歧视。
意欲寻死的女顾客曾经坐过五年牢,因为她一把火烧了公司仓库,犯罪原因是在职场中受到性别歧视,一直没有升职机会。
又比如说贫穷与死亡。
六十岁的单身男人,因为没钱住院,死在家中一个月,直到尸体发出异味才被人发现。
空巢老人死在家中无人关注,这样的新闻在现实还少吗?
再比如说虐童。
小离的童年并没有她所描述的那么好。
所谓森林里老婆婆的家,其实是专为不听话的孩子设置的寄宿制收容所。
负责教化的老婆婆通过虐待不听话的孩子来让他们服从管教。
够丧吧,很残酷吧?
可跟你说哦,生活就是这样的了。
《anone》就是用这种抽丝剥茧的叙述方式一点点地将生活的苦难暴露在观众面前,直击人们最想回避的现实问题。
既然生活那么艰难,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anone》的回答是,哪怕生活还有一点点希望与小确幸,都要好好活下去。
小离将童年痛苦的回忆美化成自己想象中的美好,其实也是想支撑自己活下去吧。
做兼职清理死尸现场前,也会给自己的指甲涂上颜色,因为她相信这是护身符。
得知网友的真实身份是自己童年一起受难的伙伴时,也会想要攒钱给他治病。
在第二集里,就连本来对生活失望,想要自杀的两人也会对那笔来历不明的钱产生追索的想法。
生活再糟糕,只要有希望,依然要活下去。
因为在生死之间挣扎,就是生活本身啊。
我觉得,这是《anone》通过丧暖丧暖的现实剧情想要传达的重点。
这个剧完全不是属于可以一边吃瓜子一边看的类型。
镜头语言和叙事其实是相当契合的,虽说呈现上稍稍有点发散,但只要稍微去倾听一下人物,触动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
台词和部分设置方面可能感觉和《四重奏》有点像,毕竟是同一位编剧嘛,但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不好的点。
最后,这个剧的音乐真的良心,给的点位非常精确,但又不抢眼,可能单独拿出来听觉得就还好,不过放在剧里,功能性又非常拔群,个人觉得这也是好的ost的要素之一。
跟《四重奏》比起来的话,差太多了。第一集最好看。
雨终会停的。雨停了也还是会再下的。
算是家庭重组片,最后还是洒鸡汤,不够有趣,也不算深刻。最烦网恋部分,别太把对方当回事。
绝对是我最后一次看坂元裕二了,丝丝造型有点土但很英气。
三部曲用非血缘的亲情收尾,写得很飞,洗粉也很成功。除了小扫把星我没什么不满足的。
终于看完了!这剧太虐了,一群这么丧的人在一起,还好最后结局没有太虐。看一群实力派飙演技真的很爽,而且丝丝演得也很好,她这个年纪真的没有人颜+演技能比她好的了,瑛太的角色也是真的让人讨厌演得太好了!坂元的台词功力依然厉害,剧情脑洞也是天马行空,这剧有时很无聊有时又很精彩,结局加分。
努力想要把剧中的所有的喜欢的台词看完,可是剧情真的让我觉得撑不下去。
坂元裕二这剧写得还真是随意散漫,前言不搭后语,很多地方有失水准幼稚得令人皱眉头。而田中裕子的母亲内涵漫延还是营造了她特别的个人魅力,牵引着整部剧的有些捉摸不定的曲线慢慢拉长。我虽然对这个剧从第三集开始期望就放得很低了,但是田中裕子还是能让我把快要看不下去的煎熬转换看到她就很舒服,亚乃音对ハリカ告白一样的言语「我会以母亲的身份保护你。」是爱之浓烈,亚乃音将这个弃儿拥入怀里时,于是,女性之间的爱如潮水汹涌填满了这个剧本的漏洞,尾声也是她们牵手走在路上,很难不被打动。可以说,细腻微妙的情感和难以归类去描摹的Sick soul算是坂元裕二式剧本的OK绷。
看了KKQT的剧评多加了一颗星
淡了点
看了两集 剧情有点迷 大概就是没什么剧情的剧情加上很厉害的金句让剧看起来厉害了很多 而已 好吧截台词党如我肯定会追完 不过之前确实因为撕撕一度拒绝看的 /20180323追完从三星变一星 不要一低分就说我看不懂剧情 事实就是烂 超级烂 浪费卡司系列
すず好看,剧本感觉要延续一贯的狗血夹金句
可惜了。本来是大剧的配置,应该接替《四重奏》的,但没架稳直接飘了。一群被社会、被家庭遗弃的边缘人,孩子、老人、女性、失意者,被资本社会像嚼甘蔗一样榨干价值,然后毫不怜惜地吐掉渣滓。即使这样,他们也相互支撑着尝试活下去。
『每天看三小时手机的话一生就有十年在看手机。』╭(°A°`)╮『说是稍微再睡十分钟就好的人真的会在十分钟之后起来吗』╭(°A°`)╮╭(°A°`)╮
だれも悪くないよ。看第一集的时候一个人在家,一个不错的房子,想多住一会儿的地方。剧情走向奇怪也没关系,反正到了下一周就忘记了。第九集要不要这么虐。喜欢彦星和ハリか这种感觉。
疯狂想加入他们的聊天。
果然半元的剧就是有点喜剧有点悬疑最后又假装有点深刻。。。
半圆近年来最难看的一部剧,难看到我都怀疑他是丝丝的黑子←_←又慢又平淡又无聊,全程靠金桔支撑。
半圆的台词是真的好,但是这次的情节性也是真的聊胜于无。
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