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体质

멜로가 체질,爱情适合我的体质,melo体质,Be Melodramatic

主演:千玗嬉,全余赟,韩智恩,安宰弘,孔明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9

《浪漫的体质》剧照

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2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3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4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5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6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3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4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5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6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7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8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19浪漫的体质 剧照 NO.20

《浪漫的体质》长篇影评

 1 ) 台词记录

假期最开心的事是终于看完了《浪漫的体质》,里面的台词真的太好太好了1.“没关系,对于曾经爱过的人,本来就会在意一辈子。

Ta过得好不开心,Ta过得不好也不开心,要是跟自己认识的人好上了,那更不开心!

”2.“分手的理由,不可能只有一个,毕竟相爱的理由也不止一个。

总之爱情,就像是汽油之类的消耗品,没消耗完车就能继续开,消耗完了,车就停了。

”3.“不要去纠结你的心意会持续一天还是一千年,没有人是提前知道这个后才开始恋爱的。

去爱吧,不要浪费了时间。

”4.“不要总是和爱人讲理,非要争论出个对错才行吗?

非要打败对方吗?

相爱的人之间怎么能这样?

女人不是你能理解的动物,拥抱对方,说你爱她就好。

”5.“闲着不干活的时候,也不要有负罪感,虽然表面上是什么都没做,但视线未及之处,却并非如此。

我们的内脏不是在努力消化摄取的食物吗?

就算是干坐着,我们也是在完成一件绝对崇高的事情啊!

”6.“就像当初没有料到,这么努力所得到的结果也不过如此。

也许待着不动,名牌包包反而会意外地从天上掉下来呢。

反正是个奇怪的世界,不如在最低概率的事件上赌一把。

这就是我今天无所事事的理由。

”7. “也许是到了那种年龄,只对互相信赖的关系感兴趣。

我们的身体在传来信号——不要在没有信赖感的关系上浪费时间啦,这样对你的身体健康比较好!

”8.“撒娇这个词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啊?

英语里的lovely,cute是迷人,可爱的意思,法语里的Charme是把自己迷人可爱,有魅力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的意思。

只有日语之类的语系里能找到意思一样的替换词,看来撒娇只存在于亚洲文化中。

但是,女人为什么一定要会撒娇呢?

”9.“告白的话,当事人的内心充满热情就行了,具体的用词有这么重要吗?

”10“钱会没有到什么时候啊?

”“钱,会一直都没有的”11.(恋人去世后的恩静)“你要活下去,要记住我。

不是单单的一个我,而是和你一起幸福过的我。

如果你也不在了,那么谁来记住曾经如此幸福过的我呢?

”“我总觉得自己存在的空间比我的身体要小,我痛到要把自己的身体蜷缩起来,配合那空间的大小塞进去,然后在那空间里勉强呼吸着。

那么那么痛,我却要继续坚持下去。

因为要记住你。

”12.“什么是爱呢?

我爱的人总能让我笑,让我突然就变得善良。

”13.最后是那句分手时的经典对话:“那我的幸福呢”“你的幸福为什么要问我?

 2 ) 真珠的选择,表达了什么样的爱?

我给4星半。

对我个人来说,剧情还是显得有点拖沓,特别是头几集。

我更关注看真珠和恩静的部分,所以也只评论她们俩。

以下才是真的影评:如果熟悉心理学的同学,应该能明显感觉到,故事和剧情中,融入了很多心理学的元素,真珠写剧本的时候,找得一堆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资料,那其实也是反应了编剧自己的真实情况。

这部对我来说挺有趣的,不过不知道是导演还是编剧的功劳,头几集真的很难看下去。

当看到第12集结尾的时候,我忽然明白,这是通过真珠这条线导演表达核心之一,就是一个成人如何的面对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还有未来,剧中真珠先是失恋后失业再焦虑的去写剧本可以窥见一二。

关于真珠情感部分的刻画其主题是成熟的爱(人本主义心理学上还真有描述)。

首先这剧没有像众多韩剧中,有三角恋或者四角恋几个人纠在一起,整得哭哭啼啼,难舍难分的。

印象里最深的是浪漫满屋🤔。

你爱一个人,爱的死去活来,那不一定是爱,你爱的很有可能是你的感受。

这剧第十二集结尾,真珠在前男友面前会想起导演。

没错前男友是很好,还很帅,现在还想追求她,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但餐桌前真珠发现已经不考虑他需求了,因为她脑海里此刻浮现的是导演,她想满足的是导演的需求,这理由就够了。

这让我想起《爱的艺术》里面这么描述的:成熟的爱是你爱ta,所以需要他。

需要在前的时候,也许是有条件的爱。

同时,真珠与导演这条线我也看到了一对陌生男女走向恋爱的路程,他们之间表达是如此真实,如此有趣。

这让我想起一句:真爱从真实开始。

李恩静呢一直处于在失去爱人之中,不知是不是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还是爱人的逝去对她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同时恩静一直没有表达出悲伤。

这才是最要命的,在心理学上一个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而没有表现出悲伤或其他情绪,这些情绪的力量要么转向攻击自己,要么其他形式表达出来。

而剧中恩静就出现了幻觉,有时会分不清现实与幻想,当察觉到自己有这样的问题,最终勇敢的面对,去做心理咨询。

真珠没有与前男友过多纠缠,吃西餐时回忆起导演来,直接说她要走,并表示后悔过,也明白现在需要什么,我管这个叫做对自己够真诚,对应着成熟、自爱。

恩静知道自己行为后,尝试着改变,我管这叫自爱。

可惜成熟、自爱这条路很少有人走。

节选一段卓别林的诗,送给大家,送给这部剧,同时作为这评论的重要内容。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真实”。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如今,我称之为“成熟”。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才明白,我其实一直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静。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自信”。

这部剧有没有遗憾呢?

有的,不知是不是导演和编剧考虑到这剧的类型和受众,还是认知里“人生无难事”,对于剧中一些人物的人生“难题”,刻画的不深刻,以至于观影过程中,那些问题好像不是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也许这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内吧。

但总体还是不错的,我喜欢。

 3 ) 女性角色主体性的回归——写一写我最爱的黄寒珠线

如果你也是女性观众,不妨先浅浅问一下自己:当我们嗑cp的时候,我们嗑的是什么?

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在看到大结局的时候,都对寒珠没和后辈在一起而感到惊讶。

如果按照常规套路,前面十几集里的各种描写,包括后辈对寒珠的特殊情愫、寒珠看到后辈揍了自己前夫等等,这些都很像是两人最后走到一起的铺垫。

然而看完大结局,再回忆前面的剧情,我相信大家都会恍然大悟,其实寒珠从头到尾似乎都没有真正喜欢过后辈。

不管是对后辈撒娇的不接茬(“我真的很会骂人啊狗崽子”),还是姐妹聊天时寒珠压根就没提起过后辈这个人的存在(“和男人牵手了”却没说具体是谁),包括后来后辈找寒珠诉苦,寒珠却以后辈女友的视角把后辈教育了一顿,其实都很明显地表示,寒珠对后辈,真的没有男女之间的喜欢。

回到开头的问题:当我们嗑cp,尤其是男女cp的时候,我们嗑的到底是什么?

坦白地说,至少我本人会不自觉地代入女性角色,去感受,或者说“比较”不同男角色的表现。

如果一部剧里某个女角色有几条cp线,我最嗑的那对,一定是在我眼里男方最对我胃口的那对。

正因如此,这部剧里寒珠最后没有和后辈走到一起才会让我们意外。

在我们看来,寒珠这个角色除了后辈,没有其他的配对角色,并且后辈的形象也描写得比较出彩,对寒珠很好,虽然和前女友一直纠缠不清,却也一直在下决心想和前女友彻底分手,而且还有拳打前夫的高光片段,所以观众带入寒珠的话大概率会对后辈做出正面的评判,自然会觉得“这对cp很好嗑”。

所以我认为,编剧对寒珠和后辈没有在一起的设置,一定是有用意的,而用意就是我在标题里写的,女性角色主体性的回归。

编剧不但没让两人在一起,甚至有点“绝情”地给寒珠配了一个交往对象——夜店里认识的帅哥,而且在知道了寒珠是孩子妈之后依然选择继续主动和寒珠联络。

这里,编剧让寒珠不再提供传统影视剧中女性角色的代入功能;相反,寒珠真正成为了一个主体性完备的角色。

她不再是男性角色爱意的被动承受者,她的存在不只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男性角色作为爱人是多么的深情、多么的出色。

寒珠有自己的认知,她能看出后辈其实还没有完全放下前女友;寒珠有自己的选择,她不会仅仅因为觉得后辈对自己很好,就和后辈发展关系。

并且,我认为编剧也在刻意地避免让观众觉得“寒珠没有和后辈在一起,是因为后辈和前女友纠缠不清”。

寒珠站在前女友的立场上指出后辈问题的那一幕,我觉得她身上简直在发着光。

因为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对后辈动心,所以不会在撞见后辈女友出轨的时候告诉后辈,没必要在后辈面前装成不擅长骂人的可爱样子,后辈诉苦的时候把后辈骂醒。

寒珠从头到尾都没有在这段关系里纠结过,这些行为,都只是寒珠作为前辈、领导和朋友的体面。

我认为寒珠是三位女主里形象最饱满,也是成长线最完整的一个。

三十岁以后的寒珠有自己的事业,大家仔细看的话,其实会发现寒珠的工作能力比后辈强得多,和传统的“男角色是女角色的救星”相反,工作里困难的部分基本都是后辈求助寒珠才能搞定。

寒珠依然想谈恋爱,会因为异性和自己牵手而高兴,却也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己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寒珠不会再相信前夫的鬼话,不过房子还是要拿到手的。

所以我可以说,我嗑的cp没在一起,但我更高兴了。

这是身为女性观众终于看到具备主体性的女性角色的高兴。

感谢编剧写出这样的寒珠。

 4 ) 喜欢气质巨好的恩静

先把这对的照片私心聚集下

优秀的彼此,善良的彼此,有思想和深度的彼此......只有这么个奇怪且很是无厘头的“喂导演”出现了,恩静的世界才渐渐的明朗起来了。

他不是以救世主的角色进入她的世界。

而是潜移默化地传达着自己思想,慢慢的影响着恩静。

她们的身上拥有那种不必多言,便是对望也很好的默契。

“你看起来很悲伤,要不要我抱抱你呀,因为能感受温暖”他们之间有那种力量,可以相互治愈,相互引导,相互依靠。

那种势均力敌,齐头并进,彼此会因为遇见了而变得越来越好的向上感,很是令人舒心。

就像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持平衡吗?

”“为什么”“因为会跌倒啊。

知道跌倒了会怎么样吗?

”“会痛啊!

”她们就像彼此认识了很久,听得懂彼此之间的语言,明白对方像要传达的。

“不管你眼中倒映着什么,我都想对着你的眼仁干杯”(明明是浪漫的情节,没想到......)

祝他俩能在非洲成功相遇,继续属于他俩的冒险。

 5 ) 韩剧版《恋人絮语》

30岁是一个负荷超载的词汇,尤其是对于女人。

30岁以前,青春动人、娇俏可爱,犯了错误也可以用“不够成熟”来搪塞过去。

30岁以后呢,你爸你妈、护肤品BA都会告诉你:你的胶原蛋白正在流失、你的皱纹正在生根发芽、你的子宫正在丧失功能!

要是你30岁且单身,喔,你过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将归零,耳边响起时钟的判词:tick tock, tick tock。

如果你也和老友记里的Rachel一样,感慨30岁大限已至,预想中的白马王子、郊区洋房、两个孩子一条狗都没有出现,不要慌,我推荐你去看一看这部韩剧《浪漫的体质》,一部讲述三位30岁未婚女生日常生活的轻喜剧。

小品剧,全靠台词堆砌,但实在好看。

有多好看呢,我和白白一起看,绝不快进,看完一集,相视一笑点头鼓掌。

导演艺高人胆大,找了一位演技派男主角,绝不靠脸,《请回答1988》里的正峰欧巴,然而看到激动时刻,白白对着屏幕大喊——这个男人,啊,我要!

请放心,这并不是那类“我30岁、一无所长、天降两个绝世帅哥拼命抢着要爱我”的狗血爱情片。

电视剧开头,就是主角们吃着零食,吐槽电视里的纯爱剧情。

身为编剧兼导演的李炳宪显然饱读诗书,看过很多韩剧,各种经典桥段信手拈来调侃一番,唔,韩剧解构主义。

这个剧颇有点日剧气息,每个人都是嘴炮,有说不完的话,朋友聚在一起是吐槽大会,连谈恋爱也是一男一女在唇枪舌战中擦枪走火,动了真心。

一切故事始于心碎。

第一集,三个女主角各怀伤悲。

真珠,大学男友,分分合合七年,最终因为男生的出轨而彻底分手,咬牙买下名牌包,决心严肃认真地追求编剧事业。

寒珠,曾经的校花,大学被男人苦追,意外怀孕生了小孩,男人此时却说要追求自由撒手离去,只好从头开始工作养活自己和小孩。

恩静,自己导演的纪录片意外获得市场好评,赚到了钱,然而深爱的男友癌症离世,过分悲痛走不出来。

都很惨,出轨、意外怀孕、癌症,韩剧狗血要素一个不少。

但也就到此为止。

之后的15集,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就是三个女人、一个gay、一个小孩住在一起,认真工作、谈谈恋爱、聊聊天、吃吃夜宵,不要太爽。

爱情在这个剧里,不是连贯的事件,而是对象,被观察、被拆解、被体验。

女主角是电视剧编剧,男主角是电视剧导演,其他主角都是影视行业从业者。

他们一边写恋爱剧本,一边谈恋爱,在现实和虚幻中穿梭,探寻爱情的种种形态。

明明相爱却不戳破的工作伙伴、有过很多快乐的回忆但还是分手了的初恋对象、想要分手又不够果决的懦弱男孩、怀抱死去恋人的回忆无法向前的职业女性、甚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办公室三角恋谈。

有恋爱中最好的时刻:心动、暧昧、宠爱、默契、依赖;也不回避那些残酷的部分:懦弱、疲倦、背叛、决绝、怨恨。

《恋人絮语》拍成电视剧,我想,也不过如此。

第七集很好玩。

女主角林编剧写不出告白的戏,和男主角孙导演讨论,两个人假戏真做约会了一天。

林编剧罗列了几种韩剧套路表白,都不满意。

纯情派。

两人在餐厅里,男生害羞转过头,对着墙壁表白:从一见面就喜欢你了。

土豪派。

在奢侈品店,男生给女生买手表。

女生问: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男生轻巧地说:今天是要送礼的日子,因为是我向你告白的日子。

耍帅派。

男生抖着腿,吃着冰棍,甩给女生一根冰棍。

女生问:干嘛?

男生说:不觉得很酷吗?

女:像个傻子。

男:那个傻子爱着你。

此时,孙导演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起告白的方式,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的那份心意,很好地把那份心意表达出来会更重要。

如果连观众都能把自己带入到那个情感的话,“我喜欢你”这一句就够了吧。

林编剧列举的表白路数,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事件感太强,为了告白而告白,格式化的浪漫,跟在宿舍楼下点蜡烛表白、求婚搞marry me气球差不多。

二十出头的小女孩,或许会倾心于这种戏剧性的告白,但像林编剧这样的轻熟女性,却难以被轻易打动,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孙导演说形式不重要,情绪到了、最平淡的话也可以表达最深的情。

嘴上是这么说的,他自己却亲身示范了什么叫做四两拨千斤、润物细无声的满分表白。

太浪漫了,抄下来供大家品鉴。

周末,女主角打电话约他出来吃冷面。

在面馆,男主角说:今天真是听到了好多我喜欢的声音。

用懒觉填满缺乏睡眠的周六早晨。

转动洗衣机。

再次回到床上,在床上滚了好久,看一会儿书。

阳光透过云彩照在我的脸上,心情很好。

这时候,洗衣机响起,是舒伯特的鳟鱼——我很喜欢这个声音。

明明应该晒衣服了。

但晒了阳光的被单软绵绵、很蓬松,舒服的不想起来。

快递来了——我很喜欢这个声音。

网上订购的衣服时隔好久才到,穿的很贴身,心情变得更好了,我决定晒衣服。

快要晒完衣服的时候,咕噜噜(肚子叫)——我喜欢听这个声音。

啊,要吃点什么,自己做好麻烦,但又不想订餐,正要吃拉面的时候,接到了编剧的电话——这个声音,我真的,真的很喜欢。

深情地讲完这一段,还酷酷地问编剧:不过,非得要告白吗。

30岁谈的恋爱,和二十出头会有什么差别呢。

如果这些年没有白活,人生、事业上都有一些长进,我猜测,大概会更清楚明白爱情的有限(聪明的早恋宝贝可能17岁就领悟了)。

恋爱无法提供柴米油盐、无法解决工作的挫折、更无法纾解人生种种无常。

至多是提供一些甜份,获得一些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生活无止尽的困境和难题。

就像男主角说的,对你的这份喜欢,让原本开心的一天,变得更幸福了。

也听好多朋友讲,现在再谈恋爱,肯定不可能有当年那种为你开天辟地、为爱奔走天涯的劲头了。

不过,这真的是坏事吗?

剧里的三位女主角,都经历过一些心碎,也犯过一些错误。

或许无法那样莽撞冲动地去爱,但还是可以振作起来,再爱上别人,也会爱得更好。

小时候看电视剧里讲“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觉得很悲伤,如果注定要失去,那干脆一开始就不要拥有好啦。

现在年纪大一点,变贪心、变狡猾了。

的确,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无论是健康还是爱情,都不是理所当然、一劳永逸,因为知道会凋谢、会流逝,更要付出努力、好好珍惜。

最后一集,女主角靠在男主角肩头,说着略带神经质的情话:散步的时候讲一些无聊的笑话真好啊。

我讨厌火热,想要以这样不温不火的温度,一直陪伴在你身边。

 6 ) 无标题

前八集10分,后八集5分,前八集看得非常快乐、非常感动,从第九集开始,松散、疲软得不像同一部剧。

边看边记,也只到了第八集,前八集真的很喜欢,每一集都有戳中我的点。

ep2,好羡慕真珠,被炒了可以回家,放松地和父母一起大吃大喝。

女明星以为一对通讯录的两方都喜欢自己,这个瘪吃的,爽到我了。

ep3,让女明星吃炸鸡事件,“开心地烦她”!

要积极地想办法和面对人生啊!!

真珠前男友,“成了被那种帅气的导演相中的,帅气的编剧啊”,完全心动!!

我们的关系虽然结束了,但我依然为你骄傲,我对你没有恨意。

这就是一段成功的关系,一个可交的人。

ep4,真珠前上司看到让她吃瘪的导演正峰和真珠在讨论剧本,狠狠戳到我的爽点……下属对寒珠要替她教训让她不高兴的人,说他很能打。

真珠与前男友的冰棍对话,最高啊真珠的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愧是编剧!!

ep5,“原谅一次”券掏出的时机~ep6,真珠学:既然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所以我决定一动不动,想要的东西会从天而降的几率也是有的。

嗷哦~~~可爱得让寒珠骂人的在勋啊……可爱小狗~ep8,真珠老板,“我…不明确~我不强大~~呜呜呜呜呜呜……林编剧…孙范秀…喜欢韩牛吗?

韩牛礼盒……呜呜呜……太贵啦…………坏韩牛……”、“比起吐出来的,还是喝下去的更多,哇!

好幸福~”

 7 ) 失恋的体质

救我于水火的一部剧,恩情没齿难忘。

我近几年没有能看的进去的韩国综艺和电视剧,节奏拖沓、反复replay,都让我这个看日综都开两倍速的人崩溃。

melo体质在节奏上做得非常好,剧情十分紧凑,让我无法分神,第一集就做出了一部电影的信息量,可以说是开幕雷击,深得我心。

很难得能看到有角色的智商、处事方式、幽默感、立体程度都如此符合我口味的群像剧,非常风趣,我和角色的思考方式像到让我怀疑我本人有出演(两位以上好友佐证,原话:“真的是你本人”),这让我看这部剧的过程非常非常舒服。

这部剧拔高了我的观剧期待,一时间找不到替代品,给我带来了一小段类似失恋的感受。

 8 ) 不老套的韩剧,话痨式温暖!

《浪漫的体质》算是这两年韩剧里的一匹黑马。

青年导演,选了不算特别有知名度话题度的主演,甚至题材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但播放期间,微博上随处可见这部剧的台词截图,尤其是那句“你的幸福,为什么要问我呢”。

总之,靠着口耳相传,这部剧一点一点火了起来,豆瓣评分甚至破了9。

台词是这部剧的亮点,豆瓣影评排名第一的是台词整理。

我也是,为截一句台词,一个片段要看好几遍。

那些闪闪发光的句子,大概是编剧自己这几十年人生经验和感悟的浓缩,且难得没有说教味。

像朋友聊天,随口蹦出来的几句机灵话,听起来又特别像那么回事。

我记得很清晰的一个片段,主角真珠被前辈为难,说如果电视台拍真珠的作品,她的剧本就不再给电视台拍。

真珠不仅没生作家的气,反而说:“好羡慕,那种任谁看都幼稚的行为,都能这么肆无忌惮地做着并活下去的自信。

我也好想赶快成功,幼稚地活着啊。

”相比说,自己以后成名一定会提携后备之类的话,真珠这番话更能打动我,像是把心底里连自己都没发现的真实给挖了出来。

这部剧还有一大亮点是剧情设置不落俗套。

真珠和孙凡秀因为工作忙见面变少吵架,孙凡秀说了错话,真珠一个人走远了。

走了没几步,又回头对愣在那里的孙凡秀说,还不快跟上来。

孙凡秀换了一副表情说“就这么越走越远,今天就此分开,整夜后悔,明天再道歉,不是那种走向吗?

什么情况?

站在死亡线上,没做什么努力就活过来的感觉。

”还有韩珠,铺垫了那么久,以为要掺和到后辈复杂的恋情中去了,没想到最后放大招,另有帅气男友。

具体到每一集,导演的聚焦点都选了写很小的东西,然后把那一个点拍出花来。

比如“真珠放屁”那集,一整集就说了“屁”这个主题。

大家讨论屁,回忆屁,把一个平平常常的屁,整的波澜起伏,甚至都有点哲学意味了。

这种电视剧,不喜欢的人会觉得乏味。

故事不够完整,开始和结束也很随意,没有冲突和高潮,好像随意截取了几个人30岁的生活片段,工作的时候工作,不工作的时候就吃吃饭,聊聊天,就像电视剧版的意识流小说。

所以尽管口碑炸裂,收视率却平平,据说在韩国前三周平均收视率1.5%以下。

但有些东西,有些人,拼的是后劲和余味,从第二眼才能看出味道来。

这部剧也是如此,就如男主孙凡秀在最后一集说的,它的魅力在于重播。

再者,这仿佛是一部剧中剧,导演李炳宪就是真珠和孙凡秀。

他把拍这部电视剧的过程当成电视剧给拍了下来,我猜孙凡秀要在真珠电视剧中植入的广告,就是《浪漫的体质》要植入的广告。

这种感觉就像各个环节之间的墙壁被打破了,写的人、拍的人,演的人,看的人,像身处多维空间,通过场景切换,共同完成了这部剧。

比如最后一集孙凡秀跟副导演抱怨收视率太低,很明显就是李炳宪真实的想法,不过是借主角孙范秀的嘴说了出来。

还有这部剧的好与坏也借着看过真珠剧本的人说了出来。

无论是日剧,韩剧,还是大陆剧,这些年题材创新常有,手法创新却罕见。

上一次影响深刻的还是《奇葩说》广告植入方式。

翻了翻李炳宪的履历,身份多是编剧,《阳光姐妹淘》、《非常主播》、《老千》这几部曾经的大热喜剧都有他的笔墨,可见其才华。

但那几部个人风格并不明显,到了《极限职业》、《二十》,还有这部《浪漫的体质》,又编又导,他的风格才显出特别来。

不是单纯的搞笑,是搞笑中有点笨拙,笨拙中有些智慧,又好像没办法变得聪明一点。

私以为,若是水平能一直保持下去,今后大概会和《请回答1988》的导演申源浩一样,是冲其名字就觉得其作品值得一看吧。

 9 ) 身份

我发现我喜欢韩剧的原因就是我能接触到我没了解过的行业,韩剧编剧是用眼睛在观察生活,看的到细腻感,以及全线搭配出来的精品。

剧情延续出来对相关人物的思考以及身份的思考(其实就是我的瞎扯)。

编剧-真珠为代表的编剧们,感受到写稿的压力了,没有灵感时的放纵,不写东西的时候只想躺shi(我也是),沙发躺完床上躺,还要去体验告白,体验恋爱,像电视剧一样的去生活,去感知,然后来写(这就是电视剧,所以这部剧的编剧写的肯定就是他日常的生活,关键还有点小帅,我以为是女生,看豆瓣简介的时候才知道是男生,真的帅),包括真珠的前上司,是在酒后释放压力的那种。

真珠有一场戏,是写剧本写着写着哭了,旁边的助理说:“自己写的剧本,自己还哭吗?

”我觉得会,因为带入自己又活出剧中的人的人生,同时联想到这个场景自己的处理方式,会哭。

所以编剧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我突然好奇编剧的剧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也好奇编剧生活的状态,最好是一起生活的那种。

”不喷香水都好闻的味道。

“这类句子是真的证明了编剧对生活的观察。

导演-广告导演,记录片导演,电视剧导演,三种导演的存在,孙锡久的存在,就是我看这部剧最大的惊喜,他就是我男神,豆瓣上记录的11部作品,看了六部,短暂的出境我也喜欢,就是好看,聊回广告电影那个地方,导演的压力都类似,嗯,好像没有可以聊的,出境太少,之前在微博上看过蛮多广告作品的,我还说过,如果电视剧的插曲都是好看的广告,我会万分接受的,毕竟我是一个找广告看的,如果脑白金那种就算了。

还有一个决明子茶的香,有味道的男人。

纪录片导演-恩静,我看的到她身上的女人味,但是我喜欢这样的女强人的存在,做事雷厉风行,有计划,有想法,对爱情就是深陷太深了,是导演身上的执拗吗?

较真?

我喜欢她拿起相机的那刻,帅炸了,“无钱理论”我也不知道导演的无钱理论是什么状态,但是我总结的就是这四个字。

有就是对话题,人物的挖掘,独特的视角,虽然没有拿着摄影机,但是导演的眼睛就是,她有自己的画面感,知道哪里可取哪里该怎么做,对那个女明星的挖掘就证明了这一点儿,告诉我,明星的展示要靠拿摄影机的人。

电视剧的导演--凡秀,我看到那种对剧本的挖掘,知道如何去一个好的剧本,如果去探索编剧身上的可能,找到当今热门的点,知道什么会火,什么能得到观众的心,那种反复的揣摩,找话题来做,对好的电视剧的挖掘,如“告白”的课题,我感觉到和一个见识广聊天的感觉,有一种主角的代入感。

与导演的对话,知识层面的互怼以及知识性的安慰。

要做的事也感觉很多,对接选角,音乐,效果等等,我这里浅薄的说一下,具体的知乎肯定有的(对那个行业的人好奇可以去知乎和领英了解一二)。

”告白“主题里有一句这么说的:“昨日5000元的三明治和我告白了,说今日6000元”,还有两个主题,”放屁““恋爱”,放屁有几段,失恋,不善表达的爱。

代表-就是那个女演员的代表,经历了两次和手里的演员的沟通,我都有些心疼他,明明按着明星的状态来找适合他们的戏,还要被说,三四十生了孩子去演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我一直都觉得有油腻感,部分演员除外。

同时还有四处去找本子,合作,还会经历一言不合就短信说解约的明星,难啊。

(具体上知乎去详细了解,这里是我的见解,你可以在后面去补充)营销/统筹-寒珠,我是中途听到一句台词说八年的营销,所以就用了这个词,我去知乎还没有找到我想找的内容,所以就没有找了,她的工作有点像片场统筹,协调整体,还有就是签一个剧本的工作人员,演员音乐等等,她的不易就是和演员明星的沟通,感觉遇到一个不听话的就特别的麻烦,心累,毕竟工作上的无效沟通都还是蛮多的。

熟悉了一个词-PPL,就是电视剧里面拉来的广告植入,还有就是整体预算的掌握了。

大致就是这些儿。

心理医生-安慰恩静的那几场戏,看的我都不相信,所以真的这么厉害,善于挖掘心灵深处的感悟?

储备足够多的知识才能那样泰然自若的聊天吧。

做音乐的-写词的来源就是生活吧,放屁那件事情都能写出来,感觉好好听。

其实真的蛮多职业的,每个职业的生活工作状态都不一样,也是一种身份,这里说的是单一的身份,但是每一个人的身份又有很多种,等看完之后我再来补充一些儿吧。

多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吧,或许我们圈子很窄,但是我们可以在韩剧中找到自己好奇的那一部分。

16集的预告有郑秀敏,《今生第一次》里面的,简直太美了。

爱了爱了。

今天看完最后一集,了解了明星恋爱的隐藏版本,只有明星的朋友知道,背后的键盘手也着实会让人讨厌。

总之就是好看到炸裂。

 10 ) 我不该记起。但又怕忘记

恩静终于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问,上一次哭泣是什么时候。

恩静想了想,记不起来。

他去世后的这两年的事,恩静好像都记不起来。

恩静开始描述两年前的事。

他在病房里。

太过痛苦。

他的父母只来过一次。

而她从未离开。

她感激那段一直陪在他身边的时光。

从未掩饰的痛苦,也是他留给她的记忆。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意识。

而某天晚上,她伏在他的床边。

他唤醒了她。

连话都说不出来的人。

她读懂了他的平和眼神。

恩静轻轻跳上病榻,依偎在他颈旁。

他在那一晚离开。

属于恩静的故事,一开始就已经是结束。

弟弟晓峰上班时,不放心爱人去世后却平静的姐姐,又折返回来。

在浴室中看到了割腕的恩静。

好友们以各种理由搬进恩静的家,小心翼翼的什么都不提。

只提供陪伴。

出院的恩静仍然平静。

日常与好友和弟弟在家中聊天,醉饮,餐食。

独处时,与他对话。

别人道他已离世。

她仍在每天与他对话。

聊他们共同的回忆。

因拍摄亲日派国民的纪录片而开始的相识。

因探访美食与寻找拍摄对象而开始的相知。

从床榻到病榻的依偎。

不知是否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次烟火。

如遇到,便燃烧。

只绚烂这一次。

恩静靠这烟火的余温在度日。

曾是纪录片导演的恩静,开始了新的工作。

不听话的女演员不愿素颜出现在镜头中,调皮的把摄像机对准了恩静。

恩静在剪辑镜头时,看到了日常与他对话的自己。

静止的时间与空间,开始流动。

生活的基调,仿佛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被决定。

恩静在十岁的某个白天。

一个吃到了棉花糖,玩到了旋转木马的午后。

因母亲不甚欢颜茫然注视远方的一幕。

没有记下欢乐,而将沉静写入生命。

并没有刻意记得的某件事,一直跟随恩静的人生。

执着不想放手的记忆,却终究要让他远去。

她不该记起。

但又怕忘记。

恩静的爱人在两年前离世。

沉静的恩静遇到爱人时,绽放了一生的绚烂。

爱人离开了。

这世界再与她无关。

他走出了时间,她冻结了时间。

她从未与他告别。

又仿佛在进行一场漫长的告别。

这一次别离要来到最后的时刻请听我说我留在世上的爱人生命不止一次烟火再遇点点星光,也许是另一个我我期望他出现照亮你,温暖你而我,请让我在你心底沉寂不要怕忘记不必去记起只需将这基调写入生命曾有过的时间中有人深爱着你

《浪漫的体质》短评

“你的幸福为什么要问我?” 大家都好坚强,虽然曾经发生不好的事,但能和好朋友们住在一起也太好了。

6分钟前
  • Lottie
  • 推荐

悄悄看了很多韩剧……

8分钟前
  • 松如
  • 推荐

开篇乍一看是现实主义,其实还是裹了蜜糖的甜剧呢。正峰欧巴的角色好评;男女关系不必非要落爱情的俗套这一设定,好评。

13分钟前
  • 九擒九纵何卡卡
  • 推荐

两集弃,首先最主要的是人物性格不喜欢,整体感觉又乱又没意思!其次那句开放式厕所彻底把我劝退,没必要写这种台词吧,韩国人还真是一如既往地自大,开玩笑还是故作优越感,大家心里还没点数!再也找不到零几年看韩剧的那种感觉了。。

15分钟前
  • JFaye
  • 很差

不喜欢。

18分钟前
  • 胡椒烩黑椒
  • 较差

JTBC版《制作人》,30岁版《青春时代》。设定的工作圈层太具特殊性,而且集体有种低幼的发癫感,没啥共鸣。且让人感觉成功来得太容易。melo吧,我倒觉得剧中没有一对CP比得过《制作人》的雨伞CP,即使编剧导演这对挺搞笑的。所以这部为什么9.2,而《制作人》才7.7?网红式金句堆砌,完了还要在每集结尾重新加亮一遍生怕你错过了。李炳宪是从哪里找来这么多普男的?普男就算了,还非得在剧中多次提长得帅,除了正峰和出场总共不知道有没有20分钟的孙锡久都有别的魅力且人设都不是帅哥外,其他的普男有什么脸称得上帅啊?普男含量超标,还都搭美女。剧本不能吸引我,就是有时的确挺好笑,冲这点,勉强三星。

20分钟前
  • 牙擦漱
  • 还行

松松散散不紧不慢,是无法做B站《三分钟了解XXX》系列的剧集,虽然每集片尾划重点一样给出本集金句颇low,但还是……像冷面一样,想着这是什么鬼,第二天却突然想起来,从那时就无法逃脱了……

23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三十岁,我们所日渐熟悉的生活正是这样:大部分时间里是丧气和倒霉,偶尔被一点点小幸运点燃,可燃尽之后又是漫长的平淡期。可那一点点小小的诙谐、默契、有趣,就足够支撑那些说不出道不明的灰暗时刻了。

24分钟前
  • Donuts🕳️
  • 力荐

导演作品质量不低,但还是适合拍电影。/ 孔明真可耐~

29分钟前
  • Cy钰
  • 还行

第3045-中间断了至少4次,间断时间至少超过两个月,因为全汝彬和千禹熙看下去的。

34分钟前
  • 黄岛
  • 还行

2.5 结构真好,整体都经过悉心设计,呼应部分多了些,但同时就接受了任性而显模块化的剧情。适合追着看,于是也怪不得现在都拍电视剧了,叙事就是需要这样,于是电影被迫退化成寓言式的简短。还会有更多惊喜呢!平实,诚恳,直来直去,旗帜鲜明地反套路。勇气加分!

38分钟前
  • arlmy
  • 力荐

精神病届的两座高峰,为你的眼眸干杯🍻 懂的自然会懂~

39分钟前
  • Wendy
  • 力荐

疯了,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看全是同行的电视剧……

41分钟前
  • Choux
  • 还行

本来应该拍100集的剧16集结束总归是有点草率的!

46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剧中金句频出,描写也算细腻,但是最后结局有点草率

49分钟前
  • 瓜子花生泡面
  • 推荐

看了几集,时而觉得精彩,时而觉得无聊,不打算看了

51分钟前
  • 红辣椒
  • 还行

第一集就令我先笑成个傻子,再哭成个傻子???几百年不看韩剧的我,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結局都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53分钟前
  • 珠江口德子
  • 力荐

翻译的问题毁掉了这部剧一半的魅力。。。翻译的生硬,过于直白,没经过润色,上下不连贯,不考虑前后背景,应该意译一点,而不是让人要想一想才能明白角色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演员都演的很好,开始会觉得枯燥,两三集之后渐入佳境。

54分钟前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推荐

真好看,我需要看一下,30岁的世界有什么不同。/ 也太他mua的会写感情戏了,真珠和ex在小饭馆第一次接吻的时候哇地一声我就哭了,后来他们俩每次吵架我在屏幕这头哭的好大声,哭到全小区都来看我为什么哭。可这些我都没经历过😓/第5集又被笑死,太好笑了!

58分钟前
  • 林三
  • 推荐

戏精的体质

1小时前
  • 小山生桂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