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看了简介才打算看这部电影的,明显当时的我对这种养成系当时是有“变态”的嗜好。
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部剧其实和养成没有很大的关系,感觉这种设定只是为了增加女主会有如此强烈的占有欲合理性前提,从而才能展开对这种父女关系的描述和讨论。
首先,谈谈前半段看完后还有印象的几个画面。
一是那个水瓶,刚开始我是不懂为什么她没有给老婆婆水的,可是到后来其实这是对她那种执着与拥有的暗示,而且她不喝这水,也就是说她这种执着不是生理上导致的需求而是心理上导致的,而这种心理又是从日本本身多灾多难的情形而产生的。
(题外话,我有得时候会想为什么那些灾难那么多的地方依然有那么多人住在那里,一是或许有“根”的情节,二是或许这也是生活中迫不得已的一部分,反正感到为他们感到无助又为自己感到庆幸。
)二是女孩子被他爸爸抱着跑,逃离海啸的那部分。
那部分面孔很模糊,但我自己会认为抱着跑的是男主,当然这不是说男主其实是女孩子的父亲,毕竟在梦里,我认为这是她潜意识里重新拥有父亲的暗示。
紧接着是小花和女友第一次会面,气氛很尴尬,有种莫名敌对的气氛,很诡异。
三是舌头里的耳环,我觉得这就是想童年的水瓶一样,它的用处绝不是含在嘴里,这是女主对拥有的个人表达。
然后当然是之中间男女主彻底跨越了界限那场血雨,刚开始我还在想为什么会滴血,会不会是番茄酱什么的。
中断开始瓢泊地下,当然明白这是导演个人的表达手法,让我不那么关注他们的啪啪啪之余,感觉暗示了这是第一次和日后的血光之灾吧,反正艺术的东西嘛,见仁见智。
此后能记住的画面似乎没有多少,到了东京,他们的关系走到了瓶颈,女主有了新的追求,她可以拥有的东西似乎多了起来,也不像之前那么疯狂,男主如同房间里无用的垃圾,如鸡肋般囤积着,不丢但也只是仅仅放在那里。
然后她说,以前我完全知道父亲的想法,现在她完全不懂父亲的想法。
她认为以前的父亲是需要家的温暖,所以她主动给了他,她认为男主对她是有欲望的,所以她总是主动地去撩拨男主。
而男主说他只是想好好地有一个女儿和他很后悔的话语。
我认为这正是表明男主和她的关系其实是不同的认知,男主其实是真心想要一个温暖的家庭,于是他觉得领养小花。
确实小花的出现给予了他温暖,但是我认为小花并不需要父亲的这种功能而是想要拥有父亲的感觉,而小花是通过不断地进一步地和男主发证关系来满足她心理上的拥有。
但是男主则是为了拥有女儿的温暖而不断配合,释放着他的欲望,同时他也会开始困惑,为什么小花对他的身体会有渴望(如吮自己的手指头),直到他为了小花杀了人,他开始后悔,但他逃离不了小花了,他整个人生也只剩下小花能给予他温暖了。
相反。
小花开始不断拥有新的关系来满足自己对拥有的渴望,男主已经不是她必须的东西。
在这段关系中,她已经处于高位,在最后她可以对男主予舍予求,给予他一点点,就能要求他祝福自己。
总的来说,我认为小花要的是心理上的拥有,而欲望只是她对拥有的表达方式,而男主想要实际温暖的家庭,而欲望只是迎合的手段,也不是说他不情愿,毕竟这欲望已经变成了那温暖的一部分。
女性主义的占有 阿冉这部片子是一部彪演技的佳作。
从第一个镜头——二阶堂富美从冰海里钻出来,露出一个笑容开始,她在整个片子里展现出了惊人的魅力和演技。
《四十九天的食谱》里那个演技惊人的配角少女已经足以独挑大梁。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日本演员,也是2014年电影旬报十佳之一的《小小的家》里面的黑木华,李狗嗨里面那个眼睛小小,面容平凡的小配角,不知不觉已经蜕变成柏林银熊影后。
演员的世界是残酷的,女演员的世界尤其残酷,这些颜值一般,靠演技闯出一片天的女演员令人钦佩。
以上是题外话。
这部片子有两个重要角色,男主和女主,但是实际上比较来看,男主只是一个配合女主的副角色,全片只有一个主角,就是二阶堂富美饰演的小花。
这一点在海报和题目上有明确的表达。
一部文艺片,海报透露的信息是极大的。
海报的设计就是主题的表达,把海报隐含的信息读懂,片子至少明白一半。
这张海报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从空间上来说,男主在上,女主在下,以位置和姿态来感受,男主对女主呈现出一种保护,女主对男主呈现出依赖,这是一种年上男-年下女关系的常态。
但是男主的眼神看向虚无,透出无法掩饰的茫然。
女主的眼神却直视镜头,她复杂的眼神在和观众直接交流。
这时候我们都会明白,她的姿态不是在表达一种依恋而是一种示威。
她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其他人,这是“我的男人”,这也是这部片的题目和内涵的关键。
这部片的核心不是父女乱伦,而是小花对男主的占有。
这是海报,电影题目,以及电影中男主握着幼年小花的手说出那句“以后我就是你的。
”这句话,三线一体,构成的一张大网所表达出来的东西。
所以说,香港对此片的译名“养欲之恩”,舍掉了影片的内核,只留下噱头,并不值得称道。
影片的前一半中,男主和小花的关系已经不正常。
我们不知道这种不正常是从何时开始的。
片中在小花嘴里含着耳环,在海边向女友半摊牌半示威的情节中,夹杂一段小花幼年让男主吻她的片段。
小花背对镜头,声音是非常幼年萝莉音,无法知道年龄。
只能说小花是从非常早就开始对男主产生这种不健康的占有欲,并且已经取得成功。
片中小花提到男主的时候,只会说“那个人”,或者直呼其名“淳悟”,只有在开玩笑和愤怒的时候,才会叫他爸爸,可见小花在心底是从来没有将其当作父亲来看的。
他们在法律上是养父养女,在血缘上是亲生父女关系,但对小花来讲,他们之间的爱与性是没有禁忌的。
同样的事件中,男主的角色显得非常平板,他所作的只是简单的回应和对小花肉体的迷恋。
片中看不到他内心是否有纠结和挣扎。
于是在影片正中的节点上,两个人在血雨中的交合顺理成章。
能把做爱拍成这样的魔幻的并不多。
在东亚人的理解中,血雨无疑是污秽的象征,是顶级罪恶的异象。
但是给我的感觉却只有美感。
甚至让我想起《心灵游戏》中那段男女交合时神妙的动画幻觉。
但现实是可悲的,小花只有将那个看到这段禁忌性爱,那个疼爱自己胜过疼爱亲孙子的老人引入冰海之中害死。
她站在冰上出神的时候,说出了一句内心深处的话,“全部都是我的。
”小花是一个可悲的角色,人经过巨大创伤的时候心理都会出现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是终身性的。
创伤的短期应激反应就像电影中的幼年小花,震惊逃避否定的心理保护机制,会隔绝人对事件的感情,变得麻木和迟钝。
她抱着一瓶巨大的矿泉水,目光呆滞,就是教科书式的心理防御现象。
只有在男主开车带她回家的时候,她才走出这个阶段,在车上痛哭流涕。
之后会进入一个更强烈,反复的精神痛苦阶段。
交感神经的兴奋会让她敏感易怒,并且不断的闪回。
她在海上对老人喊道“你可以游回来,像我当年一样”可以看出她从未忘记自己的遭遇。
在男主杀死拿着小花的眼镜上门的退休警察的时候,小花笑了。
当你愿...显示全文这部片子是一部彪演技的佳作。
从第一个镜头——二阶堂富美从冰海里钻出来,露出一个笑容开始,她在整个片子里展现出了惊人的魅力和演技。
《四十九天的食谱》里那个演技惊人的配角少女已经足以独挑大梁。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日本演员,也是2014年电影旬报十佳之一的《小小的家》里面的黑木华,李狗嗨里面那个眼睛小小,面容平凡的小配角,不知不觉已经蜕变成柏林银熊影后。
演员的世界是残酷的,女演员的世界尤其残酷,这些颜值一般,靠演技闯出一片天的女演员令人钦佩。
以上是题外话。
这部片子有两个重要角色,男主和女主,但是实际上比较来看,男主只是一个配合女主的副角色,全片只有一个主角,就是二阶堂富美饰演的小花。
这一点在海报和题目上有明确的表达。
一部文艺片,海报透露的信息是极大的。
海报的设计就是主题的表达,把海报隐含的信息读懂,片子至少明白一半。
这张海报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从空间上来说,男主在上,女主在下,以位置和姿态来感受,男主对女主呈现出一种保护,女主对男主呈现出依赖,这是一种年上男-年下女关系的常态。
但是男主的眼神看向虚无,透出无法掩饰的茫然。
女主的眼神却直视镜头,她复杂的眼神在和观众直接交流。
这时候我们都会明白,她的姿态不是在表达一种依恋而是一种示威。
她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其他人,这是“我的男人”,这也是这部片的题目和内涵的关键。
这部片的核心不是父女乱伦,而是小花对男主的占有。
这是海报,电影题目,以及电影中男主握着幼年小花的手说出那句“以后我就是你的。
”这句话,三线一体,构成的一张大网所表达出来的东西。
所以说,香港对此片的译名“养欲之恩”,舍掉了影片的内核,只留下噱头,并不值得称道。
影片的前一半中,男主和小花的关系已经不正常。
我们不知道这种不正常是从何时开始的。
片中在小花嘴里含着耳环,在海边向女友半摊牌半示威的情节中,夹杂一段小花幼年让男主吻她的片段。
小花背对镜头,声音是非常幼年萝莉音,无法知道年龄。
只能说小花是从非常早就开始对男主产生这种不健康的占有欲,并且已经取得成功。
片中小花提到男主的时候,只会说“那个人”,或者直呼其名“淳悟”,只有在开玩笑和愤怒的时候,才会叫他爸爸,可见小花在心底是从来没有将其当作父亲来看的。
他们在法律上是养父养女,在血缘上是亲生父女关系,但对小花来讲,他们之间的爱与性是没有禁忌的。
同样的事件中,男主的角色显得非常平板,他所作的只是简单的回应和对小花肉体的迷恋。
片中看不到他内心是否有纠结和挣扎。
于是在影片正中的节点上,两个人在血雨中的交合顺理成章。
能把做爱拍成这样的魔幻的并不多。
在东亚人的理解中,血雨无疑是污秽的象征,是顶级罪恶的异象。
但是给我的感觉却只有美感。
甚至让我想起《心灵游戏》中那段男女交合时神妙的动画幻觉。
但现实是可悲的,小花只有将那个看到这段禁忌性爱,那个疼爱自己胜过疼爱亲孙子的老人引入冰海之中害死。
她站在冰上出神的时候,说出了一句内心深处的话,“全部都是我的。
”小花是一个可悲的角色,人经过巨大创伤的时候心理都会出现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是终身性的。
创伤的短期应激反应就像电影中的幼年小花,震惊逃避否定的心理保护机制,会隔绝人对事件的感情,变得麻木和迟钝。
她抱着一瓶巨大的矿泉水,目光呆滞,就是教科书式的心理防御现象。
只有在男主开车带她回家的时候,她才走出这个阶段,在车上痛哭流涕。
之后会进入一个更强烈,反复的精神痛苦阶段。
交感神经的兴奋会让她敏感易怒,并且不断的闪回。
她在海上对老人喊道“你可以游回来,像我当年一样”可以看出她从未忘记自己的遭遇。
在男主杀死拿着小花的眼镜上门的退休警察的时候,小花笑了。
当你愿意为了一个人自杀的时候,为她杀一个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男主之后的混乱和堕落让她无法理解。
她蹲在垃圾箱旁,喃喃自语,“一切都没有错,我什么都没有做错。
”小花所有的行为都符合她自己的逻辑。
也许她从禁忌之中得到了安慰和平静,但这一切并不是她那些行为的理由和辩护。
她需要的不是警察,而是医生。
在影片的结尾,男主对小花已经是彻底的寄生,成为了小花纯粹的玩物。
小花对男主的占有已经达到了顶峰。
那一句“おめでとう、は?
”让人心中五味杂陈,是愤怒,恐惧,还是同情?
从前那个站在堤岸边凝望大海的小花,她心里又在想着什么呢?
by 阿冉
2017-6-24 22:00《我的男人》(2014)。
一场地震,26岁的淳悟收养了10岁的花。
随着女儿日渐长大,纯粹的父女关系开始脱轨。
“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要再看她一眼,万般柔情就涌上心头。
”极符合内心阴暗口味的一部情感电影。
很满意导演对二人情感关系的处理。
自打被《新宿天鹅2》的浅野忠信帅到,这部已无法移开视线了。
35岁的爹和17岁的闺女,年龄差合适的不要不要的。
北海道小镇的雪海潮湿冰冷,爱欲的火焰,令二人陷入泥淖无法自拔又难舍难离。
影片对共同生活了7年的“父女”之间的关系描写,克制又摄魂,帅大叔的表演收放自如,看的人心乱如麻[阴险]。
这是白富美告别20岁的最后一部作品,惊天地泣鬼神,简直就是为自己的成人礼准备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很美的电影,落寞又哀伤,真喜欢这二人的表演,导演对主题、冲突、情爱、人伦的完美细腻的展现和处理,也十分具有说服力。
道貌岸然的豆瓣假圣母们给的分极低。
三观拿去喂狗,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佳片。
这部电影被定义为文艺伦理片,讲述一名地震后幸存的孤女与养父之间的不伦之恋。
比较小众且敏感的题材,而且搞不好还会被很多人骂变态恶心。
讲真,其实我是奔着二阶堂去看的,之前看《脑男》就被她的演技所折服,果然这部里面也很惊艳,感觉二阶堂非常适合这种病态黑暗情欲的角色。
当然男主浅野忠信的演技也是相当精彩的,综上,这是一部很走演技的电影。
孤女小花从地震中逃离被男人腐野淳悟收养,两个孤独的灵魂走在一起,淳悟对于此时的小花来说就像是地震后她仅剩的拿瓶矿泉水,深深地依赖与占有欲。
随着小花的长大,她对淳悟的“女友”小町展现出了莫名的挑衅与敌意,像她暗示着这个叫淳悟的男人只能属于她小花一个人,二阶堂将这种扭曲的带着极强占有欲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弹幕一直说体位很假,哦, 我看不懂的,总之羞羞脸就对了。
小町其实也是一个很和善的女人啦,长相也没有攻击性,只可惜她遇到的是淳悟和小花,她的这种爱是无法跨越那俩人病态的羁绊似的联系的。
不只是她,任何人的爱在淳悟和小花之间大概都是不值一提的吧!
小花将淳悟送的耳环藏在嘴里 给小町阿姨示威。
“他这个人啊,非常孤独,一直在忍耐,他不需要家人以外的人”“所以我跟淳悟说了,你不够格”比起莫名的敌意,小花对小町展现更多的则是不屑和坚信淳悟是属于她的。
腐野花对淳悟的爱偏执到了不可以理喻,难以名状,病态而孤独,决绝而又深刻。
“接吻吧,反正又不讨厌。
”是啊,淳悟不讨厌接吻。
一切都变得理所应当。
爱到极致是完全的占有,互相地占有吧,再完全一些。
导演用血雨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虽然我有点欣赏不来..),代表着罪恶的存在,禁忌之恋。
扭曲的爱情,荒诞的爱情。
But这一幕被大盐爷爷撞见了。
谁让你们大白天办事儿不拉窗帘,被熟人看到了吧!
看到了吧!
估计这个爷爷此时一脸懵逼。
大盐爷爷是个好人。
但是他干涉起了小花,他想让小花离开淳悟,小花觉得受到了威胁。
“全部都是我的!
”极强的占有欲又开始作祟了。
小花踩碎了爷爷所在的浮冰。
“小花,救命”“你就自己游回来吧 就像当时的我一样”爷爷说情感是能杀人的,一语成谶。
三观正的人可能看到这一幕就已经反感到极致了,不管怎样也不可以杀人啊,还是很好很好的大盐爷爷。
可是在小花狭隘的心理中,阻碍了她与淳悟的人,都要死。
到这里,这种扭曲、变态的心理一览无余。
大家都以为是爷爷的失足,小花与淳悟最后离开了这里。
落魄的男人与少女以为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但是不久,被昔日的一名卸职警官寻到了这里,淳悟无法原谅有人插足。
尸体被藏在柜子里,自此,腐烂的气息就一直存在,再也没有散去。
缠绕着小花与淳悟,是一生的羁绊。
二人熟知彼此的气味,深刻到骨子里。
就让我们一起堕落一起腐烂吧。
纵观全片,小花都是以一个很可悲的角色而存在的。
幼小的小花在地震中心灵受到了极大地创伤,无法痊愈。
之后淳悟的出现给了小花希望与依赖,短暂的平静之后是更加强烈的创伤,是不经历巨大灾难而无法感同身受的创伤,没有及时的治愈与开导,导致这样的性格也不为过。
腐野花,腐野,很深刻的诠释了小花与淳悟。
还记得小花对大野爷爷嘶吼的场景“那个人他想要的是一颗心,所以我给了他”“我都知道,他是我的亲生父亲是吧,我的身体告诉了我,我们流着相同的血,这里,这里,这里,所有地方,血脉相连…这有什么不对,那是我的全部。
” So,这是亲生父女之间的伦理片??电影的结局我看的不是很懂,这种文艺片套路太深了,无力再深层次的体会了。
只是一直记得电影开头的场景,淳悟点着蜡穿过漆黑的走廊,小花不自觉的跟着他,淳悟转身,小花看到了他的眼睛,看尽了孤独看尽了灵魂,就这样,沦陷了吧。
冥冥之中的相遇,相爱,只是一个背影,羁绊不断。
养父和养女的不伦之恋电影开端就是海啸带来的灾难,世界变成废墟,一个小女孩在孤独的流浪,紧紧抱着的水是她唯一能抓住的东西。
之后遇到了男主,男主收养了她,她也是男主唯一的亲人。
下一幕,女孩十几岁躺在男主的怀里,吃他的手指,这个极具性暗示的动作。
在海边,女孩为了独自占有男主,主动暴露了两人非正常的父女关系。
镜头一转,回到男主刚带小女孩回家,在餐桌旁,女孩问,你的家人是什么样的。
男人说,一团糟,所有人,都死了。
女孩说,吻我。
看到这我震撼,她才10岁啊。
这也是两人不伦之恋的开端吧。
这是明示,更加暗示是在男主带女孩开车回家的路上,男主说,我从此是你的男人了,正常人不会这样说。
这个电影最经典的场景,两人在血雨中性爱,不得不惊叹镜头语言之巧妙,将两人极致的病态的感情推到了顶峰。
不伦之恋,这个感情是复杂的,整个世界我只有你,你只有我,离开你我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亲人,我们相依为命,就像大海里的浮冰,我只有紧紧抓住你才不会掉到冰冷的大海中。
有人发现了我们的秘密,那只能让他们在这个世界消失。
女孩对着在浮冰上的爷爷崩溃大喊,我们是血缘至亲,我们的关系很纯情,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液。
男主在影片最后,躺在地上颓废的哭,我只是想当个父亲啊。
在我看来,两个人都对亲情极致渴望,只是没有血缘关系,女孩恋父,男主恋童(存疑),是会产生爱情的。
看到一条弹幕说,她亲生经历,养父和养女是会产生两种感情的,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
整个影片,阴暗,罪恶,孤独,极致,决绝。
真正打动我的,是女孩长大后和一个男孩约会,在酒吧谈起她的父亲,她想起的是小时候,等他下班,而他在冰天雪地中向她微笑走过来。
(此时男主还英俊帅气哈哈哈)像黑暗中的一丝光亮,北海道的雪景真的特别有感觉。
看了《庸才》喜欢二阶堂富美,看了《杀手阿一》喜欢浅野忠信。
那个穿着红色连衣裙奔跑着的少女和那个有着一头黄发的裂口青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富美仿佛天生有种演神经质少女的天赋,浅爷不用说,其气质太独特,也是出演精神偏执角色的老手了。
所以看这两位演戏就像看两位“变态”如何相处。
影片从一开始的冷冬之白,到后面的盛夏之灿,从养父和养女乘上一趟汽车出走,或者说逃难,想要远离命案,远离人言可畏。
生硬地分开,岁月流逝,前者或许还能看出些许温暖,后者慢慢显出颓唐,腐败与糜烂。
但是,他们的故事,可能从一开始就预示着结局不太美好。
不仅是冰河里的尸体与遗落的眼镜,被开喉的警察和堆满垃圾的房间。
更是背负的罪恶。
也许所有的美好,都在那雪地里,纯粹的一吻。
"你在等我?
"“嗯。
”相视而笑。
觉得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吧,就这样早晨吃着面包和荷包蛋,一起生活在宁静的小镇里,小别与相聚,家里有木质的家具和温暖的火炉。
仿佛那个冬天就是全部了。
所以后面的夏天才令我觉得如此残酷。
浴血交融那段全片最美。
我们仿佛开了上帝视角般,耳畔好似有人在说,呐,你看,这是禁忌的烙印,却又散发着夺人心魄的美感。
如果这只是个鬼父与少女的故事或许会落入三级片的俗套,但是这是成熟的少女灵魂与孤独的男人灵魂的故事,这样看来,就显得令人唏嘘。
两人一起踏上旅途,乘车出走 便是我想象的最好的结局,如果电影在这里画上句号,或许他们会就这样相守一生,过着普通的生活,有着平凡的日常也说不定。
无奈现实有它的安排。
想起《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的话:“ 对我而言,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惟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了 ”大概少女与男人就是这样的关系吧。
他们明白,彼此于对方生命的存在,任何人也替代不了。
电影最后一个场景,少女成长为女人,男人也老去了,一个化着精致的妆,一个衣衫褶皱已现颓唐。
两人于豪华精美的餐厅里隔着餐桌相视,我仿佛看到当年地震的废墟中,年轻男人也是这么与女孩相视。
是岁月,也是你。
PS:不说了,我要去补富美和浅爷的电影了
读完书觉得电影拍得好烂!
跟书完全是两套不同的逻辑。
一、父女的关系电影里加强了花的性格,塑造出一个类洛丽塔的早熟“妖女”,淳悟却面目不清动机不明。
书中的畸恋形成有迹可循。
淳悟父亲早逝,母亲性格大变,他寂寞不懂亲情,于是对花的爱就扭曲成掠夺,在所谓血脉中寻求母亲的碎片,自顾自把花捏成母亲、女儿、恋人三位一体的玩偶。
花其实是母亲在淳悟前来寄宿时和他出轨所生。
花因身世在本家地位尴尬,海啸来临时名义上的父亲将她抛上车让她活下去,自己却选择往回跑,和母亲妹妹一同死去,这场灾难奠定了她对“家人”这个概念的底层逻辑:不能分开,要一起纠缠到死。
她是家中的外人,渴求独属于自己,毫无隔阂的爱。
淳悟无底线的索求被她合理化成全盘托出独一无二的连结。
她乐意当养父的伽拉泰亚,没人教她这是剥削,她便误以为这是要紧攥住的筹码,是通往祖坟的必经路。
书中血脉相连和死亡的概念是核心,但是电影里完全抹去了淳悟的曾经,似乎孤独是起因,欲望在主导,情感发展无法细究,让人总想问淳悟为什么要选择花呢?
二、对畸恋的态度“老爹”大盐和小町是两位重要配角,他们虽然并非全然正面,但是可以代表一部分作者的观点:淳悟夺去了花正常生活的可能,花是可怜的。
大盐说“即使小孩不懂,大人也得作出榜样。
那家伙也好,你也好,不懂什么是家人。
所谓家人,不做那种事也能相处。
”花听后有迷茫和应激般的排斥,说明她虽然觉得这么做不对,但是为了拥有家人别无他法。
电影里安排她大喊“我允许!
”虽有义无反顾的勇气,但似乎弱化了花的无知和纠结,忽略了是淳悟带她跳进深渊。
小町想“我为何曾觉得她很大人气呢?
这是一个教育方式错误的、可怜孩子的脸。
我厌恶的不是花本身,而是隐藏于背后的、实情不明的某人的阴影。
”电影里她的功能似乎只剩下雌竞,很是可惜。
三、一些细节书中,花被淳悟带回家的夜路上经过一片密林,树林涌动似黑海,让小花很害怕,但淳悟平静开车,车灯似乎劈开海,踏着浪,目的地是名为家的存在。
这给了花极大的安全感。
电影里没拍出来这种感觉。
其次大家聚会小町看到父女两人亲密举动那里,电影是直接舔手指,书中是花抱怨抹茶糖不好吃,淳悟直接把糖卷了过来。
明明书中行为更亲密,结果却是电影里给人感觉比较突兀刺眼。
要是电影能扔掉大量空镜好好拍情节就好了。
前几天看了电影,于是接着去把原著小说读完了,还是觉得香港对电影的译名比较贴切又绝妙——养欲之恩。
我总是会被这种禁断畸形的关系吸引,鄂霍次克海上的流冰,不寻求交缠融合就会渐行渐离,所以执拗疯狂地渴求着对方,汲取榨干彼此的养分滋养出血欲的毒素。
比起电影的正叙我更偏好小说原本的叙事手法,全文在多个视角中转换,整体完全采用倒叙,故事从最后女儿出嫁讲到十几年前两人刚建立起收养关系。
同样的较大年龄差又让我想到心理罪,虽说心理罪正常的一至五本阅读顺序是按照常规线性叙事,但如果把第一本留到最后再读就会有很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方木和廖亚凡的复杂关系以刺痛完结,满地的破碎和悔恨隐约折射出多年前初遇的场景,他们相见的第一眼,是宿舍走廊上正在玩跳房子的十岁小女孩和偶然遇见她的男大学生。
而这本小说,经历了父女两人孤绝阴暗的爱欲与杀戮,读到终章所看见的是他们正式初见时的那天,从地震海啸中生还的孤女和蹲在面前注视着她的海上保安官,周身被昏暗吞没却又燃起星点烛光,从此之后共堕深渊。
电影里那场血雨之中的性爱令人印象深刻。
血脉相连、化为白骨都不要分离的两个人。
她是血做的人偶,是女儿也是母亲。
他的一切都流进她的身体,雨水般潮湿的气味紧紧包裹住那个女孩,抵死缠绵,渗入四肢百骸,遍地开花。
很喜欢女主角的名字,腐野花,好像能闻到花朵或果实熟透至腐烂后咄咄刺人的甜美气息,枯朽腐烂令人绝望窒息的美丽。
本以为于她而言这是崭新的姓氏,没想到这才是她生来就本该拥有的名字。
孤独的心饮鸩止渴来逃离寂寞,杀掉所有前来阻挠的人,用鲜血和体液隔绝起只属于他们的孤岛,舔舐吞食,永远相爱。
到现在我才发现。
活在自己现实里的人才是最勇敢最无畏的人。
活在自己的现实中才是最幸福的,最勇敢的。
解决当下的问题本身就很快乐,不是吗?
我就觉得解决我现在的问题,我就特别的快乐,特别的爽,我没有必要去解决那些问题。
什么生命的意义啊什么人生的快乐啊什么人生的价值啊不需要解决那些我就解决好我自己的问题我自己就会很有价值。
活在幻想里的人有一种,他们遇到了生命的意义的这些问题但是去背负别人的问题,去思考别人的问题,而不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一种伤害。
你根本不需要去替别人背负那些东西,什么解决社会的问题,解决幻想的问题,解决人生的问题,解决意义的问题,像那些哲学家一样那些东西。
本身就是那些人活得无聊,给自己找了个事做。
那本身就是他们的工作,看那些书,看那些文学作品,那本身就是对你的一种伤害他们会告诉你世界上有这些问题,有哪些问题是的这些存在,但是世界上问题多了去了,不一定非要你去承担,不要替那些人,背负那些东西他们会伤害你你去曾经的那些当中体会那些故事,他们会很伤害你的。
会掏空你的心掏空你的能量掏空你的力量。
然后你什么都做不到。
人生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活好自己的问题,这本身就很爽
随意点开的一部电影,剧情简介和主演我都没仔细看。
到后来小花戴上眼镜之后我立马去看演员表,"宫崎葵?",结果不是,完全不认识的女演员。
顺便看了看男演员,一样不认识。
地震之后的小花异常的平静,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那些对着亲人尸体嚎啕大哭的人们;抱着一大瓶矿泉水和处在阴暗处的奶奶对话,“要不要喝点水?
”,在奶奶伸出手之后却又将矿泉水在怀里抱得更紧。
地震之后小花失去了所有,当时的那瓶矿泉水就是她的全部。
之后淳吾来到她面前,她将手中的矿泉水递给他,他拧开盖子又递还给她,她却不再看着水,只看着他。
在回新家的路上小花梦见了地震时爸爸抱着自己狂奔的情景,她第一次嚎啕大哭起来。
淳吾握住她的手,说:”以后我就是你的男人“小花慢慢回握住淳吾,就像抱着那瓶矿泉水一样。
小花长大了,面对淳吾的女友有敌意,但更多的是轻蔑。
—”小町阿姨真是个美人啊。
“ —“要做家人的话,别人是不行的,所以我跟他说,小町阿姨是不行的。
”仍然是明媚的笑,笑着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小町。
她是那么的胸有成竹,她知道,淳吾是她的。
她和淳吾一步一步越过边界。
在阴暗的房间里吮吸手指;在雪地中美丽的接吻;在血雨中做爱。
昏暗的光线,白茫茫的雪地,刺痛人眼的猩红的血。
他们的爱从不明朗到明朗,再由明朗迈向禁忌。
她站在浮冰上冲着发现她和淳吾事情的老爷爷大喊,“有什么不可以!
血脉是真的!
感情也是真的!
””神是不会允许的。
“”我允许!
“”全部都是我的!
“近乎歇斯底里。
她又想起了当时地震时的自己。
”像那时候的我一样游过来吧!
“淳吾的烟越抽越多。
他只抽一种烟,烟的名字叫”希望“。
我不知道是他自己抽完了自己的希望,还是因为没有希望才去抽希望。
我只知道,一天又一天,他越来越寂寞,越来越绝望。
小花和优秀的男孩聊天约会,她说:”我越来越不了解我爸爸。
”并不是淳吾变了,是她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是她变了。
淳吾不再是她的全部,但她确实是淳吾的全部。
所以最后,餐桌下小花对他的挑逗以及眼里的挑逗,最终也只让他抿了抿嘴唇,说不出话来,眼里全是沦陷。
“我只是想做好一次爸爸。
”看到最后淳吾哭着说出的这句话又在我耳边回响了一下。
可是,这并不是他许下的诺言,对吧。
剧情衔接太生硬,chua一下就开始干,chua一下就嫁人了
因为血脉相连,所以永远信任你、照顾你、爱护你,于此同时又是完美切合的情人。两个孤独的人从彼此身上找到亲缘和爱情,真就不容于世嚒?P.S.也想吮浅野忠信的手指
+.5
玩儿的是真又哀伤又变态。很有意思的女性观察角度(小说作者为女性,但不清楚电影改动了多少),从上野千鹤子所言“父亲的女儿”视角出发,女儿作为主动的诱惑者试图扭转父权环境下的恋父语境,被拉下神坛的父亲一直处于被动且纯洁地位“我只是想做个父亲”(但这点实在因过于主观而可疑),是女儿主动去满足了自己与父亲共同的欲望,而不是父亲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去侵犯女儿。意识流叙事的一个缺点就是人物动机不明显,但女儿视角下自己的爱和父亲的保护也不需要任何动机。浅野忠信真是数十年如一演帅气变态(但我挺爱)。
什么鬼
节奏太慢啦,困死我了
这个故事其实一点不浪漫。血色禁忌,那段血雨太赞了。
二阶堂富美又邪又美//感情和秘密,危险又上瘾,常常能把人给撕碎了//电影呈现出是细腻还是空洞,可能正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所以这部电影到底是细腻还是空洞呢,就见仁见智了
床戏太少,裸露程度也太低,失败!
#重看:寒天冻地里花含苞待放,男人的眼睛还有爱欲的光。随着浮冰之上的第一个死亡,他们去到了狭窄逼仄的地方,汗液、性液和血液交融,躺在金鱼和炖菜中的尸体死不瞑目,花向着夏日祭的烟火茁壮生长,男人的灵魂被抽离。后来,他们去到了更肮脏不堪的屋子中,男人是被花汲取掉所有营养的空壳,而这世上不会有比花更美丽的东西生存着了。
这俩人怎么这么适合演不伦....二阶堂的演技真不是吹的
很巧合的是郑雨盛和浅野忠信去年各自有一部卖肉片儿上映。俩人都是1973年生,都选择在40左右的年纪用床戏来证明点儿什么。反观Ewan,腰带系得是越来越紧了。#有些微妙有些神奇#
压抑的禁忌之恋,连情色场面都要用血雨冲击观众神经。一切都源于失去一切从而要占有一切的花,男人不过是孤独和不知所措的不作为,从幼年起的占有欲榨干了他的养分。两人的家从冰天雪地间的整洁,到出逃后的凌乱,花继续开放,男人早就坠入枯萎的深渊。画面音乐抢眼,演员到位,就是叙事过分意识流了。
两个重大改动:1原著用的倒叙改成了正叙;2去掉原著悲剧结局,在两人重逢处结束;抽掉成年小花(代入作者无意识的伦理意识)全篇回忆视角之后,从少女小花视角描述两人因亲生爱又因亲情分手再因欲复合的过程虽然更纯粹,但也少了不伦与伦理两者对立的张力所催生的无可奈何的哀伤基调,内核则由一个爱情故事变成了一个女性成长故事。
二阶堂富美竟然演不出工口的感觉,她除了歇斯底里演不好别的了
除了浮冰杀人之外,其他病态的美感都过于浅薄
冰天雪地里,一个中年大叔和小萝莉KISS,画面谜之美好。。神一样的血雨。。浮冰很美,结局很烂。
日本式的虐恋,严重挑战心理承受极限,很不舒服。
冲着浅野忠信和fumi的阴湿禁断恋来的,但在我这还不够阴湿,看的很不爽的点有:1.男凝味也太重,剧情塑造的只有花很鲜活,淳悟就是个很空洞的形象,小花的感情在女性观众的我看来没有立足点,如果不是浅野忠信更是没有0.001%的说服力,看起来完全就是个废物老男人的最终幻想,对高良那些行为也只是希望找个好掌控能臣服于他“女婿”2.这么多事之后最后男主还要美名自己只不过想当个老爹,还要女主感叹我们父女真是孩子,自我欺骗到这个地步有点搞笑了吧,家人的强调更是讽刺,不必对这种设定下的关系来一出莫名感动的。结尾有点不明所以,阴湿感也是要有突破口才爽才对,全片都略平,关于犯罪的部分也是草草收尾...但是fumi演的太好太好了,fumi气质太适合这种明媚但又点忧伤又像狐狸的人设。冬天补这部,看的时候更冷了...
原著里那种泥沼气息也拍了出来,黑色的海和北海道的自然景观太美也太残酷。“自新大陆”别有用意,求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