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的部分不够硬,但细品之后还是挺上头的,有一股子希腊命运悲剧的意味——即便人可以在无尽的平行宇宙里自由穿梭,因而拥有了无数次重新选择的机会,然而人生还是不可能完美。
不知道第一季会怎么终结,不知道第二季又会怎么拍,希望多来点哲理探讨的内容,鄙人属实爱看!
感觉这部剧的风格介于漫威和DC之间,漫威过于无脑爆米花了,而DC又过于暗黑沉重了,科幻片就该又爽又有哲学范。
这部剧的方向走对了,但完成度一般。
说个观点:我个人觉得很多世界都是杰森幻想创造出来的,按照剧里的设定,开门者的心情和潜意识会决定门外的世界,也就是说只有学术版杰森是真正的1号杰森,包括2号杰森在内的所有杰森都是1号用意念创造出来的,这个创造是一瞬间产生的,就像一直存在一样,1号一直在幻想自己如果选择了另一种人生会如何如何,如果和丹妮拉在一起会多模幸福,于是有了另一种人生的世界,就是杰森2号也就是主角,他们两个的碰撞产生了无数杰森。
其实他们在开门的时候见过很多很离谱很诡异的世界,说明"门”是创造世界的肉体,“念”是创造世界的灵魂,万般念起终究得不到心上人,唯有看破放下才能纵享人生。
其实相对来说,也有可能是杰森2号也就是主角世界,总是幻想自己如果选择了事业会如何成功的人生,于是造就了学术版杰森,可能他主观意识没有想过,但是潜意识是骗不了人的,包括另一个世界里所有人其实都在现实世界中有工作,有职位,有身份,完全就像一个精神分裂者幻想出的另一个世界,他见过的人都有可能是完全的另一种人生,在无限的世界里,他可以用意念创造无数种世界。
之前看老高与小茉的视频,老高说如果你经常买彩票的话,就算你没中也无所谓,因为500万个平行宇宙中总有一个你已经中了,500万对于无限宇宙来说非常小,概率非常高,所以已经有无数的你早就中奖了,多行善事,多存善念,总会有好的结果。
还有一个说法和意念也有关,如果你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就会分裂出无限的宇宙,就等于在分裂你的精神力,或者叫灵力,或者叫念力,总之你这件事情很难成功,但是如果你的意念无比坚定,无论哪个宇宙里的你都会做出同样的抉择,那么你的念力和精神力会无比的强大,就像主角杰森一样,他拼死也要回到原来的宇宙,换做是普通人99%都会留在科技发的的世界,也不愿意赌上性命去拼,这是现实问题,权衡利弊都会退缩,我也回退缩,当你像杰森一样勇敢的时候,所有平行宇宙中的力量都会集于你一身,你会势不可挡。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有感而发随便聊聊
我也是这个世界的复本: 有时候我的身体似乎能感觉到有人想暗算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第六感,有时候也会听到一些声音,这些声音肯定跟监控我的势力有关系,也可能是外星人,至于什么医生被杀,什么病人被脑死亡,谁的军舰闯过来,他们都是无动于衷,唯独看不惯我文艺激情,看不惯我不愿吃喝嫖赌。
前天我就预感到有人想敲诈我,我一直被监控,那么我卡里有多少钱她们也会知道,觉得我家里没有亲戚,又是底层人,敲诈我这样的人很容易。
昨天又发现了诡异,中午去地下充电站,觉得里面热就提前离开了,然后去一家饭店吃饭,喝酒,之前到这家充电站都是去他们家吃饭,下午便觉得有点疲惫,不知道是天热造成还是午饭造成。
如果是午饭造成,那么是饭店的食材有问题还是人有问题,如果是人有问题那就是在菜里面下了什么东西,老板是四川口音,破鞋也是四川口音,破鞋势力可以在福州摇旗呐喊,一样可以在杭州排兵布阵。
如果是天热造成,那这天气就不适合外出干活,富人当然可以蜷伏在空调屋里,底层人因为生活不得已要去面对烈日,早晚一身汗水淋漓,真有一种水深火热的感觉,我当然能体会的到。
傍晚回到租房,我去小卖部里买东西,我在观察啤酒,这时候有个人进来,他看我的眼神有点古怪,像狼发现了猎物的眼神,萍水相逢有这样的眼神当然是来者不善。
他算账的时候估计跟老板说了一些话,他结账完了就到门口呆着一动不动,我回到租房里想了想,估计他是告诉老板我在偷东西,让老板看看监控,也可能说其他的话题,不可能是好话,看不惯我的人一直都是甚嚣尘上。
一直有人到处胡说八道,对我无中生有,这些都是他们的工作,目的就是把我和大家隔离开来,不能让大家同情我的成长不幸,也不能让大家支持我的文艺激情,不能让我接触到有文化有思想的人。
只要教唆大家憎恨我,看不起我,嘲笑我,那么我受的委屈多了也就自然会选择远离大家,因为我已经不敢再相信人了,或者说选择孤独也是一种觉醒。
回到租房又发现风扇倒在地上,原来是放在行李箱上面,不知道是风扇自己滑倒,还是有人进了我的房间把风扇绊倒,把我当成异己可以让他们拿到一笔经费,喝喝酒,抽抽烟,也是一笔生活开支。
自从房间钥匙给了房东我就越担心有人会进我的房间,每天晚上都要反复看房门反锁了没有,甚至觉得楼下住的人也是来者不善,是破鞋势力,我做地推是提心吊胆,租房也是提心吊胆。
在北京住雷庄的时候有一男一女住到隔壁,女的四川口音,后来搬到金盏住,隔壁也是一男一女,在福州的时候租房,大家几乎当我是怪胎,经常说三道四,房东也是阴阳怪气。
福州本来就不是一座文化城市,在北京多少有人觉得爱好历史很正常,毕竟那里曾经是元明清的首都,在杭州爱好文学多少人有人也能理解,毕竟西湖里面的人文历史很浓,如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秋瑾。
不过看不惯我不娶破鞋各地似乎是一样的,真是众志成城,不遗余力。
我是前年再次来到杭州,之前也有来过,呆的日期很短,这一次算是悠久,快两年了,这里算计我的人也很多,我一直不相信人,这些鬼鬼祟祟的陌生人一时也难以对我下手。
前年在西湖苹果店一带做临时保安的时候,我会去超市买东西,比如饮料和矿泉水之类,每次去就有一个陌生人进来,也是一身黑西服,可能也是保安,他进来就一直在打电话,声音很大就怕别人听不见。
好几天,好几次我去买东西他都进来,不停的打电话,说什么钱交了就等着分红,肯定赚,上次大家都赚了几万,尽是说这些话,一边说还一边看着我,有一次直接坐到我身边的位置,我一见就知道他是个骗子。
我是一个爱好文艺的人,我渴望跟文艺群体接触,聊一聊书籍,或什么影视,切磋一下写作,或对古今中外的一些事件讨论一下自己的见解。
那些不文艺激情的陌生人接近我有什么目的,应该是觉得我有钱想骗一点,还是觉得我家里没人了想给我直接脑死亡。
我能活到今天又恰恰是因为无助,孤独,是非都是跟人接触得来的,少跟陌生人接触就少了一些是非。
社会越来越复杂,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普通人亲近都是利益,就是为了钱,所以我一直不和陌生人接触,我又不是富人,解决不了别人的生活困难,我还有几万分期没还完,现在自己也是在苟且偷生。
一旦跟陌生人热情了,到时候对方就会开口借钱,借几百块都是不会还的,最后微信也会被他拉黑,借几万我也没有,几百块如果给了是自己吃亏,不给对方就会怀恨在心,一脸的杀气,在他们眼里我就是欠他们的。
我自己一直疲于奔命,到处赚点饭钱,日常生活中我会警惕那些鬼鬼祟祟,东张西望的陌生人,他们不是以文艺激情的样子出现,就是缺乏文艺激情的普通人,我也不认识他们,鬼知道他们有什么阴谋,扫盲,扶贫也不是我的义务,我不是官僚,不是富豪,我解决不了任何人的困难,我自己还在垂死挣扎,我怎么有能力解决别人的困难。
如果我是富甲天下,那就搞一个诗社,给那些不如意的才子佳人出版一下作品,或聚集天下有思想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收集他们的思想编辑成一部经典,像吕不韦编辑《吕氏春秋》那样。
现在的我已经白发苍苍,不知道哪天会一命呜呼,哪有时间去和陌生人纠缠,我更应该把时间留下来给自己,比如听古风歌,给汉服同袍点赞,或看看影视,阅读几本古籍,在头条跟帖留言。
自从在北京住雷庄的时候隔壁来了神秘的一男一女,在其他地方也会出现一男一女,她们总是鬼鬼祟祟,东张西望,他们是什么关系跟我没有关系,难道她们睡一块了生儿育女也跟我有关系吗,可偏偏就有人跟她们狼狈为奸,胡搅蛮缠。
她们时不时的窥视过来,他们的说话会涉及我的日常生活,比如今天做什么,赚了多少钱,或是买了什么东西,似乎我的一举一动都被她们历历在目。
早在前一个租房的时候隔壁就住了几个女生,我没有正眼看过她们,现在早忘记她们的长相,我又不是年青人,我这岁数淫荡不起来,有钱人习惯声色犬马,我有钱还是诗情画意。
她们可能是破鞋生的女儿,觉得我就是她们的爸爸,便住到我的隔壁好叫我爸爸,当时我受刺激想自杀就是因为她们,知道被脏东西纠缠却拿她们没办法,警察来了也于事无补,我又不是浙江人,我和母亲两代人的事也跟当地没有关系,我就是一个过客,而且是一个外地人。
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其实都差不多,就是觉得底层人没有读书的资格,没有选择做自己的资格,没有反对和拒绝的资格。
我就是社会风气埋葬的这种底层人,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看不惯,读书被剥夺,爱好文学被剥夺,想找份库房工作也被剥夺,喜欢诗情画意的女生也被剥夺,想出家,想自杀也被看不惯。
底层人没有活着的资格难道想死,要死的资格也没有吗,死了就安全了,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活着的原罪。
这两天在看美剧《人生复本》第一季,主人公是一名大学里的物理老师,会跟学生说到薛定谔的猫的理论,本来未知宇宙对他来说都是课程,假说,或者还在探索中。
想不到在一个夜晚自己被一个不速之客给偷袭,被强迫脱掉衣服裤子,穿上对方为自己准备好的衣服裤子,又被注射了某种药剂让自己昏迷。
等他苏醒后发现自己被一群人围观,随着和大家接触,他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自己的世界,自己是被弄到这个世界,为了回到自己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他在这个世界老婆的帮助下开始了漫长的多元宇宙之旅。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是不是也被掉包了,几十年来我跟这个世界总觉得格格不入,对大家也很陌生,我经常说到身边有陌生人鬼鬼祟祟,这些人是不是认识我,可我为什么不认识他们。
就说杭州,我不是浙江人,没有在浙江长大,在杭州的时间也很短,如果有很多人说认识我那就真的不可思议了。
也许我真的不是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的“我”睡了很多破鞋,生了很多孩子,到处播种,有一天多元宇宙出现了裂缝,他到了我的世界,我到了他的世界。
不管这些假设是真的还是假的,身边很多陌生人我就是不认识,因为我不是这个世界的我,我是另一个世界的我,另一个世界的我是喜欢诗情画意的才女,不是人尽可夫的破鞋,这个世界的我跟我没有关系。
我不知道怎么回去,像剧里一样我得拥有一个箱子,和那些注射的药剂,假如自己的世界里的我一样是一无所有,颠沛流离,那么和这个世界的我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不熟悉这个新世界里的自己,我的记忆也跟这个世界不符,比如那些纠缠不清的人,他们是故意还是真的认识我,我该如何获得这个世界的记忆。
如果植入了这个世界的记忆我就成了这个世界的我,那岂不是真的和破鞋有关系了,假设我的世界里的我会跟一个诗情画意的才女结婚,现在回去也来不及了,毕竟自己已经白发苍苍,我只能在这个不是自己的世界里任人宰割,被她们阴魂不散,纠缠不清。
(2024年7月)
开头的音乐挺瘆人,积木上渺小被无意操控却影响巨大的玩积木的人给予满满无力感的人类。
E1:一副怀才不遇的颓废窝囊劲儿,为了家庭自己牺牲了多么巨大,挺讨厌这样的设定。
为了对比衬托也太夸张了,自以为天才,别人一张口就自惭形秽、妄自菲薄了。
你能,你清高,抛下一切,非要体验不同的生活,也不问别人同意不同意,就想着弥补自己的遗憾。
E2:不是医生也知道去医院啊,这话说的,只有科学家知道去医院?
对于没选择的道路有时候会有一些好奇,这样的理念是好的,很点题,物理学家返回课堂也没有多惊艳。
选择变可以理解,这咋还价值观大变。
你俩变化不大,瑞安这体型太考验了。
一个毫无心理负担,一个前一秒还说必须回去,就开始卸下负担,好在编剧够狠,为了留悬念,直接杀死女主。
E3:小黑哥的谎言挺溜啊,只有自己是自己人,做错了还假装发脾气。
够理性的都,啥都不算事儿。
之前一点儿没想到,这把小黑姐给诧异的。
你在这边小酒喝的挺美,不管不顾另一个自己死活。
这密集恐怖症啊。
E4:这个角度看的真像韦德啊。
看到自己被杀,就非得看一眼。
就非这么随机,挨着时间来不行。
也没见做标记,就是挨个试,那家伙咋精准把这家伙送回来的。
先出来这么一会儿,冻的这么狠。
制造出来极速后的每个人都可能跳跃出来,幸好时空无限多,要不在楼道里就互相杀了。
E5:不合理啊,里面空间无限,这点儿海水就满了,就算流速快,咋盒子还往下沉。
和心情一样,为什么非要多出那么多门,就是为了迷惑。
心理学还是派上用场了啊。
布莱尔不离开的理由,死活想不通啊。
E6:女主怀疑这个眼神太绝了。
不忘初心有多难,一松懈就很容易歧途啊。
都给你说了,她也这样觉得吗?
无由来的自信,这下好了。
有些矫情,但又说的不好反驳。
E7:这咋突然像素还高起来了。
对啊,每个世界钱不一样,这两个咋住宾馆的?
E8:找个制造不出来这个机器的世界把他送过去不行,人家可没想着杀你啊。
这集咋这么乱,终于遇见,感觉房间都变了,前后脚就情绪一样?
知道这个地儿了,也不知道换个地儿。
接受的很快,下手更是快准狠。
感觉像摆烂了,遇见的第一个就行。
E9:刚说了不知道去哪儿了,这又说说有人都知道要去哪儿。
来到坦白局,男主不够坦白啊。
地球不够你一个人住的,那么多摄像头、那么多人不会被发现?
直接放外边不行,等着人家主动发现。
自从看了蝴蝶效应之后,再看此类作品都会觉得,它们本质上都在讲同一个故事:主人公跳跃时间线,去拯救一个人,改变某件事,获得更好的未来。
因为波函数的发散而抓紧希望,因为波函数的坍缩而无法抗拒命运。
不同的只是跳跃的方式(日记,睡眠,甚至打个喷嚏),和挑战时间的后果究竟可以不可预料到什么程度。
在这种故事里,最大的反派看似是时间,其实是自己。
此类作品,皆收束于母题,从躯体异变,到战争创伤,从坍缩到发散,无论是以实写虚,还是以虚写实,都存在可以被情感接纳的BUG。
每个人都有遗憾,都希望战胜命运,对于此类作品,观众的情感需求是大于逻辑需求的,所以它有时候会拉来物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有时候干脆不提。
2024年的人生复本,完全基于薛定谔的猫理论,男主想要回到的只是那个平淡琐碎的生活,而这也是多年前选择冒险的那个自己放弃又渴望的另一种人生。
这一点视角的创新带来了故事上的全新感受,自己是因,也是果,也是制造这个变量机器的人,完成了闭环,也就没有因为加入过多人物和阵营而稀释主题,从头到尾都只是男主自我的挣扎。
带有探讨罪与罚元素的故事,随着文明的进步,一定会从探讨外部的恶,转向探讨内部的罪。
我们不再执着于惩罚别人,而是开始反思自我。
今天的“我”成了另一个“我”的受害者,“我”或许没有意识到,“我”当下拥有的一切,让那么多“我”求而不得,可多年前,“我们”都是同一个“我”。
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人忍心责怪。
命运既沧海。
蝴蝶吻不到月亮,只有自己知道。
自我既月亮。
有时候,改变自己不比改变命运简单。
非常忙碌的两周里见缝插针看完了一部精彩的美剧——《人生复本》,英文是“Dark matter”。
没读过原著科幻小说,据闻剧集改编相当成功,较之于原著更加出彩一些,我也就不去找小说读了。
看多了各种穿越剧情,无论是往古代穿越的国产剧还是往未来穿越的欧美剧都已经显得乏善可陈。
而这部,简直就把四维概念的时间维度穿越秒成小儿科了。
五维层面的“跨越”在你想象中是怎样的?
《星际穿越》提供过一种思路,Cooper像翻阅书架上的书本一样“查阅”不同的时空。
而《人生复本》提供了另一种 —— 一条没有尽头的走廊,两侧布满了门,每推开一个就是一个平行时空,而推开的那个人那一刻的思维、恐惧、潜意识决定着门后的世界。
如果这已经足够疯狂和不可思议,我们再来思考一个已经不仅仅是理论物理,而是进入哲学范畴的命题 —— 你可曾后悔过你人生某个时刻的某个选择?
相信每个人都会回答yes。
那么你可曾想过,假如那个时刻你做了你以为没选而懊丧不已另一个选择,此刻的你是不是一定会更加快乐幸福?
再继续,薛定谔的盒子和里面那只猫人尽皆知,量子叠加态和多重宇宙同样人尽皆知。
再大胆一点,假如有一个巨大的薛定谔盒子,像个电梯,你自己就是那只猫,可以进去进而去到那个无尽头的走廊,推开一扇门进入另一个你不曾选择、而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你选择的时空,你会过上曾经羡慕的生活吗?
好,至此,唯一的障碍就是 —— 那个时空里还有一个你自己了。
《人生复本》就是这样一个集合了烧脑、科幻、温情与惊悚的故事。
按部就班的男主在做一名平庸的物理教师,事业平平经济普通,但拥有深爱的妻子和懂事的儿子。
当年意外怀孕的女友找他的时候他决定承担责任组建家庭,两人都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事业。
直至多年后他的好友拿到了或许本该属于他的类似诺贝尔的物理学奖。
那一晚,他被绑架了。
你一定猜得到是谁 —— 另一个时空里自私选择事业而放弃爱情的他自己。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又会被自己的选择和之后的道路重新塑造,改变性格,改变命运。
所以男主A在进入一个比他自己还要幸福的时空之后虽然萌生绑架这个自己取而代之的念头,但还是做不出男主B做的事情。
这种巨型盒子相当于人生有了后悔药 —— 毕竟你过得不爽就可以随时去和那个选择“对了”的自己交换。
可是,交换了人生就会幸福吗?
答案是大大的NO。
你依然会很快开始不满足,再度做出以后会懊悔的选择。
失去的未必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 人生永远不可能完美。
非常想分享这一个截图,在最后,副本jason送走了母版jason,他坦言,自己很渴望获得那些错过的人生,渴望既要又要,渴望获得那些年错过的家庭生活和爱人。
殊不知,这些东西的获得绝是偷换来的,是需要付出时间的,换言之,是需要你“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的。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不可能明白在自己的生命中为别人腾出空间和时间的意义的,“失去”并没有教会他们什么是真正珍贵的东西,只有即便“偷”都“偷不来”的时候,他们才明白,自始至终他们缺失的不只是所谓的家庭和爱人,更加缺失的其实是接纳平庸,为别人的伟大让路
看不懂高分何来,也没看到什么有质量的短评和长评,来吐槽一下。
1. 造盒子的杰森那么聪明,结果来到新世界,就只会找到黑人要钱?
黑人就正好给他?
2. 造盒子的杰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直接来到男主杰森的世界,所以过程中去了那么多世界,都没死?
都没遇到一堆杰森,只在这个世界遇到了?
3. 造盒子的杰森被老婆发现问题了,第一个想到的是把好友瑞安送进盒子,也不怕别人找,还把盒子封起来了。
被侦探追了之后,就赶紧砸了墙,随便找个好友带回来?
然后自己杀了一堆人之后就不怕侦探不怕警察了?
死了那么多一样的人也没人管了?
4. 我忘了剧里有没有说,这些人穿越到不同世界,哪来的钱买吃买喝找地方住?
5. 进了盒子打针才能穿越,不是脱了裤子放屁?
那直接进个衣柜行不行?
若干个世界,愣是没有任何一个外人注意到那大铁疙瘩?
其实就是个1星的剧,最多2星了,其中一星给薛定谔的盒子(可惜被打针毁了)。
所有人都不止一次想过同一个问题:如果当时选择另一条路,我的人生将会是怎样。
特别是人生重大节点的选择,在哪里上什么学校,选择哪个专业做哪一种工作,遇见心动的人是谁,甚至和真爱相识相知相爱即将有孩子,是选择结婚过家庭生活,还是选择放弃爱情,将时间精力全部投入事业,每一个不同的选择都将是不同的人生。
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有“当时选另一种将会是怎样”的念头在心中浮现,区别在于如果过的很糟糕就会经常那么想,是很明确的后悔,而即使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美好,那样的念头也会偶尔出现,就像剧中的物理老师杰森,那不是后悔,是自然会冒出来的念头,没有任何的人生是毫无缺憾的。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盒子里无数的门),如果执着于一个欲望,走上执念引领的道路,它会导向“目的达成”这个结果,而这,会是幸福吗?
科学家杰森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人性,“我”的欲望固执、膨胀,吞噬了他美好的特质,幸好在完全堕落进深渊之前,恢复内心清明。
执念就不好吗?
物理教师的执念是:如果不能再见到你们,不能和你们在一起,我将不再是我。
这个执念支撑着他在盒子里和各个世界苦苦寻觅,带他回家。
说起来,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真的很适合做插曲。
一念一世界,不同重大选择所走之路塑造不同的人,在盒子里每一次选择都生死攸关。
很早以前听和氏璧的故事,觉得残忍之外,心里一直疑惑,我的内心为什么喜欢有瑕疵的玉,不喜欢无瑕?
成人后,审美取向是喜欢有缺点的人不完美的物,感觉不完美才是真实,真实的人必然有人性的弱点,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如剧中所言“正是生命中的不完美造就了另一种完美(that it is the imperfections of life that amount to a different kind of perfection )”。
谨慎选择,不要后悔选择,不要害怕做出选择,“我们必须选择,让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变得美好(but we have to choose to make our life as great as it can be)”关于欲望:如果一个人知所节制,当可得更多的闲暇,较少的烦恼——玛克斯·奥勒留(梁实秋译本)
剧集过半觉得阿曼达很有人物魅力,好奇除了詹妮弗的美貌之外丹妮拉凭什么担当女主角。
视角转向主世界之后才柳暗花明,丹妮拉敏锐发现假丈夫的马脚,积极寻求友人帮助、主动跟踪假丈夫,与假丈夫步步周旋,在主杰森说明一切之前她已经掌握了诸多线索。
最后大逃亡果决踹翻假丈夫雷厉风行,她实在是一个很强的女性,事业和家庭都从她之愿。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感情戏就是丹妮拉选择杰森的时候,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在她面前,他对她坦白一切、和盘托出,等待她的审判,其他的杰森都在想办法解决对手,要丹妮拉跟着他们的步调走,要争取她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那个杰森第一时间寻求她的帮助,惶惶不安地在“bean”前徘徊,等她主动走到他身边。
所以这才是丹妮拉的杰森,她要的就是最尊重她、最坦诚、最以她为先的那个。
一如开头丹妮拉三言两语就说服了丈夫,最后也是她在留言板上宣誓主权保卫家庭,他们两个之中,她是更强的那个。
所以在杰森大乱斗中不是71号运气好,他本来就是唯一一个相信她、依赖她的杰森。
还想说谢谢导演的温情,没在结尾虚晃一枪,一家三口联袂走向盒子的时候我真怕杰森答不出来安全词,毕竟从上次对过暗号有太多时机被偷换了…镜头给到他婚戒叠戴黄色皮筋的手指,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这就是我们一直跟随视角的主杰森,善良坦诚的那个。
如果有下一季,少出现杰森大乱斗的场景吧!
让我骂出holy shit的癫反转。
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开头我以为要说一个不结婚就会事业成功的故事,到结尾也并没有扭转这个印象……只感觉男主1号和2号是活人,哦还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世界的女二号,男主妻子和其他角色都像工具人,虽然剧情设定还是觉得挺惨的,平行宇宙会无限分裂也是个烂梗了,不如去看特德姜的《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
小说中的反转,那份揪心和惊悚反正是剧里看不到的
JennyC仍然美得惊心动魄。Schrödinger又被消费,对男人的选择不感兴趣,Daniela难道就不想切换到副本么,e2结尾抓马。世界切换伴随类响指声傻极了,受不了。没想过研究盒子,还是被拉着避难才进去不合理吧。。cross-section of probable realities,概念不新颖但能让人看下去。slow down,发现不对劲或许也是温情的体现。fear, stray thoughts, subconscious desire干扰多多,清楚最终想在哪个世界里真不简单。Amanda找到愿意留下的世界很好,如果没想到被抛弃那一层更好。突然很多Jason涌到这个芝加哥好疯,但Jupiter动人,原版家庭三人确实如同相合的拼图。一个Ja一吼就开了一条路。。最后踏入的世界好指环王。
两集弃,一百年的烂梗反复讲,又臭又长,每个演员都让人厌烦!
选角太还原了,看书的时候脑补的女主就是Jennifer。开播两集就已经讲到书的1/3了,剧情也很还原,满满的 love story,想到后来的剧情就不经唏嘘。看了两集就觉得无聊的你们等着吧!后面神展开的 wtf moment 呵呵
解说,有点意思,脑洞大开。
几年前看过小说,当时就觉得这小说就是冲着改编写的吧,花了一天刷完剧,还是觉得差不少意思。设定是蛮吸引人,但选择的故事展开无甚新意,为了这口醋包了一盘饺子即视感。每个世界都不完美,over。除了主角Jason,其他Jason都沦为工具人,但是看起来观感也不爽啊,别提其他更深刻的探讨了。这东西就别拍第二季了吧…
套着科幻外皮讲述白男遇到中年危机的故事,男主老是皱眉和看得我好难受,好莱坞最近流行这种长相的男的吗
永远不要美化那条自己未选的路,当下的即是最好的,不完美反而成就另一种完美!知足常乐,没有后悔路可走未尝不是件幸事。
3.5 恰恰是科幻小说的底色过于强大才能改编得如此概念具象化,可是剧情上明显过于草率和短板,这个结尾不太认可,填坑任重道远了属于是~
有多少人站在那儿,就有多少种后悔。(及格线之下的科幻片,看得出多重宇宙这个梗被玩烂了,玩不出啥新意了,除非下一季吉米做主角我才会看。
杰森对自己的宇宙的描述是“有一个乡村酒吧”,结果他来到了另一个有乡村酒吧的宇宙。他又加上“红色的霓虹灯”“街对面是酒吧”……无论他描述得多么具体,都会有这样一个符合所有条件的宇宙,这就是“多元宇宙有无数个”的具体体现。你随便描述,都一定有这样的宇宙。就像《瑞莫》,林子大了,什么宇宙都有。丹妮拉是杰森2号的白月光,杰森2号穿越就是为了和她在一起。他煞费苦心地讨她开心,却总是弄巧成拙,最后他说:“也许你不是我想象的那个人。”其实他喜欢的并不是丹妮拉,而是他所幻想的丹妮拉。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是他给她加上了滤镜和光环。杰森1号最大的遗憾是马克斯,他去了一个马克斯没有死的宇宙,但他最终选择了离开。也许那个马克思没有死的宇宙的杰森也有遗憾,他也想去另一个宇宙。但人生不可能完美,有遗憾才是人生。
我真是受不了Apple这种又闷又慢故作高深的剧了,打光跟调色也是统一外包的吗?全都一个调调
平行世界这个概念真是拍烂了,这部明显不如同期的群星,群星的悬疑惊悚效果拉满,而且劳米拉佩斯演技也强
继《群星》之后苹果在三个月内又出了一部叠加态概念的剧,前者偏悬疑性why,后者偏科幻性how。前3集铺垫,中间3集解释黑箱高概念,后3集发展剧情。低开高走,在多元宇宙被影剧玩烂的今天没必要铺这么长,不过高概念一出来很抓人,唯心主义量子力学、量子心理学,无限的叠加宇宙和人生轨迹的展现,e8e9上百个jason出现和最终选择的高潮很不错,希望能续订
设定也太老套了。。。
这剧的观看体验太爽了,仿佛看了瑞克和莫蒂的感觉。更爽。
拍的有点墨迹呢
最后那么多“支线副本”每人领一针进盒子重启人生不就得了,鸠占鹊巢挤在一个空间,而让人一家子去开盲盒,为了拍第二季也是魔幻操作……还有这盒子是物理存在着,比如就在公园草坪不会被发现?不然你也有个哆啦A梦的口袋把他收起来呀
比原著好很多。淡化了爱和家庭的母题,做到了探讨人性和选择。女性角色也比原著有层次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