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梦

비몽,梦蝶(台),非梦,似梦非梦,Dream,Bi-mong

主演:小田切让,李奈映,朴智娥,张美姬,陈泰贤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日语,韩语年份:2008

《悲梦》剧照

悲梦 剧照 NO.1悲梦 剧照 NO.2悲梦 剧照 NO.3悲梦 剧照 NO.4悲梦 剧照 NO.5悲梦 剧照 NO.6悲梦 剧照 NO.13悲梦 剧照 NO.14悲梦 剧照 NO.15悲梦 剧照 NO.16悲梦 剧照 NO.17悲梦 剧照 NO.18悲梦 剧照 NO.19悲梦 剧照 NO.20

《悲梦》剧情介绍

悲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痴迷篆刻的年轻男子镇(小田切让 饰)连续数天被真实感极强的梦所困扰,当梦见开车撞人之后,他立即前往梦中的车祸现场,却发现这一切都曾真实发生。警方调取附近的录像,找到肇事逃逸的车辆,并从家中带走正在熟睡的汽车主人——刚刚结束一段恋情的兰(李娜英 饰)。兰拒绝承认罪行,然录像中的自己却确凿无疑证明了一切。最终查明兰患有严重的梦游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梦境竟与镇的意识相通。镇的梦操纵着兰的身体,去完成这一件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借着奇妙的机缘,两人走到一起,共同寻找着摆脱这恐怖之梦的办法,却又不得不去面对深藏心中黑暗的一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好时光胡佛加油站袭击事件2具景伊橘郡豪宅第一季派对十七岁塑胶花敌军寂静岭2那年夏天盲探白宫杀人事件逼上梁山海绵宝宝陨落星辰第五季舍身技稻荷恋之歌OVA热舞甜心世界奇妙物语2009春之特别篇花开莱州咖啡桌分岔口夜限照相馆未解之谜第三季斗牌传说慈母复仇路爱丽丝和特蕾丝的梦幻工厂苹果核战记XIII:遗言黑暗中的猎手非典型少年第一季

《悲梦》长篇影评

 1 ) 了结

金基德的悲梦现在才看,虽然那段炙热绝望的时间已经消散但是春梦觉来心自警往事般般应。

可能具体的事情到头来记住的能有几件,但是恨却可以永远记住。

我觉得这种超现实的手法不过是一种警示然而毋庸置疑一定也有一个人和我做一样的梦虽然表面上若无其事但是心里却想着拉开那扇遮羞布的门一刀把前女友和前男友给杀了。

即使杀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然而你们在欢愉痛快的时候未曾想过另一个人在黑暗的悲切中用刻刀割开自己的头颅,鲜血淌过脸颊唇齿俱裂。

谁说成全才是爱的广义,不争才是圆满。

做人被生活具体而麻木的表面所欺骗,背叛时刻发生只是因为赢弱的呼喊没有抵达冰层的裂面。

因为觉得暂时的无力才会有宗教的抚慰,然而因果报应是最暴戾的信仰。

金基德的形式中是不带一丁点的救赎的,即便是十指合并的参拜那也是为了心中血肉模糊的了结刻下一刀伏笔。

我恨你,万绿如梦的盛夏依然恨你。

我以为你和我开了一个玩笑,想不到铺天盖地都是真的。

如果有一天我终于放下一些事情,一定会只身提刀。

一刀将你了结。

 2 ) 金基德同学的血液里是不是流淌着一种细胞叫想象力。

不能说金基德是一个最优秀的导演,但绝对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富想象力的导演。

这也许跟他所关注的东西相关——时间、空间、潜意识、轮回、命运、死亡、爱情……这些人类尚未清晰挖掘的神秘领域当然是滋生想象力最丰厚的土壤。

不知道是不是2008太流行中国风。

虽说金基德的系列电影从不缺乏东方元素的存在。

但这次的《悲梦》真的彻头彻尾太China了。

从梁祝化蝶的美丽传说到庄周梦蝶的古典哲学,从黑白同色的八卦相生到镌刻琢字的佛教意象,看来金基德是做足了中国功夫。

然而。

在中国要想找点具有想象力的导演真是件不易之事。

就我看来,除了叶念琛和彭浩翔,当今的其他中国导演身上还真难找到想象力这种闪光点。

每次看金基德的电影,都好像在听他说一个名词解释。

用他自己很金基德式的电影语言对一个抽象的概念进行解释。

《空房间》掂量虚幻与现实的重量。

《漂流欲室》展示每个人内心的“孤岛”。

《春夏秋冬又一春》试图揭露轮回的玄妙。

《时间》考验感官与情感的抗衡。

而这一次的sad dream,他又找到了新的玩具——梦境。

梦。

到底什么是梦?

人为什么会做梦?

它到底是我们曾经经历的还是尚未发生的?

会不会我们做梦的时候才处于真实的状态,而现实才是一个冗长而不易惊醒的梦境呢?

我真庆幸现在人类的科学还没有发达到可以把梦彻底清楚地用文字、图表、公式表现出来。

不然那些神秘美好的想象和疑惑就全部破灭了。

《悲梦》依然延续了金基德电影一些惯有的元素。

男女主角超现实的生活氛围(似乎不用工作,每天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衣食无忧、无亲无属少有社交、表情丰富喜欢发呆、沉默寡言并歇斯底里)违背人性的自残自践(不睡觉、不呼吸、吞项链、挂鱼钩)性爱(或许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吧,我觉得金基德简直就是“无性不电影”)叙事一直是金基德电影最被他人诟病的环节。

太过碎片的结构方式、太过沉闷的叙事手法以及太流于形式的空洞内容往往被一些受众嗤之以鼻。

当然。

并不是他的所有作品都是这样的风格。

《空房间》、《时间》以及《悲梦》,我认为在叙事方面都是极具创意的。

也是我迄今为止最喜欢的三部作品。

《悲梦》一开篇就切入主题。

展现了一场梦境与现实的神秘契合。

我还正奇怪,梦境预知未来?

难道金基德也拍这样老掉牙的科幻电影。

最终没让我失望。

并让我不禁感叹。

天啊。

金基德居然也会《拍案说法》式的悬念叙事了。

正如电影里梦游症的医师所说。

镇和兰就处于同一病徵的两个极端。

镇在梦中梦见了什么,兰就会在梦游的过程中做什么。

镇享受到梦见前女友的快乐却成就了兰重遇前男友的不幸。

一个在梦境里,一个在现实中。

一个溺在爱里,一个沉沦在恨中。

一个享受快感,一个承受不堪。

两个水火不容,却又相辅相生。

表现这种处于平衡状态的两种极端一直是金基德的拿手好戏。

这能引起很多共鸣。

我相信命运,并相信正是这种相生相克的力量成就了命运的轨迹。

同时,电影里还反复强调一种“黑白同色”的理念。

这跟八卦、佛教的一些理念相关。

我不能理解。

也不能认同。

这也影响到片中一段芦苇丛中四人纠扯互骂的情节我没看懂。

影片中主角的衣服色系做了精心的设计。

扮演镇的小田切让一席黑衣,而扮演兰的李娜英则是银装素裹。

但在芦苇从中的两个主角的衣服颜色不仅互换,连人物关系都在这一刹那混沌不清。

最后镇和兰分别为对方的前任爱人穿上鞋子,给予安慰。

不知是不是暗示着卸下从前的爱恨情仇,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自此。

兰再也没有穿上从前的白衣,而是也以一席黑衣现身。

这是不是说黑白两系真正融为一体了呢。

不过。

我可以接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互补依托,却完全不能理解“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这种同一化的哲理思想。

当然。

这还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

虽然最后兰化作蝴蝶和跳桥自杀的镇最终双手紧握。

这样超现实的结局不免少了些悲剧的震撼,多了些童话般的憧憬和美好。

但中途的过程却是残酷而摄人心魄的,正如镇血淋淋的自残景象会让人局促不安,也正如两个慢慢开始相恋的人因为情感上的冲撞和对对方的猜疑使得“交替睡觉”“戴上手铐”等等解决方案最终化为泡影,并最终引发一场血案的诞生。

这也正是我认同金基德爱情观的一点。

“有爱就有伤害”的理念在他的爱情情节中随处可见。

当然最终也只有死亡可以终止一切。

印证了梦游症医师那个略显可怕的预言。

还有一处让我挺佩服的。

就算金基德这种主调沉闷的电影居然也会有让我忍俊不禁的地方。

曾经《空房间》里男主角修炼轻功躲避狱警的桥段历历在目。

而《悲梦》里小田切让一做梦李娜英立马起身梦游的蒙太奇也让我哈哈笑出声来。

足见导演功力啊。

当然也不排除我笑点太低的可能性。

最后再钦佩一下演员的演技。

一直觉得要在金基德的电影里有出色表现真不是一件易事。

人物少得可怜的对白对演员来说简直就是致命一击。

你完全得靠表情、眼神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情节和情感。

哎。

辛苦了辛苦了。

谁叫你们遇上另类导演呢。

嗯。

金基德。

一个电影导演的名字。

但到现在。

它俨然已经成为能代表一派电影风格的形容词。

而每当电影接近尾声,走完字幕的时候。

你都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默念:嗯。

很金基德。

这样的形容词虽不能说让我彻底着迷、追捧或崇拜。

但的确给我带来期待。

至少每一年的迅雷下载列表里一定不会少了这样的名字。

 3 ) 悲伤的梦

梦,一直是我很在意的东西 我深信梦是人心底最深处的反映 2008,韩国导演金基德,日本演员小田切让,韩国女星李娜英 ————————————————《悲梦》 爱,恨,现实,梦境 纠结在一起 惨烈,真实,悲伤,感动 “梦是过去的记忆,是对未来的恐惧” 影片我在深夜里一个人看完了。

导演和演员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 影片的场景充满了浓重的东方气息 以及和佛教有关系的元素 具体情节我不多说 影片有许多元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黑白同色”:当这几个字深深地印在纸上的时候,我想每个观众都有他们自己的体会。

二:佛手门把:每次这扇门推开,关上......门内的他,门外的她。

我似乎看到了时空的穿越,轮回的画面。

三:蝴蝶:蝴蝶的吊坠很漂亮。

当女主角将她吞入体内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也一定会把它吞下去,这样我们化为一体,我带着它一起离开。

果然,她幻化成了蝴蝶,飞到了爱人的身边 。

四:梦境和情欲:梦里总是充满了欲望,无论它与现实是相反的还是一致的,都是你内心欲望的流露。

当他们看着彼此的恋人缠绵亲热,争吵纠缠,哭喊受伤,再看到了自己看到彼此。

一切是那么真实,那么痛心。

五:暴力美学:血,恨,自残,伤害。

男主角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伤害自己的身体,只为了让自己痛醒。

他们面对背叛,心中充满了恨,狠狠地抽打对方,甚至杀死对方。

爱情有时候何尝不是这样,占有,欲望,自私的爱情暴力,让爱变得血淋淋,即使让自己痛彻心扉,也不知道是否能够保持清醒,不在爱恨中迷失。

六:温馨:这毕竟是一部爱情片,必定有温馨的画面。

其实非常喜欢他们去寺庙祈福的那一段,那是这部片里比较短暂的,让人放松,倍感温馨的画面。

我很喜欢那种感觉,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空气清新,很安静,只有一些细小的杂声,不需要语言,只要两人凝望时的微笑。

很美好,真的。

只可惜,太短暂,她的消失让人感到慌张和失落。

在最后一幕,小小的蝴蝶停在他的脸上。

他侧过脸,微笑。

两个人的双手紧握,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

这一幕,也让人温暖。

最后送上预告片,给大家欣赏一下 另外有一个请求 有谁知道预告片最后的那段音乐出自哪里 ?

是否是这片的电影原声 ?

请告知 我非常喜欢。

很想下载 谢谢 :)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y-gdUHJRis/

 4 ) 悲梦里的恶与罪

在主角间,直接的看,男人是施控者,女人是受控者,男人的梦魇乃是女人不自知的现实,每一次罪恶行径后,二人双双被逮捕进警察局的时候,作为设计者的男人不是被当作犯人,尽管他再而三的认罪,却是不明所以的女人被一口认定为罪犯,女人似乎成为男人罪恶的替身。

一个称之为罪恶的东西,必先有作恶的念头,哪怕是一瞬间的怨念或愤怒,以及后来执行它的行径,但两者缺一都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犯罪。

这一场悲梦的诞生也正在于两者聚首一处。

然而那个行径本身不会是罪的,它却是使恶变为罪的孵化器,把念头钉入现实的大头针,如同女人在梦游都是无意识的,而男子心中的欲望得到释放,如果一切只是在梦中,那就真的只是一场悲情的幻影,毕竟梦中的血也只是红色液体的图样;然而现实中,那就是承载着全套遗传基因的血红蛋白的罪孽。

人们常讲“一念之间”,就像主角沉睡那一瞬,使自己失控的临界点。

可见,醒着,多么重要。

 5 ) 哈姆雷特与梁山伯

2006年,有部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叫《夜宴》;2008年,有部韩国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叫《悲梦》。

哈姆雷特视爱情无足轻重,《夜宴》自然而然演变成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整个画面被注入了寂寞的颜色,冰冷的宫廷长廊与炫目的仇恨形成对比。

仇恨本身就是孤独的,爱情恰恰相反。

《悲梦》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故事,以男女主角各自爱情的结束而开始,以男女主角之间爱情的开始而结束,充满着轮回的意味,与金基德之前拍的《春夏秋冬又一春》有了很多契合点,这种爱静谧而残酷。

《悲梦》的几款官方海报里都有一只幻化了的蝴蝶,这一点意味深长。

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古典哲学和传说是金基德这部电影的主体,然后用他令人惊喜和诧异的表达方式进行融合。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部关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而不是简单的庄生晓梦迷蝴蝶,即使有庄周梦蝶的意境,也是围绕着梁祝化蝶这段延续了一千六百年的传说。

小田切让成为了继《呼吸》张震之后,金基德电影的第二个外国男主角。

小田切让具有很强的镜头统治力,在这部片子里我忽略了角色与他本人之间的界限。

相比上一部《呼吸》中情色已经逐渐淡化的迹象,《悲梦》将情色表现的越来越隐晦。

如果没有李娜英最后重现《漂流欲室》中吞鱼钩那样吞蝴蝶吊坠的场景,这部片子甚至开始远离令人窒息的暴力美学。

但“有爱就有伤害”的逆否命题还是始终贯穿着金基德的电影逻辑。

小田切让在梦中发生了一场交通肇事逃逸的车祸,这段完整的场景嫁接到了现实中的李娜英身上,被警方从梦中叫醒时,这个患有梦游症的女人一脸茫然。

小田切让的每一个梦都会在李娜英的身上梦想成真,而小田切让每次都会梦见抛弃他的前女友,于是李娜英都是去找她抛弃的前男友。

他们占据着梦的两个极端,一个男人梦中的爱演绎着一个女人现实中的恨。

梦让他们有了相遇的可能,像所有的爱情故事一样,然后相知、相爱,只是在《悲梦》里这个过程过于残酷。

唯有两个人的相爱才能化解梦魇,可直到最后一刻他们才彼此相爱,因为最后一刻他们决定为对方付出,而且是生命。

只有生命终止,才能阻止梦的牵引。

我一直认为付出与否才是鉴定爱情的唯一标准,而此刻李娜英已经在小田切让梦的牵引下杀掉了前男友身陷囹圄,刚刚相爱却要面对永世的别离,爱瞬间又变成了伤害。

最后一只蝴蝶引起无边想象,爱情似乎周而复始,继续上演爱和伤害的无限循环。

爱情或许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很多人。

或许是哈姆雷特别无选择,一切高贵的花都死了,野草在疯长。

 6 ) 心理分析也没法搞定的,就交给轮回吧。

镇和兰,镇的前女友和兰的前男友,这四个角色间的关系像一个连上对角线的正方形。

镇在梦里不断扮演两个角色,期待被爱却依旧担心失去(此时他自己也同时是闯入者),和嫉妒爱人被别人占有(闯入女友和别人做爱的房间),都在以直观形式进行补偿,他无法缓解,只有寄望于时间,这是个死结。

而兰的实现虽在梦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只是这个角色完全不被她的意识所认同,她对于前男友的厌恶被潜意识投射为一个正面的性需要来达成转化(莫非金导又男权了~),并正因为意识上的不认同而把这种压抑再次加深了,对她来说,这也是个死结。

二人各自前情人的梦中形象,就是所谓替身了。

这种关系在影片中间那段草地上四人对决的场景被说得很明晰:镇和兰从胡乱的阴影投射,到直面了各自替身所代表的自己的阴影,那个脆弱,莽直,和无助的形象。

怜惜自己,去心疼自己,老实说,这段是很打动我的部分,它似乎代表了一种自我治疗的达成。

接下来,镇和兰的关系走向愈加明确,但梦里却越来越糟糕。

片子从开头起就一直暗暗铺陈了"佛"的概念,参拜佛寺是一个集中的暗示:轮回。

自残是另一个反向的暗示:内心幽暗的力量,它不允许妥协,它必须被实现。

这是一个很诡异却很美很感人的故事,欲念须听从生死轮回,方可圆满或超脱。

而所谓“生”本身就是一个绝对的欲念,在它下面,医治(片头的心理师)也好,自律(手铐)也好,从事艺术(刻章和做衣服)也好,哪怕是苦修(自残),可能只是事与愿违。

另外提一点,佛教物件和中式的传统建筑在片中俯拾皆是,连警局都是梁栋画宇,放开点看,不失为一种文化上的自信和信心。

 7 ) 没有比梦更悲伤的事物

更多的时候,梦是“私人化”的记忆,金基德的这部电影着眼于利用梦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建构梦的“现实性”,从而也增强了梦与命运的联系。

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那种悲剧性愈发凸显出来,那种与生俱来的“死本能”(即毁灭的欲望)被扭曲的生活激发出来。

而刚开始的时候,是对他人的攻击;最终,则转变为对自我的攻击。

然而,这部电影的缺点,就是太形式化了(也可以说是程序化了),很难直指现实的本质。

记得以前有人声称金基德的电影属于“黑色现实主义”的范畴。

但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只能说是他在朝“黑色现实主义”这个方向靠拢。

如果导演可以不再停留在“水面上”,而能细致的刻画出水底下的事物,那种似乎会更加接近电影的本质,也就是现实的本质。

用安德烈·巴赞的话来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影片的主题是“弗洛伊德式”的,对我而言就是病态的呓语。

我个人很喜欢这个主题,也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挖的主题。

大概是因为我意识到了,没有比梦更悲伤的事物。

 8 ) 忘记他。

又见金基德。

这个一向以夸大人性中脆弱邪恶以及欲望一面为手段的残忍的人。

那些以为忘记的事情。

真的就能忘记了吗。

那些以为分开再不相往来的人。

真的就能再不见面了吗。

你用世间纷繁的事情来阻挡自己的心。

你不想念。

你不言语。

你不会去找他。

你会说你憎恨他。

你厌恶他你甚至看到他的模样都会感到耻辱。

你不要自己卑贱的留在他身边。

你用记忆来祭奠爱情。

你爱她。

你毫不犹豫的承认你忘不了她。

你保留着你们曾经爱过的一切证据。

你甚至就连再见她一眼都会觉得幸福无比。

这或许是我们告别的两种极端。

拼命忘记或者拼命怀念。

都是徒劳。

潜意识里面总是有那个人的影子。

所以我们才会做梦。

即使这么多年都保持着空白的记忆。

还是会再梦见那些熟悉的场景。

电影里面他做梦。

而她去实现。

这一切都不是他们的错。

再见到以前的她就是他的幸福。

而她的潜意识里面又何尝不想再重温那些温暖。

他们只是舍不得忘记的。

镜子里面的自己。

她在人前的所有隐忍。

因为他的梦而发泄。

他的所有隐密的思念。

也通过她而实现。

他们拒绝睡去的那些。

真的很可爱。

我想他们要告诉我们的。

不过是记得要忘记。

不过是不要念念不忘。

耿耿于怀。

醒着的时候一切都可以控制。

而睡去了谁能铐住你的心呢。

你用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去想去怀念。

不让自己睡去。

竭尽全力阻止梦境里的相遇。

你缚住手脚不去找他。

可是你控制不住你的心。

你从此没了悲喜。

你忘不了他。

你睁开的眼睛前面一片苍白。

你只能紧紧抓住自己的心。

攥到出血。

也不肯放低自己去寻他回来。

可是你控制不住。

终于你杀了他。

你潜意识里面是恨他还是爱他?

是思念让你发了疯。

你要的那个人。

她或者他。

他让你疯狂他让你快乐。

他让你痛不欲生。

他让你毁灭。

最后她变成了蝴蝶。

他死在冬天结冰的湖面。

我便哭起来。

她们都问这个片子很闷。

为什么会把你感动。

其实不是感动。

只是心疼。

心里面生生地疼了。

你们有曾经刻意的想忘记过一个人吗。

想忘记他想到用刀子从脑袋里刮掉有他存在的一切记忆的时候吗。

有以为自己真的忘记了可是很久以后还会梦到他然后从梦中哭醒的时候吗。

有想忘记到睡着了握紧拳头早晨醒来时候手心被指甲掐到满是青紫的时候吗。

即使现在。

我也不能忘记那些给我悲伤或幸福记忆的人。

或许这有些矫情。

可是在这个晚上。

我真的难过了。

没有人能明白。

 9 ) 黑白同色

是大片黑暗让你恐惧,还是永远的光芒令你窒息?

如果说梦境和现实息息相关,那么电影中的梦境和电影中的现实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你们俩本来就是一体,那么你俩相爱吧,这样会驱除悲梦。

如果你要说不,如果你不相信黑白同色,如果你还念念不忘从前,如果你被那并不存在的人和感情困扰,如果你不正面梦境与现实``````那么只会空得悲哀。

冰冷手铐绑住身躯却敌不过温暖鲜血捆紧内心。

蓝天白云化作蝴蝶飞往红桥雪地,本源为一的事物终将一同消亡于世,无论在终点到来之前你是怎样地狡辩怎样的视而不见。

 10 ) 我所理解的<悲梦>

  木卫二关于此片的评论,令人遗憾.我不想在他的帖子上去增加他的人气,于是单独成篇,写些个人浅见.他并没有理解影片的内涵而仅从表面逻辑就断定是烂片,不仅武断,而且无知.让我想起一句话:无知的人往往嚷的声音最大.  宗教和科学的功能不同,宗教是给人精神慰藉,科学是解释现实生活.用日常逻辑解释宗教,打个比方来说,好像解剖一个人的尸体并未发现一个叫做思想的器官,于是便断定思想不存在.如果认为宗教仅是一种倡导生死轮回的迷信,自然无法理解宗教背后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在我的理解当中,这部影片实质上的精髓是"黑白同色".黑与白并无本质区别,正如对与错,好与坏,爱与恨都并非一定,而是视角不同使然.片中男女主角其实遭遇相同的感情经历,同样难以忘记过去的感情,但态度和表现却不相同.男主角压抑了自己的恨,而女主角压抑了自己的爱,两人都未正视自己的潜意识.正如心理治疗师所说:你的快乐是她的恐惧,你们两人是一体.如果两人能够结合一体,正视自己压抑的部分,两个人都会痊愈.正如那场令我感动的戏,男女主角在寺庙失散后,通过彼此的联系而找到了对方.四个人在芦苇地的那场戏,也许寓意了一种精神层面的透彻,男女主角站和观众一起站在超然的立场看待过去的感情,于是理解了过去的感情,也理解了现在的彼此.  寺院中的部分,是整个影片中最温情的部分,两个人的和谐与平静,失散后找到彼此的温暖,让一开始就带有恐怖色彩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联系带有一丝温情的色彩.但这依然是短暂的,在男主角潜意识中的恨,终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也注定了影片的悲剧.也许最后女主角幻化为蝴蝶,会最终化解男主角的恨,也许女主角的牺牲让两人或者说黑与白终于同一.  从影片叙事风格上来说,这部影片具有明显的散文诗的风格,并不适合用现实主义的叙事逻辑去解释,而这也正是金基德为我所欣赏的风格.金基德并不是情节取胜的导演,也不着重构筑人物关系.在我看来观赏金基德的影片,是在导演营造的美好的视觉体验中体会导演所要表达的内涵与哲学.如果从这种意图看,人物只是必要的人物,甚至在<悲梦>中,人物只是一个符号,谁是谁并无关键意义的区别,不需要邻居,也不需要朋友,因为和主题没有任何的关系.导演的这种极简主义的人物设置恰恰把观者的视点集中在了浓墨重彩的"黑白同色"上.  金基德影片的视觉体验也是一个突出的地方.<悲梦>故事发生的镇子中,狭窄的街巷,中国式古典建筑,男女主人公的家居装饰包括双方的职业设置,还有佛教寺院以及佛教意象的出现,都具有超越现实的美感,符合影片散文诗的风格,除了体现导演的哲学倾向,还是导演审美情趣的体现.审美情趣毕竟是主观的东西,美与不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接受并且欣赏这样的风格.  以上仅为我个人对影片的理解和感受,而对于蕴含哲理意味的作品的理解,每个人因为个人经历/价值观和信仰的不同会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理解.最后一点个人意见是,对于这样的影片不要用懂与不懂来界定,谁也不是导演肚子里的蛔虫,无论理解多少,只要给自己带来了审美感受,引起了自己对于生命主题的思考,那也就足够了.

《悲梦》短评

这部片的卡司应该是全部金基德电影里最大牌的阵容了,但是相较之下,剧情却变得平淡,虽然还在讲着充满禅意隐喻的故事,但是感觉就像大部分韩国电影,为了讲个爱情故事安排了一个好大的宿命,把爱情抽去,除了里面不停出现的中文字,真的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

6分钟前
  • 心之呢喃
  • 还行

只能说金基德的片子中比较浅显的。开始的氛围营造得很好,但是由于人物关系一下子就讲明了,使得代入感大大降低。好在金石男与婚礼服女的爱情一直没有打开。破损身体的血、跨生理的蜕变、空荡干净的监狱、情不自禁的谋杀构成了金基德常有的意向,后半部分让熟悉他的观众觉得更为亲切了。

9分钟前
  • U 兔
  • 还行

很深度。悲梦、黑白同色、男主人公篆刻的字。也是主题的核心所在。本不相干的两人,本是世界的两极为何会走到今天?爱情的滋味又是什么?如今人们的爱情又是什么?《悲梦》让我无声的痛哭了。我能体会到悲梦内在的含义。太好的片子

10分钟前
  • 黑白不明物体
  • 力荐

死生契阔

12分钟前
  • 麦兜
  • 推荐

很有想象力

14分钟前
  • N
  • 力荐

你们继续批评吧。

19分钟前
  • 高小梵
  • 推荐

按照对金基德的衡量标准只能给两星。移情意志力的高低反映了柔弱与强大,同样亦探测到炽热或冷漠。

22分钟前
  • Carmen
  • 较差

各种不舒服

27分钟前
  • 大發
  • 较差

同样2星的电影,这部不算是较差,只不过我又不想评3星。

30分钟前
  • ines
  • 较差

充分证明金基德江郎才尽的电影

32分钟前
  • 满江红
  • 较差

太多的细节玄机藏于其中,这就是黑白形成的张力.从黑到白,从无到有,从记忆到忘却,从填满到清空,从爱到恨,从崩溃到麻木,灰色的梦境里有猩红的血,浓艳的戏台中间一只安静的,白色的蝴蝶,它煽动翅膀,飞过悲伤的枷锁,梦境的迷宫,牢笼的高墙,来到你的灵魂前

34分钟前
  • 塞口
  • 力荐

什么东西!(小田切让太像郭弥了吧...)

37分钟前
  • 狗蛋儿哥
  • 很差

音乐不错

41分钟前
  • Kikiyo
  • 推荐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我经常梦见死胖子了

44分钟前
  • 帮我不大噶
  • 力荐

哀傷沉重的輪回隱喻。如果不是Joe主役應該不會堅持看完吧。

49分钟前
  • Yoo
  • 推荐

过程很虐…后半段竟有庄生的蝴蝶

50分钟前
  • 蹲魚頭
  • 推荐

除了愛 只有恨。

51分钟前
  • えす
  • 还行

小田切一如既往那么帅!!!!

52分钟前
  • 不文
  • 较差

我也就是为了小田切让,没想到这么。。。= =

55分钟前
  • 黯默
  • 较差

两个失恋的人,男的做什么梦,女的梦游的时候就干什么。金基德的片子真是越来越另类了,有点庄周梦蝶的意思了。

58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