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部分评论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我是挺迷科幻电影,不过看的科幻电影应该不算特别多。
看到月球破碎,首先想到《银发的阿基多》,克隆人嘛,《月球》不解释,至于最后那个烟花,额,《独立日》大家都懂的。
不过有相似地方很正常啊,都末世科幻片了,总不可能还和人打吧?
那得有个外星的高富帅做对手吧?
既然是外星的科技总不能比我们弱吧?
比我们强的还胜这么轻松不太可能吧?
不用人类最强武器核武不行吧(说到这个想起了某电影里用了核武还悲剧的某片)?
核武都用了总不能尽炸些小兵吧?
无比炫丽的大爆炸都有了主角总不能不在吧,那你还好意思说你是主角?
主角都死了女主还能死,岂不是不给人希望?
女主孤独一生不太好吧要不来个男二号吧?
完美剧情,perfect!此致!
一般来说我看电影,见到汤爷分数会预扣50%。
Oblivion同样。
但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倒是改变了看法,这是一部不错的科幻片,至少比同一个导演上次拍的Tron Legacy要好。
Tron Legacy是我很不以为然的一部电影,我曾经还写过一篇评论批评它(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79075/)。
Oblivion在故事上比Tron要丰满不少,当然现在来看还是比较单薄,显得导演掌控能力不足。
但是我看这部电影把分数加上去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说唯一原因是那艘外星人的飞船,那艘纯粹的四面体外形的物件。
说起来外星人飞船到底什么样大家没人知道,毕竟没有谁真正见过外星人。
UFO一般都是飞碟状的,这个形状可能是人类大脑的某些方面作怪,跟外星人自己没什么关系。
于是我们一般从科幻小说或者电影里来寻找一些答案,Oblivion我不得不承认交出了一个相当漂亮的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无”,一部真正优秀的科幻作品所给出的答案。
与拉玛相会中的拉玛飞船是一个简单的圆柱体;2001中的独石,1:4:9;Eon里的“土豆”,用婚神星改造,内里是一个延伸至无限远的圆柱空间;环形世界则是一个围绕着恒星的环带。
这些经典科幻中的经典外星造物都是庞大神秘而不可言说的物体,正所谓Big Dumb Object。
它反映了经典科幻里最经典的母题:人与未知的相遇。
这种由巨大的神秘而超越人类理解能力所形成的造物所激发出来的感情,正是“康德意义上的崇高”:人类被自然规律之伟力和其中蕴含的美所感动。
Oblivion里的这一艘纯粹四面体构成的飞船也符合这样的特征。
导演到最后都没有揭示这些外星人的样貌、形态、面目、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以及他们来地球的终极目的,这是很符合科幻精神的做法。
除开影片里设计精美的飞行机械,住宅和装饰,对我来说,这艘纯粹的有着神秘外星精神的巨大飞船更加让我感动。
其实这部片子不算是上佳,所以我把评分打得中庸点,这样才不至于误导群众。
但我对于本片的好感是缺乏理智的、不成熟的,非要控制这种好感,臣妾做不到啊。
首先,导演十分、相当、完全会建模,无论是空中豪宅和飞行器都设计得赞得一逼,自去年的《普罗米修斯》之后最漂亮的飞行器啊,所以无论他怎么以MV慢放的形式全方位展示这个尤物在空中飞行、降落、交战,我都觉得:come on,还不够!
其次,导演本片的背景设定简直全中我萌点,我的科幻萌点排行基本是这样的:1、大型机械>2、打外星人>3、遗弃的文明,本片TM全占了!
再怎么俗套我都可以跟着情深深雨蒙蒙了。
虽然导演做的机器还不够大,外星人打得也不够轰轰烈烈,但是文明遗弃的很漂亮啊!
废掉的球场、图书馆、埋在土里半截的帝国大厦,真想对导演深情地说一声:哈尼,你穿越回过去对高中时代的我进行了大脑皮层的扫描么?
就像当初看《普罗米修斯》一开头法鲨演的机器人在漫长的星际旅程里面看《阿拉伯的劳伦斯》狠狠戳中我的萌点,在这部片里,阿汤哥在球场里回忆自己看到的最后一场“超级碗”,在废弃的图书馆里捡古罗马诗歌集,和妞在埋了半截的帝国大厦上卿卿我我,以及牵着手看安德鲁.怀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简直就是有人在我的萌点上跳拉丁的感觉啊。
最后本片情节的确真的BUG略多节奏略奇怪致敬的东西也略杂,神奇的是,我居然都比较受用。
因为本片很像一部从遣词造句到情节逻辑都十分老派、十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科幻小说,但是用的是二十一世纪的科技。
感觉就像有人将你小学初中时代对于科幻小说的感觉,用现代科技构建出来了,对我而言,这尼玛才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啊。
何况,作为一个星战粉,在特效、想象力和宇宙观面前,情节和逻辑是什么?!
能吃么!
PS:咱对付外星人能多点招数么,从《独立日》到《洛杉矶之战》到《复仇者联盟》再到这部《遗落战境》就只会一招:炸丫的母舰。
外星人做战前分析多看几部这样的片子就能熟练掌握我们的思路了啊,同志们,同样的招数对圣斗士都不能重复用第二次,何况外星人啊,好为我星球担忧。
约瑟夫·科金斯基之前导的《创:战纪》,我看过后就觉得很平庸,感觉平白浪费了一次imax观影体验。
这次的《遗落战境》也给了我类似的感觉,四个字“平淡无奇”。
看完你会感叹:啊,就这样?
好吧,也无所谓了。
单独说它的不好,不好说,有比较才有差别,就拿去年看过的《普罗米修斯》,来谈谈感受。
看完《普罗米修斯》,我会感叹,啊,好看,还想再看一遍,结果是后来又看了两遍。
遗憾的是《普罗米修斯》当时看的是普通3D,不是imax,遗憾。
接下来大致比较一下两部影片(当然是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好,和《遗落战境》的烂):1,关于故事的叙述,两部影片都是清楚的,不同的是《遗落战境》简单,而《普罗米修斯》是简洁。
《遗落战境》故事一直都在平铺直叙,出现转折的时候,给人的感觉也是:“好吧,这不稀奇啊,真是被用烂的桥段”。
故事发展如果用心电图来描述的话,《遗落战境》是一个死人的心电图,一直是直线,没有跳动,在后半段出现了一个跳跃,是被电击了一下,然后又变成了直线。
而且那个跳跃也显得很人为和俗套。
《普罗米修斯》的心电图呢,是一个年轻人的,曲线中清晰的脉冲,再加上适时的刺激导致的跳动。
2, 场景方面,《遗落战境》的场景变化太单一了,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地方,很容易让人观影疲劳。
没有让人想要一窥究竟的感觉。
当然场景也不可能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了。
《普罗米修斯》的场景,从古代到现代,再到太空,然后由太空进入到外星球,最后从外星球又到外星飞船内部,而且外星飞船内部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整个故事就是随着它的发展带着你进入不同的新奇场所,让你觉得新奇而充满好奇。
3,人物,《遗落战境》中的人物也太少,而且都缺乏鲜明的个性。
总共就那么两三个人在对话,对话内容也不停的重复。
我知道导演是想加强想表达的东西,可是人物对话如此的简单会让观众觉得无趣的。
相反《普罗米修斯》几个主要人物都很有个性,即使是几个配角出境不多,但是观众也能感受到他们不同的个性。
4,科幻创新和哲学,《遗落战境》中的科幻创新成分太少了,故事的转折用的还是以往很多影片和科幻题材中老掉牙的元素,没有自己的东西,连最后的一个转折都是那么的老掉牙。
《普罗米修斯》的科幻成分虽然也能在各种影片和科幻书中找到原型,但是他做了很好的改进,比如,人的起源,洞穴人壁画意义等等。
科幻题材的电影,不可避免都要牵扯到哲学问题(纯粹恐怖科幻片除外),《遗落战境》看不出来有啥哲学意义--当然它一点都不恐怖。
《普罗米修斯》从故事一开始就把哲学问题展现在了观众面前:人类从哪来的?
以及要去往哪里。
它一直围绕这个哲学问题展开。
虽然《普罗米修斯》包含了很多信息,但是它都不是肤浅的展现和说明,很多细节需要观众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比如,为什么刚开始瀑布边的外星人要服食那个液体?
他是被逼的?
还是自愿的?
等等。
原帖作者:steffi52地址:http://tieba.baidu.com/p/2342446327*我只是代发*之所以这么晚才写这篇帖子,是因为前几次观影自己都忽略掉了很多东西,后面几次观影,多看一次都能从里面找到更多细节,非常有意思的经历。
这部电影跟里奇一样,很多细节,前后贯通,让遗落成就了一个逻辑完善,细节丰富的好故事,而不像之前有些人说的,逻辑混乱,前后矛盾,我只想说,看电影的时候你该用心去看。
遗落的故事其实很好理解,并没有刻意把故事复杂化,甚至有很多科幻电影常用的梗,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新意,就像有科幻迷说的,《遗落》在致敬各个经典科幻故事的基础上,拍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先推荐一篇北票吧@基地公民 的影评,他从一个科幻故事的角度对《遗落战境》的一些细节做了解读,很值得一看的文章。
链接如下:http://tieba.baidu.com/p/2320356415?pn=1下面结合我自己的观影来解读一下遗落的小细节:1、影片开始的翻译错误 一开始提到人类都移居到了泰坦星,土星是她最大的卫星,好吧,只能说国内的翻译们地理成绩都不大好吧,明明泰坦星是土星最大的卫星,他们给倒过来了。
2、哈珀和维卡的合影 影片最后回放了,2017年哈珀和维卡乘坐奥德赛号前往泰特调查的时候,维卡拍下来的。
3、泰坦和泰特傻傻分不清 泰坦是土星最大的卫星,是影片中所谓人类移居的行星,泰特是影片中的那个大型三角机器(暂且说他是个机器吧),有不少人经常搞混。
4、泡泡飞船上的小人boob 小人的原型应该是民谣巨星鲍勃·迪伦。
5、Sally为什么不二十四小时监控工作?
很明显,泰特所使用的画面是奥德赛飞船中Sally的影音图像,利用哈珀原上司的图像来指挥他们。
但是,一个人不可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同时,从技术层面来说,地面和空间站也是不能二十四小时连线的。
而且从电影里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地球经历过大战,包括通讯体系在内的设施损毁是很严重的,即便是给哈珀放哨的维卡,监控时所获取的图像质量都非常糟糕,而且经常中断联系。
6、关于Sally的画面 很显然,泰特所使用的画面是经过实时剪辑的,他要分析对方的话语然后做出反应,所以画面质量很差,而且一直在跳帧,泰特还很聪明地剪掉了NASA的logo,并采用黑白剪辑的方式,避免露出马脚。
sally的原画质从后面的回忆可以看出,还是很清晰的。
7、Sally为什么一直在问你们是不是effective team?
泰特本身就是利用奥德赛上的东西为克隆人复制了一个假的想象空间,比如那张照片,让维卡和哈珀自动组成了一对恋人和工作伙伴。
但是很明显他是不放心的,但是作为机器他也不能在地面监控,所以这句话能让他时刻知道对方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他可以马上反应,就像消灭49号维卡一样。
8、哈珀的帽子 纽约洋基队的帽子,很多人都喜欢戴的,阿汤本人是洋基队的铁粉,不论是生活中还是电影里,他都经常会戴这顶帽子,在美国应该很容易买到。
9、无人机的扫描方式 就是通过DNA序列来辨认,因此后面49可以随意启动52号哈珀的泡泡飞船。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后哈珀带着老爷子去泰特的时候,泰特只知道他带了一个人,但没有发现这个人是谁。
后面185号无人机在峡谷寻找49号哈珀的时候,地面明显有两道DNA序列,一个是哈珀,一个就是茱莉亚,但是因为泰特的资料库中没有茱莉亚DNA的资料,所以无人机的显示屏上,下方的人物资料是空白的,只显示了哈珀的资料。
10、老爷子为什么抓49号哈珀?
因为需要可以设定无人机程序飞去泰特的哈珀,而陷阱就在49号所在的区域。
11、关于图书馆废墟的那本《古罗马谣曲集》。
之前有人问,明明哈珀只是拿着那本书看了一下封底,爷爷怎么说看他认真去读,这里是不是有逻辑问题?
答案当然是没有问题。
首先看一下时间顺序,抓到哈珀之后老爷子说过,曾经一次看到他在一个废墟里捡到一本书,拿起来仔细看,老爷子好奇他想要知道什么,所以他想把哈珀抓回来,很明显,在图书馆拿到那本书之前,已经布置陷阱了,所以这本书其实不是指《古罗马谣曲集》,而是哈珀之前捡到的书,从他的湖边小屋就可以看到,他收藏了很多旧书。
湖边小屋还有一个彩蛋,哈珀将谣曲集带到小屋,放在了一本书的上面,那本书是《双城记》,其实这就寓言了故事的结局。
12、哈珀捡到的猩猩玩偶 玩偶应该是帝国大厦售卖的纪念品之一,哈珀追查信号的时候,这个玩偶是一些纪念品杯子掉在一起的。
13、奥德赛飞船的掉落 老爷子抓到哈珀之后就说过了,他们之前一直在破解GPS密码,直到那个时候才破解成功,把奥德赛号召回了地球。
14、辐射区的设置 泰特给每一个哈珀都设定了一个区域,对他们说边界之外的区域是辐射区,其实只是要隔离哈珀,避免他们碰面。
15、哈珀和维卡之间的通讯因为地球的通讯被破坏,所以他们的地面信号是非常差的,而且信号可能也不大,哈珀去湖边小屋,随便通过一个峡谷和瀑布就能够阻挡信号,使自己摆脱维卡的监控。
16、维卡对茱莉亚的反应以及她的记忆哈珀救回茱莉亚之后,维卡有一个镜头,一脸惊恐地看着茱莉亚,如果都是人类的话,维卡没有必要一副看到外星人的表情。
而之后哈珀问她,你记得她(茱莉亚)吗?
你还有任务之前的记忆吗?
维卡明显是不想谈论这个话题的,到这里其实就可以推断,有记忆的人不只是哈珀。
到后面,49号哈珀带着茱莉亚回到tower想带维卡走的时候,维卡第一句话问的是“it was always her,wasn't it?”,应该是翻译为,一直都是她,对吗?
(国内翻译的是你一直爱她,太突兀了)从这里就很明显可以看出,维卡对茱莉亚和哈珀是同时存在记忆的,而且她心里清楚,在三个人的关系里,茱莉亚是个巨大的威胁,而她不想失去哈珀。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她要赶紧送走茱莉亚的原因。
17、哈珀在奥德赛坠毁的现场发现了什么?
在寻找飞行记录仪的时候,哈珀看到飞船残骸有问题,里面有东西被取走了,就是飞船上的小型核反应堆,这在后面爷爷自己有说明,他们召唤奥德赛的目的就是想拿到核反应堆作为武器。
18、维卡对泰特的谎言哈珀带着茱莉亚去找记录仪失踪之后,为了不被泰特发现,维卡特意撒谎,撒谎的方式其实就是保持呼吸平稳,保持表情和语调正常,不能让泰特看出异常,而哈珀发回信号之后,泰特也就没有继续追查下去。
说明泰特作为机器也是有缺陷的,他通过判断对方有没有撒谎来确定双方的合作没有问题,而维卡只要刻意掩盖一下就可以瞒过他。
而到了后面,49叛逃之后,泰特才意识到出了问题,问题就出在之前失踪的那段时间,所以他很聪明地调出了之前和49号维卡的通话记录,确定了目标地点,再次派出无人机,那段记录不是泰特和52号维卡的通话,很多人都搞错了。
19、茱莉亚为什么一开始没有认哈珀?
醒来之后面对的是一个不认识她的维卡和哈珀,她肯定不会随便说什么,因为她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所以她才说,在拿到飞行记录以之前,什么都不会说。
20、无人机那么难对付,为什么109号一下子就被茱莉亚开枪解决了?
之前说过,109号一直没有装甲,仔细看就清楚,109号是没有白色外壳的,所以他就是个活靶子。
21、为什么52号维卡没有看到49和52号哈珀的情况?
49号哈珀遇到52号维卡之后,维卡说了一句,无人机越界之后,通讯就断了,所以她当时看不到情况。
22、为什么52号维卡没看出49号哈珀?
哈珀的脸没有变,维卡没注意到细节问题是正常人的反应,就像你不一定注意你同事每天穿什么衣服一样,不会因为衣服变了就觉得不是同一个人了,更何况还只是衣服的小细节有变化。
(再说52号的维卡绝对不回提前想到会有克隆人的存在。
)23、关于本体哈珀的回忆49号哈珀飞往泰特的时候开始听飞行记录,后面穿着黑色宇航服的哈珀就是飞行记录仪中回忆的本体哈珀,这里49和本体回忆是一直在交替进行的,很常见的蒙太奇手法,很多人没看懂。
24、结尾处一个不太恰当的翻译泰特问哈珀为什么带茱莉亚来,哈珀的回答是we are more effective team,翻译成我们是更有效率的搭档比较好,这正中泰特的心思,而不是国内翻译的最好的搭档。
*以上纯属个人观影看法
说在前面,我看完了几乎所有的评论,好的不好的,机智的脑瘫的,发现好多人真的没看懂人家说BUG,垃圾,没新意,抄袭。
我就问一句。。
你看独立日为什么不吐槽小飞机成就大梦想却说我们小汤哥炸碉堡的精神???
下面是我借鉴总结的一些脑补天才们的总结,我再加工放在这,就算是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看过这个之后再去吐槽,会显得自己不那么白痴。
---1.故事的开端是外星人入侵,在研究地球的构造之后,击碎月球,造成海啸、地震、板块移位,然后再克隆JACK军团消灭剩余人类,仔细看过电影的都记得电影里黑人老大曾描述了一句,JACK曾是人类的英雄,这是为什么?
因为发射太空船去探索外星来客的时候全球直播,所以大家都认识他,但后来为什么黑人还说了一句,JACK回来的时候却是成千上万个,而且拿着枪,变得冷血无情。
这是因为外星人给克隆体植入了某种记忆,主人公的记忆是维修任务,而成千上万的JACK任务则可能是消灭被核污染过的人类,这也在女二号丢弃JACK送给她自己养的鲜花时得以印证,被核污染了。
但这里我还想说,到底人类有没有发射核导弹来反抗?
我觉得没有核战,因为核污染区是假的,只是用来分割每一个克隆人区域的幌子,况且月球毁灭时的地震、海啸等等各种灾难来临的时候,有时间让人类使用核武器吗?
黑人老大说还好地质够坚硬才保住了仅有的一些人,当幸存者庆幸没有死时,JACK军团从飞船中走出来,带着枪,变得冷血无情。
所以我觉得核战,是没有的事情。
至于有一个世外桃源应该是各种灾难之后仅存的的绿洲,为什么会阻断信号,则是因为这片绿洲正好是49号和52号JACK管区的交界处,所以两边信号被屏蔽或是信号弱,这也是说得通的。
2.在外形体吸住太空船的时候,JACK觉得已经无法逃生,所以紧急放开了逃生舱,输入指令让逃生舱返回地球。
并且黑匣子一直在记录着对话且分开后同步操作。
60年后逃生舱才会回到地球。
在这过程中地球已经毁灭了。
3.起初泰坦只捕获了这一对地球人,打算以他们为原型创造克隆人。
根据对这俩人生前最后行为的分析——维多利亚拍照、对杰克的暧昧等等,作为硅基生物的造物主作出判断:这种碳基生物最佳的合作方式就是一男一女的情侣,同时两人会以一种名为“爱情”的情感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因此,全片中母体反复提到“你们是否是最佳拍档”,这是对这种关系的暗示。
于是母体将这两人的恋人关系作为记忆和维系两人行为的记忆在克隆时植入,布置他们温馨的空中楼阁,摆上照片——但是,硅基生物始终还是败在了对“地球人特殊的伟大的爱情”理解的偏差上。
维多利亚对杰克的感情是暧昧——从杰克的回应来看,杰克对维多利亚也并非完全排斥(茱莉亚的的身份是俄罗斯宇航员,所以她和杰克的关系可能是在训练过程建立的,同时很可能在训练过程中,维多利亚也产生了对杰克感情)——而杰克的真爱是他的妻子茱莉亚。
也正因为对茱莉亚的思念,才使得杰克克隆体一直存在着BUG——造物主设定的“一男一女couple”的组合存在BUG(事实证明不止49号,52号也有类似的回忆片段闪回)。
因此当造物主发觉杰克找到自己真正爱人的时候,它决定修正“一男一女couple”组合的bug,就是销毁维多利亚,以茱莉亚代替,所以才会要求杰克把女主角带回去。
然后回到刚开始的问题,之前造物主已经展示过了“利用无人机进行抹除克隆人”的行为,所以既然要建立以“杰克+茱莉亚”为基础的组合,自然会先启动抹除“杰克+维多利亚”组合的程序,因此除了被49号绑架的52号,其余所有杰克克隆体在49号决定返回泰坦之时,就被造物主“格式化”了。
4.其实sally根本就不是外星人,那仅仅是外星人捕获到宇航员与NASA远程通话时候的影像借用他们仅有的获取到地球人信息,来反馈给克隆人。
(3,4段分析我认为是整个影片的核心,导演利用外星人的角度,完美的塑造了一群根本没出现的生物的如何捕获星球生命一步步征服,统治,奴役的种种行为,冷酷而客观)5.是外星人在掠夺地球资源上,有观众和49号JACK叙述的想法一样,把海洋带走,我个人不认同,为什么?
第一水太多,太重,就靠几十个那么大的抽水机能带走?
第二黑人老大对49号JACK的一段台词,那些外星人是在以一个星球的资源供给另一个星球,所以我觉得大机器抽水是为了提取水中的氢的同位素氘和氚,通过核聚变变成能源再通过外星人自己的方式送回母星。
6.为什么是49号是那个人?
49号感应比较强纯粹因为他驻守的区域正好是帝国大厦,是他跟他妻子的求婚地点。
不断的闪回让深层次记忆不断触发。
7.是关于49号JACK和victoria两个星期之后离开地球的设定,真是如此吗?
当没进taitan飞船时我也以为是真的,为什么?
因为既然还有2个星期就要离开地球,那外星人为何还在孕育成千上万个克隆体呢?
既然是来掠夺能源的,那就不会浪费资源,这个道理很简单,所以2个星期之后撤离的设定也是外星人骗人的,我认为目的是防止克隆人过多的居住在地球而出现记忆恢复,所以才会定期更换克隆人,直至真正没有能源时。
这个点也是大多数观众诟病的模仿《月球》的地方。
8.是克隆人的需要问题,有人说那么高科技没必要人类来打理维修,但这没什么说不通的,电影中没出现过任何一个外星人,只有一个类似眼睛的物体悬空在那,用思想操控着(sally的假影,来自当年太空船和地球沟通时候的影像),二来外星人也不是所有星球都能适应,可能有空气反而让他们不能生存,49号JACK也说过一句,机器只是机器,而我才是武器,那也指出机器有不能做到的事情,人类是聪明的,可以去维修机器所以被用来维修很正常。
8.人类克隆在很多电影题材里都出现了,克隆人有没有可能携带本体记忆则是科学家讨论的重点,这部电影也在向观众传达这样的信息,我感觉导演是反对克隆人类的,他利用本片展示出克隆人携带本体记忆是多么的不人道,而且他也别有用心的告诉观众,不是个个克隆体都是有本体记忆的,为什么?
因为JACK阴差阳错遇见两个victoria时都问她同一个问题,愿不愿跟他去下面的地面看看,都到的答案也是同样的。
而且黑人主角冒险让JACK回去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看出49号的JACK和其他JACK是不一样的,49号有更多的疑问在心里,而其他则没有,所以扛着狙击枪的中士问了黑人一句,你为什么觉得他和其他的不同,这里的其他是指其余的50多号JACK。
最后的52号JACK是因为遇见了49号而让他心有疑问才去探索的,并不是也携带了本体记忆,这点才是关键。
最后,其余的那些JACK和victoria怎么办?
导演这是留给观众自己来回答,但貌似又一次表达出自己对克隆人类的控诉。
此片留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二个小时的特效画面,更多则是整个故事衍生出的意义。
颇有些《七宗罪》《盗梦空间》的意味。
(在这里我又不同的见解。
我觉得更多的是表现了人类这种生物不同于宇宙任何其他生物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有爱情,爱情可以打败一切,爱情可以创造奇迹,爱情可以唤醒我们最深的记忆)
人类在繁衍过程中,一直再问三个问题:我是谁?
我从哪儿来?
我会到哪里去?
生存或者毁灭,都被这三个貌似不会有终结的问题所推动。
也许有一天我们发现,推开一扇门,外面就是《楚门的世界》,或者是《黑客帝国》,亦或者是今天的《遗落战境》。
宇宙之大,当不断的探索,不知道地位智慧是否充满敌意?
不得而知。
《超级战舰》告诉我们宇宙丛林的生活法则,不要肆无忌惮的把自己暴露在未知的宇宙丛林中,地球也许终究会成为一个猎物。
阿汤哥被封存的记忆因爱被解封,这是已经完全智慧化的外星人完全没有意料到的。
可怜的阿汤哥发现真相以后,为了完成自己最后的救赎,摧毁了掠夺地球资源的外星母体。
女二号深爱着阿汤哥,如果阿汤哥也深爱女二,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有工作、有拉风的飞机、有美女、有豪宅,地球资源如果能用100年,地球反抗军能支持100年,估计还能活100岁还不会失业。
外星生命估计进化的太完全,完全不懂地球人类的那些不够理性的文明。
可见,要征服地球,一定要花时间多研究下人类。
鉴于一则小短评容纳不下这片的糟点,我决定展开来吐!
1,男主角真的不是GIS里的失忆垃圾佬转世么?
西方人的我执真的比东方人重得多啊,“记忆=身份”这个公式,在草薙少佐眼里根本就是低级错误。
“自我?
啊,你说的是记忆那种无聊的东西吧?
”可是老美信,不但信,而且知行合一,说干就干,真的把老东家给灭了,幼稚啊!
Anyway,最后苍凉的配乐和狗血的英雄主义还是把我煞到了。
2,说到配乐,那种苍凉史诗感真是令人念天地之悠悠,那啥那啥,杀伤力巨大。
可是能不能不要在鱼缸里做爱的时候放啊摔!
下面万众瞩目并不代表着这场XX就能名垂青史啊,圣婴降临是怎么着?
我看到这段的时候椅背都笑颤了。
3,最后小朋友露面的时候我心里一惊:算来算去,49号备胎和朱莉娅合体的唯一机会就是在湖边那一晚吧?
一炮中的,不愧为指挥官大人……的克隆人!
但是,我没记错的话,朱大姐白天刚刚小腹中弹,白天一枪,晚上一炮,真的大丈夫咩?
只能说,2077年的医疗水平真的高到我等凡人不能想象。
4,知识就是力量,这话一点没错。
叛军不但自己爱读书,而且热衷于用书籍来甄别备胎中脑后有反骨的人。
全片散发出一种灵知主义的气息:打破知识垄断,是通往终极救赎之道的唯一出口。
5,那么继49号备胎爆胎之后,52号备胎是如何被选中成为女主角老公二代目的呢?
我猜想,拣选程序很有可能与一代差不多,用书来进行。
说不定还借鉴了活佛转世的做法,把一代的遗物给他瞅瞅,看看眼熟不……6,阿汤哥的演技是真烂啊!
不论两位女主角多么的含情脉脉、浓情欲滴、愁眉深锁、含悲忍痛,阿汤哥的表情只有一个,就是这样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806248354/帝国大厦表白那场和最后生离死别那场,对手戏双方演技差距之大,简直让人恨不得想大叫:“放开她,我来!
”7,摸根·弗里曼和阿汤哥并肩拉响爆破筒的一霎那,我才顿悟,最想说这句台词的,其实是黑大叔。
8,关于山盟海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那说的是农业时代。
消费主义时代的誓言,应该是朱莉娅和杰克在帝国大厦上说的那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长胖!
”胖到我们那儿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千万个备胎里的宝!
亮灰色的整体场景色调,使原本暗淡的灰色忽然变得明亮了起来,象征着光明驱逐了黑暗的电影主题基调,该部电影作品情节构思极其巧妙!
令人惊叹!
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程度:5分场景的艺术感,人物造型的美感度:5分特技效果是否炫酷绝伦,视觉冲击力度和听觉震撼力度:5分演员的陈容是否强大,演技水平:5分总评分:5分(5星级影片)
聊一部电影,争论艺术高低有时就啰嗦了,顺着心说些东西反而痛快。
就说这部电影,许多人批评这部电影薄弱的故事,但我一个人去影院刷了三遍。
我被电影里一种“华而不实”的美,一种末日后绝冷伤感的气质吸引。
看到大家都在纠结电影的故事如何,先说电影里的爱情,这是本片被一些人骂得特别惨的一个点。
其实电影里的爱情看是故事核心,其实只是一个荒诞的外壳。
如果要认真讲述这个所谓的爱情故事,那朱莉才应该是主角。
你想,她在太空沉睡六十年,醒来后夫妻情谊虽恍如隔日,面前却是丈夫的人形拷贝,真正的原配已经死了……妻子身上的戏剧冲突更加巨大。
但电影却是以克隆人49号的视角展开的。
49说,我不是他。
用这样一个失去记忆的克隆人,来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可谓费力至极。
这部电影并不着力于爱情。
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部电影。
电影中至少三次出现一段话:人怎么死去才好?
那就是为了祖先的足迹,还有信仰的圣殿(For the ashes of his fathers,And the temples of his Gods)。
这段话是理解或者感受电影的方向。
一个人和命运战斗,如同历史英雄贺雷修斯,在桥上面对千军万马。
不仅是无数的硬仗,也有难以冲破的迷雾和困惑。
这个电影传递的就是这样一件带有冷气的热血故事。
但即使我这样洗白,本片也把这个热血故事讲得有点无聊。
但电影中的“冷气”才是精华,这是一种华丽的冷感美。
电影一开始,导演视听和美术设计就在营造这种冷感美。
科辛斯基在故事能力上还需加强,但他对场景的描绘都有不遗余力地精心处理,处理后的末日世界荒凉而有意境,逻辑上符合设定,艺术上又不落俗套。
真正让我觉得激动的,是里面许多未来世界的质感和我的一些梦境类似。
我甚至想和导演见一面,聊聊他是怎么做梦的。
我相信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也有类似的感觉。
当科辛斯基的创战纪上映时,同去电影院的朋友竟没有一个喜欢的,都觉得受不了薄弱故事之上的视觉风格,认为喧宾夺主。
但我当时就喜欢上了这个人的视觉风格,那种华而“不实”的风格。
有时故事并不是一个电影的基石,电影世界的表象才更具深意,你眼前的美的本身就传递了足够的信息。
Oblivion是遗忘,淹没,赦免的意思,我愿意在这部电影营造的世界里忘掉很多,此时叙事就没那么重要了。
虽然说了这么多没道理的个人感觉,但我相信这种感受才是一个电影的真正内核。
如果看电影开始变得理性,那观赏即失去乐趣。
前49分钟我还在好奇,从第52分钟开始老汤就带着这个奇葩的设定朝着烂片狂奔而去最后他成功了
简洁明朗,剧情反转
音效视效赞,圈圈环绕的低音营造出庞大的场面,而荒凉素净的画面也铺陈一幅末世画面,可惜科幻背景勾勒不足,剧情也天马行空缺少说服力。阿汤哥照例贡献了不老的帅脸和忽略不计的演技,两位女主则充分隔离了观众的不同审美。
《如何辨别真假阿汤哥——论在鼻子上横一刀的必要性》
个人觉得不怎么样,好莱坞又浪费了一个好的创意,视觉效果还行吧,剧情有点散,太散了。
结局那无比牛逼的外星人就这么被傻逼地干掉了,这是为了拍摄爱情片而牺牲观众的智商么?
情节很像《Wall-E》+《月球》,整个框架是有了,场景恢弘,但还是欠缺点,故事一般,整体水准也就差了些,很像《时间规划局》中半吊子。视觉享受到位了,特效很赞,服饰、武器、飞船等等很新颖,结尾无悬念,弗里曼打酱油了。配乐很搭整个场景,算是阻止我睡着的最佳妙招了。
科瑞兰蔻都当女主了!混合科幻故事大杂烩,就是这么不讨巧地球人永远是穿的破破烂烂的
导演延续了#创战记#的风格,后现代造型的摄影以及大气磅礴的配乐相得益彰,天生为iMAX而生的电影。导演一贯的风格,剧情忽略不计,然后男女主角的互动依然略显僵硬。
相比简洁高科技大片,我还是更喜欢画面脏乱的高科技大片;电影本身就没什么故事可讲,还硬拍了2小时,最后52号阿汤哥替代49号,对于有强迫症的影迷来说,是最要命的...49就是49,就算加3也不是影迷心中的49号阿汤..不知有没有同感的
你没听过本片的配乐怎么知道“荡气回肠”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M83万岁!
豆瓣对这部电影的评分完全不靠谱吗,为了平衡一下,我要打五星!!!!地球版的《月球》真人版的《瓦力》致敬版的《太空奥德赛》,装备升级版的《蝙蝠侠》,豪宅版的《钢铁侠》,总之晚上看着就是爽到爆!
故事的铺垫有点过于冗长,一味的炫科技好像成为现在科幻片的通病了,咳咳。但是很喜欢那个52号的铺垫,让结尾变的很有爱。还是一部纠结于人类和人工智能搏斗的故事么,哎哎,这个题材也显得比较残念。
但是结局涉及到一个伦理问题啊!一定要看IMAX的啊!!!
那个洁白的妹纸很赞。
至今觉得这电影没那么差吧…7.0真的低了
比钢三好点,还是缺点新意
看这片还真让我想起了好多经典科幻电影,只可惜这盘自以为集百家之精华的冷饭彻底没炒热起来,最后还炒糊了
虽然剧情糅合了很多经典科幻片的类似设置,但内核还算是相当深刻。尽管影片有诸多不科学的设计,强大的特效和配乐还是加分不少。
我觉得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