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写一篇长一点的感言,但是必须认认真真的,所以,我要好好想想组织一下,最有内容的电视剧啊,不是靠猎奇吸引人看,不是有血有肉有一点高雅品质的人,是不能耐下性子来看这么一部,什么激情镜头都没有的电视剧,甚至他们中婚外情,都没有肉体的成分,是精神上的依托,我觉得守一应该有两个女人,于文娟和伍月于文娟,不管现实中存在与否,这种爱是一个男人多么的九生有幸啊,不管她是否能理解守一,她深沉的爱是无法令人忘怀的 “我跟你结婚是因为爱你,我跟你离婚也是因为爱你,把你还给你自己,还给你自由,也把我还给我自己”但是都看得出来,她仅仅把守一暂时解放了伍月,一个能与守一在精神上能有交流,相通的一个女人,你说费墨就没遇到一个呢,呵呵,其实燕儿也不错了,把费墨世俗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实费墨也很俗啊,他也想要名要利,但是自己拧巴,必须要有人请才行,当然这也不是他一个有一点骨气寒气才气的文人气质才有的怪脾气,有些事你知道自己想做要去做,只是需要一些外力的作用顺水推舟,就好比,我想去一个人家里做客,我不能直接有一说一就说,今晚我去你那看看哈,憋屈一点的就算了别去了,再好点的,不断的提醒对方,让对方热情邀请,那费墨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个从费墨去讲大家讲给大家听,成名人后先说不签名,后面又给别人签名等等好多细节都看得出来所以其实费墨骂燕儿的同时就是在骂自己,很多时候都是,骂燕儿膨胀啊,世俗啊,都是他自己也那样的时候,因为燕儿一直都那么世俗从最后,我顿悟,守一骨子里在关键时刻有一说一,质朴,真诚,那是真凡人也是真英雄,而费墨平时说实话,因为他意识到不说实话的最终结果,而关键时候,想最后,他只会不当懦夫,只是也不会当一个英雄,所以其实费墨向往的最终境界不是爱沙尼亚,其实就是像守一一样,在世俗中混迹多年,仍能有一说一,所以实际上是费墨离不开守一,费墨不主持有一说一也是知道自己确实做不到有一说一,而守一最后的平凡壮举也讲费墨从世俗中拉回来不过话说回来,追求真诚与信任,那是不愁吃不愁穿,物质不缺乏的大家之所想,更多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宁,你让张小柱去不入世俗的安宁一下,能战胜恶魔的人必曾为恶魔,能战胜世俗的人也必曾世俗啊,如释迦摩尼 好作品啊
“做人要虚,做事要实”。
听来直指人心,听到的一刻,幡然醒悟自己前三十年人生的失败之处就是恰恰相反的去做了。
做人要虚,要有余量,有弹性的空间,有余地,给自己的也是给别人的。
你表达感情充分了,别人不一定能接受,此时能接受,以后如何相对,以后还要日久见人心的走下去,一股脑的冲动表达了,以后靠什么支撑。
要有容忍,有忍耐,有包容,有体谅。
要制怒,制欲,不要让人从脸上就能看出你在想什么,太肤浅幼稚了,没有器度。
做事要实,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实力,自己的热情,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可靠踏实的态度。
---这部戏,还在看。
每个演员都很出彩,有些话,值得慢慢去品,不失为前车之鉴,人生教材。
1、各大卫视正在热播《手机》,温总手握遥控器,每到双方或三方对峙的关键情节,便立即换台,如果这可以解释为我们永远缺少与恐惧赤裸相对的勇气,那么我很暗自庆幸,温总对此还心怀恐惧。
2、《手机》的题材在这个时代,实在是讨巧。
不管做为教育片还是反思片,都极具有专业性。
就像多年前我们从电影《手机》中学到的——在开机状态下把电池取出来,就会提示“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这种具体的学术性技术一样,如今电视版《手机》无处不在的细节,都在教育我们如何跟踪与反跟踪。
3、这种日子对很多人来说,表面上虽苦不堪言,实际上是乐在其中。
也许更多人不明白的是,需要你举旗捍卫的,其实正是你已经失去的。
4、有关出轨这件事,我一直觉得和农民起义有着一定相通性。
所以前提是要看当今皇上是否是位明君?
明君的含义是在大方向和大宗旨上一定是为国家社稷黎民百姓尽职尽责,他也许会犯让王二麻子当上了坏县令这种错误,但他一定不能做让严嵩当上首辅这种决定,起义反庸君,胜不胜放一边,至少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国泰民安,您还寻思着揭旗造反,只能说,谁灭谁还不一定呢!
5、关于上面的论调,某同学说有着严重的女权主义色彩。
那好,我们就讨论一下。
《手机》里选了梅婷和刘蓓两种具有相当代表性的媳妇,刘蓓——有话直说,有事开闹,没什么好绕弯的,一二三给个解释吧!
梅婷——什么事都往心里去,但什么事都不往明里说,要解释?
姐才不掉那份儿!
刘蓓这种媳妇看着瘆人,实际安抚安抚就过去了,只要别真让她逮着什么事,实际上就是没什么事,她也会一直活在这种斗争中的。
真正瘆人的是梅婷这种,不哭不闹,淡定再淡定,每次都在你嗨的最高点上,幽幽的给你来上一句,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咂摸咂摸还有所指,但具体指的什么还不好说,实际上一条条都记小本上呢,关键时候还是要讲证据不是?
6、温总曾问我,我属于哪种媳妇?
我归纳了一下,我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捕风捉影,没那功夫,什么都攒着,怕是绷不住。
7、主席说,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我们要做建设者,哪怕多年以后,您建设累了,至少也要做维护者,做自己多年建设的破坏者,您这辈子图啥呢?
8、当然,我们不排除,这个世上的确存在把积木堆到最高,然后亲手推倒,并从中获得快感的非主流,在此,我就想说一句,哥,您能自己堆着玩,别拽上我么?
《手机2》电影来势汹汹,崔永元大战冯小刚一众,一时间热闹无比。
作为一个吃瓜群众为了能够更好的吃瓜,我非常有考古精神的把电影《手机》和电视剧《手机》重新看了一遍。
十几年前在中央六套看过电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幕是徐帆从营业厅出来手里拿着长长的通话记录单子,现代科技对社会人类的监控令我感到恐惧,这部电影在我这儿不是什么贺岁片是新都市恐怖传说。
电视剧版我只陪着家里人看过半集,正好是范明的农村戏,当时觉得被魔改和炒冷饭,就没再看下去。
这次为了吃瓜从头看到尾,才发现当时是因为一己偏见错过了一部好剧。
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版《手机》的剧情和手机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倒不如叫《有一说一》更贴近剧情。
延续这个名字,我想大概是想吃电影的红利,但很可惜这部电视剧在当年并没有因此而大火。
可惜了扎实的剧本和一众实力派的演员。
三十几集的电视剧单靠电影那点情节显然是撑不起来的,除了保留了电影的大致情节外电视剧增加了严家庄的主线和于文娟的副线。
整体上双线并行:北京(城市戏)——严家庄(农村戏),手机在剧情中的作用大幅减弱,相反的《有一说一》这个节目的戏份大幅增加,贯穿整部电视剧、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的城市戏主要是围着严守一、费墨及其身边女人们的故事。
严守一和三个女人:原配妻子于文娟、图书编辑伍月、台词老师沈雪 严守一,从河南农村孩子到全国皆知的著名主持人,自然不是一个简单角色,虽然他总是声称他在节目中说的那些话都是费墨和栏目组帮他拟定的台词。
在享有知名度的同时严守一也享受到了不少名人特有的福利,被人追捧和送礼,同时也承担着名人的负担,比如为亲戚和乡亲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
严守一在各种复杂关系中似乎永远能够游刃有余,他圆滑地处理一切。
在工作中,他平衡着主张坚守的总策划费墨和打算改革的领导的关系;在生活中,他游走在妻子于文娟和外遇伍月之间。
然而再圆滑世故也抵不过巧合和别有用心,终于无论实在工作还是家庭都翻船了,这也证明了一点真理,谎言总是会被戳穿的。
尽管这在严守一看来他只是想让所有人满意而已。
于文娟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而且漂亮又善良。
尽管严守一和于文娟的夫妻生活中充满了冷暴力、各种误解和第三者,严守一始终没有动过和于文娟离婚的念头,他习惯了,习惯了这样安稳的生活。
于文娟不仅能照顾好他更能照顾好他老家的亲戚和前来投奔的乡亲,通情达理又大度,而且深受奶奶的喜欢。
于文娟和严守一一样都是喜欢把事情和情绪留给自己的人,电视剧里关于这两个人有大量的沉默的镜头,只通过眼神和面部的微表情隐晦的向观众透露信息。
在这段夫妻关系中于文娟的主题是隐忍,严守一的主题是隐瞒甚至欺骗。
于是当矛盾爆发出来摊开在两个人面前,逼得这两个人不得不面对的时候自然就是两个人婚姻结束的时候。
关于于文娟有个小细节,桂花洗完的衣服上总留着洗衣粉的味儿,于文娟受不了她有洁癖。
那些带着洗衣粉味儿的衣服她不会再穿而是买新的衣服代替。
那被人动了的丈夫呢?
有洁癖的于文娟在听了直播之后又怎么可能会接受呢。
中国有句俗语叫“妻子如衣服”,衣服可以换也可以扔。
在这个剧里面,丈夫严守一是那件无法再穿的衣服。
离婚后的于文娟在严守一不知情的情况下怀孕生子,她瞒着严守一却对奶奶一切坦白,还让老人给孩子起了名字。
对她来说婚姻结束她离开了严守一,对严守一来说婚姻结束他仍然要牵挂着于文娟和他的儿子,这对母子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背景,永远无法忽略。
伍月,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美丽的女人,她烫着卷发穿着裙子高跟鞋,把女性特征表露无遗,说起话来细声细气,笑起来嘴角的弧度像是被精心设计过。
工作中这样的女性合作者是很难令男人讨厌的,严守一当然不讨厌她,尽管费墨曾经提醒他说这个女人不简单,你把控不了。
伍月虽然是一个职业女性,可总是在严守一的面前展示着自己的弱势并寻求帮助,严守一也总是帮助伍月并且不求回报。
对此严守一有解释,我只是想让所有人都满意。
当然,想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对于文娟来讲严守一是她的丈夫,她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为严守一生孩子。
对伍月来说严守一是她的目标、猎物,从认识的场合开始注定如此。
起初她想着让严守一出书,后来想着让严守一帮她在暗中帮助她对抗她的丈夫,最后她希望严守一能帮她获得新工作。
这是一个做事讲求回报的女人,精明而善于算计,游走在诸多男人中间,看似危机重重实则如鱼得水。
严守一不过是她的一个过客,虽然这个过客因为她而家庭破裂工作失败。
伍月发展和严守一的关系是因为严守一身上一直有她想要的,那么严守一呢,多次帮助伍月他又能获得什么呢?
还是别无所图一心助人。
伍月是导致严守一婚姻破裂的直接因素,离婚后的严守一曾经一度试图把伍月摒除在自己的生活之外,而随着选秀节目的开办,严守一重新拥有了伍月所图的时候他却又对伍月再一次的无法抵挡了。
就像严守一无法回答沈雪对他的追问一样,也许严守一自己心里也不明白他为何选择了深夜走进伍月的房间,帮助伍月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如果最后的竞争者中没有伍月他会如此挣扎不惜和公司闹翻也要坚守“公平”么?
我想严守一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沈雪,一个大大咧咧脾气直接的台词教师。
在和严守一的感情中迷失自我,最后以失败告终的女性。
在前妻于文娟和严守一的亲生儿子、选秀选手伍月和她奇葩家族的前后夹击下,她和严守一似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可这些外因都敌不过她对于文娟的可以模仿和被李燕儿的同化给严守一造成的阴影。
严守一和于文娟的婚姻以失败告终,那么沈雪模仿于文娟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李燕的婚姻哲学是建立在丈夫性无能的基础之上,沈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徒劳的学习李燕又会有什么好结果呢?
这个没有爱情经验的大龄女青年把控不住严守一,最后也只能黯然神伤的离开。
沈雪在感情生活中的迷失恰好对照着严守一在中庸处世哲学中的迷失,“有一说一”节目停播,为了曝光率,严守一上化妆节目做嘉宾,被画了一个小丑妆,这是电视剧中少有的辛辣之处。
半面小丑妆戳破一直以来的粉饰太平,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奶奶的表现更是直白的表明了严守一的失守和败退。
费墨,大学美学教授、节目总策划、严守一少有的朋友。
在这部电视剧中 费墨是知识分子的象征,清高自持、夸夸其谈、面对现实生活又节节败退。
从他对严守一的说教到他对严守一的背叛,从对文化的坚持、曲高和寡到去通俗讲坛讲美人而一举成名。
在妻子和学生的双重夹击下这个老头子节节败退、败给了房贷、车贷的现实。
他的妻子李燕和他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人,在与李燕的婚姻关系中费墨处于弱势,但不是因为李燕世俗的强势而是因为费墨内心的软弱,李燕的强势是费墨助长出来的,在太多时候费墨希望李燕强势,这样他便可以顺水推舟的软弱下去,屈从人性中的缺点。
电视剧里反复强调了费墨的性无能,这是他们夫妻关系冷淡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费墨真的是无能么?
费墨的身体很好,每天早晨下楼去锻炼,发现自己多余的精力。
显然从生理来讲费墨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就是心里上的问题,那么费墨究竟是在精神上被阉割还是潜意识中仅存的一点坚持和反抗呢?
北京(内敛)——严家庄(自然) 生活在北京的费墨、严守一、于文娟等主要演员在演绎角色时候都选择了内敛的表现方式,形成了一股统一的气场。
他们话不说尽,很多时候沉默,只通过眼神和表情向观众传达信息, 至于观众接受到什么,只能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严家庄的村民们则是采取外放的表现方式来塑造觉得,他们无论有什么话都要大声说出来,不需要去猜去想,生动而自然,对比严守一等的平静和压抑,黑砖头为代表的严家庄人显然看起来更加可亲。
除去这些主要角色外还有两个配角值得仔细琢磨。
一个是新老总段大可一个是奶奶。
段大可是一个诗人加商人,他将拍马屁的严守一视为知己的同时节节侵占严守一的阵地,最终将《有一说一》节目变成自己的阵地,他试图改造严守一,最后以失败告终。
段大可是一个带着点喜剧色彩的角色,他的兰花指,他的诗歌都是笑料。
这个段大可让我想起我们系主任,也是一个诗人,不仅是诗人,还称自己为预言家。
我一度很怕这个预言家系主任,他的记忆力极好,上他一堂课能记几年,这位预言家还爱好喝酒,我滴酒不沾。
奶奶可以说是这个剧里面最完美的角色,是严守一的精神家园,奶奶的去世直接导致了严守一精神家园的崩溃。
严守一最后去了费墨的理想之地——爱沙尼亚,也是因为他自己的理想之地——奶奶所在的严家庄——已经不复存在了,就算避世他也只能借用费墨的隐退之地。
老人终将要逝去,理想也终将会失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代化的符号(手机)遍布整个世界,每个人都生存在其中,我们张嘴就是谎言,连自己也坚信不疑,有些时候沉默,像是机器短路,设定的程序出现故障。
我们一步一步走过历史,从信件到电话到手机,人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短。
比较落伍,现在才断断续续看完了电视剧版的《手机》,无所谓王道组合演得怎样了,这个剧情让我堵得慌,特别是看完后,一度感觉自己比严守一还迷茫,全然没有电影版的冷幽默味道,我体味到的更多是无奈和酸楚。
之前黑砖头的插科打诨和牛彩云的耍宝似乎都只是一种调剂而已,再怎么调剂本片的主色调也是灰色的,我更愿意把这部剧看作是一悲剧。
看完后不舒服,但不是说拍得不如电影版,而是各有各的味道,要说娱乐精神的话冯小刚的那部是当仁不让了,而这部电视剧篇幅大,似乎想传递更多更深刻的东西,也许也更接近刘震云原作的精神。
严守一是一个当今社会的成功人士,他也不是一坏人,可是他仿佛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幸福所在,最后他不知去哪里了,或许是去爱沙尼亚找寻他那片心灵的净土了,越看到后面越觉得他这人活得拧巴,纠结,累啊。
表面上严守一圆滑世故,左右逢源,不得罪任何人,想让周围的人都满意,结果最后完全迷失自我了,有鸡飞蛋打的感觉,虽然结尾他说了大实话,但仿佛也是有点身不由己,只为救赎自己的灵魂。
从头到尾他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那个纠结的拧巴劲看得我心里头都揪成麻花了。
他比那个费墨还恼火,那个人顶多是在知识分子的清高和人世间的名利中挣扎一下,而严守一却要在所有自己编织的谎言中挣扎,而且越陷越深,欲罢不能。
他习惯说谎,但撒谎和圆谎的本事太弱智,那个伍月一喊他他就出去,那女人既不是他的红颜知己更不是情人,最后看完感觉严守一也像是一个被利用的棋子。
不晓得咋回事,看到这个角色心里就堵得慌,或许是这人切中了我们的心里深藏的一个死穴,我们何尝不是在自己编织的无间地狱中挣扎,我们不是名人,内心与表象的反差没那么大。
但是那种纠结的感觉却是太普遍了,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我是在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但是又跳不出那种怪圈。
我知道我看完后为什么心里那么堵得慌不写点东西过不得了,我在咒骂严守一的时候其实是在咒骂心里的那个严守一,我在替他遗憾惋惜的时候其实是在为我内心逝去的激情和洒脱而惋惜,就像剧中伍月的前老公的观点,人很多时候就是一电脑程序,我们自以为活得精彩,结果就是按照上帝安排好的程序在运行,如果原始程序都是错误的,那我们就是越挣扎越悲剧。
我就是这样一个悲观的人。
李安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断背山,我说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严守一。
活得累,活得拧巴,很多时候我只能自己骂自己——活该。
不想谈论这部剧拍得好不好,但单就严守一这个角色来说,我觉得是深入人心的,这种不痛不痒的结局看似是个败笔,但仿佛是把另一种悲剧演绎到了极致,这世上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陶渊明了……
而我们呢?
凡尘没几个圣人,大多数是相濡以沫的贱人。
——彭浩翔上周日早上没事的时候躺在床上看美国电影《金刚》,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是2005年,当时第一次看就是觉得很震撼,只记得有一个大猩猩愿意为自己心爱的女孩打飞机,其他的什么感觉也没有。
时隔多年之后再一次看《金刚》的时候,仿佛能看到以前许多看不到的东西,是不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人看什么东西是不是比以前看的更透彻、能看到本质的一面呢还有以前一直忽略的东西呢?
我只是觉得这一次看《金刚》的时候,我看到了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和细节。
一、比如金刚为了保护自己爱的女孩,不顾一切为她打怪兽和飞机,并且每次在打败完怪兽之后,金刚仰天长吼和拍着自己的胸膛来证明自己的勇敢和强大,告诉她我可以保护你和守护你,不管打怪兽的时候金刚是多么的受伤,但是金刚从来没有畏惧过。
这是我以前没有观察到的。
二、在金刚打完怪兽之后,金刚让自己心爱的女孩躺在自己的手心里看夕阳、看日落给她一个睡觉的窝以及雪中戏耍,看到了金刚给人快乐的一面。
以及这个寂寞的猩猩和任何人一样都希望去“爱”和得到“爱”。
这是我以前没有观察到的。
三、电影中那位导演对电影的热爱所变现出来的欲望、疯狂、偏执、无所畏惧的面目表情真的让我觉得难道做大事的人都是这样吗?
当他最后在电影荧幕中出现的那一幕表情中,我没有看出来他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我只是在感慨这个导演的热情持续的时间真的很长,真让你羡慕。
这些我也没有观察到。
四、船上那位中年男人一直在教育自己亲手收养和带大的小伙子的时候,觉得那位中年男人真的很MAN,他说做的一切只是不希望这个小伙受伤害。
同样我也没有观察到。
看完之后我在想金刚对女孩的“爱”是爱吗?
电影导演对电影的“热爱”“那是爱吗?
那个中年男人对小伙子的”爱“是爱吗?
我觉得都是爱,只是爱的方式和爱的对象不同罢了。
爱真是让人觉得是难以理解的东西,总之我觉得金刚爱的方式很MAN,只是这一切的美好只是在电影中表现罢了,而且很短暂,现实生活我没遇见过,但是我不否定她不存在。
特别是看了一期很火的《非诚勿扰》之后,我没有看下去的心情。
倒是最近一直在东方卫视播出的的《手机》,我一直在看,越看到最后越是能理解剧中的所有的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很少有共同的话题,谈恋爱的时候是那么的美好。
为什么到了婚姻的关口就完全变样了,为什么人每天都说谎,为什么不能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为什么就这么容易没有了激情,为什么很容易就变平淡了?
有些东西真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比如说严守一和费墨从来没有有一说一,倒是很直白的牛彩云和吊儿郎当的于文海一直在有一说一,这一点让人觉得很真实。
砖头哥确实很有爱,很冷幽默,无论是和他的奶奶、他的老婆、严守一、以及路之信的沟通都处理的很好、很得当,而且觉得砖头哥很有趣。
当然严守一的奶奶不得不说真是一个明白人。
我大爱这个角色。
因为还没有看完别的也不多说。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看《手机》,或许电视剧的里面的画面和剧情有我们自身的影子,觉得那里面就是在说我们自己,为什么现代生活在都市的人很难快乐,很难去爱,很难去幸福,很难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为什么一直要伪装下去,许多时候觉得生活是那样的平淡和无趣。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啊!
其实人归根到底在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的时候,说白了,说到底——其实我们就是一个俗人、俗人、俗人。
俗人吗!
当然有俗人的烦恼和忧愁,许多时候我们只是都不愿意我们是俗人这一点罢了,我现在我是承认我是俗人这一点了,俗人吗!
也要有俗人的追求和生活,活得真实点和潇洒些就行了。
至于其他,顺其自然吧!
有句话说的很好:有些人对“热情”持续的时间真长,这一点真让人羡慕,所以我希望我这个俗人能够对生活、爱情、工作、学习、沟通的方面的“热情”保持的长久一点和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这是我唯一所奢望的。
当你有了热情的时候,记住让她持续的时间长一些,就像金刚大猩猩无所畏惧那样去怪兽和飞机一样,拿出自己热情。
凡尘没几个圣人,大多数是相濡以沫的贱人。
——彭浩翔而我们呢?
严守一的成功并没有像剧中的人那样让人羡慕。
反而他的成功我更觉悟得是在衬托其它人的幸福。
费墨虽和李燕天天吵吵闹闹,偶尔还会被李燕挠伤。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吵闹才能使他们的婚姻继续经营下去。
至少像他所说,他对李燕没撒过谎,就算撒谎也会被李样逼的实话实说,有一说一。
费墨说知音难觅,知已难寻,而李燕只是他的伴儿。
这人啊,没知音没知已都能活,但没了伴儿,这可不好活。
所以,吵吧闹吧,都没关系,至少这样还能沟通,至少这样才能知道彼此的感受,至少这样才能过的下去。
于文娟贤惠,孝顺,善良,识大体,事儿少且懂事。
也正是她的这种心知肚明而不说才使得严守一谎言越说越习惯,越说越爱说,越说越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导致严守一不再是她以前认识的严守一,导致婚姻破裂。
不管怎么说,严守一虽做事圆滑,但为人较为低调,对谁都是一副谦虚的模样。
关爱自己的家人,虽对妻子撒谎但也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妻子还是很疼爱的。
只是沟通出现了偏差,从一开始的一点点到越偏越远。
黑砖头的戏确实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笑语连连。
他的风头完全盖住了主角。
我都跟着学会了河南话,纯朴的农民形象,高端的娱乐精神,让我们爱上老路他们这一伙人。
牛三斤和吕桂花,其实开始挺幸福的。
如果牛三斤不是因为下岗,吕桂花不是因为心气那么高,那么也能现世安稳的过活。
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她打电话问问你,最近你还回来么。。。
那时多纯啊。
我相信他们没离婚的原因不是因为牛三斤中风而可怜他,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爱。
于文海和牛彩云活在自己充景的生活下,虽有些不着调,但他们的这种不着调至少让自己生活的快乐。
我是羡慕她们这种快乐的。
特别是牛彩云,活成她那样挺好的。
像于文海说的那样,跟你在一起不累。
能让人和你在一起不累真的挺不容易的。
奶奶是严守一的精神支柱。
奶奶的戏份不多,话不多,可她的一句话顶一万句,每一句都是在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她一辈子活的不容易,带大两个孙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她爱他们,她想他们,想着他们好,想着他们的事业,家人,想着不让自己成为他们的累赘,而到临终前还想着不能给他们添麻烦,没能见到自己的孙子最后一眼。
奶奶最后临终的话,每一个字都朴实的暖人心。
让人泪流不止。
严守一喜欢回忆,回忆自己的小时候,回忆严家庄。
虽然那时候的生活苦,可他觉得那是他最幸福的生活。
没有表里不一,有一说一。
纯净的天空,纯净的大山,纯净的人们。
让人活的不累,活的轻松。
在北京虽有事业,有大房子,有车子,有地位,可是他发现那不是自己。
他不停的在回忆,回忆自己第一次打电话,回忆第一封信,回忆那时的吕桂花,那是他心中第一次喜欢姑娘的标准。
当伍月去找吕桂花拿钥匙时,吕桂花看到伍月时有一种恍惚的表情,文海解释了她的这种恍惚,对彩云说,你没发现你妈和她有点像么。
那时突然明白严守一对伍月那心存的一点爱意也只不过是因为他想极了过去。
把伍月当成过去的吕桂花。
如今的这个社会让我们都有点找不到自己。
多多少少大家都会回忆当年的青葱岁月与当年的纯真。
当我们做着不是我们想象的自己,当我们发现曾经的伙伴也变得让我们不认识,当我们知道无法改变而不得不向生活妥协时,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是严守一。
60后、70后这两代考上大学的人,可谓是功成名就,在北京是有车有房有户口,孩子大多留学欧 Mei80后算是抓住了时代的尾巴,在2010年房价raise前……至于90、95、00,啧啧啧……之前看了影版《手机》,但是剧一直没有动,因为是崔佬的粉丝,《手机》曾经给崔佬带来巨大痛苦,深陷抑郁症的泥沼至今不能走出我觉得这部剧最大的价值在于对60、70后中精英阶级的生活圈子以及工作圈子的刻画,让广大普通人得以一探究竟,原来他们是这样工作和生活的,严守一作为河南严家庄一个农民的儿子,但是身上有浓重的乡土情节,奶奶是全剧的灵魂,奶奶是他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寄托!
刘震云亲自操刀编剧,节奏紧凑,台词金句频出,范明的男三演得太出彩了,感觉陈道明演啥都是康熙,反而不如范明的接地气和王志文的自然。
之前朋友问我最近在看什么电视剧,我回她《手机》。
想了想又说,这是一部讲中年危机的电视剧。
看前几集时,被电话诈骗啊、黑砖头的喂猪娘们啊逗得直乐。
特开心,夸奖这是一部有趣的电视剧。
而白石头在妻子面前的满口谎言,似乎暴露了男人共同的秘密。
本剧的忠实拥趸(一男生),得知我看了,强烈表示这剧不该给妹子看的啊。
心虚,我懂的。
男女差异造就了两性隔阂,同时也促成安全界限。
大家能够相安无事和平共处长久爱恋,少不了我们没有共享全部的经历和想法这一明智举措啊。
当然,白石头的婚姻失败,和他始终贯彻这种想法关系太大了。
说到底,他彻底失去了于文娟的信赖(出轨是另一个事实性的问题)。
严守一过分拉大了夫妻间的边界线,妻子知情权越少,参与对方生活的程度就越低。
一切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终严守一和于文娟,彻底无事了。
从严守一离婚开始,《手机》后半段急转直下,剧情压抑得不行。
对于当下娱乐环境、中年事业危机、金钱与良知的冲突等等思考接踵而至,镜头总是给王志文那张写满岁月的脸一个大特写。
我看着王志文下垂的眼皮,把一双眸子的神采都遮没了,郁郁不作声地一个人坐在小河边,我心里也沉重地说不出话来,想要评说也总是话说了一半改做叹气声。
真是婚姻、事业、人际全方位的中年危机,看得人心惊胆颤。
这是一个内心藏了无数事的严守一,一个进退两难迷茫无措的男人。
而严守一的眼睛,令我想起了许多我熟悉不过的眼睛。
那扛着生活重担走过,即使奔忙即使迷惘即使多少次怒喝社会不公领导压榨然而转身就是有我就没问题啊。
那时我不懂得他的举重若轻,现在想来,这个社会处处都有太多值得悲悯的人和事。
严守一习惯性地编织一个又一个谎言,对外是职场中的曲意逢迎,拍得一流的马屁,而这条件反射式的撒谎面对于文娟,其实是对婚姻的厌倦和逃避之后找一个欺瞒的说辞,以求维护他与于文娟的表面平和。
其实,这就是严守一的处事态度,他始终都不正面迎击来临的一切问题,他的宗旨是你好我也好打哈哈式的圆场,现实中的反应则是他不断说谎,结果就是问题拖过一阵算一阵。
他的唯一一次正面迎击,就是结尾的不再沉默,然而这却让严守一彻底丢了工作,形单影只前往海外。
想想真是一个太无奈的逻辑,严守一的诚实,竟然必须挑战社会的默认规则,从而不容于社会。
唯一能让他混得如鱼得水的,只有过去满嘴跑火车、对社会对所有人妥协的态度。
我想电视剧若说讲的是中年危机,还得加上一条,对处世规则反思后的危机。
严守一始终是个好人,虽然他不过是个普通男人。
有慷慨,有狡诈,不懂如何挽救女人心。
圆滑太久,坦诚就成了稀有资产。
面对自己的良心不断彷徨。
可是到最后,我多么希望他就随波逐流了吧。
这就是电视剧版的长处。
我知对错,然而我眼中所见的,只是那个无奈的生活。
电视剧比小说编得强太多,不知道刘震云看剧本的时候会不会这么想。
严守一有一,但他说二或三。
于文娟有一有二甚至有三,但她几也不说。
费墨有一,但他不敢说一,至多说到零点八。
李燕有一说一,没一的时候也能说出一。
伍月有一,但她总能让别人替她说出这个一。
刘丹有一,但偏要张扬地去说一。
沈雪有一,但要学着别人的样子去说一。
奶奶有一,就说一,且能让一后面多出很多零。
黑砖头有一,但会变着花儿地说一。
于文海有一,但总是自以为是的多说一。
吕桂花有一,关键时刻敢说一。
牛三斤有一,但倔着脾气不说一。
牛彩云有一,但总是觉得这不止是个一。
有一说一本来很简单,但在现如今却难上加难。
只是因为,谁都有一而就是不愿去说明白这个一。
这是人们互相惯出的坏毛病,要么改,要么继续在这个漩涡中兜圈圈。
不过如果能承担后果,也没什么不好。
毕竟有句名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表演地道,台词尤佳,中国伦理,寻常百姓。
老戏骨,真感情,梅婷很美,伍月很气质
嗯,党的高度统领一切,于老师,您可以解脱了,差序格局还好着呢。因而剧中大体都安排该在一起的在一起,即使没在一起,也有明确方向,我觉得,这样很好,希望只有放在笼子里才能被人们看到。
演的全是作者自己。看到二十集看不下去了,全员都是油、酸、尖、滑。做为河南人,有名字角色的口音没一个正常的,还自己感觉良好听着太难受了。学不了河南话就说普通话吧。看看影版的范伟,口音真下功夫了,还有只说一两句河南话的葛优,很地道了。台词不过关太影响观感了。比着美剧,国产剧画质台词努力空间还大的多。
看完电影看的它,我也不知道它要表达啥,物欲横流吗?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过得还比较滋润吧。或者半意淫,半真实,还有一些就和观众口味。
黑砖头演得很有趣
电影在前
刘丹这妞儿,从性格到长相,怎一个贱字了得。
吕桂花
你们敢找个靠谱点的人演范冰冰那角色么?
对电视剧翻拍没有好奇,但是对王志文,陈道明主演很好奇
节奏实在是拖沓,语言有些还很精彩
邢捕头是亮点啊。
和红楼梦一块看的…去年暑假在老家太无聊了!
说啥?
冯小缸
靠婉儿撑成四星
王志文太失望了。力挺砖头哥和小舅子
节奏还可以再慢点吗? 无聊透顶
不好看感觉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