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疫第一季

The Hot Zone Season 1,埃博拉浩劫,伊波拉浩劫(台),热点地区,高危地带,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

主演:朱丽安娜· 玛格丽丝,诺亚·艾默里奇,利亚姆·坎宁安,托弗·格雷斯,詹姆斯·达西,保罗·詹姆斯,尼克·瑟西,罗伯特·维斯多姆,罗伯特·肖恩·莱纳德,马克·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血疫第一季》剧照

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1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2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3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4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5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6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13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14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15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16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17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18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19血疫第一季 剧照 NO.20

《血疫第一季》剧情介绍

血疫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剧集改编自理查德·普雷斯顿所著的有关埃博拉病毒及其对人类影响的畅销书。1989年,埃博拉病毒突然出现在华盛顿郊区一个科学实验室的黑猩猩身上,且当时并没有已知的治疗方法。英勇的美军兽医(玛格丽丝饰)与一支秘密军事特警队合作,在疫情蔓延到人类之前,她试图阻止,但这却让她陷入了致命危险。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裸体动物61街第一季梦境生死劫银河写手异水共同法则出轨宫心计一个勺子东北往事之痞子训练营戒指流浪记夏日遐想特别版:一起过圣诞暴走财神6丧尸之城赛小花的远大前程守望的天空吉姆·杰弗里斯:一丝不挂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三季说书人超越前线劫案迷云侠探锦毛鼠之鹧鸪天雾柳镇未知边缘第一季瑞喜爱小白我的一家人第一季奇妙小镇后来韩国佬失落少年

《血疫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The hot zone 埃博拉的故事,刺激而又迷人

FOX和国家地理合作的新片《血疫》已经完结了,《血疫》改编自美国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的非虚构作品《The Hot Zone》,是一部纪实美剧。

《血疫》出现的时间点有三个年份,1976、1980、1989。

三个年份主要讲的是1976和1989,1980是片头的一个引子,那我们就从1980开始说起。

1980年的非洲,一个屋子内,法国人夏尔·莫内满头大汗,脸上的痘很是吓人,他的管家叫了一辆出租车把他送到机场,乘飞机去内罗毕的大医院。

当你坐飞机时,旁边是一位咳嗽不断,身体有着反应的人会怎么做。

夏尔·莫内吐满了整个呕吐袋,空服拿着的时候,白色的袋子已经变成血红色。

好在夏尔·莫内坚持到了医院,穆索凯医生帮助了他,不过穆索凯医生在扒开他的嘴的时候,被莫内呕吐了一身。

1980年的戏份结束。

(看剧的话,大家可能会以为穆索凯医生也被感染而亡,但并不是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穆索凯医生好起来了)

剧集中并没有给出名字的法国人夏尔·莫内1976年的的戏份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发生在非洲大陆。

IDC的两位调查员卡特和罗德斯接到任务去到苏丹寻找艾旺达医生,取到血样。

他们俩一直深入到不知名的小村子,却发现他们所寻找的村子已毁灭。

卡特没有办法后,往回走,到医院的时候却发现被军队控制起来了,这时候国际救援组织的一位女士丹波特加入进来。

好说之后IDC的两位调查员进入了医院。

非洲的环境让医院看起来像一座民房,两位调查员发现只有一位护士,目光转向一边,是六具尸体,医院里是血色的脚印。

罗德斯发现他们并不经常换注射器,那位还活着的护士说一两天换一次,看到这一幕挺扎心的,这种环境让病毒的感染变得更加容易。

这两个人后来结为了夫妻他们了解到有一个孕妇回去原来的村子的时候,卡特坚持要去到那个村子,罗德斯并不同意认为已经采取到血样任务已经完成,他们之间的不同看法让他们俩之间产生矛盾,并且这种矛盾一直到1989的戏份还有。

当然年轻的罗德斯拗不过年长的卡特,三个人还是去到了孕妇所在的村子,发现部落里已经有两户人家感染了病毒,而部落的人认为这是受到了诅咒,用树木把房屋给围起来了。

卡特他们来到这也没办法,只能看着他们一户户的被感染,部落酋长的伟大让我们值得尊敬,他为了不把病毒传染出去,让卡特给他安乐死,然后把他的房子给火烧。

我们知道这并没有太大用,但酋长对于生命的尊重让人很流泪。

(原著中1976年的描写,并没有两位IDC的调查员)

1989马里兰州 瑟蒙特,陆军上校南希·杰克斯在家里面为她的家人们饭菜,她没有发现罐头刀,直接用肉刀时,刀子划破了她的手掌。

她在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上班,她的丈夫杰拉德·杰克斯也同在这里上班。

南希照常上班的一天,黑泽尔顿送来的灵猴样本与平常的有些不一样,南希观察后认为这可能是伊波拉病毒,但她的同事皮特认为这就是普通的单病毒,甚至还闻了闻。

南希进入4级生化实验室的时候,她的同事发现她的防护服破了一个洞,这是一个重大的实验室事故,好在并没有什么事。

在南希的坚持下,部队同意派队伍进入位于弗吉尼亚雷斯顿的猴舍,带队的领导是南希的丈夫杰瑞,我们不难想象一群并不是生化部队的人穿着防化服进入有致命病毒的猴舍所给他们带来的恐惧感,并且还要持续工作很长时间。

生化标致有些可怕前面我们说卡特和罗德斯一直有矛盾,后来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1989年的时候,卡特已经不再担任调查员,而罗德斯任职在CDC。

南希把卡特请回来后,任职CDC的罗德斯也来了,两个人依旧是互相看着对方不顺眼。

虽然不同看法,但是你是对的我们知道病毒的战争总是以人类的胜利而结束,看到最后我们可能有点幸运,发生在华盛顿近郊的事故被证明是虚惊一场(病毒的基因发生一小段变化,对猴子有致命性伤害,对人类影响不大),但是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幸运。

埃博拉、HIV、SARS这些病毒看上去都是人类侵占此前未受干扰环境的自然结果。

片尾对资本家进口猴子行为的批评很有力量,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批评的作用微乎其微。

最具破坏性的病原体的存在,那就是人类《The Hot Zone》在国内的译本有三个版本,2005年重庆出版社的《高危地带》,2015年商周出版社的《伊波拉病毒》,201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这里面流传的最广泛的是译文的《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推荐大家去阅读这个版本。

文字会比视频更有想象力,剧集的集数限制让原作的很多内容没有出现,并且内容上有一定的更改。

看完剧集,去看原著会有很多的补充,细节也会更加完美,穆索凯医生并没有因感染而去世,女主南希一开始并不是上校而是少校,剧集中间带过的奇塔姆洞也会有所表达。

大家看完剧集不过瘾的话,可以去看看原著,会要深沉和可怕的多。

原著中文译本封面

 2 ) 一切从P四实验室讲起

这个只有6集的mini美剧,来的确实是时候,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我肯定不会触碰这类题材,更不会对所述的什么防控、实验室、隔离啥啥啥的感兴趣。

影片讲的是80年代埃博拉病毒曾登录美国的事儿,结果是,通过军方和疾控部门联手,终于有惊无险,把疫情扼杀在了摇篮里的故事,故事有真实来源。

此剧展现的是在疫情面前,美国政府、军队、普通百姓的不同状态,其中第一集有比较相近的P4实验室的描述(在美国,P4实验室军方所属);还有就是美国疾控部门和军方面对疫情,如何各有分歧,又如何同仇敌忾的协作方式,都值得一看。

不过,商业片终归是商业片,电视剧也只能是电视剧,人物的设定和情节的推进就那么回事儿了,要求不能太高,能看。

 3 ) 大自然并不平静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是一本2016出版的中文版《THE HOT ZONE》,美国原版出版于1994年,曾畅销一时这本书是关于一个可怕的真实故事,虽然此书的分类标签为科普类小说,但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因为,其中涉及的惊悚内容,会让读者深陷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关于这本书的简介,豆瓣读书上是这样描述的: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

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

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

是的,这本书就是有关于埃博拉病毒及马尔堡病毒等等病毒的起源和事件 书中,埃博拉病毒的发现者之一,卡尔•约翰逊表示,“大自然并不平静”这种病毒可能会威胁整个人类“更有可能的是这种病毒有能力按比例减少人口,比方说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九十。

” 埃博拉病毒是什么?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伊波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上面是官方描述但是读起来体会可能不具体,感受不到其可怕的威力?

书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莫内感到眩晕,极度虚弱,他的脊梁塌下来,松弛无力,他失去了所有平衡感。

房间不停旋转。

他进入了休克状态他俯下身,头部搁在膝盖上,随着一声痉挛般的呻吟,胃里涌出巨量血液,泼洒在地上他失去知觉,向前倒在地上。

房间里只听得见他喉咙里的哽咽声,他已经昏迷,但还在继续呕出血液和黑色物质这时响起了床单撕裂的声音,那是大肠完全打开,血液从肛门向外喷射。

血液里混着肠壁组织他排泄出自己的内脏。

肠壁组织脱落,随大量鲜血一同排出体外。

莫内已经崩溃,血液正在流尽候诊室的其他病人慌忙起身,避开地上的男人,大声呼叫医生他周围的血泊迅速扩张致命病毒摧毁了宿主,此刻忙着钻出他身体的每一个孔穴,正“试图”找到新的宿主这就是埃博拉病人发病的状态以恐怖小说著称的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称,“《血疫》的第一章,是我这辈子读过最可怕的。

细节描写惊悚到让人直冒冷汗……更可怕的是其中的故事都是真事上面提到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科病毒,那么, 什么是丝状病毒?

丝状病毒英文名为filovirus,Filovirus是个拉丁词,意思为,“状如细丝的病毒”,丝状病毒之间外观相似,仿佛亲生姐妹,但和地球上的其他病毒都不一样绝大多数病毒都是胡椒粒似的球形颗粒,而丝状病毒却犹如缠结的绳索、头发、蠕虫或毒蛇形象一点就是,在摧毁患者的身体之后,它们出现在大量血污之中,样子像是倾倒在地上的一大盆意大利面条

埃博拉病毒这部根据同名书籍改编的美剧同样瘆人海报像浸满了鲜血一样,似乎警示着想要观看的人,“不要在吃饭时间观看此剧噢” 在国家地理频道上首播,一开播就反响不错 剧集一开场,就是描述那场第一个感染者变身“人体病毒炸弹”的情景

书中描述这次的感染事件并没造成病毒大规模爆发或许只是丝状病毒的一次小试探但是后来就没这么幸运了1989年,这名凶手突然出现在了华盛顿特区教区科学实验室的灵长类的尸体中而且当时,对于这种病毒没有任何治疗方法及预防疫苗女主角Dr. Nancy Jaax作为发现病毒的人,试图阻止疫情扩散 一开始,一个进口和销售实验用动物的公司发现自己所管理的猴子出现大量死亡而且猴子死亡后的尸检结果非常奇怪,它们的脾脏变成了又肿又硬的凝血块发现这一怪相后,公司决定把样本送到研究所,以便查验是什么病毒导致的所以,剧中一团凝血块被锡纸包裹着送进了研究所

Dr. Nancy 一直坚持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很快检测结果印证了她的想法 我们不能当那个因为害怕扣动扳机,就什么也不做的人不管怎样,病毒就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可以摧毁一座城市的敌人 虽然这样简单地描述起来,似乎Dr. Nancy是非常勇敢且在掌控全局其实,作为个人、作为孩子的母亲她也十分害怕,剧中还有她跟死神擦肩而过的一幕而且她也表示,如果自己不上,难道还要等其他人吗勇气不只是关乎胆量,还在于明知危险,冒着牺牲的风险去拼搏的姿态

 4 ) 埃博拉科普剧

之前看一帖子强推此剧,称不输给《切尔诺贝利》,这两天自己刷了一遍,发现差距还挺大,顶多算是个科普剧,让人了解埃博拉病毒的特性与恐怖之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SARS和艾滋病毒为3级。

从1976年发现至今,仍无解药),同时教育玩世不恭的人类对大自然的未知病毒要保持敬畏之心。

不太喜欢的是那种老套的美式浮夸,煽情煽过了就显得做作了。

 5 ) 秒杀人类,还轮不上灭霸,这个真实改编就让我毛骨悚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深夜,你正在手机里翻影视鳖又推了什么好剧时...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一团黑影。

经历一番黑暗里的搏斗后,才发现原来是这么个小东西。

蝙蝠。

乍一看温顺可爱,然而它却是非常高效的病毒温床,它的体内可以携带多种致命病毒。

比如: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亨德拉病毒和SARS病毒等等。

所幸它自身有强有力的免疫系统。

它能在病毒侵害之前调动免疫机制,百毒附体又百毒不侵。

蝙蝠不断进化自己的免疫系统,慢慢和病原体产生了某种平衡。

人类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比如蝙蝠体内常见的埃博拉病毒。

1980年,它在埃博拉河沿岸肆虐,周遭的村落甚至直接在地图上消失。

这个事在1994年被普雷斯顿写成纪实小说并出版。

斯蒂芬·金还在书上写过封面:“这本书的第一章,是我读过最可怕的。

”最近美国的国家地理台发现了这个故事,并拍成了mini美剧——血疫The Hot Zone

注意,下文将提到高强生物病毒部分桥段可能引起不适有《权力的游戏》的洋葱骑士和《傲骨贤妻》的Alicia加持,演技方面也不用担心。

Alicia这次出演的是美国陆军上校南希。

她现任传染病研究院的研究人员。

1989年,传染病研究院收到了养猴场寄来的白色冰淇淋包裹箱。

里面装了一个看起来像脾脏的血块。

南希根据经验初步判断是猿猴出血热病毒。

一开始他们没当回事,然而同伴取样放在显微镜下却看出了问题。

它的攻击性极强,并不同于一般病毒。

很可能是非常危险的丝状病毒。

为了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南希和下属去了四级区域。

光看咱们也可能没什么概念,按照生物病毒等级来对比一下:P1:犬传染性肝炎等。

P2:麻疹病、艾滋病、腮腺炎、莱姆病等。

P3:SARS病毒、黄热病毒等。

P4: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萨热等。

试想,2002年底在广东、香港、北京爆发的非典还只是三级病毒。

能困扰人十多年的二级艾滋病毒,四级病毒分秒做到。

四级病毒的可怕程度可想而知。

四级区域实验室(P4实验室)全世界也没多少所,中国大陆只有武汉才有一所,今年1月刚开始运作。

既然病毒杀伤力极强,想进去就得层层武装。

第一步是换上消毒内衣。

第二步是紫外线杀菌。

第三步是用胶带缠紧缝隙。

第四步是套上厚重且完全封闭的二道防护服。

当时南希以为这是马尔堡病毒,但在取样确认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

这是一种从新型丝状病毒,埃博拉病毒。

两人慌了。

马尔堡已经够可怕,但致死率只有30%,埃博拉则高达90%。

马尔堡病毒也是丝状病毒。

埃博拉和它如同姐妹,二者攻击手段相同,给患者造成的症状也差不多。

埃博拉病毒进入体内,第一个目标就是免疫系统。

它将免疫细胞变成自己的傀儡,利用它生产病毒,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一旦侵入,免疫细胞基本就是具行尸走胞了...

不断在细胞内复制的埃博拉病毒,超过负荷就会造成爆炸。

病毒极速扩张就靠这些爆炸。

紧接着,血管堵塞、凝血功能丧失,此时内脏和血管就残了...最常见的就是皮下出血和内出血。

剧中,染上马尔堡病毒的法国人在飞机上因为晕机而发作。

他全身长满痘泡和血斑,眼睛变红,肌肉无力,时而想要呕吐。

他的呕吐物里,不仅有大量血液还有破碎的内脏。

可以这么理解:病毒让患者的内脏支离破碎,搅成一团烂泥之后,再通过这些黑色呕吐物的传染,寻找别的宿主。

天知道拿这么一袋呕吐物的空姐是什么心态...

不过原著中感染马尔堡病毒的法国男人要更惨些。

他刚被送到医院就开始大量出血,每个窍孔都是出血点,整个人就像正在融化的血块。

主治医师为疏通患者的食道,身上被喷了一大口血渍。

飞沫和血液喷射到了墙面,碰过的医生和护工无一幸免,都被传染上了马尔堡病毒。

它的姐妹埃博拉病毒要更“聪明”。

原著中提到埃博拉能通过空气传播,甚至会在宿主死亡之前控制它,寻找新的宿主。

有没有想到《行尸走肉》..

若想追根溯源,埃博拉甚至会被定论为一种古老的病毒。

可到现在也没办法完全求证埃博拉病毒从何而来,唯一能确定的是一旦被它染上就无药可救。

不过,虽然它是极其凶猛的病毒,但也很单纯。

中国地区的粉色表示曾有猪携带雷斯顿型埃博拉疫情的死亡人数要远比黑死病、流感和艾滋病少很多。

这种病毒杀死宿主的速度过快,往往还来不及传染,它就彻底挂机。

所以丝状病毒来无影去无踪。

书中译成奇塔姆洞穴那个染上马尔堡病毒的患者被问到去过什么地方时,他提到了洞穴。

洞穴里本是野生动物的地盘,里面有蝙蝠、蜘蛛、猴子等。

如果人类不踏足于此,病毒不会盯上人类。

这种病毒在人类世界肆虐了一次之后,迅速消失,重返深山老林。

像是在向人类世界宣告他的威力,但又仅此而已。

与其说它想屠杀全人类,不如说它只是想要共存。

艾滋病的源头最早来自黑猩猩。

1900年由于人猎杀黑猩猩而被感染,病毒才会在人类身上突变。

SARS的源头最早来自云南洞穴里的菊头蝠。

菊头蝠把病毒传给了果子狸,再从有果子狸的野生动物交易所里,间接传给了人类。

自然有它独特的平衡手段。

当人类的生态圈冒犯野生领域时,那些古老又神秘的病毒就会苏醒。

前者恰好很脆弱,就像普雷斯顿在书里提到:“人类世界的大门往往就是某个无名氏手上的小伤口。

 6 ) 8.2,这剧严重被低估了

前阵子,「神剧」《切尔诺贝利》带着争议与荣光落幕。

另一部同样取材于真实故事,由FOX和国家地理合作的美剧《血疫》也紧随其后,悄然上映。

血 疫 The Hot Zone2019共6集导演: 迈克尔·乌彭达尔编剧: 詹姆士·V·哈特主演: 朱丽安娜·玛格丽丝/诺亚·艾默里奇/利亚姆·坎宁安豆 瓣:8.2 / 10IMDb:7.5 / 10《血疫》虽然与《切尔诺贝利》在评分上稍有落差,但在剧作叙述以及故事节奏、悬疑编排等方面却毫不逊色。

《切尔诺贝利》受限于「docu-drama」的设定,叙事处处束手束脚;《血疫》则大刀阔斧描画人物,编排剧情,惊悚的点也设置得恰当有效。

6集看下来,令人惊觉高潮迭起,险象丛生。

▲惊吓程度堪比恐怖片美剧《血疫》改编自理查德·普雷斯顿一经推出便长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的同名科学作品《The Hot Zone》。

斯蒂芬·金曾说:「《血疫》的第一章,是我这辈子读过最可怕的。

▲《血疫》,上海译文出版社它讲的是曾经杀死数以万计人类的恐怖病毒——埃博拉(Ebola virus)的故事。

▲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的一种,致死率最高达90%,靠体液传播,这张图片你可能在教科书上见过。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埃博拉」的大名,是在2014年9月。

一名美国男子从利比里亚(西非国家)回国,多日后出现高烧和呕吐症状,后确诊染上埃博拉。

CNN主播在稍晚的新闻中说道:「我们有重大突发新闻,德州达拉斯医院有病患确诊染上埃博拉,这是首宗在美国本土发病的案例。

▲2014年的CNN新闻后来证实,这还是埃博拉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爆发,从2013年12月开始,到2016年1月才结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共有超过一万人死亡,近三万人感染。

事实上,埃博拉病毒从1976年首次发现以来,已突袭过人类多次。

《血疫》聚焦了其中两次爆发,包括1976年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在刚果的首次爆发,以及19891990年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美国维州雷斯顿、德州及菲律宾的爆发。

埃博拉病毒的5个亚种:Zaire ebolavirus(EBOV)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 1976)- 标准亚种Sudan ebolavirus(SUDV) (苏丹埃博拉病毒, 1998)Reston ebolavirus(RESTV)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 2002)Taï Forest ebolavirus(TAFV) (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 2010)Bundibugyo ebolavirus(BDBV) (邦地布优埃博拉病毒, 2012)有一部优秀的非虚构作品作为故事蓝本加持,《血疫》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示了这段横跨23年的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抗争史诗。

01众所周知,书籍改编影视,由文字语言转化到视觉语言,需有所取舍,有的放矢。

美剧《血疫》就提供了如何改编的完美示例。

一、极简与主线无关的环境与内心描述,保留带戏剧冲突的情节点首先在第一集当中,我们从「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这一行字中,代入了对故事的信任感。

画面徐徐为了我们铺展开1980年辽阔油绿的肯尼亚平原,但马上从自然风光转到平常人家,那是一座安静得近乎诡异的宅邸,此时飞入了一个乌鸦。

乌鸦显然是一个噩耗的征兆,倾倒的凳子也预示着将有坏事情发生。

镜头一转,马上给出第一个正面出场的人物,一个满头大汗、面目狰狞的脸孔直击幕前。

而这段危险即将到来的开场白仅仅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

在原著里面,我们可以得知这个人物叫做夏尔·莫内,一名业余的博物学家。

电视剧中省略了介绍他在肯尼亚的生活,这一近十页的篇幅。

而选择了第10页到31页的内容,构成了开篇人物患病求诊以及马尔堡病毒诞生的故事。

而选择的这部分内容,画面就如同原著叙述一样,猝不及防而令人望而生畏。

原著中说道夏尔·莫内接受诊断过程有这样一段描述:黑色呕吐物涌过喉镜,从莫内的嘴里喷了出来。

黑色与红色的液体溅到半空中,落在穆索凯医生身上。

液体钻进他的眼睛,洒在白色制服和他的胸口上,留下几道夹杂着黑色斑块的红色黏液。

液体落在他的嘴里。

▲被呕吐物吐了一身的穆索克医生也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正是他的牺牲,人类才有了第一个病毒抗体画面同原著如出一辙的同时,又借由医生的胸牌完美的转场到另一时空,勾出了更为引人入胜的「军方医生南希如何应对病毒」的主线剧情。

二、极大程度地将原著中的医学名词及流程复原到影像当中,尊重专业精神当下虚高流量的国产行业剧有一为人诟病的地方在:既不尊重专业设定,又打着行业真实故事的幌子去讲主人公的谈情说爱。

而在《血疫》观影过程中,你完全不用担心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第一集中,南希向两位轻视病毒危害程度的同事本和皮特,提出要进生物安全水平4级的实验室对样本做进一步检测。

但皮特不同意那是埃博拉,认为南希小题大做。

南希只好与具有科学背景的游击兵奥曼一同进入四级区域(必须两人结伴进入)。

进入生物安全水平4级实验室,需要穿上全套防护服,并经过重重关卡。

一路上,剧情不厌其烦地一步一骤详解整个流程及注意事项。

随着他们越来越接近实验室,悬疑味道也愈加浓重,仿佛他们在一步一步逼近危险,观众的心也一并提吊起来,紧张密闭的气氛令人窒息。

▲光是穿上这套防护服,就有可能引发幽闭恐惧症而关于他们最终要对抗的目标:埃博拉病毒,这一专业名词,也在后续检测中以及第二集皮特观看纪录片中事无巨细地交代清楚。

02如果说改编出来的内容像是挑选出来的上好食材,那么如何运用叙事手段与视听语言呈现出让人紧张刺激、欲罢不能的故事,便如同如何运用精心准备的锅铲与调料,为垂涎已久的观客奉上一席佳肴。

原著分成四个部分:埃尔贡山的阴影 猴舍溃败奇塔姆洞作者以新闻纪实手法还原整个事件的起承转合,是以「单向时空、单线性、顺叙」的手法讲故事。

而如果照搬到电视剧的话,则会稍显地节奏冗长缓慢。

《血疫》则依循观众的观影需求与水平,采用「多时空、多线性、穿插叙事」的手法逐集布局。

先是在开篇第一集采用顺叙,先讲了1980年发生在肯尼亚的感染病毒的故事,再跳到9年后的马里兰州南希与一家人过完感恩节后,返回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当第一集中埋下了南希寻找大学导师韦德·卡特帮助被拒的矛盾点,并揭开埃博拉事件病毒的第一层面纱之后,观众已然接纳了事件急需解决的紧迫感。

于是导演便很快在第二集的开篇,倒叙了1976年南希导师卡特与助手罗德在扎伊尔第一次追寻埃博拉病毒的故事。

▲1976年在刚果并肩工作的卡特与罗德卡特是一名大学教授,专业认真且有自己独特的原则方针,更为「出世」。

而罗德善良负责,但相对地循规蹈矩,自私利己,更为「入世」。

两人在这一趟旅程中没少「打过架」。

卡特坚持要找到病源的抗体,不惜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多呆几天。

罗德则坚持采集到血样即可,他想迅速脱离病毒的威胁。

在1976年这一过去的时空中,卡特和罗德以上下级的关系,在后续还有更为人性的冲突,导致了两人的决裂。

而1989年这一当下的时空中,罗德和卡特分别以疾控中心的负责人和外聘救援,两个等级悬殊的身份产生对抗。

▲1989年针锋相对的两人到了第三集之后,当解决问题关键任务落在:组织一支军队,将受感染的猴子安乐死。

故事便开始了三线并驾齐驱。

一条是1976年卡特和罗德调查真相的故事,一条是南希丈夫杰瑞与重返救援的卡特教授深入敌区的故事,一条是南希与以罗德为代表的不作为的政府斡旋的故事。

▲杰瑞与一支被挑选出来的临时队伍出发去消除病源多重时空与线索穿插叙事,循序渐进,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故事的多元化。

在满足观众观影需求的同时,也在挑战着观众的观影水平。

《血疫》在视听语言上则不需赘述。

它以一种平稳且新闻性的镜头运动、色彩斑斓的画面视觉、凌厉直接的剪辑等提供了观众的享受空间。

举例来说,剧中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门」关闭启合。

▲占据画面四分之三的门压迫着人的神经这一寓言式的镜头语言,既如同人类观察病毒需要通过一道道关卡,又预示着以南希为代表的英勇奋战的科学家们,牺牲自我,一步步地向危险靠近。

03需要明确的是,现如今我们观影的重点,已不仅仅满足于精彩的画面与故事的编排,而更侧重于这一故事本身所带来的社会意义与人文思考。

《血疫》当中讲述埃博拉事件引发的一连锁故事之外,还探讨着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恐惧的意义、社会事件的透明性、阶层斗争与人类和大自然如何相处等主题。

而上述看似形而上的话题,《血疫》都很好地融入故事当中,令人不觉得是在说教。

贯穿全剧最多的主题之一当数是「家庭」。

南希和丈夫杰瑞同为前线工作人员,他们之间定下了一条「明文规定」,就是无论有什么紧急事件,都必须留下一个人呆在家里。

但在南希的眼里,有着比孩子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她必须对新挑选进来消除病毒的士兵负责,对大都会区的六百万人负责,她不希望丈夫代替自己指挥任务——因为这是她的工作。

但丈夫却擅自将南希赶离她的工作岗位,虽然那是出于对南希、对孩子们无私的爱,但他忽略了尊重,以及南希对这一切近乎崇高的使命感。

与此同时,南希父亲正罹患癌症,时日无多。

但父亲并没有将南希绑在病床边,而是让她不要顾及自己,放手一搏,去展现自己的价值。

这一份相互包容的家庭的爱,令人尤为动容。

剧中也多次提到「恐惧」这一词。

人类的「恐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对病毒本身的恐惧自然是最根源的,但不同位置、不同背景的人对「恐惧」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对南希来说,恐惧是一件好事,它使人保持敏锐,保持对万事万物的敬畏之心。

但对罗德(后来成为疾控中心主管)来说,恐惧太糟糕了,它会引发恐慌,医院超载,各种社会安全问题随之而来,「维稳」才是他的职责所在。

故事来到结尾,埃博拉事件在短短6集中告一段落,但在现实中却此起彼伏,连绵悠长,远远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以故事主角的真实原型为代表的一线医学人员,在我们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在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战争中贡献着力量。

意识到有一群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也是《血疫》带给我们最好的东西。

 7 ) 这时我又想起她

美国真是继承了英国尚武的传统,经常在各种美剧里看到,问题一出现就派美军上的场景,不论是对付外星人还是僵尸。

美剧《911》看似讲的是火警救援,其实还是特殊美军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只有《国土安全》在认真反思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武力解决,Carrie的师傅是外交官里典型的谈判派,相信斡旋的巨大作用。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达成共识,以至于他们如此的殚精竭虑,也常常功亏于溃。

虽然《国土安全》完结很多年,每次看大女主的美剧都会想起Carrie。

这个角色既不是简单的外交官也不是间谍,某种意义来说她是个科学家,科学家没有国界和政治等那么多概念,Carrie最后定居俄罗斯,历经多少得失,还在传递情报。

像个科学家一样简单,执着,坚定。

好像有些歪楼,《血疫》还是有预见性,不过叙事得和《国土安全》好好学学。

 8 ) “他会不断地进化”

一天一集,连着看完了。

这部剧,在此刻,尤其是新冠疫情流行的当下,显得十分贴合时宜。

对最后一集中对病毒的描述印象十分深刻,一是批判了人类侵占了动物的领地,导致原先在动物身上进化的病毒,逐渐转移到人类身上,二是病毒自身也会不断的进化,人类不知道它何时会再卷土重来,人类需要完善自身的医疗卫生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三是在病毒在人类身上进化时,总有人会存活下来。

文章采用双线展开,一是回忆了卡特当年前往非洲初次接触病毒时的经历,二是当下病毒在猴舍爆发,南希上校率领的美国兽医研究所对病毒的发现,预警,消杀。

由于是双线展开,在观看本剧时,对于了解见识非洲部落的民风民俗也大有裨益。

在南希上校与病毒抗争的过程中,也牵扯出几个经典的议题:一个是为了保护子女,杰瑞决定将子女们送去亲戚家,二是南希上校在执行关键的消杀任务时,南希的父亲已然病危,她必须做出做出抉择。

在南希上校企图推进病毒的预警工作室,遭到了时任CDC主任的阻拦,同时也牵扯出卡特博士与罗兹的恩怨,二者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罗兹看到了当年病毒在非洲蔓延时,恐惧在人们心中弥漫造成的恐慌与混乱,并且不想因为一些尚且不明的病毒而造成社会的混乱。

这就不由得想到,很多时候,杀死我们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我们心中的恐慌。

不知道在最后卡特博士前往非洲寻找病毒源头的剧情也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若真是如此,那么对于卡特博士与病毒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当然,还有那些处在一些与病毒抗争的医护工作者们。

 9 ) 看十分钟窒息三次,致敬病毒科学家

在这世上,有一种剧,我们没有资格评价,因为能拍出来就是成功。

比如9.6分的《切尔诺贝利》。

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的核事故,这个最恐怖的人间炼狱,就这样被剥开碾碎呈现在我们面前。

看完什么感受?

说的文艺一点,就像是一只手,把我拽进了噩梦一般的现场。

说的通俗一点,就像是你明知道快跑就能逃离危险区,可你偏偏没有腿,这时唯一的方法就是旁边的人抱着你跑,可他偏偏没有胳膊。

是不是绝望到无法呼吸?

不得不说,HBO真的牛逼。

再比如,它。

这边《切尔诺贝利》还没完结,那边又来一部。

每一分钟,都让人窒息。

它就是——《血疫》。

电视剧改编自理查德·普雷斯顿的同名小说《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同样,是真实事件。

连以恐怖小说著称的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都说——“《血疫》的第一章,是我这辈子读过最可怕的。

剧名直入主题。

聚焦史上最危险的病毒——埃博拉病毒。

它不只是病毒,还是怪兽。

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一旦惹上就再也甩不开的魔鬼。

埃博拉病毒到底是什么?

官方描述是这样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伊波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是不是无法完全感受到?

那就让我们走近它。

高能预警!

高能预警!

高能预警!

别在吃饭的时候看,如果怕恶心,直接往下翻即可。

开头,也就是书上的第一章,就是一个人体病毒炸弹的死去。

1980年,肯尼亚。

一只乌鸦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后,落在了一栋大房子中。

乌鸦,在古代巫婆的记载中,通常是死亡与恐惧的代名词。

这栋大房子的主人叫夏尔·莫内,似乎正在经历着什么痛苦的事情。

是的,他头晕目眩,大汗淋漓,好像已经失去了平衡感。

他的保姆赶紧打电话让出租车来接他,乘坐飞机去往内毕罗医院。

在飞机上,他的眼睛开始变得通红,脸变得蜡黄,并且已经满是脓包。

跌跌撞撞回到座位上后,情况更是恶劣,俯下身便开始找寻袋子,随着一声痉挛般的呻吟,开始呕吐。

虽然已经出现昏迷状态,但还是在不停的呕出血液和黑色物质。

他被送到了医院后,也没有人知道他得的是什么新型疾病。

莫内已经崩溃,鲜血正在流尽。

看到这,剧主浑身一颤。

什么叫七窍流血,什么叫吐出了肺。

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什么东西正急忙想要冲破血管,不管从什么地方,只要能出去,能找到一个新的宿主就好。

这个东西找到了。

莫内的嗓子中喷出最后一股血后,他死了,而这股血正好喷向了为他治疗的医生谢姆·穆索凯的身上,嘴角,眼睛中。

医生一脸懵逼。

随后镜头一转。

故事告诉我们,他也死了。

并且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种新的病毒“穆索克 马堡尔病毒”。

没错,这就是马堡尔病毒,一种和埃博拉病毒最为相似的病毒。

它们一样,都是危险等级为4级的丝状病毒。

一种像毒蛇一样缠绕在你的身上。

虽然书中描述这次的感染事件并没造成病毒大规模爆发,但这开头5分钟,我们就已经看完毛骨悚然。

如果说马堡尔病毒只是丝状病毒的一次小小试探,那埃博拉病毒可就没这么仁慈了。

提起埃博拉病毒,大家可能并不陌生。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爆发。

这次埃博拉疫情中西非、美国以及欧洲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和疑似病例17290例,其中有6128人死亡。

这是人类第一次清楚的感受到埃博拉的恐怖。

用肉体凡胎,跟看不见的子弹搏斗,怎么搏斗?

有人形容染上埃博拉病毒的人是在你面前慢慢融化掉。

而这种致命病毒也并不是2014年才被发现,其实早在1976年,就已经被发现。

《血疫》正是通过两条时间线,带我们了解了这种“怪兽”。

1989年,美国军方实验室。

南希是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一名上校,负责研究各种新型病毒。

这天,她收到了一个来自黑泽尔顿市的包裹,里面装的是053号猴子的血块。

原以为只是猴出血热病毒,没想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确是一种丝状体。

南希的神经一下子就绷紧了,这不是小事,要想弄清楚其中掺入了什么鬼东西,必须要拿到BL4做检测。

BL4,生物危险级别——最高级。

说几个大家了解的病毒,就能知道4级是多么致命。

HIV病毒(艾滋)是2级,SARS病毒一般是3级,埃博拉、马堡尔才是4级。

于是,南希决定带着自己的下属进入。

有关资料上说——国际上典型的P4实验室,在通往核心区域的途径中,至少会设置10道安全门,其中7道门要求互锁,如果一道门没关上,另一道门一定打不开,这是为了防止空气串联流通。

P4实验室中往往要设置内外更衣区、过滤区、缓冲区、消毒区等等准备区域。

南希他们也确实是这样。

要先一丝不挂,再一层一层的穿上。

先换上贴身的消毒内衣,再进入负压高温区域,在紫外杀毒灯的照射下穿上消毒的袜子,并用胶带把袜子和裤子之间的缝隙缠紧。

最后再穿上完全封闭的防护服,就像是被埋在棺材里。

紧接着就是进入P4防护区了.....不过,我们都知道,在医学中,争论是必不可少的。

南希是一派,那么一定会有和她观点相反的。

刚发现这个不明生物时,她的同事彼得就是那个人。

彼得认为这不可能是埃博拉病毒,那么恐怖的病毒怎么会突然进入美国呢?

就算真的是某种细菌侵入培养皿,也不会是埃博拉病毒。

两种意见,便会有两种处理方法,可没想到的是都出问题了。

进入P4后,南希在取埃博拉病毒时不小心防护服被门挤压,导致手腕处破裂,伤口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而另一边,彼得,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竟然选择直接用鼻子闻病毒,不仅自己闻了,还让同事也闻了。

如果真的是埃博拉病毒,这种行为无疑等于自杀。

就这样,所有人都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南希只能求助于他——自己的导师,病毒专家卡特。

因为他,曾去过埃博拉病毒的首次爆发地点,有着永远也忘不掉的恐怖回忆。

所以,有了第二条时间线,1976年,卡特还在国际疾病控制中心工作。

有一天,他们收到了在非洲工作的埃旺达医生的信,信中说发现了一个新型病毒,这东西移动速度很快,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死伤。

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病毒,卡特和一名翻译决定去去就回。

没想到,一去就傻眼了,当地村民是这么形容发病村庄的——“这片森林在流血”

一个毛骨悚然的形容。

当他们走到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旁后,才真正懂得到底什么叫森林在流血?

一片荒野,这哪里像个村庄,明明就是坟尸场。

军方只要发现得病的人就会立马把他们打死再焚烧,只为了把这个病毒留在这片森林。

看似粗暴蛮横,其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他们已经见识过这个病毒的力量,就连医生也无法幸免。

当他们返回时路过来时已经拜访过的杨布库的村庄,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几天前还在给大家打针的莫妮卡修女,也因为沾上了病毒,口吐鲜血而亡。

剩下的几位修女,也都死了,还有一位,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后,也像神灵般自杀。

她没有疯,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阻止病毒的蔓延。

痛苦又真实。

在这部剧中,最震撼剧主的,也正是像卡特,像南希,甚至是像修女这样的人,在为人所不知的地方,以生命做代价,换取民众的安全。

剧主不禁想到了他们。

从古至今,人类经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病毒考验,这些病毒几乎每次都要把人类一波带走。

在1348年到1352年期间,欧洲的公敌叫做黑死病。

这个残暴的杀手断送了欧洲1/3的人口,总计约2500万人,在中国,叫鼠疫。

还有天花病毒,被称为赫赫有名的冷血杀人魔,在新大陆被发现后,又被殖民者带到了美洲。

有人曾经提出:有80%-90%的美洲原住民死于天花,而这个悲剧又在澳大利亚重演——殖民者带去的天花病毒,导致了澳大利亚50%的原住民死亡。

(太过恶心,就不放图了)还有狂犬病,在以前,一旦发病死亡率都是100%的。

幸好,有这么一批人,用毕生心血和病毒作斗争。

比如发明了狂犬病毒的路易·巴斯德。

他是微生物学的鼻祖,最熟悉的巴氏消毒法就是由他提出的,世界上第一直狂犬疫苗也是出自他手。

虽然不是一名医生,但他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拯救苍生。

再比如,发明了“糖丸”,消灭了中国小儿麻痹症的顾方舟。

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

虽然顾方舟已经去世,但网友都说,糖丸的味道,一辈子也忘不了。

除了他们,还有一位我们不应该忘记,就是她,2015年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她发现的青蒿素,对于疟疾的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因为有了他们,地狱才逐渐变成天堂。

只希望那些古老又神秘的病毒永远都不要苏醒。

 10 ) 永远敬畏自然

每看一集我都捶胸口说防护措施能不能小心点,且加深我对猴子的惶恐以及不敢随便揉眼。

我很喜欢看这类片子,永恒高尚的主题,敬畏自然的必要性。

确实如此,剧里说You might say that Earth's immune system has recognized the presence of its most destructive pathogen. Human. 另一方面,在面对大自然力量时,普通人往往意识不到,直接接触者(医护人士、家人、公共场合的互动)更是展现出无尽的爱与善良,我们为之动容。

但是spread of virus正是通过这些关系链快速传播。

我想这也是本剧女主强烈要求军队代替医务人员执行任务的原因,因为他们更reasonable。

Carter是wise的,他见识过真正的埃博拉病毒,于是能够大胆设想最坏后果,且宁可杀错莫可放过。

这也说明考虑让有过实战经验的人做政府官员,未尝不可对吧。

2019/6/26 from Jinny观影感

《血疫第一季》短评

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把观众当白痴的愚蠢电视剧。

7分钟前
  • 谭畔
  • 较差

看了5集..

12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家里蹲一天干掉。一般啊一般。

16分钟前
  • Anna喃喃
  • 还行

本来想给四星,但中间有些段子太拖拉了,希望下一季别那么磨叽

19分钟前
  • WiTS
  • 还行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如实讲述「非典」时期的故事,也会是一个非常精彩和伟大的故事。

22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傲骨贤妻 - 瘟疫版

23分钟前
  • 宅子路
  • 还行

1、You might say the Earth's immune system has recognized the presence of its most destructive pathogen, humans. 2、新冠疫情期间看完,最深的领悟是天下政客一家亲。

25分钟前
  • 小唧唧
  • 较差

我很欣赏这个故事的设定,但不欣赏它的讲述模式,太平庸了。

27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无看

29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看完切尔诺贝利吃的安利,失望透顶,非常难看。拿来跟切尔诺贝利比较,血疫处处都显得业余。这部剧统筹调度极有问题,总共六集剧情,第一集发现疑似伊波拉病毒,第五集才做隔离检疫,一会儿这个倒下,一会儿那个生病,最后虚惊一场。可见编剧想讲述的很多,留给他的时间却很少,还使劲添加没必要的内容。非洲1976的副线剧情就蛮失败了,华盛顿邮报根本没起到作用拍出来做什么?有几个演员演技还不怎么样。想不通是因为NatGeo不会拍电视剧,还是Fox不会利用NatGeo的优势。

31分钟前
  • 屁屁普
  • 较差

“只有傻子才会认为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病毒在进化在变强, 它一定会卷土重来”……丢的那只猴子其实被吃了,第二季现在正在武汉上演……

32分钟前
  • 20个小明≯
  • 还行

它特别像十年前的那种商业剧的拍法,类似于《CSI》还鼎盛的那个时代的感觉,镜头、故事、情绪、语言、角色的表情等等都是那种特别工整但比较无聊,真说无聊吧又挺教科书。

37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不咋样,剪辑很混乱

38分钟前
  • pilgrim99
  • 较差

前边还行,感觉到后边了,怎么说呢,没有想象的那么激动人心,不过还是挺好看的

41分钟前
  • liberty
  • 推荐

太恐怖。希望大家警惕起来。尤其是武汉有那么多例肺炎

4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虽然感觉这么想很婊,但看完还是觉得凸显了进步主义、理性主义的很arrogant的世界观。其实生命,人的,猴子的,有多大差别呢?病毒,瘟疫世世代代都在爆发,有的杀死动物,有的杀死人,甚至灭绝物种,现代人更有一种宏大的迷思,期待能掌握大自然的奥秘,控制未知的潜在风险,但大自然一定有内在的law and order吗?也许小小的,不断变异的病毒,也在警示我们,不管文明多么发达,依旧应该保持适当的敬畏。

49分钟前
  • lucas流窜地球
  • 推荐

这个剧总是在关键的地方提醒你,这仅仅是个与埃博拉有关的人类电视剧,让人兴趣渐失,我以为主角是埃博拉,但其实埃博拉只是个背景,主角们的爱恨情仇占据了不少篇幅,虽然应该对勇敢面对病毒的研究人员和一线人员表达敬意,但我觉得纪实类和传记类应该不同吧,切尔诺贝利实打实地让人感受到在灾难面前人类多么渺小,但血疫对于埃博拉的渲染实在不及格,过多的篇幅用来赞颂女主和卡特的固执和坚持,结局依然隐隐透露出人类打了胜仗的庆祝姿态,实在让人觉得不舒服。而且最后一集的剧情十分破碎,1976年非洲的故事草草收尾,让人对卡特和罗索的复杂关系一头雾水,卡特坐在bosa病床前的那段简直是在单纯凭表演来硬往观众嘴里塞感动,那个痊愈的案例后来起到什么作用也没解释,卡特的骚操作实在让人疑惑,你有什么资格替同事决定要不要离开感染区?

50分钟前
  • 超能锅盖头
  • 还行

中规中矩 病毒瘟疫比天灾可怕多了 结合当下的肺炎 可怕!

52分钟前
  • .Flora.
  • 较差

当时看书的时候就超级惊艳啊🤪👻

53分钟前
  • 林微云
  • 力荐

把猴场直接烧掉不就行了,或者直接开枪击毙烧掉,有那么蠢吗??

55分钟前
  • 麦克斯韦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