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古稀的Yuki奶奶想买一本料理书去了书店,但意外的在书店里看见一本封面精致的漫画,Yuki感叹“真美啊”,也把这本漫画带回了家,没想到看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是一本腐漫《只想看着你》。
Yuki想知道后续的剧情,就去书店准备购买最新完本。
恰好,正处志愿抉择期的高中生丽作为兼职店员接待Yuki。
原来丽也是bl漫的爱好者,Yuki第一次买bl漫画的时候就让她印象深刻,Yuki因为第一次接触想找个伙伴一起聊聊,于是她邀请丽一期去咖啡店聊天。
Yuki老伴已经去世,因为女儿工作关系,与女儿分别住。
她是一个精神奕奕、体面的老太太。
丰富的人生经验让她坦荡荡的直接在咖啡店聊起bl,也让其身后桌的顾客会心一笑。
但怯懦、自卑的丽却羞将“bl”在公开场合谈论,甚至在店员点餐的时候将摆在桌上的bl漫火速藏在桌下。
因为丽的寡言,yuki以为丽不愿意与年岁已长的老人家相处,但幸好丽在吃完饭后坦诚的讲明自己是想和yuki一起聊天的。
yuki心花怒放,二人也将聊天场所扩大到了Yuki家。
Yuki会为了接待丽打开自己一个人不舍得开的空调,丽也会在放学后早早跑去yuki家里。
二人看了很多漫画,也一起为自己喜欢的漫画《只想看着你》主角加油。
身为书法老师的yuki还教丽写二人《只想看着你》主角的名字,并挂在房间里。
一天,Yuki问丽想不想自己画漫画,丽震惊的问您为什么会觉得我想画漫画呢?
yuki回答说:因为你看了很多嘛。
也是这次谈话,让丽心中想画漫画的潜意识慢慢现形。
丽是个没有目标的人,她处在浑浑噩噩的17岁,对从小长到大的竹马含有情愫,同时也在暗暗嫉妒竹马的与自己同班的女友。
竹马女友漂亮、夺目,在同样的年纪却有明确的的目标,早早就在为自己留学的目标努力,丽在自卑自己毫无想法的同时一边又在羡慕优秀的同龄人。
但幸好,她在17岁遇见了Yuki。
二人本来约着一起去参加冬日漫画展,但丽在搜索历年冬日漫画展的情况后发现原来每年人都很多,需要早早去排队。
丽考虑到yuki的身体最终撒谎自己因为学习的原因去不了冬日展。
后来,二人又约好去参加同人展,丽也为此决定自己画一本漫画去参加,二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丽画漫画,yuki提供画画工具并找熟人帮忙印刷。
二人也最终完成了《从远方而来的人》同人本。
但yuki在同人展当天扭伤了腰,丽只得自己参加,但还是没有勇气在同人展摆摊,而yuki也不放心丽,找了自己学生的家长帮忙送自己去同人展,但因为车半路抛锚,仍旧没赶上。
但机缘巧合之际,居然被她遇见了二人一直追漫的漫画《只想看着你》作者,作者买了一本《从远方而来的人》。
丽从同人展回来,因为自己的怯懦,自己的同人漫只卖给竹马一本和yuki卖出的那本,一共加起来才两本而委屈落泪,但yuki却鼓励:“你做了很出色的漫画,你很棒。
”丽后来也不禁跟妈妈感叹:感觉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真的好难啊。
而妈妈回答:像我们这样的小市民,有这种精神是起码的吧。
跑马拉松的时候,至少要跑到那根电线杆;电视剧开始前,至少要把衣服洗完。
也正是丽了解向自己目标努力的不易,她最终鼓励勇气向竹马女友说出了那句加油,也达成与自己嫉妒之心的和解。
电影最后,yuki和丽读完了《只想看着你》的完结篇,Yuki还和里面的角色穿了同款并留影留念。
二人约好参加米田优的漫画签售会。
丽因为为了给自己竹马打气,送他去见自己女友最后一面签售会晚到了,yuki被米田优认了出来,并说谢谢她的同人漫,也鼓舞到当时迷茫期的自己,yuki很激动,告诉作者自己不是这本同人漫的作者。
但她是我的朋友,因为您的漫画我们成为的朋友。
参加完签售会后,两个人共同沉浸在“追星成功”和被偶像肯定的喜悦中。
电影整体基调温馨、动人,两位主角,一个孤独,一个迷茫,从陌生人变成彼此牵绊的朋友。
而成两人关系的推进的关键bl漫画《只想看着你》剧情与二人的友情共同发展,包括丽自己画的同人漫《从远方而来的人》也是在讲自己和yuki的友谊,非常温馨有共鸣的电影,电影的最后一幕yuki已经搬去和自己女儿住,但丽时不时还是会帮她收拾老屋子,帮yuki寄自己想看的漫画,而二人一起栽种的花束已经冒了头,生机勃勃。
“你为什么来到这座城市?
”“因为我在天空上看到了你。
”
只要和你在一起,我就很开心;只要和你在一起,我就浑身充满力量;只要和你在一起,我就能看清自己;我也想,让你和我一样!
影片《 萍水相腐檐廊下》故事温馨治愈,节奏舒缓,与生活的喧嚣与忙碌不同,影片带来了片刻的宁静与温暖。
影片围绕着两位主人公展开,一位75岁的老妇市野井雪到书店购买了一本新出的漫画,店员是一位十七岁的高中生佐山丽虽诧异老奶奶会看这种漫画但仍熟练结账,之后井雪回家忘我地欣赏漫画。
几天后两人又在书店相遇,井雪想看该漫画的后续,佐山丽因首次遇到如此喜爱漫画的老人而好奇,井雪拿到新书后,尽管第一次看BL漫画,却仍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
井雪有看不懂的情节,佐山丽热心讲解,二人因此成为忘年交。
之后,井雪教佐山丽写字,佐山丽觉得自己比以前阳光了。
井雪还建议佐山丽试着画漫画,佐山丽虽觉自己无此才能,但回家后仍在作业本上尝试,却因画得不好而沮丧。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自己试着画。
不,我没有那种才能。
没有才能就不能画漫画?
有这种说法吗?
人会变成自己也想不到的样子!
一天佐山丽去井雪家玩,发现一本老漫画《梦想在那边》,井雪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因给这本漫画的作者写信因为字错未寄出,后转而努力练习书法,最终成为书法老师的故事,佐山丽若有所思,犹豫后决定以卖方的方式报名春季漫展。
此后,井雪期待漫展到来,每天在挂历上记录。
佐山丽也更加努力画画,完成创作漫画《从远方而来之人》后虽有成就感,但在漫展上却临阵退缩,好在发小河村纺和井雪帮忙各买了一本,井雪鼓励佐山丽,她在奶奶的安慰下释放了委屈。
井雪追的漫画完结,在去作者签名会时发现,作者米田优竟是春季漫展时从井雪手中买下佐山丽漫画的人,米田优表示佐山丽的漫画很好,在自己遇到了创作瓶颈时,给了自己很大启发,佐山丽得知后充满信心。
故事结尾,井雪去了国外,佐山丽偶尔会来照看她的房子。
影片一共有两次漫展, 我想把这两个场景分开进行讨论。
第一次-冬季漫展(害怕被嘲笑)佐山丽在市野井雪的鼓励下,尝试创作自己的BL漫画,当她独自翻看自己的创作的时候,她感到非常的不自信,也不敢让任何人知道。
但她还是想跟市野井雪分享关于同人志的一个漫展活动,决定以买方的身份去,这里没有明说。
她查看了历年的参展人数,因为那天告知井雪时知道了她的腰不是很好,所以她思虑了半天,在某天夜晚打通了电话告诉了井雪冬季漫展去不了了,因为自己明年要考试,得复习功课。
其实佐山丽因为现场人多拥挤担心井雪身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并非因为学习,而是由于她的胆怯和对梦想的恐惧,她选择了以学习考试的理由而逃避。
佐山丽是一个内向腼腆的高中生,她的小秘密是喜欢看BL漫画,可是这在学校里似乎不是主流,她也害怕被被人看见。
第一次相识井雪后在咖啡厅的交流,当井雪说出BL(Boys Love) 时,后排的女的也表现出了不可思议,佐山丽也害怕不敢说话,看见了店员端来的咖啡立马将书收起;后面一次拉着吃晚饭的时候也是如此,显得如此的慌张与惊恐。
她深怕别人知道从而被他人嘲笑。
第二次-春季漫展(梦想见光就死)佐山丽在一次去井雪家看到了漫画《梦想在那边》听井雪讲诉了关于她与漫画的故事,她告诉佐山丽:“重要的东西一定要珍惜啊!
”要勇敢的追逐梦想。
因此佐山丽决定参加第二次的春季漫展,这次是以卖方的身份参加。
她有信心决定在剩下的10天里,一天画一张。
重要的东西是梦想啊!
可在漫展当天却还是因为恐惧打了退堂鼓。
她没有选择进入展会现场,而是在外面等待,也没有任何勇气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售卖。
只有她的发小以及井雪没认出来的米田优买了她的作品。
佐山丽从在学校时就害怕别人发现她的爱好,担心会被嘲笑。
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遇见井雪之前。
连英莉询问关于BL漫画时,尽管是她的最爱,她依旧选择不知道;佐山丽害怕自己的梦想被人发现后会消失,她担心自己的漫画作品不够好,害怕被人笑话,不敢参加漫展。
她的内心挣扎和最终的逃避,是一个青少年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恐惧。
我也不敢说,怕说我吹牛其实佐山丽羡慕两个人,一个是井雪,你会发现,老奶奶在去参加漫画完结签名会时,排队时会被前后人质疑;在购买BL漫画时被店员质疑;在咖啡说喜欢Boys Love时,被后座的人质疑;也许她的一生都在被人质疑,但她依旧笑容满面,她不害怕嘲笑。
尽管遇见了米田优画家,她依旧会拿起那本佐山丽画的漫画,尽管看上去很幼稚。
另一个人是英莉,英莉一直在为着出国留学这个梦想不断地努力学习。
佐山丽认为坚持梦想,坚持目标努力很难。
感觉自己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真的很难!
像我们这样的小市民,有这种精神是起码的吧!
就像跑马拉松的时候,至少要跑到那根电线杆;电视剧开始前,至少要把衣服洗完。
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井雪老奶奶一样,有多少人像佐山丽小女生一样。
井雪小的时候也是一个会害怕的人,害怕字丑,害怕自己的信没办法给人一丝帮助。
长大了的她练习了书法,是对儿时自己的怯弱的否定。
彼此相处过程中,佐山丽逐渐学会了接受自己,坚定了对漫画的热爱,并开始勇敢地迈出创作的步伐。
而井雪也在佐山丽的影响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了新的乐趣和目标。
关于那本漫画《从远方而来之人》我想不是随便画的,她是佐山丽和井雪在檐廊下缩影。
井雪早在第二次漫展之前就早已办好了签证,其实那个时候她可以走了。
但她选择多留几天,我想她应该知道佐山丽还没有真正的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梦想,她想帮她完成,也算完成自己儿时没有为自己爱的漫画作者寄出的那封信!
人生会遇到迷惘,恰巧在那时,有个人的出现,帮助我,鼓励我。
不顾年龄,不顾内容,我们就坐在檐廊下,我给你介绍你最爱的漫画,你给我沏上一杯茶,并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热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藏,我们都需要朝着自己的目标梦想去前进,至于质疑,只会让你变得更好。
渴望和奋斗
是一位七十五岁的奶奶雪因缘巧合爱上看BL漫画且因此结识同好十七岁高中生丽的故事。
两个人互相鼓励陪伴,生活变得充实,成为了更有力量的人。
全程无虐点,没有国产的车祸疾病的变故。
很治愈,很温暖但并不平淡无聊。
【剧透】奶奶鼓励小丽自己动手画漫画,小丽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作品。
作品的内容是BL故事,但发生在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其实是奶奶和小丽友谊的缩影。
两人结缘的那本漫画故事中的部分情节、表达后来也发生在奶奶和小丽之间。
作为一个从未看过BL漫画的人,我可以隐隐感觉到BL里的美丽情感是人类对美好情感的期待。
它会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两人女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也包括人和小动物之间。
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关系中。
我们相信这些情感是真的,所以我们动容,被BL的漫画、故事温暖。
我被吸引是因为我很喜欢女性友谊的题材。
我有本书叫《闺蜜 女性情谊的历史》(虽然我只看了一半。
也对今年大火的上野千鹤子和铃木凉美的对话《始于极限》很感兴趣。
我在成长中也愈发因自己的女性朋友给予的爱而幸福。
所以这部电影自然而然吸引到我。
它以忘年交的方式诠释了女性之间的友谊和爱。
相处恰到好处,令人舒适,也很容易找到共鸣。
自己也会想到诸多和女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细腻,心照不宣。
亲切,灵犀相通。
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去看看,愿你也可以温暖。
☀️【注释】来帮助像我一样的2G人😅BL:boys’ love电影中提到的“同人”:(百度版)指“自创、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或“自主”的创作。
它较商业创作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以及在原则范围内的“想创作什么,便创作什么”的味道。
同人志则是这种创作的自制出版物。
这个文化圈则被称为“同人界”。
特别注明“同人不仅仅指以原有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二次同人’,由作者自己原创,但是未进行商业运营的作品也属于同人。
日本影视向来有“为弱者发声”的传统。
刻画边缘的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对生活的热望,即便身处泥潭,也不忘仰望星空,恐怕这就是日影能持续治愈人心的缘由吧。
《萍水相腐檐廊下》的人物设定并不陌生,一老一少的搭配,多见于诠释温情的影视作品。
缺少应有关爱的边缘人,因机缘相识,进而相知,在疏离的人世相互慰藉,发展出一段忘年之交。
如果故事仅是如此,大概又是一部俗套的“祖孙情”电影吧。
它的亮点在于,巧妙置入不可公开言说、却又属实让人怦然心动的元素——BL。
当这种热爱违背常情地发生在耄耋老妇身上,我们感到的是一种新的生命的复生。
好似老树逢春,燃烧未尽的晚年终于绚烂了一把,青春的生机又在老朽的身体焕发。
电影的另一处亮点是,人物排除外在和心理的磨难,追寻自己热爱的事物,给人以活出自我的鼓舞、勇气与信心。
其中有一处笔触很妙:老妇人因车半路抛锚,赶不上漫展,在路旁休憩时偶遇她与女孩都喜爱的漫画作者,作者买下女孩的漫画。
这种巧合自然是编剧刻意为之,但却为感沛人心的结尾埋下了必要的伏笔。
签售会上,老人再次与女孩相约,女孩因故迟到。
漫画作者认出了老人,并对女孩的漫画表示了喜爱和鼓励。
这种相遇颇有“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况味。
即便最后,女孩与漫画作者都没有相认,而是间接通过老人知道了作者的肯定。
这难道不比大团圆式的欢聚场景好上很多?
为什么一定要相互结识呢?
像这种擦肩而过的淡淡忧伤,不也是另一种美好?
这几笔确实诠释出“一期一会”既令人遗憾又倍感知足的情愫。
人生的美好,便在这些意想不到的巧遇与遗憾之中。
本来想着打开先看两眼,结果不知不觉已经给看完了。
这部电影属于那种没讲什么大事,但看完很舒服,让人平静而愉快的片子,很有日式治愈感。
我很喜欢官推里这句宣传语:58岁年龄差——最初的青春、最后的青春。
是的,也许青春从来无关年龄,75岁的奶奶和17岁的少女因为BL漫画结为忘年交,一起交流最喜欢的作品,一起完成参加同人展的第一本漫画……这期间所有的期待、兴奋、惊喜以及遗憾和失落,都是青春。
这部电影让人舒服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特意体现老人是“睿智”的,虽然奶奶写的字、偶尔说的话都能看出年轮的光泽,但大体上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因为新爱好和新朋友而兴奋,也因为年龄而在意。
她喜欢的漫画还在连载中,一年半才出一本,了解到这个事实,她就拿着计算器开始盘算自己如果再活5年,或者最好7年,能不能看到大结局……这真是我最喜欢的老年状态。
老了之后能够坦然计算自己剩余的时间并且继续规划生活,可以说也是我的人生目标之一。
另一个主角少女同样没多少“青春活力”,她对自己没有哪怕一点自信(但也没自卑到唯唯诺诺),对喜欢的人、喜欢的事物顾虑重重,甚至在同人展当天,已经带上自己的作品站在事先申请到的摊位上,结果还是害怕到退缩——类似情节放在很多片子里可能都会让人替她着急上火,但这里却很自然地消解在了整部电影营造出的“普通”氛围里。
我能理解她为什么这样,想要抱抱她安慰她,却并不想用力推一把,把她推到那个应该去到的位置上。
能不能成为漫画家都不要紧,带着喜欢的心情,向前走下去,人生说不定就会在哪里开出花朵。
我特别喜欢的情节是:奶奶是书法老师,她教少女写字,两个人各写一个她们喜欢的那本BL漫男主的名字,写好挂在了家里;后来去签售,又请作者在各自书上分别画了男主A和B,回来再把两本书凑在一起拍照……这种一起分享的快乐想想都觉得好开心。
另外少女创作的这本小漫画,虽然真的幼稚,但也真的好~可爱。
《萍水相腐檐廊下》原名メタモルフォーゼの縁側。
メタモルフォーゼ相当于英语metamorphose,指昆虫从幼虫化茧变成飞虫的过程,学名叫变态,通俗点大概可以叫变形?
感觉没有一个特别对应的中文词。
縁側就是檐廊,经典日式场景。
所以这个片名可以大概直译成metamorphose的檐廊,让人成长、变形、化茧成蝶的檐廊?
台版春心萌动的老屋缘廊,或者屋檐下的美妙时光,感觉也还差点意思。
是挺难翻的。
但这个萍水相腐檐廊下,还是让我很想笑——不过总之,还是感谢字幕组,辛苦了~
很久没认认真真看一部电影了这部《萍水相腐檐廊下》真的很好看,有让人一口气看下来不觉得漫长的魔力,强推!
主线是一位教书法的老奶奶在书店意外看到bl漫画《只想看着你》(这个漫画今年也拍成了剧,我刚好也看过,也是非常清新纯爱的校园bl),于是逐渐与正在书店兼职的高中生女孩成为忘年交bl同好的故事。
画风很温馨,故事讲述很细腻。
中间围绕漫画二人敞开心扉聊到梦想与过往,有过勇气与遗憾,还与原漫画作者发生了奇妙的邂逅。
相比腐女一起磕cp的快乐,两位年龄相差悬殊的女性之间碰撞出的可爱火花更令人动容。
人有点能让自己忙起来的事情真的很可贵,遇到能聊到一起的人一定要珍惜。
没敢卖出去的漫画,不小心冷掉的三明治,本命漫画家的亲笔签名,不慎漏雨的檐廊...真的很喜欢日系电影这种平淡记叙的感觉,有恰到好处的热血,也有不期而遇的小遗憾,但是这一切都让人觉得无比真实,仿佛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没有一切完美收场的圆满结局,却更让人觉得值得回味,也许缺憾本身就是美好的一部分。
我真的好喜欢这种治愈系的电影。
光影温和,故事没有太大起伏,却揪着心里最敏感的地方。
演员都是我好喜欢的演员!!!
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成为朋友的老妇人和高中生的故事。
倘若这共同的爱好只是写书法,做菜之类的,这也会是一部好电影,但不会这么触动我。
最开始触动我的是奶奶在无意中买了一本BL漫画,然后欣然接受这种设定,并开始追番,岁至暮年,仍心怀好奇,包容和热爱。
当时心中一动,想着“啊,我以后能不能成为这么酷的奶奶啊”。
而高中生丽,一些自卑,一些孤独,一些社恐,小心的包裹着自己,有些嫉妒的看着那个拥有着她渴望的一切的班里的“万人迷”。
她们在书店相遇。
奶奶问,“我们可以一起聊聊这本漫画吗?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两个人看漫画,交流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特性,奶奶会带丽吃美味的小蛋糕,也会给丽做家常的咖喱。
丽会给奶奶带去她推荐的漫画,想带奶奶去参加更多腐漫的活动。
她们就这么慢慢走进彼此的生活。
丽从未这么渴望放学,跑去奶奶家玩耍。
奶奶从丽的身上看到她从前的影子。
丽因为奶奶变得勇敢,豁达和乐观,甚至找到了梦想。
她们彼此陪伴,彼此鼓励,温和又美好。
忘年之交。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人嫉妒。
别说这种奇遇,我们大多没办法好好保护我们现有的感情。
我们大多包裹起自己,怕自己受伤害,怕自己丢脸,怕给别人添麻烦,就在这些害怕中把自己越裹越紧,越裹越孤独。
而有时,只要我们愿意剥开自己,我们就会发现,有些陪伴会治愈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心。
还有我们全部的生活。
虽然豆瓣分虚高(我会给7分左右?
),但霓虹还是将它擅长的治愈系诠释得合乎规范——细水长流的节奏把控,细火慢炖的日常时光穿插寥寥几句人生领悟点拨。
丽酱一出场就自带一股别扭的气息,一种中学生常有的隐秘格调,该表达的不该表达的全都消隐在她稚涩的眼眸中,这就导致了庞杂的人际有时竟被压缩成以秒为单位的简短碎片,搞不懂是编剧的有意还是无能,总之全部意旨最终以忘年交友谊一锤定音,而我似乎像被突然剥夺了全知全能的权力哑在原地(如果说找缺点的话,对我来说这就是影响我观影体验最大的因素)。
两个地方特别可爱:1.奶奶计算漫画出版速度,发现还需要几年才能看到完结本,于是扭头对爷爷的遗照说:“对不起啦,还不能去你那边”。
2.奶奶拿到漫画的完结本,发现封面人物穿的衣服跟自己花色一致,开心地跑到镜子前,一边晃着漫画书,一边笑着看向镜中的自己“我们穿的是同款哦”,老年时也这么天真烂漫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萍水相腐檐廊下# 如果把遗憾再具体阐释一下,那便是……芦田爱菜×高桥恭平好嗑,丽酱看向青梅竹马总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怅惘之感,有种青春萌动之时却被迫戛然而止的滞涩感,这条线能发展一下就好了。
且霓虹影片最迷人的生死观在这部影片中却呈现厚此薄彼的格局,它把生之粲然极度渲染,死亡观却弱化了,可能为了跟总体格调相匹配吧。
特别好,特别喜欢。
关于爱好,关于友情,关于梦想。
每一幕仿佛身临其境,让我回到初中那会儿狂看漫画的时光。
试画,给作者、出版社写信之类的通通做过,抹了好几把泪。
电影最后安排的签售会,是「追星」的成功,也是同好间的鼓励与成长。
「因为这本漫画,我们才能成为朋友」,真是太好了啊。
除了可爱和温暖还能说什么呢喜好不被年龄束缚,友情不被世俗束缚,敏感自卑有人抚慰,微小的善意会有回应
当你需要心灵治愈的时候,来看看这部片子吧。
剧情:因为营销号的短视频,激情怒看了这部2022年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学生女孩佐山丽和书法老师市野井雪奶奶的友情故事。
在老伴走后,奶奶无意看到了BL漫画并喜欢上,又和书店打工的女孩一起分享,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精彩,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期间,女孩也在奶奶的鼓励下,画了自己的漫画参加漫展,更是激励了自己最爱的漫画师产生继续创作的动力。
电影整体展现了乌托邦式的美好生活,没有日常的鸡零狗碎、柴米油盐。
配上女孩子的纯洁友情,让人觉得温暖又温馨。
影片中段,本以为奶奶腰疼是个伏笔,要开始刀了。
总是觉得会有“大起大落”的煽情,结果没有想象中的“跌宕起伏”的催泪,就安心了。
影片的高潮出自漫画师的签售会,奶奶和漫画师说了女孩画的漫画的事,漫画师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后来,女孩和奶奶在咖啡馆交换书。
那个片段,让我觉得世间真美好,充满了幸福。
影片最后用女孩和奶奶的通话作为结束,稀松平常的处理。
影片中女生画的漫画《从遥远来的人》也是美好、伟大、温暖。
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幸福。
细节:片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漫展开始之前准备漫画用日历记录进度的时候,那个日历是打印店老板送的。
有个片段,女主知道奶奶帮她卖出了一本她的漫画时,哭了起来。
哭的时候,吃了一口三明治,接着哭,芦田爱菜真是太可爱了。
作者米田优的支线,女孩青梅竹马暗恋同班同学的支线,书法字的点题和铺垫,丰富了剧情,也互相影响着各位主人公。
两个人生活片段的交叉呈现,代表着友情的增进。
最典型的就是女孩在奶奶家的一侧窗户上描绘漫画《只想看看你》,而奶奶幻想年轻的自己也在另一侧窗户描绘自己学生时代喜欢的西园寺薰的《梦想在那边》。
用漫画的最后一句做结束吧,“今天是完美的一天。
”
BL只是噱头,并没有深入讨论这一社会现象,本质还是友情治愈向,不过有一些心理描写的还挺细致
比较像小品电影,给观众一点治愈吧。
老奶奶比少女还少女!两个人都因为热爱的事物闪闪发亮!♥️
原来您也在这里!
看到展会的部分哭了很久,最大的感受和触动不是梦想,而是孤独。嗑CP的时候几乎一直是单机,一个人也觉得很开心,但是看到这样的陪伴,这样的快乐,突然发现自己也很想要拥有。可能因为永远无法成为任何人这样特别的朋友,同人的世界里就只有孤独,孤独也很快乐,就像丽阅读着漫画书时一样,书里的故事已经带去了足够的慰藉,但有些心情没有人能够了解。
不是演技问题。是我现在长大了,完全无法接受太虚太假的乌托邦美好。
其实有点空,表演也比较浮
我就在想如果把性别换一下让三浦春马跟高桥恭平演主角,变成孤僻少年与独居老人因为AV录像成为忘年交,励志成为导演的故事。会咋样?
因为bl结缘的十七岁jk和七十代老奶奶。jk在奶奶的鼓励下直接画本出摊,奶奶也第一次去了作者签售会。两代人都有各自的遗憾又在彼此身上补完,那段去comike的经历同人女可能都会感动……非常可爱的题材,而且这种文化带来的跨代友谊非常美好。
2023.0101开年第一部电影是一杯温开水,平淡缓慢温和的日式电影叙事,两个本来就超级喜欢的演员,感叹一下爱菜酱都长那么大了!无关性别和年龄,能有着共同的爱好并且同样为之感动兴奋真是一件太开心的事情!
4th HIIFF #38 海影节第38部。以这部梦幻般的忘年腐女神交故事作为这一个星期同样梦幻的海影节尾声,再合适不过了。对人间纯粹的向往永远能超越代际,让所有向往一切美好的人抱团取暖。唯一的缺点是导演感觉把忘年交当成了卖点,而不是在故事线可以进一步拓展的亮点,有些遗憾了
3.5。
太过小清新了,感觉和BL没啥关系了。。。
芦田爱菜真做作 再见幼儿园里也不觉可爱
我他妈好崩溃啊。电影居然把米田老师逛漫展时,到小丽摊位买了漫画的情节改成了巧遇奶奶。根本就没读懂小丽漫画的珍贵吧。不是命运不是巧合好珍贵,而是小丽的漫画本身好珍贵。🥲🥲🥲
特别好,特别喜欢。关于爱好,关于友情,关于梦想。宫本信子和芦田爱菜真是了不起的演员,细节、姿态特别真实。每一幕仿佛身临其境,让我回到初中那会儿狂看漫画的时光。试画,给作者、出版社写信之类的通通做过,抹了好几把泪。电影最后安排的签售会,是「追星」的成功,也是同好间的鼓励与成长。「因为这本漫画,我们才能成为朋友」,真是太好了啊。
很可爱的老奶奶,很努力的少女,很一般的故事(也可能跟自己并没有腐文化的基础有关,get不到
希望我老了也能因为同好交到不同年龄的朋友,一起喝茶约会逛漫展!
典型的治愈系日系影片,但又清新平淡,BL漫画、同人志等陌生的主题让我很难共情,看不下去。主题很浅,就是所有人都要坚持梦想,虽然那是一件很难的事。总觉得影片还能更加深入…(也不算可惜,因为确实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要有一个很深刻的主题……
剧情太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