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都是演技派加上张鲁一,再加上几个女演员(除了梁家大小姐),这么多高手,全被剧本糟蹋了,太可惜了!
弄得我这么没要求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值得称赞演黄小蕾弟弟的小演员,戏很足,百度之后发现,原来在《青岛往事》里演少年天佑的就是他,眼神里灵气十足,提前《青岛往事》,那是部好剧,剧本甩这个几十条大街,推荐!
原本是以为三位男明星的演技PK会很精彩,但是看了一段就发现宋亚娟(黄小蕾饰 很喜欢)和高木(张鲁一饰 很深刻)这两个角色更出彩,这两个角色很有鲜明的人物个性,一个讨人喜欢,一个让人阴寒。
这两个演员都非常出色,还有田二林(刘烨饰) 、小林子、梁文山的角色都塑造的有出彩之处,简直就是演技大PK,可惜剧情不合理的地方不少,战斗场面完全是弱智的表演,所以导演和编剧的功力还不算出色。
但也值得推荐。
自打干掉日本鬼子后在火炉子里烧烤完细菌后,三兄弟一起加入了革命队伍回到了根据地,大哥二哥是久经考验的战士,一颗红心,哦不,是二颗红心跟党走,二两兄弟暂且按下不表,现在先说三林。
话说在三林自打在北平城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那是说能跟党走就能跟党走的么,回到根据地后,三林那是受尽各种气,领导吧,看不习惯他那痞子气,当惯了爷的三林,自然也不愿给人管着,在根据地呆久了,一心想着从前老家的那些哥们,便一心想着逃出根据地,这一天终于逃了出去,总算也是解脱了,可现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战争还在进行着,三林在北平城混的太久了,认识的人多,给人认出来总是太危险,于是想来想去,还是先改个名儿,但他吧,又没什么文化,好名字他也取不来,于是改了个土了八几的名,叫做葛二蛋,一个人在外面吧,单枪皮马也不好混,突然想起从前老家还有个臭味想投的好表兄,名叫麦子,于是一路奔波赶回老家,谁料一路上给人发现了,是谁呢?
板牙,当初麻雷子杀板牙时在鬼子据点饿了好几顿没了力气,一不小心没给扭死,给他偷偷溜了出来,路上发现三林那个恨哪,于是偷偷的报告了皇军,皇军发现仇人踪迹自然不愿放过,于是派人跟踪三林,哦,不现在叫二蛋,一路跟踪希望能发现八路军的大队伍,这二蛋,乐呵呵的回到了老家,半路上碰到了麦子,俩人见面后,麦子决定跟随三林,于是先回村子收拾东西,谁知道一回家,发现村子被人烧了,二蛋愤怒不已,跪地发誓,一定要手刃仇人,于是二人一起外出寻仇,路过一个镇子号称小街镇,于是经过各种变故,麦子混进了皇协军当了伪军,二蛋呢又经过村庄被烧的事实,痛定思痛,再次加入了八路军,麦子皇协军内遇贵人,混的那是风生水起,有着好兄弟老张当军师,士途得意,扶遥之上。
这老张何许人也?
姓张名耀祖,外号板牙,自打在麻雷子手下大难不死后,在北平也混不下去,于是想回到老家小街镇找份差事,谁知半路发现田三林也就是葛二蛋的踪迹,一时气愤便告了皇军,然后回到小街镇后在皇协军里找了份小差事做做。
后来得知二蛋村子被烧,全村人被烧死,心怀愧疚,在麦子官迷心窍当汉奸时,暗暗的帮助 葛二蛋。
谁知道最后给麦子发现,死在麦子手下。
二蛋自麦子死后,彻底醒悟,明白只有跟着dang走才是最后出路,于是再次回到原来的根据地,三兄弟再次会合一起抗日。
其间三兄弟 一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进步神速,dang觉得人才难得,于是送出国外留学,三年后学成归来,三兄弟发现鬼子亡我之心不死,依然在研究细菌战,于是偷偷设计绑架了鬼子送细菌的车,送到了一家日本料理店,老二田二林本来就是干料理的老本行,三兄弟故计重施,演了一出厨子戏子痞子的好戏。
花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刷完了这部四十集的电视剧,剧集的质量如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本人非影视专业,对于镜头语言的美感和拍摄构图角度的艺术性无从评价,只能从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来评判。
第一,就故事的内容来说,这部剧只能算是及格,本来三十集就可以讲完的故事,硬生生拖到了四十集,主线情节围绕着日本军队的绝密细菌实验计划以及三兄弟在那个战乱年代各自的归宿与成长历程而展开,本来是很好的一个故事,但太多无关紧要的情节穿插在其中,就显得尤为凌乱了,比如安排了共产国际的樱子潜伏在敌人内部,但却毫无意义,没有多少集就被领盒饭了,没有给主角传递出有用的情报,好像是特意为了增加剧情而设置的一个角色一样。
还有梁雅优当舞女和宋雅娟被汉奸强奸的情节,对剧情的整体推进有帮助作用吗?
结尾接近神剧,工厂爆炸之后,三兄弟是怎么活下来的,没有交待,虽然看似导演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在抗日神剧泛滥的年代,这样对剧情模糊不清的一笔带过,更容易成为败笔。
第二,就演员的演技来说,黄渤,张鲁一还有田家大娘和演真小泉的演员绝对都是演技担当,对于张涵予和刘烨,并不是演得不好,而是个人感觉他们的表演属于中规中矩,没有太突出的特点,当然也许跟人设也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可能是我看惯了张涵予演军人演硬汉。
总得来说,主演阵容里除了李梦的表演有些刻意之外,大部分演员表现得都还不错。
第三,对日军战斗力的抹黑,说实话,打不过八路军我就不说什么了,毕竟很多神剧都是这么拍的。
但是!
几个没受过训练的学生,在街上都能随便杀日本宪兵,这是不是就太不严谨了?
历史资料上记载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是非常高的,抹黑日军的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丑化革命先烈。
各位想想看,十四年抗战咱们的革命先烈就打了这么个玩意?
日伪战力白痴化,不就等于告诉观众:革命先烈花了十四年才打赢一群白痴?
尊重历史,也是对革命先烈的尊重!
第四,全剧的女性角色里,十个有八个都是低智商坏事的!
尤其是梁雅优,从头到尾什么事情都没干成,就知道搞事情,给一众主角找麻烦,和她接近的角色少有不倒霉的。
很想问导演和编剧一句,你们是跟女性有仇吗?
这句里的女性角色十个有八个被丑化的意义到底在哪?
第五,不过这个剧也还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黄渤和田老太太,还有小泉的表演都非常幽默,让这个严肃紧张的题材也有欢乐的时刻,配乐也很应景,很多场景本来通过演员的表演加上配乐的渲染,让观众能瞬间被画面中的情绪带动。
第六,综合以上因素,这部剧值得7-7.5分的评分,在同类型的电视剧里算不算精品之作,但毕竟放在国产剧粗制滥造的流水线模式之中,它也可以说是良心之作了,加上三影帝贡献的流量,评分冲到7.8都是合理的。
看剧的时候,发现弹幕里有很多朋友说作为一部谍战剧,它是不值得这个评分的。
但我请这些朋友还是别那么较真,毕竟管虎导演自己都没有把它划到谍战剧这个分类(说实话真当谍战剧来看的话,太多地方有逻辑漏洞!
),您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部抗日剧,年代轻喜剧来看的话,您会发现这部作品还是可圈可点的!
我对这部剧个人打分是,三分,在我这里算是及格分数!
不管演什么电视剧,故事剧情得靠谱,靠女人来制造转折起伏真的是无语了。
开场没啥说的,设置了悬念,挖了坑,总体来看不错。
只是到后面情节过渡的时候那个脑洞开的啊!
故事主题情节简单,田家三个小子闯北平,走上了三条不同的路。
剧情扩大,身边的人也分别被卷入这三条路,最后又因为日本的追查而被捆绑在一起,最后再捣毁日本人细菌实验室。
主题剧情简单明了,可是整部电视剧40集,王家舅母、王惠芸、田家老娘、宋雅娟、梁雅优这五个女人居然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剧情,而且贡献的方式就是作,对,没错,各种作!!!
1作:王家舅母。
先是要抢外甥,后来又要赶走王惠芸,再后来又上门去闹事。
2作:王惠芸和田家老娘。
不停的搬家,婆婆不同意又搬出去,田大林又接回来,又搬出去,翻来覆去的说了一大堆话,最后婆媳生活在一起!
最作的一次,在听了表舅子的话后,赌气深夜带儿子出门,结果撞上日本兵,自己被糟蹋,儿子也被弄死!
(我就纳闷了,一个长相漂亮的穷苦女人,在日占区大晚上的出来,不知道路上有巡逻兵吗?
)当然又提供了一份便当,王惠芸借此转型做起了地下党。
3作:宋雅娟。
各种矫揉造作啊!
说话从来不正眼看人,玩各种骗局,最后还狐假虎威去当了舞女领班。
除了和田三林打嘴仗就没剩了。
不停的勾引男人,然后用迷药灌醉全身而退,最后被强暴!
居然还是处女!
这就说不过去了,八大胡同那么多年没事,这一当舞女领班立马就被破了。
结果当然要牵动主角们去报仇了,报仇又蠢得要死,最后全搭进去。
4作:梁雅优。
大小姐先是傻大白,搭救田大林。
后来又激进抗日,要练枪法,一个黑帮大小姐难道不知道什么叫残酷的斗争吗?
失败后不知所措的演了几集,突然就抱头大哭,然后去当了舞女!
当舞女就少不了被男人调戏,被调戏又要耍男人留住底线。
这不找刺激吗?
最后导致宋被强暴后,居然大老远跑到家里去拿枪给了宋充分被强暴的时间,并且当街持枪奔走没被日本人打死!
而且持枪的那个气愤填膺!
这是人格几度分裂?!
期间还有各种作啊,反正要给敌人充分的作案时间!
并且作完后,一律毫无愧疚之心,都是理直气壮的呼喊着舍生取义,喷吐着心灵鸡汤!
这编剧,驾驭不了剧情的后期发展就写简单点。
别整那么多支线剧情!
演的也忒假了!
看了后就好像吃了一只苍蝇。
就好像一个老神棍絮絮叨叨地要劝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家去信某个神通广大经常显灵的“xx佛母”。
精神病吧!
本来不打算看样的抗日科幻剧的,可着三影帝飚戏,又实在不忍心弃局。
给了三颗星,一人一颗。
这剧全靠以三影帝为中心的一拨好演员给撑起来的!
剧情已吐槽无力,很有生死线的影子,但只配给生死线提鞋每次线索的切换都显得那么仓促。
特地看了看编剧是谁,结果发现这是一编剧团队。
这么一大票人还是抵不过一个龙妖!
╮(╯▽╰)╭看着三影帝被这群白痴编剧虐,真心不忍心!
我常上豆瓣看影评,但是从来不写。
我也很少看电视剧,更少看抗战类型电视剧。
但是看这个,我是冲着《厨子戏子痞子》的电影去的,更是冲着他们仨主角去的,就冲他们仨,我用周末拼上通宵看完了这电视剧,最后不得不来豆瓣抒发下我的纠结之情,不然我怕我憋出内伤。
首先不得不说,电影界磨砺出来的演技,确实不是一般演些个挑战智商的电视剧的演员能比的上的。
整一部剧插科打诨穿插愤怒伤感,确实笑也笑了,泪也没少流。
可是编剧麻烦您敬业一点好吗?
一鼓作气撑到最后好吗?
你槽点多穿帮多我都可以宽容,你剧组缺经费让老大一套衣服穿了40集我也不跟你计较了,高档饭店整得跟个废旧空地似的跳个舞光听见脚步回音听不见音乐我也选择无视了,二林在料理店那么久还是一副听不懂日语还得别人帮翻译的样子实在让我心焦,对面的烟杂店想去就去想说话就说话还几乎扯着嗓门通情报竟然从来没被盯上我也都强行忽略了。
可越到后面,越觉得泄了气,剧情的编排也越来越离谱,直到最后一集,简直让我瞬间脑中上万匹神兽呼啸而过。
老大那一针吐真剂下去,顿时前加州州长的影子浮现在我眼前。
这一看,不对呀,连杀人的步骤和台词都几乎一模一样,您这是向自己的偶像和自己心爱的电影致敬呢?
还是Ω特工中国抗日版?
中国劳苦妇女王慧芸同志竟然凭着她的大胆找到了细菌原液,皇军是怎么在自己叽里呱啦一顿思乡之情泛滥后还没发现这位“老乡”一句话也没理他的?
三兄弟找到原液后扔进火堆里的景象,让我一颗心惊悚地抽搐着:“啊啊啊!
那玻璃试管扔进火堆,是不是要摔碎一支??
或者是不是要爆炸????
是不是然后他们都感染病毒?
是不是然后要悲剧性结局??
”直到结束才发现自己腹黑,脑补远不如编剧仁慈,编剧不仅让细菌放过了兄弟仨,还让连环的爆炸和倒塌的秘密基地也放过了他们。
他们就这样在密封灼烤的容器前逃生了,就这样在连环爆破下逃生了!
所有我能想得通的解释就是,果然过去科技不发达,火药威力也就只能用来放个烟花。
可咱们烟花也能炸断一座新桥啊……我宁可他们像《厨子戏子痞子》里那样从地下道逃跑了!
可是这是皇军的秘密基地,不是他们设计了几年的小根据地。
我再一次被国产电视剧挑战智商和忍耐的下限……亮点总是由反派来闪光的。
阴狠毒辣但也不失文艺范的高木课长是仨影帝卖力演出之外的一个意外惊喜,是那个《厨子戏子痞子》上只出现5分钟就让我在这里一眼便认出的人。
可就是这么个聪明人,编剧你定位了他的聪明,怎么就是不让他在剧中发挥啊魂淡!
一盘掉包了的料理就能把他给糊弄过去简直就是八嘎呀噜地干活!
最后我是来吐槽梁家大小姐的。
编剧绝对和那姑娘有仇,要这么黑这姑娘。
你说你放着这么个姑娘是用来坑人的么?
冲动、幼稚、脆弱。
坑完同学坑爹,坑完爹害娟子,害完娟子还把二林给卖了。
从头到尾就没看见她有半点新时代大学生的样子,白瞎了燕京大学学生的名号。
原以为她会来点啥奋起反击,结果到死了还是个只会跑路不会勇敢的累赘。
这电视剧,如果不是有这四位男主的亮点,加上娟子这一出现就活跃气氛的人物,还能有多少人撑着看到最后呢……
因为最近粉上了渤哥,所以一口气连刷了几部他的电视剧和电影。
先从管虎说吧。
管虎算是渤哥的贵人了吧,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管虎的作品风格,渤哥在他的戏里的角色也是我最喜欢的,可以说是最大化了渤哥的特点和演技水准。
作为《厨戏痞》的姐妹电视剧,前1/3的观看感受要好过《厨戏痞》。
剧情节奏掌握得不错,逻辑也很清楚。
(然而依然有一些硬伤,比如高木动不动智商下线,田大林英雄魔幻色彩太浓等等)电影在逻辑方面就弱一点,导演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太多的东西,导致很多地方表达得不清楚。
我记得当时《厨戏痞》上映的口号是“卖笑救国”,说真的看电视剧我笑的次数比看电影的时候多多了。
这电视剧也带着鲜明的管虎特色,比如黑色幽默啦,比如蒙太奇啦,这样一来就给大众化的电视剧加了一些艺术色彩。
管虎作为一北京长大的大老爷们儿,也把自己的性格特色融入了作品里,所以他的作品通常是比较野性、血性、爷们儿、有点儿犯浑的。
我最欣赏这部电视剧的另一个地方就是,三个主人公都是多面体。
这在电影中一般能实现,但是电视剧里真的少。
看过大陆电视剧的人就知道一般大陆剧里的主人公是多么单调。
另外,能把三位金马奖影帝攒在一部电视剧里,除了管虎貌似没别人了吧。
张涵予的气质、外形和口音基本决定他演不了小地痞小人物,but作为突破,这次他演了一个得了PTSD的军人/杀手,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冲突感。
张涵予把人物的内疚、敏感和脆弱表现得非常好,当然心理病治好后,又回到了他man帅的正轨上(戴着礼帽穿着呢子大衣开枪,十足小马哥啊!
)。
刘烨的角色有小人物的逗比和精明,也有成大事者的深沉。
在《厨戏痞》里的厨子我并不喜欢,原因是人物的语言行为太夸张了,导致他以真实身份出现玩儿飞刀的时候让我觉得无比出戏。
电视剧里的厨子则是一个真正的性格多面体。
社长对电视剧角色的拿捏比较成功,但是他的弱点也比较明显,就是说台词比较含糊。
对于渤哥的角色我想平行比较一下:同期刷完的《民兵葛二蛋》和《青岛往事》都有抗日情节,就角色来说,葛二蛋更丰富立体一些,人设也讨喜,但是说教意味很浓;王满仓的确凸显渤哥演技(让一个智商高的人演一个傻子还演的那么好),但是人设单薄、圣母,并不讨人喜欢。
相比之下,田三林兼具了乡巴佬的土和拙,又有黑帮大佬的精明和狠,最后还有作为主旋律人物的义气和硬气,总之是一个矛盾但是不冲突的存在,偶尔透出的傻气和幽默简直软萌得不得了。
和社长抬杠,嘴上损黄小蕾,每次都给我乐的不行了。
话说回来,我特别喜欢的渤哥的几个角色--牛二、牛结实、痞子和田三林都是出自管虎的作品。
不得不说管虎的作品能充分挖掘渤哥的特点。
这部电视剧另一大亮点必然是张鲁一。
这哥们一出场就自带变态帅和福尔摩斯气质。
貌似大陆男演员里变态帅的代表是廖凡,现在得算张鲁一一个。
配角里另一个亮点是小泉敬二。
你能想象这个操着天津话、鸡贼、油嘴滑舌、缺德、有点2的家伙当年还演过《霸王别姬》里张丰毅小时候吗。。。
这哥们儿可是从小学京剧的北京老爷们儿啊!
他的戏份不多但是让人印象深刻。
女演员里,黄小蕾的表演比《青岛往事》里强了很多。
把一个女痞子、女骗子的滑头、鸡贼、情深义重表达的不错。
黄小蕾演过挺多泼辣的角色,但是《青岛往事》里的小嫚儿真的不咋样。
泼辣并不等于嘴贱和聒噪。
而且黄小蕾在《青岛往事》的台词和演技真心捉急。
念台词囫囵吞枣,哭戏把五官都皱一块儿了还哭不出眼泪,只能趴桌子上干嚎,只要在最后kkw死的时候哭得还有说服力一些。
反而比《青岛》早的《三兄弟》还看见她演技一直在线。
孙宁一直演温顺的妇女,貌似没有什么突破。
其实我希望这个角色可以让梁静来演,毕竟梁静在自己老公的戏里每次都挺出彩儿的。
而且大决战三男加一女组合和《厨戏痞》完全是一个路子。
这部戏唯一也是最大的败笔就是梁雅优,演员长得不好看就不说了,顶着一张被叮肿的香肠嘴看得我只能不停快进,台词和表演极其生硬,她到底有什么资格和三大影帝同台飙戏啊???
(还让她周旋在张涵予和渤哥身边我也是想吐了)而且这个坑爹的角色,坑老爹坑同学,坑完大林坑三林,然后还坑了一把宋亚娟。
扫把星一样的存在啊,而且一般这么弱鸡却又存在感十足的角色,起码死得光荣英雄一点对吧?
结果。。。
死前依旧一点贡献没有。
呵呵哒,导演你不按套路出牌。。。
(不过也许她死了就是最大的贡献了)最后,这到底是不是抗日神剧?
从最后一集看,是的。
从前面39集看,不是。。。
其实主流剧和抗日神剧是不一样的,而我并不排斥主流剧。
首先,主旋律和主流并没有错,渤哥访谈的时候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我们不排斥主流,主流其实能最好地贴近大众、传递创作者的价值观。
这话不用多做解释了,我觉得很中肯,并且符合当代影视市场的现状。
第二,我觉得这部剧只是借助了抗日的年代背景,讲述了三个兄弟的传奇故事。
换句话说,换一个其他混乱一点儿的时代也行,但是中国近代史上符合这条件的就是抗日or内战,你选呗。
选哪个都得被叫“主旋律”。
但是!
《三兄弟》不愧为《厨戏痞》姐妹篇,最后一集和结尾如出一辙。
三兄弟加一个女人拯救全世界。
土匪+八路的组合干掉了守卫森严的日军基地,真是笑掉大牙;而让三大主角闻风丧胆的神人高木君,在最后一集智力武力双双下线,不带这么坑人的谢谢。
最后,群演的台词“杀鬼子还是得跟八路"和三兄弟莫名其妙逃离大爆炸注定了这是一部抗日神剧。
其实,这电视剧前39集的质量真心是不错的。。。
但是弄一个吊炸天不切实际、强行说教逞英雄的大决战结尾,管虎你要干啥啊!
(看完最后几个主演一脸喜气洋洋投奔八路,我一脸excuse me👉脑补一下黑人问号脸)
【电视剧集《火线三兄弟》(2013,40)经典台词六条】1.战死的才是英雄,活着的都是懦夫。
(第8集)2.[生当乱世,]要想活下去,就不要把自己当回事。
(第8集)3.就算是你亲眼看见的,[那]也不一定是真的。
(第22集)4.[多行不义必自毙?
]等他自毙,黄花菜都凉了!
(第29集)5.人活着,得到[的]东西越多就越怕死。
(第33集)6.命运就是变化,就是不可知。
(第39集)
看见了很多人都在吐槽她的香肠嘴。
也就是她的长相。
我很难受。
的确,在正常人的审美观里,这种样子是丑陋的,可鄙的。
我也无法接受,很少有人可以接受。
但是,其实,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完美的。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不可能会因为长相,而去抗拒、嘲讽一些身体有缺陷的人。
如果那样,一定会错过许多值得拥有的挚友。
一定会成为人人嗤之以鼻的对象。
富家千金怎么就不能有香肠嘴了,谁规定富二代就是白富美啊。
回到主题,如果把梁雅优的扮演者李梦,换成一位"女神",那这部电视剧不就和小*代变成一种类型的了吗?
在剧中,梁雅优是一位娇贵、自私、愚蠢的富二代。
让观众无不对其感到反感和鄙视。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她表演的很淋漓尽致,使观众都对"她"感到愤怒!
她表演得越是逼真,观众就越愤恨,越讨厌梁雅优!
所以她的演技和剧组的选人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唯一有问题的是反感她的观众。
不要因为戏中的粱雅优,反感戏外的李梦。
李梦大姐姐是一名心理素质极强的演员,至少,她没有被"香肠嘴"毁得抬不起头,至少没有为"香肠嘴"而与各种观众争辩。
我对她没有太多的喜爱,对这部片子也没有精辟的解说。
但是今年,我还未满18岁。
第十五集兄弟三人送大胡子,拉近景的时候为了看起来象不停在走,三个人一边说台词一边在那原地踏步。。。虽然气氛台词都可严肃我还是笑喷了,太搞笑了。话说剧组给上个轨道拉一景是能死吖
.......是我爸爸.把我逼上这条绝路.
剧情太经不起推敲。三星全给高木。虽然张鲁一不怎么会日语,但长段日语台词都念下来了,而且发音很不错,除了日本演员之外说的最好的了!
对张鲁一演的日本大佐印象深刻,好长一段时间我以为他就是日本人
很喜欢这片子,张涵予,刘烨,黄渤,张鲁一……一个演技出众的好演员。其中最爱的就是田二林了,真是太搞笑了,而且总能化险为夷,和小林君的比试也很搞笑,我就是因为这剧喜欢上刘烨的。到最后我才知道张鲁一是中国人,演的真的太好了。剧情我还挺喜欢的。
收尾也太草率了。。。
话说你们的第40集是哪里看的。。三兄弟一人一颗星,不能再多了~
編劇把裡面的女生智商都設置為負,打鬼子電視劇保持一貫作風,不能看!
为什么日本军人说的一口标准的汉语而不是标准的东京话
看的断断续续 和葛二蛋比不了 比煞笔时代强太多
看了三集了,情节很吸引人。不愧是三大影帝联袂出演,值得一看。
三位影帝同台已是难得,更重要的是故事自身也不弱。剧本硬演技强自然观众看着就过瘾,只是没想到张鲁一也是位神奇的存在,以前没有关注过,通过这部剧集才发现,会演戏的汉子他也算其一了。
真不是厨子戏子痞子的电视剧版本?!
真的是无语了,40集的电视剧,说实话前30集拍的还不错,但最后10集就真的要骂街了,什么漏洞、逻辑的就不说了,就这样把观众当傻子、呆子也好意思?把观众的智商各种向地上摩擦、碾压、在重复,最后5集摩擦到了高潮,最后1集摩擦到了顶点!!!我爆炸了!!!惊呆了!!!真的被雷到了!!!估计管虎是拍完前30集,然后生病住院了!短时间还不能出院,为了追赶工期,只好临时找个导演来拍完,我觉得这就是真相!对!一定是这样的!!!
编剧方面有些地方太弱了。
补 电影版虽然结局不太喜欢 但是整体还是好玩的 张涵予+刘烨+黄渤是我爱的组合 电视剧版有点过长 台词和剧情都有点拖了 就弃了
抗日神剧系列
很好看
依然过于神化了啊
嘻嘻 挺好看的 还做梦梦见帮黄渤填写入境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