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经典好莱坞大片的happy ending,这部电影算是有一点“突破”吧不过突破并不意味着好!
这部电影...怎么讲。
首先,它标榜好莱坞07年爆笑戏剧,而我在影片里几乎见不到一丝的幽默。
然后呢,如果说色戒里面的色是为了情节推动的话,那么我真的想不出什么理由要有那样扭曲的镜头。
记得当时女主角是不想有婚前性行为的,因为她说很多关系都是因为性而变得不纯粹,最终导致分手。
可结婚以后呢?
她不但性情大变,玩起了SM,还说曾经involved in cocaine ting.让人顿感情节的突兀以及不合理性。
男主角Eddie也是一样,来了一个360度大转变。
每个人都以为他是一个老实的人(当然,可能有一个疯狂老爸做对比吧),当所有人都为他偷渡回美国,经历的种种“磨难”最终终于得到Marinda欢心而感到幸福时,却发现他又和另一个女孩说着和第一人老婆一样的谎言...这...是gene thing吗?
让人费解...不是说电影一定要成为某种苦难生活的甜点,但将婚姻的不忠诚夸大到如此程度时,我觉得已经看不到讽刺,而剩下的只有荒诞与夸张了...电影...还是给人们以希望为好
米兰达在蜜月路上唱歌的镜头太搞笑了,我回放几次每每爆笑啊,收音机里放的每一首没有她不会唱的,连悠扬的舌头颤音也不错过,风格迥异,简直是个人小型MV秀和人肉卡拉ok的混合体。
最搞笑的是唱到那首印度歌曲的女长音时,导演还运用了直升飞机空中拍摄了个悠扬的长镜头配合歌曲气氛,真是绝了。
请大家注意男主角坐在旁边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恨得牙痒痒的表情,啊哈哈哈。。。
hah,这部片子比较搞笑呀。
也许两个人走进婚姻后,都会暴露出一些以前对方没有察觉到的缺点,而这些缺点一旦令人无法接受,彼此间爱情发生的转变还是蛮残酷的。
导致eddie移情别恋miranda,主要是因为lila后来坦白出的那些一个正常点的husband都难以接受的事情。
所以,抛开那些喜剧笑料来看,这个故事也在警示我们婚姻要慎重,结婚要想清楚。
电影是前一个星期跟几个朋友看的,都是男性,看完之后虽然大家不同肤色,不同国家,却不约而同的相互诉说,哥们儿啊,别结婚了,太麻烦。
后来大家冷静下来,真正思考了一下,又觉得这样说太过幼稚,简直不像个男人,于是开始畅想自己结婚的年龄。
身经百战,出身富有家庭的某英俊男生J说:30,这个是最少了。
长相不是很标致,仍然没有过女朋友的s说:28,可是也不确定能不能结成。
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咋想的,莫名其妙的来了一句:35吧,35吧...我可能是过于悲观绝望了,更加体现了自己的不成熟,不敢承担责任,可是另一方面却也可能是不自信,考虑的过多,总之,这部电影没起啥好作用。
最近频频饭局,席间总有不少女生有意无意表达自己的择偶标准,个人感觉这些女生在这些方面好像真的有自己非常严格量化的标准,严重超出了我的想象。
标准包括,上什么样的学校,出身什么样的家庭,长相要跟哪些影星相似。
所以更加加深了这部电影的意义...让kid如我,不得不heartbreak。
不过后来转念一想,自己这样的男生挺多的吧,如果我这种都代表不了大众男生的想法,那自己太失败了。
所以其实女生也会像电影里面那个金发一样,单纯幼稚的很,理想化的严重,哈哈。
刚刚看完这个片,HBO半夜演的,看到Ben Stiller神经兮兮的脸就知道是什么类型的喜剧了。
在这个片子里Ben扮演一个叫Eddie的体育用品商店老板(我发现他挺爱用谐音的,在《拜见岳父大人》里他扮演的角色叫Focker)不能透露剧情。
这片子挺烂的,但是我依然坚持从头看到尾。
不过电影的结尾很牛,并不是想象中的Happy Ending, 更经典的是,当我不耐烦看结尾的字幕按着遥控器换了别的频道,又没找到可看到节目只好切换回HBO的时候,发现字幕竟然还没演完,突然在播放字幕的间隙一个镜头跳了进来,是Eddie的前期躺在卧室床上,卧室里还有一个宠物。
我当时没反应过来,看着画面迅速切换回黑底白字的字幕滚动,忽然结合剧情豁然开朗。
这真是一个Evil Move…… 非常非常邪恶的影片。
已婚女性、未婚女性不宜观看,未成年人禁止观看。
还是博物馆惊魂夜比较老少皆宜。
1、爸爸:幽默是男人的天性,你没注意吗?
每一个真正幽默的女孩都是有点像男孩的。
2、米兰达,你怎么在这交到朋友的?
米兰达:我打到广告报纸上了。
3、巴兹:我们能想让一切都有条有理。
4、米兰达:现在和他分开的这段时间让我发觉,我们的差别真的太大了。
how different we really are.5、事实上,我开始觉得这段经历也有很多好处了。
比如,你穿着短裤呆坐了六个月,长了一脸大胡子。
米兰达's family,米兰达's humours
这次扮演一个自封世上最伟大的老公的他倒处制造浪漫场景可是都以搞笑告终比如高级餐厅模仿人家domigo拉小提琴他的孩子在餐桌上教人家用胳肢窝放屁等等影片很多笑点本片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和大家见面了
虽然片子多了几分夸张、恶俗,人物对感情的处置也貌似更加无良,但不可否认,片中的故事在现实中每天都在上演,无论你是男是女,无论你是无心还是有意,无论你是被逼无奈还是自愿为之,你像男主角的朋友那样在昏天黑地的热恋中认定她(他)就是你生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毅然决然地与她(他)步入婚姻,抑或像男主角那样在爱情与婚姻的十字路口心事重重地驻足片刻,但最终还是高兴地选择了向前迈出那一步。
进入婚姻,很快你就发现那是另外一番景象——就像海报里的那个摆在前方未被身在其中的我们发现的垃圾桶——她(他)在潜意识里似乎觉得你的心就此应该永远属于她了——至少从伦理道德上是这样的,但她(他)却忽视了当人的内心发生变化时这些会在瞬间崩塌殆尽的——于是她(他)就像莱拉那样开始向你显露真我——想要实现的各种欲望和缺点——并觉得你应该全盘接受;抑或像朋友的老婆那样变成一个悍妇。
当然结果便是你要么就像男主角那样当身边出现另一个能让你产生错觉的她(他)时便选择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要么就像朋友那样放弃自我,接受现实,偶尔反叛一下以让自己觉得混得还不算太惨。
我们的生活有时就是那么难以捉摸,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当然也便能够通过你和她(他)的努力改变这样的状况,认真审视自己的感情,慎重选择,积极补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这才是‘空闲下来该看的爱情喜剧’让你短暂抛开现在的生活,进入轻松欢乐的影片当中,直到字幕出现。
对各个歌曲领域都熟练掌握的女主印象深刻,更深刻是片中竟替换女主,让我意外,可能是海报原因结局也颇为加分,会觉得所有方面都暖心。
结婚离婚越来越随便了“在一开始你会不高兴,但长远来看,是件好事”
==《我为蜜月狂》 ==============《我为蜜月狂》是让我很郁闷的一部电影。
我的初衷是看温情喜剧,温情的喜剧哪,结果却发现,买到一张《毕业生》的影票。
唯一深刻的感想是:编剧倒是不浪费台词哈,前后把能用的都再用了一次。
被水母蛰伤,尿。
我今天晚上有事,你知道的谁谁谁谁谁,就是我们什么什么什么的供应商,我们要一起吃顿饭,他们会给我们更大的优惠。
听了你可能会暂时不开心,但是就长远来看,你一定会高兴的。
I love you ,I love love love love……男人哪。
你真是世界上最具杯具创造天赋的一种动物。
女人哪。
听信了男人的话,多可能,你就是那个杯具了。
米兰达,你是爱德华对的人嚒?
也是是吧。
可是,对不起,爱德华仍然不是你对的人。
虽然他为你从墨西哥潜到牛津,但他不配你,他还不够坚贞。
当断则断。
的确很搞
so fucked up
这不是一部喜剧,其实。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爱情片,这是求偶笔记。。。= =!男人靠得住,XX会上树。
度完蜜月看的
有意思~~~
男人是永远长不大、吃不饱的孩子
Ben Stiller
总是在那个的时刻遇到你
男人真他妈不是什么好东西
两星全给Bowie的歌
狗血
前半部还不错的
把Neil Simon的原作彻底魔改到变形了. The Farrelly brothers were so out of touch.
上阵父子兵。上梁不正下梁歪。又贱又坏的男人才招人稀罕?彩蛋过分了
好头 无好尾
Crazy Swedish lady...
我晕,导演编剧你们想表达什么,what's the point,seriously,huh?
还蛮好笑。但是不及幸运查克!
很搞笑的片...看到很多人批判它 其实我觉得结尾就是个无奈的现实玩笑啊~~!符合男主人设啊~~!不是什么“立意”好吗…..如果一定要往深里说,其实我不喜欢“渣男渣女”这些称谓,搞得好像世界上就只有一套“正义”的价值观似的。😓我感觉男主其实并不“渣” 他虽然没头没尾莫名结婚两次(更搞笑的是他本身对爱情婚姻态度竟然是严肃的),可是他婚姻一再失败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没有抵抗住外界压力和寂寞上啊……他还有心去追“真爱”并敢于三番两次为“真爱”放下一切、弥补错误(哪怕自己破产又被整成狗)——光凭这点已经比很多得过且过只敢逆来顺受的“夫妻”强多了好吗……!那些表面上是“包容”“正直”,实则才是自私胆小呢……而且谁离开谁活不了啊……把自己想那么重要“不敢伤害对方”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