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其实有点不知所以,就像大家普遍所说的主体缺失,杂乱无章。
心理医生和疑似多重人格的病人,宗教和巫术,某些恶趣味的恐怖画面,虽说惊悚悬疑达到了,却还是让人觉得过目即忘。
唯一给我留下美好印象的只有那段Bedtime Prayer,网上找到不太一样的加长版本:This night I lay me down to sleep,I give the Lord my soul to keep.If I should die before I wake,I pray the lord my soul to take.Four corners of my bed,Four angels over head.Matthew, Mark, Luke and John,Bless this bed I lay upon.I lay my head on our lady's knee,Jesus come this night and save me.Heart of Joseph I adore thee,Heart of Mary I implore thee,Heart of Jesus pure and just,In those three hearts I place my trust.
首先,ICY是抱着看人格分裂的心情来看的,所以在看的过程中比较兴奋,觉得很好看,一个接一个的谜团,试图比电影快一步解释看到的种种,发现圆不起来,甘心等电影给个交代的时候,发现这从来不是一个现代人格分裂片,这是一个涉及宗教,有魔幻色彩的影片。
可是无论你作为那种幻,跳脱平常逻辑的时候,你也必须有逻辑。
可以是一种新的概念的逻辑,但你不能没有逻辑,没有逻辑也能成立的要不你是god,要不你在扯淡。
然后,电影在成功吓到我的同时也让我迷惑不解,以至于我现在在这边吐糟。
1,电影中讲到“牧师被granny用 her own form of mountain justice”,而这个所谓的特有的大山的宣判就是在人的背上划上shelter的标志样的伤疤,并将其灵魂吸出吐进空气里,再往该人的口里塞进污泥,以使其人的灵魂无法回到身体里,最后最恶毒的是在其耳边说一句咒语(ICY觉得是咒语)“某某,shelter now the faithless”。
好,以上背景~·~~~我们从电影中可得知:1,granny使用的“南方巫术”其实不是异教徒的妖术,granny自称是大山的方法,而从其表现中可看出她是站在god这一边的。
2,按照背景中的说法,被灌入污泥后,灵魂将无法回复其中。
所以可以推出牧师那个不朽的身躯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器皿,它寻找着the faithless,找到后使那些人的躯体损坏,然后自行吸出faithless的人的灵魂,一个又一个装进这个人体shelter中,于是那些灵魂就被永远禁锢在活动的器皿里。
而影片中除结局外,也确实没有违背这一推论,我们可以看到:“牧师出现在每一个人临死之前,但从未讲过一句话,即使是询问对方的信仰问题也是由其中的灵魂宿主来提问的,他只是将已经肉体已经残败而无法反抗的孱弱的人的口腔打开,将其灵魂吸走。
”~~~“这个每次都是被一团诡谲的声波唤醒去吸取灵魂,而这团声波的内容就是granny当年的那句诅咒”~~~~~~~~~~~~~~“每个躯体的残败都以其口吐污泥为标志,残败了的就不能使用了,最后女主杀死的不是某个人,不是所谓的牧师本人,而只是因为一句诅咒而有行动能力的活动躯体而已。
最后它口吐污泥,残败了无法使用了”~~~~~~~~~~~~~~~~~~~~~~~~~~到此,剧情开始不合逻辑了,已经残败了的sammy的躯体居然成了下一个shelter,因为从她嘴里哼出David自己写的没有几个人听过的旋律。
对此,ICY想不通。
2,David的妈妈在最后一次出境的时候眼睛是不是有变化,就是两只眼睛不一样,像那个granny一样,大家有没有相同的发现啊?
我不敢回头再看一遍了,故不去查证了。
3,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躯体会因为当下灵魂宿主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生理特征如“腿是否残疾”,“是否色盲”等,鉴于这种影响的深重与忠实反映灵魂宿主本身的逼真效果,对于躯体被女主父亲的灵魂支配时呈现出的巨大力气表示震惊(一个垂暮的老人将自己的正当壮年的儿子推挤着的带锁的门撞开,并力道大到把这个青年震飞出去了~~如果这理解为救外孙女心急的情况下的潜力爆发,但那个浑身是血的人是您儿子好吧,好歹也要照看一下的吧),故此情节可能只是个狗血的纯情节需要,可以不深究了。
4,仅仅凭一个关于信仰的问句作为判断手段,仅仅凭对方一个答句就作为判断依据,而且对着一个还那么小,还来不及成熟的loli也如此审判,这个“噬魂”的shelter很不上道啊~~虽然似乎装进shelter的人们都重新变得有faith了(David看得出来很虔诚,Adam是catholic,但回答得很快),反正这一点就算说得通,也无法令ICY信服。
草率冷酷地像洗脑,彻底的逼良为娼。
…………………………混个县………………………………这个电影告诉ICY:1,人的心力太有限了,顾得上这个就顾不上那个,父亲刚死,弟弟又死了,没有时间去伤心去查看去呼救,因为眼下女儿还危在旦夕。
2,或许没有无论彼此普渡众生的主,至少不存在在人类社会中的宗教里。
宗教的存在本身就彰显了子民与非子民的分类,既然各有各的非我族类要毁灭,于是是非黑白曲直就难以统一答案。
大部分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将错就错,从一而终。
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般来说,不论是去电影院还是从网上下载,一个观影者通常都是在对一部影片有初步了解的情况下观看的。
因为不论是电影的简介,还是各个媒体的评论,都已经说明了整个影片的大致题材和内容。
但对于这部《庇护所》来说,我却是在没有一丁点了解的情况下看完的,因为这是我从朋友那里拷过来很多部恐怖片中的一部。
对电影一点了解没有,反而更增加了恐怖片的效果,因为“未知”本身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可惜的是,这部影片的“未知”感比较有限,导演安排了过多用来暗示的细节,虽然让影片显得前后更加严密,却让人过早的猜到了真相。
这部影片比较出色的地方是整体没有明显的纰漏,主线也比较清晰,节奏感尚好,而警官最后的那个电话也算给电影带来了一个转折。
影片的缺点一是上述的悬念感不强,二是真相大白后的情节比较俗套,包括结局的营造,也是被恐怖片用烂了的套路,比较没有创意。
其实相对于影片所营造的恐怖气氛来讲,女主角对科学和信仰认知的转变才是更有意思的地方。
开头的那场戏主要告诉人们,作为心理医生的女主角是不相信“人格分裂”的存在的,为此还特意讽刺了一下好莱坞电影,虽然影片本身就是好莱坞电影。
而此时,那些如女主角所说“受到各种电视节目、小说、好莱坞电影影响”的观众,通常都相信“人格分裂”的存在,自然会对她的想法不以为然。
眼前的女主角甚至俨然变成了《X档案》里总是不信邪的史卡利。
随着男主人公亚当的出场,以及他明显人格分裂的表现,观众此时都在等着看女主角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偏见。
而对于科学无比相信,对于上帝也无比相信的女主角,最终还是在事实面前选择了相信巫术,史卡利变成了穆德,让人不禁莞尔一笑。
这部影片演员的表演还是比较不错的,尤其是朱丽安·摩尔扮演的女主角,保持了一贯的水准(话说影片中的大反派也姓Moore,是巧合吗?
)。
人格变换时的特效也很有感觉。
当然,也有一些应该交代却没交代的地方,成为了遗憾。
比如牧师每次吸完灵魂后当时都会转成那个人的灵魂,但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察觉出自己身体已经变了,或者对自己换了身体产生疑问?
牧师的嘴被封住了,身体被埋了,虽然受了诅咒,但是是怎么成为“庇护所”容器的?
其实这些可以解释,只是被影片忽略了,不免令人产生疑惑。
最后想说,这部影片似乎在告诉人们,应该信仰上帝,你看吧,不信仰上帝的都挂了,工作上不信生活上信的女主角则是亲人都挂了,只有坚定的信上帝的能不挂。
恐怕以后碰上人问我信不信上帝,我都会第一直觉看看他是不是多个灵魂了。
还以为是写人格分裂的心理犯罪片结果后来巫毒教跑出来了 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通过雇请女佣 把自己的灵魂注入新宿主体内 以新的身份生活下去 青春永驻 生命长存的那个片儿相比之下 这个有点烂 人家是为了延长无尽的生命 好歹有点儿追求 这个纯粹就是惩罚不相信上帝的人 真是莫名其妙吖!
包括女主角的父亲、女儿 所有不相信上帝的人 都被吸出了灵魂 死状呕心凄惨- - 你说这叫什么事
看到十几分钟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其实看过这部电影的,但是没到老婆婆出现,就完全想不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还是又接着看完了。
看完之后才意识到,比起第一次看,确实相对容易理解多了,而且第一次看的时候,竟然没注意到小女孩最后哼那支曲子,所以对女主的表情变化迷惑不解,就这种智商,竟然还好此类电影,真是可笑,可笑回到正题,关于这部片的理解,这种主观性的东西,我一向都持这种观点,就是你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信仰缺失也好,巫术糊弄也罢,题材你想多了就深,你不怎么想就浅。
一开始我也迷惑,老奶奶到底是哪一派?
是谁在庇护谁?
后来就觉得,导演想表达的,肯定有人能读出来,读不出来的人,也不用费劲心思解读,那么多影评,总有人能解答你的疑惑。
至于庇护不庇护什么的,那只是一个标签,一句台词,多整体看看,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恐怖片的定位在于制造恐慌,让人观后无限想象,直到把自己吓到。
编剧和导演试图通过本片制造另一个类似贞子的存在,一个有事件有人物有内幕有无限死循环的恐怖体来。
通过心理学和信仰为依托,来探讨灵魂这个主题。
不难看出,编剧和导演自己就很迷惘,因此整个故事充满了矛盾,或者说漏洞。
悬疑手法还是到位的,将观众带到惊悚悬疑的路上正是他的目的,然而真相揭晓的时候不免让很多期待看悬疑片的人失望。
片中主人公在找寻答案,而故事本身却没有答案,也没有解释。
通过这种存疑达到让人延展想象的效果,完成了恐怖片的使命。
因此,如果将其定位为悬疑惊悚片难免失望,因为他逻辑混乱,如果定位为恐怖片,就会释然许多,谁会在恐怖片里找寻逻辑呢?
不过一点不恐怖就是了,倒是很好奇这个灵魂漂移是如何完成的。
(笑)
只能讲这部片子是漏洞百出的,但是还能在装B的悬疑氛围下勉强看下去伪科学片。
宣扬了神秘主义的封建迷信思想(对于神秘主义本人没有任何不敬),助长信某哥们得永生的不良风气。
信仰科学,对上帝持神秘主义态度的人全死光了;只剩下一个a doctor of science,a woman for god的摩尔逃过了庇护。
作为一部悬疑片,朱利安摩尔的调查过程经不起推敲。
先前调查两种人格时,为什麽不直接去找原体的家庭背景,而先找变体呢?
再次这个讲信仰的故事里,人的信仰倒是千奇百怪,混乱成一团。
祖奶奶没收了乔纳森的灵魂,但是乔纳森为什麽能成为那么多人的庇护所呢?
他的嘴不是被泥土堵死了吗?
灵魂进入的渠道不是没了吗?
被乔纳森夺走生命的人是因为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可是乔纳森本身是个伪教徒,他的孩子是因为注射了流感疫苗才幸免于难,他根本不相信上帝。
另一方面,他的信仰是与祖奶奶对立的。
他宣扬只要信上帝就不需要巫术药物来救治疾病。
霍勒人惩罚他是因为他恣意让别人的孩子死去,他的上帝并不庇护其他的子民。
他们将他押到祖奶奶那里来惩罚他。
而祖奶奶用她自己的巫术信仰惩罚了牧师的伪信仰。
这个就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了,不单是信不信的问题,而且是两种信仰斗争的问题,同时又是是不是真挚的信的问题。
悖论却是,祖奶奶将牧师变成了灵魂的庇护所,而牧师却并没有在守护巫术信仰,而是在用巫术来维护人们对上帝的信仰,换句话说,就是他夺走不相信上帝的人的生命,他根本是在用巫术来宣扬上帝教嘛。
哎呀,什麽意思嘛!
祖奶奶惩罚他是因为他的不诚实,还是因为信仰矛盾呢?
都不是嘛。
祖奶奶只是说你要信就信得彻底一点嘛!
你要信上帝能就人于水火你就有种不要给自己小孩注射疫苗。
所以这个惩罚的对象其实是无信仰者,基点是牧师不称职的传教。
所以牧师的躯壳才会用是否信仰上帝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该死。
他要让不信上帝的人都得到和他一样的惩罚,灵魂离开躯体。
再来说那个罐子,那个罐子是储存灵魂的容器,朱利安摩尔在帐外看见的治疗过程就是祖奶奶先把病人的灵魂取走一会儿,然后在躯体上将病灶取走,再把灵魂给安回去。
而祖奶奶堵住了牧师自己灵魂进出的通道——嘴,同时却又将他的躯体变成了灵魂的庇护所。
所以这个牧师也是一个很可怜的人,身上有装载了很多个人的灵魂却独独自己的灵魂是个孤魂野鬼。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的确是个惩罚,但是话说回来,要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他自己身上,那这个人是死还是没死啊,真乱。
但也可以解释,因为按照片中的逻辑,只要有肉体和灵魂那就有生命,所以乔纳森可以在n个人之间转换。
所以他还是个可怜的人,他活着,却不是自己。
但问题是他好强大,不是自己都可以操控附在他身上的灵魂去杀人,以及扭转他们的信仰。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一句话,“shelter now the faithless ”。
这个人体罐子是一个命令执行者,也是一个行尸走肉。
去庇护不忠于上帝的人,就是将他们的生命夺走,这是个惩罚还是个诅咒,这是救赎还是犯罪啊?
因为这个片子没有多余的解释,因此将灵魂都假设成了永恒的。
他们或者呆在罐子里,或者呆在人体罐子里,这个就是片名讲的“shelter”。
但是人体罐子是可以死亡的。
朱利安摩尔最后就把乔纳森给勒死了。
然后摩尔的女儿就变成了人体罐子。
这部片子里讲了好多关于信仰和质疑的事情。
摩尔和她父亲之间,摩尔和她女儿之间,摩尔和祖奶奶之间,问题是我到现在都搞不懂,影片到底是要叫观众信什麽啊?
民间巫术真的超级厉害,可是人体罐子干嘛老问人家信不信上帝,不信的就杀无赦。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祖奶奶,让一手下去执行一项并非有利于自己的命令,根本是悖论。
这个悲剧就是朱利安摩尔念着上帝,然后拥抱着“人体罐子”=“杀人狂”。
看完以后还没有回味。
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评论。
然后有点恍惚。
究竟是影片本身无甚意义。
还是观众自己因为某种观念的预设而搪塞了它本来可以有的意义呢。
这就好比成年人形容孩童。
当真如是天真纯洁么。
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有提到过只有孩子才是顺其自然的暴露着自己的天性。
而所谓的“纯洁的天性”则实由后天习得。
我以为孩童的纯洁即是成人赋予的美好想象。
也许说成是单纯更为贴切。
由着固着的观念尚少。
往往得以比成年人更直接的方式面对周遭境遇。
更直接的袒露悲喜。
而人之本性却原本无甚变化。
变化的不过是为人处世的逻辑方式。
“婴孩为了满足自己机体的基本欲望。
乃由一种自淫的行为。
那就是说。
他在自己身上追求性的对象。
”这是精神分析引论中的原文。
弗洛伊德认为无论营养的汲取或者排泄的作用都无益在某种程度上早就了婴孩对快感满足的经验。
于是他们会在不久以后通过故意重复这些动作。
比如吮吸。
比如排便。
以求在这些性觉区中的皮膜兴奋而得到满足。
卢·阿德里安曾指出,外界的压力不许小孩有追求这种快感的欲望而加以干涉——于是小孩才初次约略地察觉到成人才经验到的内外冲突。
他不得随意排泄;排泄的时间须由他人指定。
成人们为了使他放弃这些快感,就告诉他,关于大小便的一切都是“不文雅”的,必须隐讳。
他这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快乐以换取他人心目中的价值。
其实,他自己对于排泄的态度开始时是大不相同的。
他自己的粪便本不足引起他的厌恶;他原来把粪便看成自己身体的部分而不愿遗弃,而且想把它作为第一种“礼物”,赠给最敬爱者。
就连在受教育的陶冶而放弃了这些倾向之后,他依旧视粪便为“礼物”和“黄金”,而撒尿也似乎是值得特别骄傲的东西。
当外界观念开始植入。
价值体系随即建立于无形。
因为最起初的价值感呈现源于外界要求。
势必于未有主观判断的观念意识之下不自觉的循以贯之。
这大概是人类因为过早被剥夺了解自我实际状态的权利而不得以种下的恶果。
所以于当下。
太多的心理问题来自于患者对自我的不了解和不接纳。
不得不去想象。
理想状态下的一个人。
是得以从出生便能够随自己的心和眼不断认识这个世界。
却不是通过被教导被定义而形成观念。
于是再也看不见这世间本来的模样。
再回过头去看《庇护》。
我以为积极一点。
也许意图可以旨在提醒人们到底不能失去信仰。
而这个信仰未必一定要与上帝活他神有什么关系。
泛言之即是这种信仰本身是可以与宗教无关的。
只是如此将科学和宗教摆上台面且最终半威逼半利诱的叫人皈依了宗教。
这般体现或许更直观些。
而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这就好比《寂静岭》中有关信仰的呈现。
ROSE的母爱即是其与宗教完全无关的信仰。
而值得被提醒的是。
只有当人们背离信仰。
则原罪之黑暗才将你的灵魂轻易吞噬。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貌似大多数的影评。
一定是要首先有个喜好。
然后在自己已然有的体系标准里将情节与之逐一对比衡量。
或自以为是的揣测编者的意图何在。
然后信誓旦旦打出分来。
实在都是与观者各自喜好。
视为评分还真是不公平。
最后补充一句。
片中老祖母说的那一句:用比你更明亮的眼睛。
其实真是耐人寻味A。
不知道为什么,JRM要选择这部电影,还是他根本没得选择。
这样优秀的演员,不应该紧紧束缚在Shelter这样一般的电影里面,但是除了他,除了年迈的Anthony Hopkins,谁还能在这样的境界里面独挑大梁。
诡异的眼神,180度平行的脖子,冷血的语气。
都俨然成为这为新生代演员,在好莱坞的招牌。
影片在传统意义上应该是毫无新意的,与灵幻夹克是同一类型的题材。
但演员本身的功力,却来开了两部影片的距离。
JRM天生就是演员,不需要任何修饰,所有的剧情在他的身上可以无限的展开。
无论主人公是流氓,精神病人,性变态,还是哀怨的诗人,流浪的歌手,都在这位爱尔兰的男子骨子里自由的演绎着,是那样的自然,让观众,为之流泪,气氛,哀伤,痛恨,恐惧甚至是爱。
不可否认的我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喜欢JRM,却又不敢面对他,害怕他,甚至是爱他。
JRM不幸的童年,大概就是成就他日后的无限可能的跳板,他对人物的理解入木三分,能从表面越过本质,解剖肢体,看透灵魂。
他就像是在Love&Lust之间奔走的行人,那样的匆忙,漫无目的,却停不下脚步。
无论荧幕上的JRM是什么样的角色,我都相信他有着一颗单纯却孤单的灵魂。
他是天生的演员没有错,但也是这帮导演和编剧们,让JRM越陷越深以至于,让他高超的演技与他醉酒后的人生难以割舍。
演活一个如此高难度的角色,他能在一时半刻之间抽离,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这就给他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伤痛。
他嗜酒,在酒精的麻醉下,他难以控制着自己的身体与灵魂,两个孤单的个体在强烈的对话时,JRM只能忍受着剧烈的痛苦!
才会导致我们并不清楚的事件,到底是自杀,还是因为酒精过度而受伤。
编剧们,请放他一马。
让他过些平稳的日子,演些快乐的角色。
doesn't make much sense.altho it tries to say that if u lose faith u lose everything but still,its way not as good as i expected.Such a waste to have such good actors like Julianne Moore & Jonathan Rhys Meyers in it.
''Reverend Christian Moore, shelter now the faithless.'' 吸去缺失信仰者的灵魂
前100年收了一个人,后来诊断几天就收了三个人?
看开头还以为是不错的心理电影 .....
挺惊悚的。后来结果成鬼神了。我可是无神论的啊。
任何不相信上帝之人都要受到被吸走灵魂的惩罚,鬼神片不是人格分裂片
的确前面的分析和人格分裂出来的进程让我有点小兴奋,觉得片儿给劲儿啊,但是后面的神婆啊宗教啊一出来,电影也就走到头了。
我是你的上帝,不可放弃你的信仰
精彩的开头,坑爹的结尾,编剧大哥中途是闹罢工了么?从精分证明到巫神上帝。
巫术、耶稣、科学三种信仰之争,老奶奶巫医代表撒旦,可用巫术治病,也可以害人,凶手是以前骗过老奶奶的假基督徒,被巫术弄成没有灵魂的容器,专门收集其他不信上帝又不信撒旦的无信仰者的灵魂。本片是教育人们信科学的同时也不能抛弃宗教,信耶稣或信巫术都可以。中国人没有这种困扰,所以不喜欢看。
讨厌宗教电影,但美国人好像特别喜欢拍这样的电影。以为是心理,以为是悬念,结果是宗教。
男主演技进步了,但故事编得很低能
开始以为是人格分裂,后来才发现是宗教题材,看结尾觉得会拍续集。手法细腻,画面的色调都是我喜欢的细节。
Jonathan Rhys Meyers在处理双重乃至三重性格的时候还不错,到了5-6重性格的时候明显力不从心了。影片的一些来龙去脉并没有交代清楚,比如摩尔牧师是怎么复活的,结尾给小女孩的那一个镜头很有感觉
好好的讲多重人格不行吗,[致命ID]我可爱了。两演员表现的不差,就是剧本差了点。三星以上四星以下
信春哥,得永生~再次得到证实~
摩尔的角色相当苦情呀~
厚重宗教片 电脑特效不给力
前半段精彩,令人联想Edward Norton 和 Richard Gere的Primal Fear,演员也很出彩,但是急转直下变成康涅狄格鬼缠身一路了,而且复仇逻辑不能自洽。
悬崖,就是逻辑上稍有不通。
也不晓得是不是对摩尔和小乔的感情分太多,虽然各方评论都不咋地不过个人倒是挺喜欢这种致命ID和万能钥匙crossover的感觉哎~天朝可以考虑引进一个这样的神父来解决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