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看完,有以下感想:首先,故事开始于一次发生概率极低的巧合,之所以说其概率极低,一是女主陆露(袁姗姗饰)的旅行箱与装着鲍哥母亲骨灰的旅行箱正好一模一样,二是来人接机的时候她正好走开打电话且选择不拿箱子,三是刚好有一队旅行团走过来扰乱她的视线,四是装着鲍哥母亲骨灰的正好是个瓷罐而且装这瓷罐的人正好没有常识,不知道瓷罐在长途搬运的时候容易碎掉而要把箱子里其他地方塞上报纸、泡沫之类的东西以加以保护……就这样,一场以低概率巧合开始的故事慢慢展开了,也同时把这部剧集推到了神(狗)剧(血)边缘。
当然,不是说巧合不能用,所谓“无巧不成书”,剧作中,巧合的运用可以加强其戏剧性、刺激观众的注意力,但如果整部剧一开始的情节发展就建立在这种低概率的巧合上,其逻辑性是会令人质疑的。
其次,在和男一号王舒望(郑恺饰)相遇的戏份中,女一号陆露这个人物的表现显得过于夸张,几乎已脱离了正常人的认知范畴。
自打她第一次见到王舒望,一直到两人被带到鲍哥的别墅到第一集结束,整个人的表现都显得花痴,给人一种“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之感。
试想,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就算性格再怎么开朗,刚到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就敢于如此主动调戏陌生男子吗?
而且她做为一名女编剧,即便再热情如火,最起码智商总应该在线吧?
在没搞清对方是什么人,能不能把自己骗财骗色、卖人割肾、先奸后杀之前,怎么也得装得矜持一点吧OK?
更何况还刚刚经历了一场被疑似泰国的黑社会惊心动魄的追杀!
说实话,其实我本人也喜欢热情开朗的女生,能在陌生的状况下打破僵局变得熟络,但经过本人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相信我。
愚以为,在电视中塑造一个鲜活有趣的、有生命力的人物,一定得是建立在普遍性上的特殊性上才行,小众人物身上发生的小众事件使陆露这个人物显得虚、假,人物给观众的感觉是不扎实、不可信。
遗憾的是,一开始女主便是如此,从而就动摇了整部剧的根基。
第二集一开始,陆露从色女秒变女文青,在别墅楼顶的一番歌咏“滚烫生活”的慷慨陈词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她忘了自己正身在虎穴,生死未卜了?
接着她表现的象个神经病,一会儿问王舒望鲍哥怎么还不来,一会又让王舒望杀了她,直到王舒望忽然吻住她……看着两人,我呵呵地笑起来。
接着,陆露说:现在不需要答案了,因为有了爱情,什么都不怕了……两人在泳池边甜蜜拥抱,给人一种全剧终的赶脚,后来我忽然想到,这是第二集,这他妈才第二集呢!
信息时代的速食爱情,速度直追约不约好吗?
我也是醉了!
好吧,他们是一见钟情!
当鲍哥说出事情的真相——打碎的骨灰罐其实装的是芝麻粉,此时其中的逻辑关系我已经彻底看不懂了。
如果说鲍哥感谢陆露,是因为她打碎了骨灰罐,那么假设那该死的罐子是别种材质打不碎的话,莫非老太太的骨灰将永远留在法国?
而接受鲍哥香火供养的将是一罐芝麻粉吗?
对于鲍哥这个大孝子来说,老太太去世这么大的事情,他都不亲自去料理后事,还得让人把老太太火化了,再把骨灰送回来,这可信吗?
那他干嘛后来又要亲自去取骨灰呢?
结果,陆露被鲍哥母子的这件事感动得一踏糊涂,亏她还是个编剧,唉,如果编剧小妹们都酱紫,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啊!
后来两人在树庙外结婚,越来越有大结局的感觉了……对了,话说前两集给人一种强烈的泰国旅游局广告植入的感觉呢。
百度了一下剧情梗概,一句话简介是:“该剧以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北京小伙王舒望和上海姑娘陆露,在滚滚红尘中返璞归真的爱情故事。
”又看了看较为详细的梗概,判断这剧只是部通俗之作,成为精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了,只看了两集就下此结论过于草率,似有不负责任之嫌,但第二集放完,我已是意兴阑珊,无心再看,于是果断弃剧(与演员演技无关)。
目前只看了几集,很难说对整部剧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不过在我看来,演员们确实有在认真演这部剧,有关不同性格,不同人物,处于不同城市的感觉,能够给予观众一些思考。
不能过早说烂片,只能说,很一般。
如果你是主演们的粉丝,那么你会发现至少目前来说,剧情可以接受,不过通过对于弹幕的观察,我发现大家褒贬不一,大多数认为这部剧有走向狗血老套剧情的趋势,对此我保留意见,想要继续观察一下。
有一点,片名叫做国民大生活也就注定了它并不是小清新,生活的琐碎和曲折或许可以更好的契合本剧。
这剧情真够老套狗血的。
最开始就是男女主泰国相遇相识,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两人便相爱了,我可以说这感情来的未免太“老套”了吧!
回到国内后两人就重复着吵架—分手—和好—再吵架—再分手—再和好的循环模式,期间再加上父母反对两人结婚,闺蜜插足等一系列狗血大妈剧的桥段,一部40集的老套狗血大妈剧就诞生了。
最后我想说,真不敢想象这剧的编剧居然是《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编剧王丽萍老师,唉,只能说王丽萍也是黔驴技穷了吧。
袁姗姗的演技啊……越看越讨厌她原来没看过她演戏,觉得她还凑合人丑没关系,整容完了还不漂亮也没关系,演技可不可以专业些,不然越演越被骂其实发现郑恺和袁姗姗的组合蛮配的,因为都是人长得一般,演技超烂,满脸写着觉得自己美我去,袁姗姗打了个嗝就知道自己怀孕了,要医生干嘛要验孕棒干嘛!
在北京有两套房,二环内还是四合院,这样的条件嫌穷?
还有赤裸裸的黑南方人,陆露妈收到一张一千万的卡就同意的时候真是看不下去。
编剧应该是一个北方人,完全不懂南方家庭是怎么样的。
南方人女儿是爸妈的小囡囡,但是前提都是家里有条件不在乎男方条件,只看重人。
南方女儿都是富养,但是家长都会告诉孩子要找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北方女孩二十几岁就恨嫁,南方女孩三十几岁也不着急。
撰稿:WillQ电视剧《国民大生活》,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持续热播。
男主角郑恺、女主角袁姗姗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论对象,看来这次他俩要在电视屏幕里火上一把。
这次郑恺饰演王舒望,是北京人,职业是手工艺术家,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而袁姗姗则饰演陆露,是上海人,职业是青年编剧,虽然一直怀才不遇,但却从未放弃自己的编剧梦想。
男女主角在泰国旅游时相遇,竟然就误打误撞很快坠入爱河,甚至马上决定要闪婚。
但回国之后却不尽如人意,家长反对不已。
爱情生活就是这样,总是有各种阻碍出现。
当然,除了家长的反对,还有来自其他人爱慕的考验。
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总会想起田馥甄的一首歌曲《Love?
》,“我爱你,你爱他,她爱她,她爱他。
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他,他爱她。
”这或许就是爱情,只有追而不得,才让人如此痴迷。
电视剧中,王舒望与陆露是互相相爱的,但编剧自然要加入男二、女二来捣乱,男二淳于秋喜欢女一,而女二则疯狂的追求王舒望。
在各种误会下,让王舒望和陆露的爱情之路波折不断,甚至闹到分手。
但我并不担心男女主角的爱情结局,按照大陆生活剧的套路,大部分都是团圆大结局。
对于郑恺的印象,最开始是他出道时拍的各种广告。
早期,郑恺更是有上海“广告小天王”的称号,郑恺以前曾经为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拍过广告,在广告界中可谓相当抢手。
据说他拍摄过近百个广告,因为广告而逐渐打开了知名度。
他之后在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以及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都有不错的表现。
当时看《致青春》的时候,第一眼还没看出来是郑恺,造型上放弃了偶像包袱,也是演戏上的小突破。
而郑恺人气推到最高是因为综艺节目跑男,速度俘获了众多粉丝。
而女主角袁姗姗也不容易,出道至今,被骂了好久,甚至网友还让她退出娱乐圈。
不知道她顶了多大的压力,才熬到了今天。
在演艺事业骂得最惨的时候,她开始迷恋健身,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但没想到,练着练着,网友对她开始渐渐产生了好感。
才有了今天《国民大生活》的陆露!
在这部电视剧中,竟然还能看到许久不见的F4成员朱孝天,当年知名度可是非常的高的。
当年,李冰冰还没有那么那么红的时候,还跟朱孝天闹过一次绯闻。
只见新闻上写到,“朱孝天拉着李冰冰往房间跑,在房间门口就忍不住纠缠在一块,还火辣地亲成一团。
证实两人当时不仅没有不合,感情还挺好的!
”当时朱孝天和李冰冰正在拍摄电视剧《天空之城》。
啥都别说了,好好追剧吧,看看马丝丝如何追求王舒望,搞破坏吧!
这才是重点戏中的重头戏,you know!
反正最后都是失败的,所以毫无压力。
王舒望与陆露是真爱!
前两集有点尬,回国之后越来越好看了。
还不如从第三集开始播呢。
总体挺好的,头一次发现袁姗姗这么好看,看起来很适合现代剧。
听说两个主演都没有用配音这一点很棒了。
虽然弹幕都在骂丈母娘但是其实我觉得丈母娘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的。
王舒望和那个房东特别可爱。
总体剧情水平不断上升,只是前两集有点怀疑不是同一个编剧写的。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袁姗姗,虽然有时候她被黑,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她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他有够努力,再说了1。
他演的戏很好,你们只不过是嫉妒,他刚出道,就有于正力彭她,额非常好,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非常爱又爱不得的人,总会有无数个条件去阻拦,这个电视剧,真正的打动了我的心,演技非常好,反正我喜欢
还记得爱情的味道吗就好像春天里的蒲公英,有那么点泥土的味道,青涩,带点苦味儿,又透着点甜。
或者是来了一阵风雨,飘摇,又不飞走。
就像是14年的3月,有些事,一直萦绕,盘旋,好像过去了,又好像没过去。
还记得你趴在我背上,摇晃着我,对我说话。
我趴在沙发上,把头藏在胳膊里,装作已经醉倒,全然听不见。
我们从未在一起过想想这个结论,绞痛,又庆幸前一段时间忘记带家里钥匙,在办公室沙发睡了一夜,便又想起了你。
你看,就是这样,我们很少联系,就像是相互遗忘了一样,可还是会想起,想起边痛,便遗憾,便流泪,便会笑。
我想联系你,变会给你发个笑脸,告诉你只是想跟你说话了😀
但凡国内优秀的影视作品,都缺少不了好编剧,如梁左之于《我爱我家》,海岩之于《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朱苏进之于《康熙王朝》,不胜枚举,而《国民大生活》的编剧王丽萍,曾创作出《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兼具收视和口碑的佳作,由海清和黄海波塑造的欢喜冤家观众自然不陌生,对于现代都市爱情题材,王丽萍已然驾轻就熟。
近期因为关注郑恺,对王丽萍的这部新剧略有所知,了解剧情之后私以为剧名《国民大生活》,未免有些托大,尽管其中融入了异国情调、邂逅、闪婚、出轨、“婆媳”关系以及大城市背后的文化博弈等诸多元素,其中不乏时下较为热点的话题,但就剧情所呈现的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并不具备普适性,它的格局是如此之小,又闪烁着源自于生活的大学问。
郑恺饰演的北京文青王舒望和袁姗姗饰演的上海小资陆露在泰国邂逅,迅速擦出爱情火花,如果不是因为双方家庭的阻拦,相信他们将很快成为中国闪婚一族中光荣而自豪的一员。
现实中见面3秒钟就表示爱上一个人,交往不到一天就宣布结婚的闪婚一族大有人在。
“情感快餐”固然有修成正果,但绝大多数最终得到的却是“闪离”的苦果。
因为婚姻要比恋爱复杂得多。
在婚姻中,与爱情同时存在的还有责任与各种各样需要应对的事情。
编剧意在通过设置这样的事件,让处于爱情漩涡中的两人有更多的了解空间,不断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在克服诸多困难的基础上为观众奉上好事多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经典戏码,从这点出发本剧无疑具有极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而对于来自北京的王舒望和上海人陆露,瓷器店老板和编剧的身份设定投射出了作为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北京和上海之间的激烈碰撞,如果说编剧陆露是王丽萍对自身生命体验的再创造,那么向往悠然自得慢生活的瓷器店老板王舒望则多少透露着其对北京人的固有观念,相信看过《老炮儿》的观众对北京人的性格也会有一定认知。
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是互为因果的两面。
北京历史的厚重感流露着儒雅之风,北京人大气,所以北京人活得潇洒而又马虎,上海精致的奢华流光溢彩,上海人精明,故而上海人活得精致而小巧。
回归到王望舒和陆露的个体,又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郑恺在《致青春》《匆匆那年》中滑头公子哥的演技让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能够诠释好这个角色,袁姗姗的颜值和气质也符合人设,还有睽违多年的朱孝天。
我不太热衷于曲折的情感故事,但仅就编剧对全剧结构的架设,它应该能呈现出现代大都市青年的身份焦虑,生存和情感状态以及更深层面的东西。
挺好看的,蛮娱乐的,温馨温暖人心的电视剧,值得一看。
两集弃,这俩人恋爱的速度比火箭都快。
其实我是当科幻片看的,所以还可以,怎么作都是地球上那点事儿~
这片子做的好的地方就是接档《那年花开》,否则收视率至少跌一半。
灯光师是美图秀秀柔光专业毕业的吗
《国民大生活》是电台推荐的剧,真的挺耐看。它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谈恋爱可以是两个人的事,但结婚真的是两个家庭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但凡有一个人退缩、止步不前,两个人就真的结束了。千万般考验,只有真爱才值得。第一次看袁姗姗和郑凯主演的剧,真的还不错的。虽然现实生活没有电视剧情狗血,但永远比电视剧残酷残缺更残忍,一旦错过,就是永别。
青年婚恋喜剧题材,聚集跑男和煎饼女主,人气咖是够,能否能大众大众G点,直面现实问题,关注民生走反类型路线,值得期待。
完蛋,狗血剧又回来了
在机场把行李箱丢一边去打电话,去冥想室跟人聊天,拿错行李箱要绑架人,没一个正常的。
不好看啊,剧情尴尬到不行
这一开始什么乱七八糟的,袁姗姗在冥想中心又吵又闹,能有点素质吗?看着就烦。
高中时候看的,反正看着挺乐呵的
看完头两集郑凯相亲那段那个老丈母娘看完就呕吐了,不想在看下去了,没法看了的感觉,郑凯整个一洗剪吹。
二星给郑恺
完美
袁姗姗比以前好看了,以前没看过他演的剧不过这剧里演技一般吧,比以前瞪眼撇嘴好了不少。郑恺也还行,觉得女二演的不错
我觉得还可以看啊,但是不喜欢看。
随便看看
恶俗……
陆露饰演的本来就是一个作天作地的上海姑娘,再加上泰国那几场戏是在拍摄接近尾声才到泰国拍的,给人一种认识很久的感觉。但不可否认的是袁姗姗演技真的提升了很多。从第三集开始越来越好看。会继续追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