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漂亮,有张让人印象深刻的脸。
孤独,还有个孤独的工作——闭路电视监控器操作员。
每天透过小小的屏幕看到各种各样的人。
一个中年男人,有一只白白胖胖的坏狗(长得跟VICTOR的坏狗一个样,胖得好象都走不动了),遛狗是他每天要做的事;一个女清洁工,工作的时候打开耳机跳舞,隐秘的快乐;……某天,她看到一张藏在记忆深处的脸。
那个男人,头发蓬乱,住“凄凉而廉价的公寓(导演语)”,放荡,有前科。
她开始通过小小的屏幕跟踪他,试图接近他。
他杀了她的丈夫?
她为什么要接近他?
这些疑问紧紧跟随着我。
她与他越亲近,我就越疑惑。
那男人不似他的外表那般糟糕,他在雕刻,也会温柔,有个不知道他存在的女儿。
他正努力修复他们的关系,比如,在她放学路上塞给她一包用纸包着的唇膏、指甲油之类,多少有点傻气和尴尬的父爱。
直到后来,她在洗手间用石块打破自己的脸,撕裂自己的衣服,我才明白,这就是女人的报复。
他杀了她的孩子。
她从监控录象里看到他被警察抓走,然后看到他的女儿去那幢公寓找他。
她撤消了指控,在路上等他,要他告诉她事情的经过。
原来是场交通意外。
她的丈夫和孩子。
她不能原谅的是自己,那天,是她对孩子嚷嚷,让她滚出她的视线,因为她要休息。
于是,丈夫带着孩子出门了。
一辆失控的汽车撞进了公车站。
他说他们一定是当场死亡的。
我不知道这是否会让她觉得安慰。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这就是生活。
”那位女清洁工,前一刻她还在满足地面对一个男人的殷勤,下一刻,她悲伤地看着那个男人和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女人亲热交谈;那只胖狗病死了,现在陪伴中年男人的是一只黑色的小狗,一样的快乐。
这就是生活。
—————————————————————————————不管是英格兰还是苏格兰,不管阳光多么明媚,我依然觉得冷。
灰,冷,这是UK的色调。
千万不要在孤独一人的时候养一只狗,那样会看起来更孤独。
用电子监控职务之便接触小混混,和低级生物接触得到的就是粗俗以及丢钱包,主角在各个现实场合都如懦弱傻子一般偷偷窥视不如玩把逆向角色扮演心理来得成熟,小混混之间的恋爱如同中国的非主流,英国火机质量好一点就着,由于车祸悲痛而选择419后报假案,导演的小伎俩如果开头告诉原因的话电影就无任何讲述的意义,让观众感受如男一号一样的唐突,一般化的剧情片
四十分钟的期待,四十分钟的精彩美丽生活,笑对一切是深切的爱让杰姬厌倦而又痛惜着这个世界,这爱是如此的强,直到它远远超过了界限,给世界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而当杰姬明白了之后...
抚平一段伤痛需要多久?
心灵救赎的路有多远?
那要看是不是能遇到这样一个人。
一个能够重现你的伤口,刺破脓包,然后给你贴上创可贴的人。
这个电影,目前就想说这么多。
越发觉得 好看的电影总是回归到最初衷的本质即如何把一个故事通过最到位且完整的电影语言展显出来到位的电影语言不代表长篇累读 不代表花俏的电影技巧 不代表故弄玄虚的张扬到位的电影语言总是巧妙的留白 懂得如何进退取舍 明白轻重缓急一部好看的电影 总是在讲故事的同时 向听故事的人致以最诚挚的尊重在把一个世界打开的同时 将决断的权杖交到观众手里[Red Road]的故事背景设定在Glasgow 苏格兰最不可爱的城市电影里的城市 阴冷 潮湿 铁灰色的天空 工业味很重的布局结构空气中似布满暗淡迷蒙的灰尘如此冷感疏离的环境恰如其分的烘托起女主人公孤僻的生活状态及忧郁的内心世界导演没有一开头就将故事全盘托出而是慢慢的将线索的绳子丢出来观众们一路牵着绳子 一边沿途收集着片断讯息 逐渐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图画是完全没有压迫性的叙述方式却暗藏隐隐扎实的危险张力台词也很精炼 几乎是到非说不可才会说的地步而情绪大多时候是通过女主角Kate Dickie的面部和肢体表情渲染的她有着一张并不传统美丽的面孔 线条刚毅不够柔和 眼神充满无法言说的故事却很吸引目光 耐人寻味 值得一看再看电影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女主人公一路跟踪 混入正在举行Party的神秘男主角公寓中公寓中热闹非凡 音乐阵阵 她一人独自站在过道上 过道的灯光昏黄迷蒙 而她正身处在暗淡阴影里摸索着试图潜入男主角房间看到这里的观众们 还不知道她为何要苦苦跟踪也不明白男女主角之间的过节和纠缠然而在那样的光晕下 我们仿佛看见女主人公即将踏入令人眩晕的命运隧道听到她加快的心跳声 感受到她不可抑制的急切前途凶险茫茫不可知 而她却已决定飞身跃入这样决绝的情绪使得后面的情节一一成立起来内敛的简洁的低调的欲说还休的漂亮的留白正是如此http://superlijing1106.spaces.live.com/blog/cns!68C9BCE3369E9F1B!2666.entry
全剧有点闷。
其实剧情很简单,要说出彩,可能后半部更多一点。
可圈可点的是女主角的演技。
稍微有一点散。
但是导演想要告诉观众的想法在最后确实是做到了。
杰茜是个闭路电视监视器操作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几十个毫无戏剧性的屏幕,在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及时打电话通知事发地点附近的警察。
在这个属于她的无声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并不十分有趣的故事:一个中年男人每天带着他那条臃肿的牛头犬流连于商店的橱窗,一个胖女孩喜欢站在窗口发呆,两个年轻人在墙后草丛里疯狂地做爱,几个女中学生用刀刺伤了他们的同伴……下班后,杰茜回到自己死气沉沉的公寓,唯一的“乐趣”是挑出当天录像的其中几盘再看一遍!
她把自己封闭在这个世界无人知晓的一个角落,直到有一天,监视器里出现了一个提前假释的罪犯,她似乎对这个男人充满好奇,不知出于何种动机,她甚至开始不遗余力地去接近他。
她发现那个男人搬进了“红色之路”公寓,于是尾随而至……大约是受到丹麦“道格玛95”的影响,影片镜头总是处在一种强烈的动荡不安情绪之中,这种零距离的现场感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微妙的窥视和参与心理,我们跟随杰茜的“追踪”一步步靠近克莱德(那个罪犯)狼狈不堪的生活——他和同样无业的狱友以及狱友来自伦敦的女友住在一起,三个月来没有找到任何工作,主动找上门来又三番五次临阵退缩的杰茜令他十分困惑。
终于有一晚,杰茜进入他的公寓,两人激烈地做爱,但之后她却立即起身离去,随即,找上门来的警察把克莱德再次投进了监狱。
显然,是杰茜精心策划了这起强奸案,但她为什么这么做?
直到克莱德愤怒的狱友找上门来质问,大家才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原来六年前,正是克莱德一次交通肇事才造成了杰茜丈夫和女儿的意外死亡,那次意外彻底摧毁了杰茜美满的生活,但她这次惊心动魄的复仇,却并没有能够令其内心彻底获得平静。
当她发现克莱德也有一个女儿的时候,她打电话撤销了起诉。
两个人在冷清的街道再次相遇,她这才发现,原来他来也不过是个脆弱而普通的男人,她的仇恨、怨怒和压抑终于得到了化解。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杰茜在路上碰到了那个牵狗的男人,他心爱的斗牛犬寿终正寝之后,他换了一条年轻健壮的新宠,杰茜愉快地和他们打招呼,六年来,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和人打招呼。
其实,这不是一个仅仅讲述复仇与救赎的故事,它和同题材的韩国电影《亲切的金子》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金子》的核心是华美的传奇剧,而《红色之路》揭示的却是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无所不在的沟通障碍,作为一个强烈的符号,“监视器”具有沟通隔膜的这层明确的象征含义。
虽然影片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在此之前没有拍过剧情长片,但她的这部处女作却以罕见的冰冷和缓慢,渲染了一段令人心碎的谅解之路,影片一举夺得2006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确数名至实归。
http://blog.sina.com.cn/u/4b658a99010009dj
关于复仇的影片看了不少,然而将《红色之路》定位成复仇型的故事还是于心不忍。
这是关于一个女子对丧痛无法释怀的任性挣扎,悲痛尘埃落定的过程如同一颗泪珠的落与隐忍未落,最后,我们发现,这个可怜的女子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向自己寻仇。
要怎么讲这个故事呢,似乎连导演也觉得过于寻常和普通而同主人公一起把它藏了起来。
藏在那女子依稀清秀的沧桑面容后,藏在她每天不动声色的凝视监控镜头时寂静的目光里。
这一切仅让我们知道,她是个城市监控员,面对十几台监控屏幕,时刻旁观人们每天上演在街头的一幕一幕,见到险情或事故便及时汇报处理。
她沉静,独自生活,没有笑容,她有一个当卡车司机的性伙伴,在车里各取所需之后平静道别,像是吞咽一顿速食。
大多数时间她沉溺在监控室里,不断的转换镜头,放大细节,看对楼的女佣边做家务边跳舞,看遛狗的老人,看深夜有人在围墙后野合……她喜欢这样做个局外人,活在别人的热闹里而又一无所有的姿态,这样,便不再会失去吧。
后来我们发现,她开始只关注一个人,那个开卡车的中年男人,貌不惊人,朝歌夜酒,混沌度日。
这样一个普通的男人却使她的目光紧紧追随,甚至跟踪他,参加他的周末PATY,最后投怀送抱,完成了一次激情的交欢。
这是爱的聚首还是恨的寻仇,无论如何,这是她唯一打起精神做了的事。
接下来,她用石块砸伤自己脸,一脸凄苦的来到警察局告他强奸,她知道犯有犯罪前科的他只需她轻轻一推便就此锒铛入狱,她耿耿于怀凝聚在心口久久不散的痛等待这场顺利复仇将之冰消瓦解,然而……果真如愿了么?
她觉得就像把炸药投入沼泽,那一声黏馀的闷响只让她本性纯善的心愈加愤懑。
她要的只是“他们都能活过来”,从此她可以别无所求,真的。
她曾多么痛恨这个男人的存在,自打从监控镜头里认出他后,她就知道他的出狱便是她的炼狱。
那夜,这个开着卡车醉醺醺的男人把车失控撞上了候车亭,死神不负责任的带走了她的丈夫和女儿,他们突如其来,无声无息的从她的生命里蒸发了,她连最后一次和女儿的吵架都没有来得及和解,她记得最后一次见她时,她生气的叫她滚的远远的,她不明白,她之后呼唤了千万遍的爱怎么就抵消不去那一句负气的恶声呢,她恨这个男人夺走了她唯一的机会,她可以向女儿道歉,向爱人告别,甚至可以同他们一起远离人世。
而她又本能的靠近他,向他无理索取,仿佛家人的气息和灵魂在最后遇到的人身上有所依存,她能循着那一丝薄如蝉翼的牵连把握他们尚在人间的脉象。
当她在监控录像里看着他被警察押解,而他幼弱的女儿来到门前茫然四顾的找不到父亲,她恍然惊觉,这场所谓的复仇,荒诞得令人心碎,她无所挽回,却在炮制新的悲剧。
将一切收场吧,原谅别人无心的过失,那仇恨,原是无所指向的,怪肇事者的行径亦叹受害人的出现,亦怪酒会醉人,夜会迷目,怪命运无常,世事难料……当一个人有恨而无所指的时候,他多半是在恨他自己。
她用迁怒于他人和复仇来逃避现实,而出口渐迷。
命运的疏导口,要顺利走过,必须要放下,紧紧揪起的内心必须释怀。
她撤消了对他的指控,她在大街上追着被释放的他寻求事发的细节,她必须面对,然后放下。
他说,这种烂事每天都有,这就是生活。
你能释怀了么?
她一定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问自己。
她终于展开女儿生前的小衣服,亲了又亲,哭着说对不起,那是再没有机会对她说的话。
终于可以走进爱人的父母家里,看他孩童时,青年时的照片,那是她好几年都不敢触碰怀念。
她终于可以对别人提起他们,然后好好为他们哭一场,当这些都做完之后,她知道自己终于可以放下了,放下往事,重新生活。
‘红色之路”是那个男人所住的公寓名称,也象征一道生命之坎,越过之后,阳光灿烂,海阔天空。
影片以纪录片的手法来处理镜头,动荡的跟镜头和长久静默的片段使之沉重而真实。
反复看了结尾,因为显得太真实,感人至深。
对白也耐人寻味。
电影毕竟来自于生活,再酷再炫的拍法也不过如同把戏和幻象,也许绕了一大圈,我们真正被触动的原因还是镜头那记录真实的本质。
这个充满荒芜人性的冷漠都市里,有多少个杰姬每天重复着单调枯燥的步骤,在压抑的天空下消磨着逐渐褪色的时光?
杰姬的工作,就是坐在指挥室里,监视摄像机覆盖着这个城市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枯燥、无味,在冰冷的荧光幕前窥视着他人的生活,他们每一个小心翼翼以为无人知晓的举动,都落在她的眼中,除了应急的突发事件,她几乎没有机会开口说些什么,即便如此,也是对着钢铁与塑料制成的麦克风,对着凝固的空气动动嘴唇,吐出只有自己才不会觉得怪异的声响,在这里,一切都了无生气,一切自己别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都变成可以转换储存的影像、数据、浓缩在狭小的硬盘里。
死水中偶尔的涟漪,来自粗糙画面里遛狗的中年男人,来自在角落疯狂做爱的狂野恋人,来自陌生人鬼祟或随意的举动,杰姬把工作和生活融合了,以致每天回到死气沉沉的公寓,她所能做的也是翻开几盒监控录像带,如同一个观者般在黑暗中窥探、伸出邪恶的触角,寻找其他人真正活着的证据,然后不知何时堕入梦乡,日复一日,夜复一夜。
直到那个男人进入她的视野,被堤坝包围的小湖突然涌入大量的海水,破坏了一切的平衡,她眼中闪动着难以捉摸的火焰,像是饥饿的母狼看见捕食的对象,她小心翼翼的跟在他身后,他搬进了红色之路公寓,他没有工作,终日无所事事,吊诡的尖刺刺穿了缓慢流动的空气,呼吸和血液在不知不觉间骚动起来,我们不明白她眼中的光芒,正如我们不理解她为何选择这样的生活一样。
终于,他跌入了她的陷阱,被她贪婪的身躯榨干了最后一滴精力,她带着更加诡异的表情离开,似乎这一切只是铺垫,随即警察带走了男人,罪名是强奸,红色公寓里他们激烈做爱后的体味还残留在空气里,男人的友人愤怒的找到了杰姬,她把藏在盒子里的秘密拿出来,世界已经崩坏,是他释放的潘多拉,6年前,他肇事撞死了杰姬的丈夫和女儿,他扼杀了她所有的幸福、梦想,如同世界末日,如同人类灭绝,2千多个牢狱之苦无法让她的世界回到平衡,她不是亲切的金子,却有着如出一辙的恨意。
还好,Andrea Arnold并没有把电影变成一个单纯的复仇故事,虽然画面是如此的冷漠,虽然监视器镜头的视觉是如此疏离,虽然这个城市总是阴云密布山雨欲来,当杰姬知道男人也有个女儿的时候,被埋藏的母性,或者说她以为早已抛弃她的活着的感觉重新回到了体内,这个世界上,或许没用天父在聆听我们的渴望、哀伤、愤怒、咆哮,但至少有一样东西叫做宽恕,一个世界崩溃了,借助这个出口,你又能来到另外一个世界。
她撤销了控诉,她告别了满是苦涩的昨天,她静静走在大街上,她看见了那个遛狗的男人,陪伴多年的狗死了,他换了另外一只,她微笑着和他打起招呼来,他们的声音不再拘谨,不用再害怕太久没和人沟通发出的声响会引起不安的骚动,每个寂寞的影子,期待的并不是生命的虚耗,而是与另一个灵魂的相遇。
"乏味的生活一如既往年轻时的热情已渐渐熄灭只有愤怒和憎恨在心底蔓延开始对一切都无所谓我们生活早已被改变,走着不同的路而爱,会将我们撕裂..."Jackie是名保安监视器的管理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巡视着几十台监视器画面,留意苏格兰Glasgow市的街道角落有无紧急或暴力事件发生,以备及时通知附近的警察。
这是一个安静而私密的工作空间,没有声音只有画面,她安静地看着这个城市各个角落里平静之下人们隐藏着的喜怒哀愁,捕捉着那些画面里可能会有的任何情趣。
Jackie的生活是冰冷乏味的,一如那些冰冷无声的画面,除了和已婚上司保持着空虚的性关系,工作之余唯一的乐趣恐怕就是习惯性地挑出当天的几盘监控录像回到家再看一遍...直到有一天,画面中一个男人的出现凝聚了她所有的心绪,她开始时刻留意着他的每次出现,想尽办法接近他。
他叫Clyde,住在"Red Road"公寓,是个提前假释的罪犯。
"冰冷的房间空无一人人我们终将离开,踏上自己的路我的生命开始分裂我们之间一切都将消失殆尽,无迹可寻只有这无聊的日子还在继续爱,爱会把我们撕裂"记得06年我们搞过一个关于“Dogma 95”的主题放映活动,没想当年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Red Road"正是一部“新Dogma运动”的旗帜电影。
影片中手提摄影跟踪拍摄的手法大大增强了观众情绪的带入感和现场感,特别是Jackie尾随Clyde进入公寓的两场戏,酝酿了独特的压迫和神秘感。
影片很长一段时间观众都是在Jackie的跟踪镜头中猜疑那个男人究竟跟她是什么关系,这段时间,观众仿佛成了最初监视器前的Jackie,默默巡视着走出工作间走进"Red Road"的她。
经过紧张且可以说是慌乱的接近,Jackie还是成功吸引到了Clyde,他们发生了急促却已酝酿已久的性关系,影片的高潮是在完事之后Jackie用随身携带的石头砸向自己的脸,接着控告了Clyde。
"当你在睡梦里开始哭泣我的痛苦暴露无遗绝望将我一次次抛向虚无是不是,美好只是不眷恋我?
Love,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again..."根据“Dogma 95”的法则,影片不允许加入配乐,除非音乐在拍摄时同步播放,为的仍是保持影片的现场真实感。
也因此,影片结尾后Honeyroot翻唱的这首"Love Will Tear Us Apart奇妙得起到了烘托影片主题的作用。
而在这之前,真相是Clyde在几年前因意外开车撞死了Jackie的丈夫和女儿。
其实,"Red Road"并不只是讲述女性复仇或者难离伤痛的故事,它还用其特殊的拍摄手法与形式内容巧妙配合共同探讨了这一切的根源——沟通的障碍,“监视器”的象征意义、Jackie的主线故事以及从线人物的情节细节每每都在暗示编导Andrea Arnold对“沟通障碍”这一根源的探讨。
影片最后,又是Jackie在家中回放当天的录像,在看到Clyde多年无从相认的女儿在他被警察抓走后到"Red Road"去认父时,对Clyde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体谅,最终撤销了控诉。
片尾曲下载:http://ilm.blogcn.com/diary,32162132.shtml
Shit happens everyday, that's life, and we'll get over it.
蠕动的镜头
阿诺德的第一部长片,就能把生命承受的轻与重讲得如此老到,不能不让人佩服。《鱼缸》过后更成为影坛中生代的扛鼎人物,期待她用她独到的女性视角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影片。
坚决的主观叙事(写人就是给力. 孤独/压抑/冲突/抗争,都太有感染力),坚决不给反打镜头. 这部比鱼缸似乎画意更强,建筑,窗户,灯光……就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视觉上确实非常像Todd Hido的作品. 性爱戏的对比拍得太好了! 视听元素虽略显刻意, 但真心好讲究. 虽然没有鱼缸好,但还是给个感情分
飘过
Bleak. 以及没有字幕听不懂系列。。。😂
熟女的勾引,母亲的复仇。
不喜欢这种风格,还不如干脆纪录片了
色调是真实的世界,冷漠而孤寂。镜头不错,一个人看着累。
Andrea Arnold的第一部长片 处女作和之后的鱼缸以及呼啸山庄相比 收敛很多 还没有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没有标志性的全程手摇摄影 规矩还带有学院风 但是故事的切入点已然够犀利 意外的治愈之作
把解释放到最后好吗?前面80%的部分都让人觉得有点奇怪~~女人一直在责怪自己迁怒别人,就是这样吧。拍的挺好的,只是其中的设置和逻辑让人觉得有点勉强。
+
歌挺不错的
戛纳补课|手持风格/光影与视线(jeu de regarde)/监视器的情绪视角构成悬疑游戏
一个女人的复仇计划~~~
@阿威,你一定喜歡。但學校的是英文字幕。囧。本身絕對是一部好電影。
真相揭开反而毁了辛苦经营的氛围。如一开始就给观众揭示女主的动机,观感会好很多。可惜本片急于故弄玄虚,想讲太多又想讲圆,结果只能是混乱。激情戏不错,但结合真相来看,拍的问题很大,仿佛只是为了激情。另,女主人设也因为剧本结构而越发讨人厌。
喜欢这个导演,摄影一如既往地棒,但人物的心理转变太突兀,同时人物缺少了一定的移情作用,发展部分也因为刻意的延长使观众降低了在高潮动作到来时的振奋感。好喜欢honeyroot 的版本啊啊啊啊啊,还有scubaz 的 the vanishing american family
默默阳光的结尾…重点是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丹麦~哈哈哈哈
未免太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