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老有所依

老有所依,To Elderly With Love

主演:刘涛,张铎,奚美娟,吕中,刘蓓,乔振宇,王倩一,方晓莉,高景文,徐松子,孟浩强,李婳,马迎春,苏廷石,李芳淙,王阳,端木崇慧,李鸣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老有所依》剧照

老有所依 剧照 NO.1老有所依 剧照 NO.2老有所依 剧照 NO.3老有所依 剧照 NO.4老有所依 剧照 NO.5老有所依 剧照 NO.6老有所依 剧照 NO.13老有所依 剧照 NO.14老有所依 剧照 NO.15老有所依 剧照 NO.16老有所依 剧照 NO.17老有所依 剧照 NO.18老有所依 剧照 NO.19老有所依 剧照 NO.20

《老有所依》剧情介绍

老有所依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当下,许许多多金钱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困扰着奔波忙碌的人们。供职于某超市的江木兰(刘涛 饰)与吕希(张铎 饰)在紧张工作之余,必须义无反顾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子女的重任。吕希的母亲瘫痪在床,木兰还有父亲江开国(马迎春 饰)和爷爷江多福(苏廷石 饰)留在桐城老家。父亲因白内障视力受阻,在寻找走失的儿子过程中遭遇车祸。接下来的一连串变故迫使这个美丽而孝顺的女子下定决心,将老父和爷爷接到北京。看似单单添了两双碗筷,却紧随着一连串棘手的问题。开国不愿拖累子女,不仅身体力行操持家务,还凭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着周围的老人和年轻人。 老人是宝,有老人的家才算一个完整的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人孰无过远方的家恐鲨嫁给百万富翁女生出拳地狱铁匠乘上夏日影像相棒第3季加油吧威基基更喜欢明天的你石榴坡的复仇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再见,李可乐RiverofGhosts德州巡警第一季七月半3:灵触第七感火线第四季威尔·加德纳猫头鹰的哭泣双鱼镜之谜菠萝蜜美洲狮俱乐部将军愿一闪一闪亮星星剩者为王大叔阿什比辛吉革命过界红月亮森林谁来拯救草食系男子

《老有所依》长篇影评

 1 ) 泪目,我们的将来也是这样吗?

这剧里的人,配置太真实了。

小城市的孩子走向了大城市,等自己老了,无法自理时,去投奔孩子们,却发现大城市也无法容下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们。

其实养老问题一直很突出,只是老人的呼声太微弱了。

成年人们为了生计奔波,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奔波,哪里有精力回头看看自己的长辈们是如何生活的呢?

是不是有尊严地活着呢?

太难了我舅舅家是县城的教师家庭,一双儿女都在深圳安了家,他们退休后去帮助带孩子,孩子们渐渐大了,不需要他们了,得把他们的房间腾出来自助,那么舅舅舅妈该怎么办呢?

回老家养老吧。

于是成了空巢父母,儿女要回来一趟太难了,大城市居不易,经济压力也一直驱赶着他们忙活,更别提这些年中,姥姥一人独居在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舅舅舅妈表哥表姐就被亲戚们骂不孝。

举的这个例子太典型了,我觉得大概率,我们的将来也是如此。

 2 ) 烂片

一部充满了负能量的烂剧,故事情节牵强附会,生拉硬凑,演到最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好人没好报,反倒是那些恶人,活得有滋有味,风声水起,木兰的叔叔婶子,不仅把爷爷老房拆迁的几十万白白独占,而且把还把老人遗弃了,最后的结局也不过是那个恶婆子向他的儿子媳妇道个歉就完了,这是什么惩罚?

那个没良心的淼淼和那个屡教不改的咪子,虐待婆婆没得到报应,反倒得到了婆婆拿命换来的二十万的赔偿金!

真是没天理呀!

真是毁三观呀!

虽然养老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但仍然掩盖不住片子的硬伤,烂片!

 3 ) death is not the end

看完全剧,心里一忽儿觉得思绪万千,一忽儿又觉得空荡荡的,不由得在电脑里单曲循环的听着鲍勃迪伦的《death is not the end》,才稍稍平静了一点。

于是打开豆瓣网,果断的给本剧打了四分。

自去年十一月份起,家里就不怎么太平,先是七十多岁中了风的父亲扭伤了脚,大小便都需要人照顾,紧接着母亲后背脊梁骨骨折,需要完全的卧床休息三个月,然后是患有痼疾慢阻肺的我感染肺炎,需住院治疗。

姐姐在外地,恰好姐夫又得了疱疹,周身疼痛。

身边的只有弟弟还好,但他两口子都要上班,还有个十二岁的儿子上学,一个一岁的二胎千金走路都不会,都需要照顾,忙前忙后,焦头烂额,无奈之下求助千里之外老家的叔叔,他跑来照顾父亲十来天,一家人努力坚持,终于挺了过去。

但我知道,还没有结束,这只是开始,今后,将不可避免的还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老,病,拮据,忙碌,已经是我们家需要正面面对的残酷现实。

过年这些天,人家走亲访友的拜年,天南地北的旅游,我怕冷,只能窝在家里自己的卧室里过冬,能冬眠还好了,可惜不能。

就只能看看书,看看电影看看剧,先是看了部《急诊科医生》,然后又选了部评分很高的《无限生机》看,也是医疗剧,说的也是急诊科的事,每天面对突发的生死状况,看了几集,觉着过年老看这些关乎疾病生死的东西让自己心里发慌,总归不好,就又找了部豆瓣评分7.8的《老有所依》,结果看完了,觉得这比急诊科那些直面生死的场面更让人心塞。

因为这描述的是老去,疾病,老去,疾病,然后直到死亡的漫长却又短暂的过程。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部优良的国产剧。

演员们都很给力,主演和配角演技都在线,几乎都没有出戏,善良孝顺的木兰,温雅体贴的吕希,通情达理的父亲,老年痴呆的爷爷, 温柔宽厚的雅芝阿姨,贪婪腹黑的田咪,懦弱无能的余淼,刁钻作怪的方太……,甚至是一些戏份很少的群演,都很优秀,足见导演和剧组的用心。

几个老戏骨比如吕中、奚美娟、苏廷石,尤其突出,看剧的时候常常会觉得这就是他们自己本人。

至于剧中频繁出现的植入广告,也都可以接受, 因为精良的制作少不了雄厚的资金做后盾,只要不太出格,广告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我很高兴我曾用过的中兴天机手机出现在剧中,在14的年某天早上我特意起了个早床在某宝某猫上花了1699大洋抢到了这款手机,使用体验还不错。

那些看到国产剧中植入广告就开骂的喷子们,就省省心吧,我还记得好莱坞大片中出现中国广告时你们一片叫好声的。

全剧前半段情节紧凑,节奏很快,到了后半段略嫌拖沓,依靠大段的无谓的对白和重复镜头、闪回来拉长时间,这可能是国产剧的通病。

人物塑造太过于绝对化,好的太好,坏的太坏,而且好坏都到了极致,比如江木兰,比如田咪。

我见过不讲理的人,不讲理的媳妇,但是还没见过像田咪这样贪婪无度、赶尽杀绝的人。

所以本剧的人物塑造合情,却不合理。

江木兰剧中定位是宽容大度,孝顺善良的,但在处理和决定一些事情的时候却显得那么独断,她一心孝敬父辈祖辈,却考虑过其他人的感受么?

可知道,在一个家庭所需要尽守的责任中,孝顺并不是唯一的,在可以变通的情况下,她为啥非要舍弃在北京打拼多年获得的一切,要求在北京土生土长的老公回老家跟她一起去给父亲和爷爷养老送终呢?

换做是我,我即使再爱我的老婆,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选择,哪怕这个老婆是刘涛。

尽孝,最主要的就是要让父母辈宽心,难道让父亲和爷爷心怀愧疚的回到老家,就是真正的明智之举么?

这是人物刻画出现的毛病,有些矛盾。

剧中还有几个人有类似的问题,不一一列举。

观看本剧的期间,很多次我不自觉的会掉下泪来,这在四十有五、心如磐石的我来说是很难得的事情,但是感同身受,联想到自家最近发生的这许多事情,确实是感动。

能让人感动的,就不愧为好剧,即便有人说剧中的情节太狗血太假,什么倒霉事都让江木兰一家人碰上了,但是戏剧作品,本来就是将生活中平凡细碎的事情组合起来放大,然后通过艺术的形式表演出来。

这部剧提出了目前中国正面临的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在我们年轻时,感觉不到,因为父辈们都还健硕,但是一不留神间,它就出现在你身边,让你焦头烂额,左右为难,却又心酸力疲。

看看我的周围,如剧中的老年状况比比皆是,所以我很欣赏剧中的老人院的彭院长这个人设,这种人现实中不是没有,有很多,但是如剧中他所设立的这样的老人院却很缺乏。

是的,老人缺的并不一定是依靠,而是陪伴,不是锦衣玉食就能依靠的,所以方老太会离开设施豪华的养老院来到设施简陋却充满人情味的彭院长养老院来。

老人和孩子其实都一样,优良的物质基础下,良好的心理滋养也很重要,年少时恐惧的是迷茫,不知所向,年迈时害怕的是死亡,恐其所归。

方老太太问老江头:你想过死后的事情么?

老江头说,死就是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了,挺好的。

小江头说:我也怕死,可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无非就是体验一回苦辣酸甜,要是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体验,那也就没意思了。

世上的万事万物啊,有开始就有结束,周而复始的,世界才能继续下去。

在新春伊始的初八深夜,我看着剧中一些个老太太老大爷谈论着关于死亡的话题,听着鲍勃迪伦漫不经心的哼唱着《death is not the end》,脑袋里漫无边际的思考着一些事情,肚子却有些饿了,刚好我妈熬的稀饭还有,YFF给我买的面包也还没开吃,还是去热和热和,喝点粥吃块面包去吧。

Death Is Not The End (演唱:鲍勃迪伦)死亡不是终点When you're sad and when you're lonely and you haven't got a friend当你孤独而悲伤,没有任何朋友的时候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And all that you've held sacred, falls down and does not mend当你内心坚守的东西,全部崩溃无法弥补的时候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Not the end, not the end不是终点,不是终点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When you're standing at the crossroads that you cannot comprehend当你站在十字路口,无所适从的时候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And all your dreams have vanished and you don't know what's up the bend当你的梦想破灭,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Not the end, not the end不是终点,不是终点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When the storm clouds gather 'round you, and heavy rains descend当乌云笼罩着你,身处倾盆大雨中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And there's no one there to comfort you, with a helpin' hand to lend当无人安慰你,也没人伸出援手的时候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Not the end, not the end不是终点,不是终点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Oh, the tree of life is growing因为生命之树常青Where the spirit never dies那里灵魂永不灭And the bright light of salvation shines拯救灵魂之光In dark and empty skies从黑暗荒凉的天空中射出When the cities are on fire with the burning flesh of men当城市被烈火焚烧,烈火也焚烧着人们的身体的时候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And you search in vain to find just one law abiding citizen当你再也找不到守法的公民的时候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Not the end, not the end不是终点,不是终点Just remember that death is not the end请记住,死亡不是终点

 4 ) 孝敬爱护父母,只关乎爱,与钱无关

为了戏剧冲突,情节跌宕,触动人心,电视剧写得比较夸张,确实来源于生活,能从中找到很多现实生活的影子。

典型三户人家,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社会中存在的养老问题。

余淼田咪,这一对小夫妻太气人了,恶心的啃老族。

田咪想着想着快速发大财过好日子,做了一堆脑子发热的失败事情。

开服装店卖旧衣服,以被工商查封罚款告终。

被同学利用去买保健品,以诈骗犯的罪名进局子了。

在超市做防损员,“钓鱼”手段引诱顾客。

她一次次推卸责任,抱怨他人。

像这种思想的人怎么做好事情呢?

有一好婆婆,竟不知好歹的不知足。

先是想法儿逼老太太拿出全部积蓄,房子过户,最后把婆婆赶出来了。

着她嚣张样儿,真造孽。

像这种不孝的人怎么过好日子?

余淼就一软骨头,不像男人,被他媳妇儿弄得团团转,也渐渐成不孝子,一次次深深伤害母亲的心。

还有木兰的叔叔婶婶家,拿了老人的钱,却不管老人。

的确存在这样一群因为生活艰难,背叛亲情,自私自利的人。

因一时贪图,一辈子良心遭谴责,可悲可怜的人。

穷是借口,本质是没担当的懦夫。

方老太一家比较富裕。

儿女忙于工作,方奶奶孤身在家。

方奶奶害怕孤单,精神空虚,总是拿“作”来引起儿女的注意。

儿女不理解“作”的深层含义,觉得妈妈无理取闹,帮倒忙,苦不堪言,烦恼无比。

木兰一家,充满温情整能量的。

父亲一心一意的伺候爷爷,为了不拖累女儿,把老房子抵押去买老年公寓,却不料被骗,被迫买房还银行欠款。

后来木兰把爸爸爷爷接到北京养老,虽然经历一些波折,也有困难,但都坚强扛过来了。

最终在福寿养老院,方奶奶思想转变,和儿女和解,不在“作”。

亚芝不在溺爱余淼,去追寻晚年幸福。

木兰爸爸和爷爷获得自在快乐的生活。

有如此好的养老院,老人们也能安享晚年。

一句话,孝敬爱护父母,只关乎爱,与钱无关。

 5 ) 你的晚年,谁做主?

上周,《老有所依》播出了大结局,这是赵宝刚导演继“青春三部曲”之后,又一部反映当下社会问题的作品。

如果说《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和《北京青年》,讲的都是年轻人的选择,这部《老有所依》则难得的将镜头对准了老年人的生活。

  这些年人们常在说的,都是父母不应过多干涉子女的选择,但父母自己的选择,却少有人提及和重视。

现代中国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的观念仍旧根深蒂固,老人们成为被奉养和照顾的群体,子女们尽孝的同时,是否会理解和尊重:在人生的终点站,父母也有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呢?

  我想讲讲身边的故事。

我的二爷(爷爷的弟弟),曾经是整个家族最优秀和最成功的人,他从小精通日语,自学考上了医科大学,一生悬壶济世,医治过的病人无数,六十岁退休时,学生已是当地人民医院的院长。

去年冬天,八十岁的二爷去世了,葬礼风光隆重。

但其实,在此之前二爷已经中风瘫痪一年多了。

 去世前一个月,父亲带我去看他,在家中卧床的二爷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整个人瘦了好几圈,没有意识,无法言语,只能靠吸管进食,大小便也不能自理......他的病来得凶猛,虽抢救过来但只能这样“活着”。

因为家庭条件不错,一直用最好的药物和医疗器械,在维持着二爷的生命,要是一般人,可能早就挺不过去了。

又因为子女后来信仰了佛教,所以在他的耳边放了一个录音机,循环播放着佛经和佛乐,请了专职的保姆照料.....这样的景象,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个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人,是我认识的、曾经精神矍铄的老人吗?

那个一生自主优秀、鼓励我勇敢追求梦想的长者,这一切是他想要的吗?

如果能表达自己的愿望,他想说些什么呢?

我望着他浑浊的眼睛,灰黄色的眼球仿佛已经失焦,而在耳边不断重复的佛经,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或许,他已经什么都听不见了吧,他的思想和感受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躺在床上受苦的,只是他的肉身。

起码我希望如此,因为,那样的场景,对于一个一生爽利的人来讲,实在太残酷。

 在《老有所依》这部中,瘫痪的老人给子女留下了一封信,表示这辈子最后一个愿望,就是痛快得离开这个世界,不要忍受常年卧床的病痛折磨。

她说:“年轻的时候,我身体很好,从来都是过得利索,活得痛快。

我最怕的,就是不自在。

我觉得怎样活着比活着更重要。

如果我的身体不好了,就更加没有生活质量了。

请儿女们一定要尊重我个人的意愿,让我利索得走。

对我来说,痛快得离开,和痛快得活着一样重要。

我希望能有这样的选择权!

” 相信这段话,很多老人都想跟自己的儿女说,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或者还没来得及,就因病无法表达了,也就此失去了,人生中最后一个选择的机会。

得知二爷过世的消息,我虽然悲痛,但心里有一种感觉,他或许早就等着这一天,终于可以解脱。

 每个人都会老,都有老的一天,这是时间的法则、自然的规律,任再优秀的个体、再精彩的生命,也无法抗拒。

为什么前几年的一部文艺片《桃姐》,让那么多人走进电影院,是因为大家忽然意识到,“老去”和“晚年”这件早晚要来的事吗?

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喜欢关注家庭,经典之作《东京物语》早在1953年,就探讨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台湾电影《诡丝》中有位母亲患病多年一心求死,但因张震扮演的儿子无法接受,而一直忍受着身上的烂疮折磨。

她不和儿子说话,眼神里充满了痛苦和怨恨。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但真的是最无私的吗?

影视作品中,韩国的老人还会去写《诗》,美国的时尚老爷爷会一个个实现自己的《遗愿清单》。

打开中国电视机,看到的却都是为儿女操碎了心的婆婆妈妈。

艺术形象虽然夸张,但确实也是大部分中国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子女的学业、工作、婚姻、夫妻关系、下一代,都是他们最重要的事。

为家庭奔波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等到退休有时间了,不是更应该去享受自己的人生吗?

他们自己可能并不这样想,督促儿女早日成家,再帮着带孙子孙女,才是老年生活的重心......在最后的人生里,他们还是在为子女而活,因为大多数老人都是这样,子女们也就视其为理所应当了。

去年经过南方乡下,看到了很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的子女纷纷出外打工。

很多老人八十多岁了,背已经弯了,还可以生火做饭,在家里独自一人生活。

时代运转到了这个阶段,年轻人为了生活发展,选择了走出去,而老人们只能被动接受这样子女少靠的晚年,颇为无奈。

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间不等人,不要让“尽孝要趁早”,成为一句空话!

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不要到最后,才发现最应该珍惜的,是给予了你生命、抚养你长大的父母。

他养你一小,你养他一老,不离不弃,不留遗憾。

而尊重和善待一样重要,因为对于个人来说,可以选择自己老去和离开的方式,那也是一种自由和权利!

(本文已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网)

 6 ) 哪里有亲人,哪里才是我们的家。

虽然是综合了很多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特点还有老人常见病症,但是全部集中集合在一家人身上就感觉有点惨了。

老年痴呆,中风,偏瘫,白内障,意外事故全出现一家人身上,看着就有点受不了。

还好最后的大结局是圆满的,大家看着还是挺欢乐的。

挺喜欢剧中关于生和死,对于死的解释:回去了,就是回去了。

生来就是走向死亡的,尝遍酸甜苦辣,生死别离,爱恨情仇,求不得,放不下。

最后一切都释怀,回到最初来的世界里去。

家乡的乡愁年轻人是感受不到了,只是上年纪的人能明确感受到乡愁,不过一直觉得, 哪里有亲人,哪里就是家乡,和家人在一起就是家,而不是守着一个空荡荡的房屋。

人生不过三万天,当家人在的时候还是多多陪伴,多多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7 ) 世界那么大,他们却不能到处看看.

<老有所依>,硬是把我看哭了. 虽然硬伤很多,但是真的很值得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看看.大多看电视电影哭的,都不是哭剧情,而是哭自己. 这段日子,我困顿,颓废,焦躁,每次遇到工作的困难,想逃避,甚至就想就这么懒懒散散浑浑噩噩,不用想赚多少钱,够温饱得过且过就行了.毕竟在一个四线小城市,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可以每天喝茶上网,上上班,唠唠嗑,每个月按时领几千块工资. 只要我够安分. 日子照样安静闲适.可这个电视却把父母的养老问题推到了我的面前,我甚至无法想象我父母老了的情形 .我很害怕,害怕他们累了,还不的不为了不拖累我而去工作.;害怕他们生病了,我有没有钱去医治; 害怕他们老了,我有没有时间去照顾 ;我之前跟我爸妈说,既然家里房子砌好了,我们都走入社会好几年了,为啥还在开店,干嘛不回去住呢?随便干点啥就行. 随便去哪些地方玩玩也行. 我妈说,不行啊,你们都没成家,以后还有的是花钱的地方. 难道你出嫁真的不给你些嫁妆吗? 你们以后自己也会有自己的家庭,压力会比我们现在更大. 我和你爸肯定要把养老钱赚够了再退休啊. 哪还有闲钱闲工夫出去玩啊?世界那么大,他们却不能到处看看.

 8 ) 不真实,但现实

题材本来五星无悬念,但是有的剧情过于狗血,减1星。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但是我个人的感觉只有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大学和硕士都在武汉读的,离家近三千公里(黑龙江),高考填完志愿,家乡就只有冬夏,没有春秋;去年毕业到上海工作,于是家乡只有十一和春节,幸好私企位置稳固假期问题老板开绿灯(2周带薪假),但时间还是太短太短。

下定决心后年一定回家,虽然现在想走,但是又舍不得收入,人生真是纠结。

不过我至少不想留遗憾,家在黑龙江,父母和父母的父母都在黑龙江。

一部如此狗血的电视剧能把自己看哭,至少我觉得导演这个题材选成功了。

 9 ) 父母在,不远行,游必有方。

这真是一部很写实,也能引人深思的好剧。

特别是现下离家万里,几乎每一个情节都让我觉得心酸。

剧中刘涛和张铎商量想把父亲和爷爷接到北京住时说:“父母就像家里的老房子,你不去关心、不去想它,它就一直风里雨里在那里;如果你要回去,它就在那儿随时迎接你。

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老房子是不是结实、是不是需要保护。

我真的没有想过有一天老房子也会塌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眼泪刷就下来了。

小时候,作为子女的我们被父母严密的保护,在父母的眼里我们也许永远都是孩子。

可是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不知不觉中角色互换了。

父母会老,时间很残忍,有一天也许我们突然发现他们悄悄的变得脆弱了,需要人保护了。

想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人的成长是有时限的,我们可能在某一天就必须担负起这份责任,可是那个时候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去承担。

所以说努力奋斗的动力大部分是一种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也对生命里无法抛下的责任。

象刘涛扮演的角色,我想成为一个在现在和将来都能让父母有安全感的人,不让他们感觉孤立无援,就像小时候他们对我付出的那样,这样才会让自己心安。

 10 ) 老,未必要依

老人,可不可以独立——精神独立?

这部片看完以后我最大的感受不是养老难题,而是老年人没有自己的生活。

这是中国绝大多数老年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年轻人批判“父母皆祸害”的源头。

中国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求他努力学习考上个好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就是找个稳定的工作,然后跟门当户对的人结婚,结婚后就得赶紧生个小孩,趁着身体还不错的时候帮子女带孙子。

好多父母甚至希望找工作、结婚和生孩子这三部曲能赶在一两年内完成,这也是好多大学毕业后的人面临的最大压力。

其实,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的父母还没有到严格意义上的老人,基本上都在五六十岁上下,一般说来身体也都还健康,就算有毛病也大多是些小病小灾,还不至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操心孩子的工作,催着孩子相亲结婚,最重要的就是抱孙子。

他们似乎没有,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永远是人生的中心。

这点光是想想便觉得可怕。

片中的雅芝阿姨和方琼阿姨就是典型的例子。

雅芝阿姨一直以儿子余淼为中心生活,要什么给什么,最后反倒落得个被赶出家门的下场。

从来不为自己考虑的她只能让人看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方琼阿姨呢,则是太依赖子女,希望子女能一直陪伴她。

而夹心层的子女们要忙着工作忙着家庭确实不能达到她那么高的陪伴要求,她以各种作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到头来反倒弄僵了自己和子女的关系。

老年人当然需要照顾,这自然也是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

但是我觉得现在我们更该做的是鼓励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将目光从子女身上移回到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这样反倒对大家都好。

这个做法并不是不养老人不关心老人,这是个度的问题,把握好了没那么难。

不过一辈子都没真正独立过的人要让其独立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有一个任务便是让自己独立,以防老了以后也变成依赖型老人。

这部片确实反映了当下中国的养老难题,夹心层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提到的老人精神独立的生活方式也不能被传统的中国观念所理解和接受,但我认为确实是长久解决老年人问题的一个方法。

这部剧本身虽然立意很好,但禁不起不用心的制作。

很多不合情理和逻辑的地方就不一一说了,最大的一点看的不自然的地方就是好人太好,坏人太坏。

把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到一两个人身上,把所有的缺点都集中到一两个人身上,虽然对于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需要突出,但这种形式的突出实在让人看着别扭。

还有那大堆详细的插播广告,不吐槽了就。

《老有所依》短评

没想到这么好看

2分钟前
  • you2miao
  • 力荐

-

5分钟前
  • R
  • 还行

好像看到我的法国同学们在演戏,简直一模一样

8分钟前
  • 咧嘴大哭的屁股-
  • 力荐

老好看了,挺有意思的,节奏也还可以

12分钟前
  • 贝贝
  • 推荐

笑富了家人们

17分钟前
  • 小甜饼
  • 推荐

同窗好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18分钟前
  • 不得语
  • 还行

好欢乐,很有生活了fà国teenager

20分钟前
  • Seadondon
  • 推荐

这很法国

23分钟前
  • 小美景
  • 力荐

里奥简直就是蠢到无法形容 好讨人厌 软饭男

24分钟前
  • 烟沉
  • 很差

开场挺炫,后来一般。

28分钟前
  • 蒙太奇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