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看的过程,眼泪和难受根本止不住,抛去和电影版的对比演员演技什么的,这部剧传达给我五个认识:1'这个家里面的女主人的爱是最容易得到的,随处可见,是最不担心会失去的,所以不论是媳妇、妻子、妈妈还是姐姐,是最容易被家庭成员忽视的存在,但生活中一旦失去,就会发现那是最沉重也是最离不开的最重要的存在。
2'丈夫对于女人来说是依靠,妻子在他生活起居无微不至的温暖的存在,但是真的分别了,没有妻子的陪伴他也依然会好好的活下去。
3'对于不懂事的儿子来说,妈妈就是妈妈,无法改变的存在,虽然现在没能懂事成熟,但总有一天,他会长大。
4'女儿,就是妈妈这一生最舍不得最放不下的存在,在女儿身上有操不完的心,女儿就像是妈妈自己一样的心疼存在(T_T)。
5'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存在,要爱家人,陪伴家人,一家人的心永远拧在一起。
我没文化说不出来心里的感受,你们看了就知道了,真的很好哭
很幸运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看到这样一部用心的韩剧,让我觉得这部剧简直是为现在的我量身定做的,这也许就是这部剧最令人动容的地方,每个人都能够在剧中找到自己熟悉的人物,而似乎每个人也能在流泪看完这部剧之后重新获得一种生活的力量,那种称之为被治愈的、对生活充满爱的能力:去用心爱自己身边能够爱着的那些人,放弃那些自己不能爱的人。
最近的生活进入了一种稳定安逸的状态,但是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在这样一个冬日的下午用半天的时间想让自己借助这部剧痛痛快快地流泪。
但是在观看之后,虽然过泪, 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被治愈的感受,这部剧中的每个人都让我有着熟悉感,那个自尊心很强不善表达的父亲、老年痴呆的婆婆、每天尽心尽力服侍婆婆得了癌症的儿媳妇好、与有夫之妇偷偷恋爱的女儿、默默守护在女儿身边的前辈,每个人物真实而又立体,像极了在观看电视剧的每一你我。
像是突然通过这部剧想通了很多事情,那个求而不得遗憾错过的人总有爱着他的人与他生活一辈子,留下回忆不后悔只是用来麻痹自己借口,而身边那个默默守护自己的人才是值得珍惜的。
虽然有一个需要照顾但有感情的老年痴呆的婆婆、还有一个嗜赌但本性不坏的弟弟,我想仁熙仍然是细想离开人世的,还没有等到在新房子里和老公种花喝茶、没看到儿子读医科大学、更没有看到心爱的大女儿出嫁,她怎么舍得离开,更害怕自己一个人离开。
从得知自己日子不长的时候开始,她还是一直为家人考虑,就连唯一的一次情绪失控也是想怕婆婆给活着的人带来麻烦,害怕自己孤单地一个人离开,这是她唯一的一次歇斯底里却也那样的让人心疼。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最终走向的终点,这部剧没有美化死亡,但是爱可以让我们不再惧怕它,“好好的和这个世界告别,和自己爱的人告别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
我想仁熙最后是幸福的,纵使有再多的不舍,她也能够好好面对自己的离去。
这是一篇有感而发的观后感,可能不专业、没有逻辑,但却是我真正想动手写的。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视觉时代,每天接受到各种公众号推送的众多的影视剧,其中暗藏着许多的商业原则,尤其是是观看过众多的影视剧后会对打开这些公众号有一种畏惧感,害怕自己的审美被这些浸透着着营销与盈利的公众号所影响,因而间接性的会进入剧慌的时段。
但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某一天我看到这部剧的简介的时候,我突然被那种不经修饰的质朴介绍给打动了,正如这部剧给我的整体感受:质朴地、认真地、细微地在给我们展现我们身边可能遇到的一个中年家庭主妇的故事。
卢编在《我亲爱的朋友们》里写到,孩子都是讨厌父母的,只有在父母快死的时候才能和解。
于是在本剧中,她设计了一个妈妈快死了的大前提,并且在剧情结尾真的让妈妈死了。
似乎死亡将一切都解决了,无论是不善表达的丈夫,总是陷入感情迷茫,不愿与妈妈多交流的女儿,承受着巨大压力,第三次参加高考的儿子,还是神智不清,仿佛已经回到童年的婆婆,总是埋怨姐姐,觉得姐姐私吞了父母财产的弟弟,一句你老婆/妈妈/儿媳妇/姐姐快死了,就全和解了。
这就是韩国家庭妇女的真实生活吗?
在生活中被拼命剥夺,然后就原谅一切,快速死去?
非要用死亡才能和解吗?
只有在永远失去时,我们才能醒悟我们到底拥有怎样珍贵的东西吗?
难道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吗?
在《我亲爱的朋友们》中卢编依然设置了癌症的剧情,这次是肝癌。
得知妈妈生病以后,小完与妈妈进行了和解,主要是妈妈开始放手,把她的生活还给她。
卢编自己也在改变啊,所以死亡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它只是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的一切是有使用期限的,是一不小心就会失去的。
人生之所以珍贵,恰恰是因为它是有限的,正是时刻会失去的焦虑感促使我们不停歇的前进,生怕一时的松懈带来终生的遗憾。
趁你爱的人还活着的时候告诉她/他,你爱她/他。
趁你还活着的时候,跟你爱的人说“我爱你”。
生死之间的告别太过美好了,现在想来亲人离世的时候自己做得太少了,也许像电视里一样,带着亲人去想去的地方,然后互相拥抱告诉对方“我爱你”这样是最正式的道别方式,会没有遗憾吧。
而我最亲爱的奶奶即将离开的时候 ,我什么都没有做,直到老人家昏迷躺在那里什么意识不清了,我也只是站在一边一声不吭地看着奶奶年迈的脸孔。
后来听到奶奶离世的消息,一路回家的时候才发现悲伤,发抖着哭泣不止,到看到奶奶安静地躺在那里,我已经不能自己了,随后的一两年我都活在奶奶离世的悲痛之中,每每梦见老人家总是哭得撕心裂肺,直到那种痛楚将自己弄醒,整个白天都晃晃的,对奶奶的愧疚一直消散不去……电视的告别是教科书,而我没有学会。
我是个反应迟钝的人,电视似乎总在告诉我你该感动该哭泣,而我总是静默着,知道里面的人物与我无关,相反《我亲爱的朋友们》里面一些日常的幽默好像更能触动我。
也许4集的内容涵盖不了那么多生活细节,也给不了我想要的感动,可感动从来不是电视的长短来决定的,为告别而演绎的生死,似乎总是少了点调料。
从母亲看病开始就能猜中故事的全部,所能观看的就是演员的表演功底,真实的生活从来不是我们能预想到的。
好在演员表演都是很舒服的,每个人的性格刻画也都很到位,很庆幸的是崔智友还是崔智友,演绎三十岁的大龄未婚女青年没有违和,饰演弟妹的廉蕙兰真是一个不错的演员,弟妹演绎的形象生动性格丰满。
题外话:在看电视的时候,我总是在考量,韩国的一个大医院的普通医生能养活一家人,造了梦想中的房子,还能攒下那多钱,在中国不知道能不能度日
不好意思,这可能是戾气比较重的一篇文章。
看了四集,觉得心痛又无奈。
因为我也是像剧里的儿女一样不懂事的人啊,我的妈妈也像这么辛苦。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想啊,因为在我们心里,妈妈是活该承受一切家庭拖累的人,妈妈是永不疲惫的超人啊。
觉得生气的是,剧里的妈妈就是被家庭、丈夫、婆婆和儿女逼死的啊。
她像一个烂好人一样,做对了世间所有人都期望她做的事,却把自己的生活彻底葬送。
她赡养了自己的儿子女儿都愿意赡养的像神经病一样的婆婆,永远都在担心婆婆有没有吃好饭是不是该换尿不湿了着没着凉。
老公永远对她爱答不理,她每天的宿命就是收拾这里收拾那里,给家里收拾烂摊子,不能有任何抱怨。
她心里有气吗?
当然有啊,最后决心要把婆婆一起带走,歇斯底里后又尽心尽力的给婆婆洗澡,悄悄的跟婆婆说:“虽然说这样的话很对不起,但是求求你在清醒的时候咬舌自尽,快点来找我吧。
不要再给孩子爸和孩子们添麻烦了。
”几十年的心里压力,几十年的被忽视,这难道不是让她患癌的根源吗?
我只看到一个被家庭责任、被社会道德束缚住手脚的可怜妇女。
她什么都好,好到让所有人满意,但最后自己却没有得到好结局。
在最后生命的时光里,女儿终于开始为她煮大酱汤分担家务事,儿子终于开始对妈妈讲出自己的心事给她介绍自己的女朋友,老公终于开始对她体贴、为她煮粥、给她洗澡,还亲吻她的额头夸她漂亮,一家人终于开开心心的旅游照相。
问我感动吗?
不,我不感动,因为这有什么用啊,她都要死了啊。
临终前的温暖都是人为制造的虚幻,早干嘛去了?
去年我的妈妈也被诊断出肿瘤,经过前期做穿刺、手术后切片确诊为良性肿瘤,才算逃过一劫。
但这一切都没有告诉我。
手术后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想来看我,我说你别来,我忙着呢。
我妈吞吞吐吐的,我就知道有事,她才说自己做了手术,是肿瘤。
电话里我嘻嘻哈哈说她心态不好,挂了电话我就哭的一塌糊涂。
因为在我心里,妈妈是不会生病的,她要给我打钱做生活费,她要照顾我回家的饮食,她要照顾喝醉酒的爸爸,要洗家里所有的衣服,要打扫卫生,要给两方的老人尽孝。
这样的妈妈怎么可能生病呢?
可是这样尽心尽力的妈妈就是生病了,感谢老天让我们家逃过一劫。
我以为我出去玩给她买护肤品,给她买她想要的丝巾,给她换手机,已经在给她尽孝了。
但是妈妈不是超人,她也是凡体肉身,她需要更多的关爱。
子欲养而亲不在,真的是我最怕的事情。
我决定要好好对她,不再让她为我这么担心。
泣不成声看完了全部,只记得第一集中妈妈在满天雪花里打开车窗,笑着伸手接的场景,太唯美温情了,以至于我到了第二集都不相信这位妈妈就是即将要告别人世的女主。
妈妈担心婆婆在养老院照顾不周,得不到尊重,担心弟弟一事无成,好赌懒做,渴望女儿能有个完满的婚姻,甚至希望老公能放下芥蒂,却唯独忘了她自己。
有妈妈在身后我,我们总会肆无忌惮,因为心有所依。
妈妈~叫一声都会触动心房的话语,却是剧中一对儿女再也唤不出的了。
幸好,剧中的妈妈举重若轻的告别最爱的一切。
而最后,妈妈会永远留在家人最深最深的记忆里,她便不是真正的消逝……
“我死后你会想我吗?
”“会”“什么时候想,怎么想”“每天都会想,早晨上班前,打领带时,喝难喝的大酱汤时,喝好喝的大酱汤时,喝酒时,醒酒后,看见床铺时,睡觉时,醒来时,想听唠叨时,妈妈闹脾气时,妍秀出嫁时,正秀开学时,毕业时,春节煎圆饼时,中秋节做松饼时,孤单时,生病时”“那你要快点来找我啊,这样我就不会一个人无聊了”哭的像个傻逼一样看完这电影。
或许这世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类似于这样的离别这些离别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身边的人
母亲在婆婆身患老年痴呆后辛苦照顾她15年,只身挑起家中重担,为一家人操劳不休。
而丈夫对家事丝毫不关心,女儿爱上了有妇之夫,儿子也面临着高考的艰难形势。
家庭中的每个人似乎都有各自的烦恼各自的事情。
她去丈夫上班的医院看病,丈夫却因为自己是一名薪资低的医生而不愿意在工作的地方见到她;她去看上班的女儿,想约她一起吃一顿午餐,哪怕只是简单的一碗乌冬面,而女儿却忙着和情人约会,推脱她;她心疼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一身轻松,和女朋友约会喝酒,过自己的快意生活。
而她却在此时被查出患有膀胱癌,并处于癌症末期的情况下。
在发现母亲即将离世时,家中每一个人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
女人一定不要成为儿媳妇、妻子,妈妈和姐姐,绝对不要把自己的一生活成贤妻良母的一生。
全程看的都很生气,剧里一些好像特别煽情的片段我也完全挤不出一滴眼泪。
丈夫、婆婆、弟弟,是第一等的恶人,完全以吸干女主的最后一滴血为宗旨。
丈夫大男子主义,脾气暴躁,八脚踹不出一个屁,天天对女主进行冷暴力,把妻子当免费保姆,就算大骂女儿不干活,对老母亲发脾气也绝对不动一根自己金贵的手指😅坚持给女主动手术是因为他觉得尽可能救一救自己还能多享几年福,或者是一辈子甚至是妻子即将病死都没关心过她,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宁可出去和女同事喝酒也绝不回家陪陪病危的妻子;婆婆就是单纯的恶毒,一辈子欺负儿媳妇,所以即使老年痴呆了也忘不了打骂女主,那不是脑子坏了,那是心坏了;弟弟就不用说了,吸姐鬼,女主父母走的早,所以辛苦把弟弟拉扯大,结果长成了赌徒、家暴蝻,几十岁的人了,还要喝姐姐的血,还要拿姐姐用生命换来的保险金,结果最后就给姐姐买一袋饼干就偿还清了所有的罪孽了?
女儿和儿子是毫无良心的二等恶人,一个小三和一个总考不上大学还酗酒的废物,等听到妈妈要死了就幡然醒悟了哈哈哈。
女主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我的家人都是那么一言难尽而且只会吸我的血,但是我很爱他们并且原意为他们付出一切乃至生命啊,女主怕婆婆拖累家人不惜要杀死她,尽可能给大龄男婴丈夫安排好以后的生活,即使知道弟弟是个烂人可还是要嘱咐弟媳不要离开他,或许这就是这部剧要告诉大家的:你看,尽管女人的生活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但是她离开的时候是那么温情脉脉,所以请你也照这样生活下去吧!
🙃对此,我只想说:快跑!
永远不会有人平白无故对你好,要么你非常漂亮,要么你就是快死了。
仁熙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是世界上那么多家庭主妇的缩影。
平时的生活就是做家务,为了丈夫和儿女把计划好多年的旅行一再推迟,却因为结婚多年激情褪去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因为包揽一切被儿女当做理所当然,还被得了老年痴呆的婆婆欺负,唯一的弟弟也蛮不讲理一直要钱,得不到体谅。
直到家人得知她患了癌,生命只剩不到一个月。
这个时候,丈夫,儿子,女儿,弟弟才想起这个女人。
这个平时看起来坚强的女人,在快死的时候才得到了家人的关心。
而她还在为他们考虑。
害怕婆婆没人照顾拖累其他人,想带着她一起走;为了不成器的弟弟偷偷买保险;交代了一切身后事却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有时间带我去加平看看吧。
”一辈子操劳的女人,在被病痛折磨得吐血的时候,也只叫出了“老公我好痛”“正秀,妈妈好痛这样的话”,让人怎能不流泪。
该是庆幸还是心酸呢,这场大病,终于让家人了解了她的辛苦,她一生的委屈。
最美丽的离别,就是让我们在离别之前,赶快说出平时羞于启齿的爱意,总好过匆匆一面之后再也不见,后悔一生。
我的姥爷也离开我很久了。
我都快忘了他的样子。
我很后悔没能常去看他,陪他坐着聊聊天,多打几个电话。
事后再怎么哭都没用了,只会让我的愧疚越来越深,成了个永远不会结疤的伤口,一碰就疼。
儿女总是自私的,父母给予的爱永远无法报偿万一,甚至在知晓父母生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还是没有了爸爸妈妈自己以后该怎么办。
失去了亲人以后,最难过的不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而是在每天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明明已经习惯了那个人的存在,转念一想才反应过来,哦,他已经不在了。
我想导演拍摄这部剧的本意,不是让我们去骂里面的爸爸,婆婆和儿女的吧。
他是想告诉我们,要在家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对他们好,不要留下遗憾。
好可悲的东亚女性,一生榨干所有血泪精力为丈夫婆婆儿子弟弟当牛做马,有什么好感动的?我只看到东亚女性被奴役被压迫而不自知的悲哀命运
世上最煎熬的事不是承受脆弱痛苦,而是面对最爱的人的脆弱痛苦无能为力。第三集结尾妈妈忍受不住疼痛和恐惧而失声痛哭,“妈妈好疼啊”,飙泪到看不清屏幕。当妈妈都无法扮演妈妈的时候她该多无助啊。
剧情太恶心了,受不了
圣母病被一群吸血鬼蚕食殆尽的故事。找不太到情感的美,只觉得内心恶寒。让吐过血的绝症患者继续照顾不通人性的暴力倾向老年痴呆婆婆,就特么离谱。一家人不缺胳膊不缺腿还让绝症患者给做饭吃,没有心。
好难过。心都碎了。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当它真正来临时,我们会如何?
没有电影版好哭,有些镜头太近了反而觉得很做作。但哭还是哭崩的。
大晚上看,哭到头痛。其实多多少少反映很多人都不懂的珍惜,等快要失去了才意识到对自己的重要性……
看这部剧感觉自己泪点好高啊最近 很多情节我脑子里都觉得不哭不是人啦 然而还是没有任何眼泪哈哈 。说下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吧 就是妈妈想要让婆婆窒息而死的时候 说不要拖累他们那一刻 对妈妈的行为可以说是超震惊了 同时也很心疼🙈🙈
早上系领带的时候,吃不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吃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喝酒的时候,醒酒的时候,找要睡觉的地方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醒来的时候,想听唠叨的时候,妈妈耍无赖的时候,妍秀出嫁的时候,正秀上大学的时候,正秀大学毕业的时候,元旦烙饼的时候,中秋做松饼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孤独的时候。
女人一定不要成为儿媳妇、妻子和妈妈,绝对不要把自己的一生活成贤妻良母的一生。别他爹的用女人的苦难来赞美女人!
妈妈,这个角色在生活中好像最不起眼,她好像永远在那里。温暖干净的房间,永远有满满太阳味道的柔软被子,餐桌上的可口饭菜,身上整洁的衣服,这一切好像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一样客客观存在着,没有人想过从何而来。直到有一天,你看到地板上落了灰尘,你打开房间门看到没有铺好的乱糟糟的被子,你进到厨房看到切了一般的土豆,才恍然意识到,那个人不在了。原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与生俱来也没有什么本该如此,只是有人为你做了这一切。
被压迫了一辈子,最后快死了才换来了家人的关爱。。
妻子和痴呆的婆婆告别时,婆婆看着离开的背影喃喃道“会回来的”泪目,这和“小偷家族”的“谢谢你们了”是一样的,是再好的编剧都想不出来的台词,这是生活给的。
神智不清乱发脾气的婆婆 沉默不语自以为是的丈夫 啥也不会让人操心的子女 婚姻到底给女人带来了什么?
从头哭到尾不能自已哭的头疼。为一家人操劳了一辈子最后得了癌症的中老年女人,有失业的老公老年痴呆症婆婆第三者女儿复读三年儿子赌博弟弟,摊上这一家子人感觉得了癌症比活着更好,至少解脱了可以抛弃这些拖油瓶了。最后的时光和家人一一告别,按自己的心愿离开也算完美了。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吧
这别离哪里最美丽了,我要是这么死了我都觉得我这辈子窝囊,跟没活过一样…
“媽媽真的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神奇的存在!” 沒想像中煽情,但也讓我流了不少淚,情感掌握得宜,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好作品。
“上帝是无所不能的存在,所以他创造了妈妈。”
非常非常的感动,相对于原有的电影版进行了扩充,拉长了情感的表达,更充分更动人~亲情和死亡,真是永恒催泪的话题~
题材很好,对现实家庭主妇很写实。女人夙愿还是家暴的弟媳可以照顾好弟弟,女儿会做饭了未来就可以嫁出去了;男人是只会说着漂亮话让女儿擦地自己也不动一下的老公,也会是面也不见买包核桃饼干就觉得是报答了多年的养育之恩的弟弟,这种“东亚风”的大男子主义,看得实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