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着爱情的味道,淡淡的,这是我们的青春吗?
在这个青春片泛滥的市场上,脱离了堕胎、车祸、错爱、分手的《谁的青春不迷茫》,确实让人呼吸到了一丝新鲜的空气。
尤其在角色上大胆选用新人,确实体现了导演对于青春片的诚意。
新人的参演,不仅仅是让我们摆脱了名角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更是青春的真正体现:我们的青春期,就像是第一次参演一部电影,我们的人生剧场才刚刚掀起帷幕,青涩、懵懂,甚至手足无措。
这样的选角,真正尊重了故事,尊重了青春电影。
因此,整个观影的过程还算愉快。
除了故事本身的内容,导演的功力也值得称赞。
虽然,之前并没有看过姚婷婷的其他作品,但是从这部片中,却可见一斑:林天娇作弊的那场戏,郝老师桌子上的茶杯就很好地和后面喷了高翔一脸的口水衔接起来。
虽然是电影的处女作,但是对于细节的把握确实到位。
但是,影片结束后,走在路上,细细想来,也许因为原著本是散文集,并大部分发生在大学时期,而电影硬生生改成了高中戏;也许是导演对于电影的把控还需磨练……不管因为什么,电影还是没有脱离中国青春片的桎梏:恋爱(甚至是三角恋)、打架、退学这永恒不变的三步曲还是依旧存在。
学霸爱上学渣的老套剧情继续上演。
其他青春片里各种相似的情节也不断浮现:《那些年》中学霸看不起学渣,但是在学霸做错事,将遭到老师的处罚时,往往学渣会挺身而出,然后学霸心存愧意,开始关注并频频接触后发现:原来他和我想的不一样。
《少女时代》那属于学渣的天台,乱摆放的桌椅中却有学渣独特的理想。
甚至女主角林天骄的故事也完全脱胎于北大的宣传片《星空日记》:仰望星空,从小梦想摘星。
但现实、家庭、学校方方面面的压力下却不得不将梦想尘封角落,报考经济类的专业。
然而,梦想之所以为梦想,它总会支撑起现实。
爱情的感召下最终主角越过现实的栅栏,追寻自己的天文之梦。
虽然导演极力地想摆脱沉疴,但是剧情摆脱不了之前的影子,商业气息依旧浓厚。
精虫上脑堕胎分手,不是青春。
歇斯底里学霸爱上学渣,依旧不是青春。
作为80、90后的我们,青春的主旋律肯定是——高考。
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着臃肿肥大丑陋的校服从家里到学校的两点一线。
正如《垫底辣妹》里所表现的一样。
除此之外的故事,当然有,但更多的是圈子里的故事。
学霸的圈子,一般没有颜值高的,甚至很多因为课业太忙,疏于打理自己,顶着一头白雪。
他们的课间,除了题目还是题目。
所以,重点班的走廊,即使下课,也依旧安静,只有寥寥几人在那当着“孤家寡人”。
高颜值的圈子往往也顺带着乱成蜘蛛网的关系:今天谁跟谁在一起,明天谁跟谁在一起。
青春的荷尔蒙飙升的同时却没有给我们相应的理智,往往因为对方的一个动作,或者一件事,我们就会“爱”上了。
当然,很多时候这种爱也只是止步于朋友们的起哄,或者牵个小手。
大部分的我们,不是学霸,不是帅哥美女,虽然没有电影的情节,但也有隐晦的喜欢,友情的羁绊,未来的困惑。
我们没有电影里的人设巧合,但一样走完了我们的青春。
咋见欢喜的过后,还是陈旧的俗套。
希望以后的青春片不再比我们的青春更迷茫。
2016年4月30日星期六晚
高中,其实就是学习学习学习,我们有对未来的迷茫,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但是高考指挥棒给我们化了一条明确的线,家长,学校,我们,一切让步于高考,你优秀与否,有前途与否,就是看学习,就是看高考,直到若干年后,我们才知道,坐在后两排的真的不一定是社会底层渣子而是成了老板开着豪车,反而前面两排的多成了默默无闻或者辛苦打拼。
所以在青春的电影里能看到学习的画面真的是很感动,因为我们的青春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了学习。
记得看片花的时候就看到了老师篇章,多少年没再回去学校看看我的老师了,那时的老师还没有一切向钱看,都是那么兢兢业业的,希望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来给我们补习,化学,物理,英语,语文,数学老师都在抢自习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好像多给我们讲一分钟,我们的成绩就能提高一下。
我们会想到未来,想到前途,想我们喜欢什么,要干什么,可我们还是被当作孩子,家长会现实性的考虑,老师客观性的考虑,只有我们会天马行空的纯粹着,可是终究我们大多屈服于现实,如果能想飞就能飞,那我们是幸运的。
老师们抓早恋,抓看小说的,总跟我们说的是你们现在安心学习,等大学了,再干这些啊,大学有广阔的天地让你们耍啊,但是青春期的暗恋明恋又是老师们苦口婆心,高压政策镇压的了的,可是再回头看,不过是一场青春,又有多少真的走到一起的,但正因为如此,这才是青春吧,我们单纯着,笑着,哭过,愤怒过,不解中,最终都陪着我们度过,当我们回忆青春的时候,这些变成了我们的美好。
如果你仅仅是青春才迷茫,那无疑是你现在是美满的,因为我们终究在走过青春后知道自己要什么,干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可悲的有时候迷茫总会陪伴着我们,但青春已不再
在这个青春片泛滥的年代,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摆脱了内地很多青春片惯有的那种车祸、堕胎的剧情,而让大众对这部电影增加了一丝好感。
整部电影剧情简单,没有过多的意外与起伏。
影片中女主叫林天娇,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是一个来自小康家庭里,生长于温室的天之骄子。
学习成绩优异,以考上清华大学的金融系为目标,长期以来成绩位于前茅。
而男主是来自于单亲家庭,从小没有母亲,父亲也在7岁那年出事入狱,一直以来和眼盲的爷爷生活在一起。
因为父亲的原因,男主小时候一直被人诟病,所以养成了现在这种无拘无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的性格。
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相遇,然后改变彼此的过程。
其实不算彼此,更多的应该是男主改变女主,告诉她要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的这样的一个故事。
电影立意很明确,就是要告诉大家要清楚自己的梦想,不要为了家人父母而活,要为了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就整个电影来说,情节的连贯性不够,剧情漏洞也不少。
首先,男主7岁就无父无母,还要养一个失明的爷爷,他是怎么做到的?
而且从后面来看,男主并不是很穷啊,还有相机可以用。
其次,电影中男女主角的感情戏来的莫名其妙。
女主好像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的针对男主,男主又莫名其妙的对女主好感。
电影中,班上其他同学在黑板上写上高翔 林天娇的情节让我想起了《情书》,我没看过原著,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借鉴的《情书》。
不过无所谓了,电影《情书》中的美好,在这部影片中是完全没有体现出来的。
另外就是,喜欢女主的那个优等生突然转变态度告诉林天娇,高翔要离开了,这个转变也是很生硬,没有过多的描写就转变了,导演是不是认为配角所以不用说啊?
还有就是林天娇放弃省三好学生,要去送别高翔这部分拍的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电影中这样类似的情节不少,比如去年的《夏洛特烦恼》就有。
对了,男主修车厂的朋友好有艺术才华啊,一个晚上将学校教室的天花板画成了星空图。
还有男主的离开也是很莫名其妙,以及最后十年后,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很厉害的人。
在内地的电影里,梦想真的好容易实现啊。
演员来说,个人觉得男主选的非常的失败。
男主的形象完全不适合演这样一个角色,长得是一副标准的乖学生的脸,和他修车厂的朋友完全是两个世界啊。
女主还行,角色的契合性还算高,但是表演上没有太多的亮点。
最喜欢的两个角色反而是女二和女二的男友,女二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他男朋友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唯唯诺诺的,用林天傲的话说是真不知道女二喜欢他什么,但是当这样的两个人最后做出剃光头的决定的时候,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
电影中,苏有朋的客串让人无力吐槽。
说着一口ww腔的东北话,这是闹哪样!!!
总的来说,电影很一般,剧情简单无亮点,但是不狗血,新人导演算合格吧。
首先说句哇,我的青春校园没这么有颜值没这么精彩纷呈!
每天三点一线,睡觉起床上学吃饭,大概每天都是这样的生活,那些年有耳机的玩手机的身边人很少!
对了这是我的高中时代!
至少我没有玩QQ没有耳机没有手机!
上学教室都是低着头,不是睡觉的就是看书学习的!
哪那么丰富多彩!
估计只有体育课是最想上的,因为体育课上半截锻炼,下半截可以聊天!
但说起迷茫,还真是有,想着高中毕业之后的命运~~~~
青春这个话题已经被电影圈拍烂了,《青茫》没有过多的狗血剧情,剧情逻辑还算通顺,可谓是中规中矩的一部小清新电影。
《谁的青春不迷茫》让人感到最迷茫的地方不是剧情的展现,而是时不时老师来的一句口头禅 “你们迷茫死了”——多么烧脑的台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这是一部迷茫的影片。
其实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好像它成为了青春的代表,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都一样——我的青春不迷茫,我们不一样......青春是怀揣梦想为实现远大的抱负努力拼搏的时光;是为了仇视父母眼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叛逆;是交一帮一起调皮捣蛋的铁哥们;是认认真真追一个心仪的女孩;是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挫折;是错过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是怀揣梦想为实现远大的抱负努力拼搏的时光。
犹记得《11度青春系列》中的短片《老男孩》中关于两个最普通的北京小人物的梦想与现实,经过岁月洗练以后剩下那钻石一样璀璨的记忆,或许我们都能在这光与影中间,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关于时光的记忆,关于青春的记忆。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青涩的岁月里,都会有很多不羁的想法,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梦幻,但是当大家30多岁的时候,而立之年悄悄过去,生活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曾经那些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在哪里?
你们正在干什么?
你们还记得那些关于青春的日子吗?
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的那些梦吗?
当你们想起来这些东西的时候,会轻轻地笑一下吗?
会留下沧桑的、抑或幸福的眼泪吗?
曾几何时,怀孕、堕胎、车祸已经成为了青春的代名词?
青春本是青涩美好,激情奋进,活力四射的芳华正茂,我在等待能够抓住真实的青春的骨髓的那一部出现
十年后,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是闪闪发光?
是与众不同?
还是哪怕一直努力,也依然平凡。
其实相信当年的我们都曾经问过自己,既想快快奔跑快些长大,又害怕跑得过快错过了沿途的风景,也畏惧成长后要面对的现实。
片子比预期高。
脱离了疼痛青春片系列,爱情戏不再充满成人世界的贱和狗血,而被演绎得比较朦胧,关于青少年成长和梦想的痕迹更加清晰。
有条不紊的讲了一个青春片,不难看也不烂,也算合格的电影作品。
新人演员表现很不错,白敬亭习惯了乖乖牌的演坏小子还真有点不习惯。
特别佩服那个不靠特效,真真正正剃了光头的妹子,你是真的勇士啊!
这敬业态度我给满分!!!
其实我们的青春真的没有那么多爱情,很喜欢这个片子把爱情弄得很朦胧的感觉。
那时候的爱情真的是朦胧简单的,喜欢的男生,特别想要和他说话想要努力对他好点,然而总是为了好面子,对他比谁都凶······不小心碰到一个衣角,都可以脸红半天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
我觉得青春最值得回忆的反而是那些我们离开青春后再也不会遇到的那一群人。
他们有的按时间顺序排在我们心里,有的因共同的追求长在心里。
可能很多年过去了,我们不会记得他们的相貌、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会永远记得他带给我的快乐、悲伤、难过。
我应该会永远记得他的好,记得他陪我走过飞那段路。
谢谢你,陪我走过青春。
特别要提一点,超级喜欢“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这句话,泪目啊,也为这句话和那个剃光头的妹纸果断加一星!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迷茫不青春呢?
<青春的翅膀>江岚我喜欢一个人躺在床上让风把那散落的月光吹进我温馨的房间斜射的微波悄悄的伴我入眠我喜欢一个人靠在窗前让窗外缕缕晨辉钻过那薄如蝉翼的纱帘轻轻的抚摸我睡意尚存的脸我喜欢一个人走进山峦静谧的如蚕茧一般不被纷繁的尘世打扰然后自由自在的把心中的梦儿实现我喜欢一个人独坐桌边打开心爱的播放器让悠扬的乐曲沁入心扉咀嚼今日的美感回味逝去的幽怨我喜欢一个人独坐屏前打开朋友qq的空间读读他们对生活的感慨看看他们是否还都开心依然我已经把心放逐天际我决意为爱把激情点燃青春的翅膀已经打开就算梦碎我的生命也会色彩斑斓每个班都会有好学生与坏学生之分,好学生往往会因为成绩和自身的骄傲,而不愿意和差学生玩。
而片中的林天娇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
原以为她的路会一直顺下去,但是剧情不会允许,所以因为一次作弊,她和高翔,那个桀骜不驯班级里最差的男生有了交集。
人生就是这样奇怪,两个极端走在了一起,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我想最令人感动的情节就是高翔在监狱外面大喊的那声“老高,我要走了,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等我”,那时的我感动的泪眼汪汪。
其实这部片子很不错很多地方都可圈可点。
本片中很多东西都值得一看。
😂我吐槽一下吧,导演启用新人演员很大胆,但是也意味着演技上面的薄弱和捉急。
故事情节显得有点薄弱,有一些bug,白敬亭那个发型是不是有点不合适,总觉得有点对眼😓不过不影响观看,只是让强迫症的我很捉急。
很好的一点就是这次的青春不会显得过于矫情,曾几何时,影片中的青春变成了无病呻吟,矫情打胎😡,我很想说我的青春太过于平淡,没有打胎,虽然偶尔矫情,但不至于矫情成病。
这部片子情感处理的很好,友情,亲情,爱情,不过于渲染和夸大,反而很接近现实,显得接地气。
看了影片回顾自己青春时期,遇到喜欢的人,关于家庭,关于友情,我们的处理方案是什么。
是否和片中人一样,迷茫,不知所措!!
跟推荐大家看这部片子,三颗星,中规中矩的一个片子,青春片中属于中上。
值得一看
王鹤润,1994年10月8日出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文艺编导专业。
2013年,她以文科艺术类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是一个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女神学霸。
她总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在中国传媒大学很有人气,被称为中传校花。
2016年,参演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饰演“陆田甜”一角,并为角色勇敢剃光头。
王鹤润的父亲一度不愿女儿剃光头,但拥有齐腰长发的王鹤润却同意,并边剃边哭,“我当时问她是因为难过吗,她说不是,说哭是因为终于鼓起勇气做一件事情,觉得自己很勇敢”。
电影发布会上,回顾当时的拍摄片段,王鹤润再度流下眼泪。
不过随后她却勇敢摘掉假发以片中的光头造型示人,并坦言剃光头这件事是第一次违背了全家人的意愿,“我觉得必须要遵循自己的选择,剃头前的我比较胆小,但现在我变得很勇敢”。
后来回到家乡沈阳宣传新戏时,王鹤润再谈起这件事时已能够用微笑面对,“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为了这部戏和角色很值得。
剪掉头发对于我的意义不仅是外形的改变,也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突破自我,勇敢前行,放飞的青春依旧会灿烂!
柔光,虚光,逆光。
单纯,善良,美好。
连每一个擦肩的颤动每一个眼神的交会都如流水线般统一,少年们和家长们的台词像极了故事会少年文艺微博段子的原始模板,老师唠叨严厉却也朴实善良,女生们的闺蜜情经历小摩擦却总是坚韧感动,男生们尽管拳头相向却依然兄弟情深,女孩子羞涩,男孩子冲动,他们的爱情像极了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干净温暖。
对了,一定要有一场大雨的戏,记得要咆哮。
那是你的年少时光吗?
这世道,猜对了结局,人们终将庸庸老去,却从来看不清过程,看不清彼时的自己。
这影像,像是起了大雾,雾的外面是不断催眠自己投入的观者,终于指着皇帝的新衣泪流不止,瞧,那是青春啊,多真,多美。
也许是忘记了吧,人类自带美图功能的大脑在回望时总是能屏蔽那些生动的细枝末节,那些残酷真相。
也或许是因为,你国电影圈绝大多数青春片的创作者们天资暗淡,平庸乏味且迟钝,从来没有把握触碰人性本真的能力。
亦或是,真实的轨迹,总是平和却血淋淋,审查者的底线,投资者的风险。
近些年,电影人们在宝岛低端作品《那些年》和《少女时代》的刺激下不断发力,却没悬念地患上了和前作一样矫情的毛病,更少了前作中难得残存的那么一点点真诚,于是直到今天仍在高昂自以为是的头颅。
男导演说,精虫上脑让别人堕胎,这是青春。
女导演说,歇斯底里飞蛾扑火,这是青春。
更有甚者,因为缺乏最基本的讲故事的能力,把年代感的流行歌曲串一串再夹杂点打飞机开房出国回国痛哭桥段就成了一部电影,只见镜头后的操控者张开嘴笑了,这不就是你们这帮掏钱进电影院的煞笔的青春么。
然后是这一次,没了堕胎,没了狗血,多了点认真,套路却依旧。
所有的青春飞扬的面孔都被生硬安在一个个设置好的扁平灵魂上,故事的起承转合漂亮的不像真实存在过。
稚气有了,血气没了。
出了电影院,就忘了。
在这片土地上所有鲜活过年轻过的孩子,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面孔?
说说那些尚记得的东西吧。
和电影一样,也是十几年前。
大多数的平凡少年,是穿着臃肿肥大丑陋的校服从家里到学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各个班的学霸并不好看,聪明且勤奋的人一般也无暇打理外貌。
曾经有个成绩全市前几的女孩子长得不错,多才多艺名噪一时,高中和同班另一个学习好又高又帅的男孩子谈起了恋爱,于是那些又胖又土的青春期少女们会多少次挤在教室窗口看他们在远处操场上拥抱。
三年后,他俩都落榜了,去了本地的三本学校。
漂亮的女生很多是初中开始就有了恋爱经历,这种女孩会有种莫名的颐指气使和老成妩媚的气质,围观过的大概会懂。
她们不喜欢穿校服,一定要穿也只穿上半身而下半身必须配上牛仔裤露出自己的美好线条来才满意,她们很多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固定的圈子,肩并肩在课间的走廊里来回走动,然后不意外地迎来少年们火辣辣的眼神和同性们情绪复杂的注视。
她们的关系并不牢靠,很多圈子过不久就会打散再重来,总免不了互说坏话。
她们从不傻白甜,就像牯岭街的小明一样,眼神真挚,表情游离,她们的另一半多是某个时期风头正劲的坏小子,然后再换掉,彼此互相拥有,同年级漂亮男孩女孩的关系于是往往乱成了一锅粥。
初中时叱咤风云的老大,到了高中要么是退学了,要么是去念职高了。
重点中学里的头子基本上被体育特长生包揽,他们高大英俊打完球后浑身的汗水毛孔都散发着少年气息,然而他们连正眼都不会瞧一眼那些好学生,那些平凡女生。
他们喜欢与社会上的男人女人打交道,这样才能显出自己是成熟的,他们自成一圈,学校里的其他人对于他们更像是空气,包括老师,老师唠叨多了,他们可是会回骂的。
他们打群架,喜欢追求义气,崇拜仪式感的东西,也特别脆弱。
曾经有个跋扈的少年,得罪了人被黑道追到学校来,为躲避爬窗,于是摔死了。
出殡那天,校外校内好多穿着黑衣的孩子,做足了扮大人该有的样子。
老师,嗯,他们有着各式面孔,和这个世界一样复杂变幻。
他们或厚道,或市侩,或温情,或冷漠。
风流的男性老师,有时也会和班里那个不认真听课却很会微笑的美女学生玩玩暧昧,走到后排并肩而坐帮忙补习下功课,就像牯岭街建中的那个医生一样,咳咳,导演这段掐了别播。
而大多数的小孩,从不是学霸,从不是美女,从不是拉风少年,从没有大胆的跳到学校讲台上抗议唱歌,从没有在高考前忽然陷入爱情不能自拔然后说这是成长这是找到自己作自己。
他们也会有隐晦的爱恋,也会有友情的跌倒,也会有自卑自大坚强软弱,也会有关于命运关于未来的困惑挣扎。
他们不需要那些你国青春片里固化的人设,却也走完了青春里生动的每一程。
所有这些属于漂亮孩子或平凡孩子的生命片段,不曾因为不被歌颂不被记载而消失。
它们炽烈真诚,像是平静海面下一团燃烧的火,在家长老师社会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茁壮生长。
那或许是永远凝视一个少年侧影而不曾有过一丝表达的夏日,或许是因为陷于家庭漩涡不能自拔痛苦挣扎想要逃离的夜晚,或许是把所有喜悦和忧伤记录在日记里的灯下时光,或许是暴力谎言背叛告别,是被忽视被压制被纵容被隐藏的过往。
无数个他们,我们,曾经深陷于成长的无数个困境里,不懂人生不懂世界却自以为一切了然于胸,有的因着坚持终于冲破命运的牢笼到达彼岸的自由,有的因着走错的路口从此再不见繁花似锦,有的因为反抗成为青春的纪念碑,有的一直寂寞着长大直到老去。
他们曾经身处的那个小孩的世界,从来和大人的世界一样复杂、多变、残忍。
而这个真实的世界,从不曾对他们善意尊重,平等对视,却又喜欢声称是最懂他们的情怀,于是要在给他们立传时生硬罩上连他们自己都不认识的陈旧玄幻外衣。
没有对立体的人的透视,没有对彼时所有少年心思的直面和承认,就不会理解何为青春。
这就是你们和杨德昌和岩井俊二和姜文之间的无数光年的距离。
如果不知道怎么讲故事,不知道怎样不做作地不按套路地描画少时路途,至少不要带着成人的傲慢和懒惰去杜撰篡改昨天,无论是温情脉脉,还是狗血遍地,都透着一股妈妈代替女儿相亲的尴尬。
迷茫的不是青春,是你们回望青春时失焦的眼神。
微信公号:movie_jimigao
<图片1>在《接下来我们该看些什么:4月下》的图文里,当时写到《谁的青春不迷茫》的时候,因为秉承着对近几年对国产青春片跟风的厌恶,我的态度是比较不赞成观看的,并且我自己也决定是不会去看的,还说这碗鸡汤我是倒了,大家爱看不看。
可是没想到后面我还是拾起了这碗倒在了地上的鸡汤喝了一口,跑去看了一遍《谁的青春不迷茫》。
怎么讲,这部电影和我脑海中所预想的模样是一样的,故事、情节、台词以及电影所表达的东西等等这些方面没有丝毫超出我的预期,他是所有之前风靡过的青春片中套路的集大成者,电影中所演绎的段落,几乎全部可以从以往的青春片中找到呼应。
比如女学霸林天娇爱上男学渣高翔,高翔在老师面前为林天娇出头顶包,这种设定和段落与《那些年》如出一辙;比如林天娇在最后的颁奖台上自我独白对抗学校体制思想,像极了《我的少女时代》;比如高翔痴迷“飞机”,“开”着飞机滑翔以及将教室装扮成“星空”的段落就简直是《哪一天我们会飞》的翻版…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部片子在质量上是比以往的几部诸如《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的青春片要好那么一些的,因为大部分角色选的还不错,像那么回事,那些腻歪了的情节也没有显得很尴尬。
这部片子谈不上说是大烂片,它只是平庸和无聊,以及充满了能让人觉察的创作者的事先设计感,让观众很不舒服,完全找不到共鸣和感动。
这是一部聪明人做的市场化的电影,他们非常的了解年轻人喜欢什么,又在讨厌什么。
他们把以往的一大堆青春片全部摊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年轻人爱看的梗一个一个妥当设置好,然后规避那些令人厌恶的诸如白血病、车祸、死亡、堕胎的狗血梗。
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无公害的绿茶婊,明眼人总能看清她的小心思,而她却又总能蛊惑不少稚嫩的眼睛和心肠。
她很多段落多么的像《那些年》,像《我的少女时代》,像《哪一天我们会飞》,并且处理的也很自然。
可是我却丝毫没有触动,因为这是一部没有真正表达的电影,除了那一句由刘同的同名烂书而延伸过来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的口号式的正确的废话,剩下的全是套路。
因为没有魂,所以没意思。
对于电影本身而言,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刘同的原书不过是12年出版的一本回首十年的自怨自艾的东西,他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个衍生电影,与其说是改编,不如说是一个命题作文,为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这么一句话,硬凹成一部电影,相当于从歌曲《栀子花开》到电影《栀子花开》。
相比之下,《谁的青春不迷茫》能够做到如今程度已经不错了,而且这还是导演姚婷婷的电影处女作,确实值得肯定。
我想之所以网上有许多人直呼片子为大烂片,也并不一定就是水军,而是大环境如此,青春片泛滥,许多人下意识里就是抵制的,况且《谁的青春不迷茫》又是如此严重的痕迹套路,毫无本心,观众都腻了,你还在一遍遍的瞎JB感动,能不反胃吗?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movie-s<图片2>
态度
这部电影已经算青春片中很好的一部了,大超预期,而且全程三观挺正,没有谈恋爱、没有堕胎、没有自杀......更符合大多数人对青春的幻想和印象。学生时代的爱情其实就是那种对异性有点隐晦的好感,很真实,很简单,但很美好。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都一样
比预想的好,几位年轻的演员也不出戏
挺好的,3.5颗星吧。没有狗血没有误会没有堕胎没有虐恋,青春和梦想,现实和远去,该有的都有了。
对白还不错的,没有某些国产电影的扭扭捏捏。
低幼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白敬亭那么乖巧白净阳光,演坏学生分分钟出戏、不搭,无法和正版柯震东相比。女主的弟弟是亮点~
青春这种主题真的该消停了,拍不好的起堆堆
烂到家
没有堕胎狗血一大把的青春片至少不会那么尴尬!
为什么这么多脑残青春片? 既然怀旧,为何没人拍童年
完成度挺高的青春成长小品,人物故事尚可,细节用心了
学校和妈妈都好失败,但他们又该怎么做呢
这种类型电影看来一点长进都没有,依旧是又假又做作,这么得假大空为什么不直接去拍摄成电视剧?女导演玩这种题材更是片汤得可以,非常成正比,野心大于智商和才华是女人最致命的错误,就跟这片一模一样,唯一还算不错的,就是领导来学校视察那场戏还算真实,其余的就当浪费时间了!
为了小白来看的 一碗白开水 虽然没堕胎没狗血 但也没啥泪点笑点
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在里面找到了很多和自己高中很像的场景,值得去看
剧还可以吧 还是脑残的剧情
这身校服只会觉得假,国内有这美吗?为了青春偶像剧而演的青春剧
起码不狗血了,没有很大的槽点,hey jude又要满大街一次了,不过reality脑海还是我苏菲玛索,哈哈哈
没有辣么狗血伤感!懵懵懂懂的青春才是真理啊!谁说菇凉青春就一定要有爱情,菇凉也可以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