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小武挽留时的那段话和一个拥抱,拨到了我某颗神经,之前只是看看制作,看看剧情,看看宣传,看看大家的关注点,简单来说是看一部剧。
而就因为这几句话,变成了看感情,看人生,无论其他的如何数不胜数的缺点也不妨碍我把这个评价固执的提到最高,喜欢有的时候就是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画面,甚至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它让你突然想到的东西,这显然不是一个专业评价人士的态度,因为不够客观,但这是我的态度,对自己有时不需要那么客观。
我爱你,不是简单的爱一个女人一样去爱,无论你是什么样子,都会支持你守候你。
是爱情,是亲情,是友情,为什么要划分的如此详细呢,我爱你不是出于原始的生理冲动,也不是出于血脉延续的本能,更不是要符合这个社会对责任感和人际关系的要求,我只是爱你这个人,不分亲情,友情,爱情,不需要一个明确的名分和定义,不需要一种社会的,物质的关系,只是希望支持你,帮助你,希望你快乐开心。
瑠可真的非正常么,这不重要,她对美知留的爱之所以一定要区分是友情还是爱情,是因为她无法面对这种感情。
害怕周围人对她的理想的破灭,她不敢留在爱的人身边。
可是爱可以不用区分,不是占有,不是每天一遍遍的重复,不是要把爱的人捆在身边,而是不让她痛苦,希望她快乐,永远在身边支持她,无论以一种什么方式,哪怕要隐藏自己的爱。
瑠可又何必如此痛苦,爱应该像小武给的一样,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这种感情是爱情还是友情,我只是爱你这个人,何必给它下个定义何必在乎不爱你的人如何看你,只要自己可以面对,就不会有痛苦。
仿佛就因为小武的那句话,讨论的不再是猎奇和哗众取宠的边缘化,其实之所以有边缘化,有时候是因为爱这个词被狭隘和庸俗化了,爱不等同与亲情、爱情,狭义的爱说白了是基因延续的需要。
真正的爱是可以很纯粹的爱上一种思想,爱上一个孤单的灵魂,不需要之外的任何东西,这才是人。
不是被内分泌左右,不是被本能左右,是自己脑电波建立起的那个不能被一切规律定理所描述的思想来控制自己,世界是由客观控制的,我们是由自己控制的,这才会有选择与不同,会有存在的意义。
本来不太爱写影评的,很多电视看过去就是在心里回味回味就完了。
但是太喜欢瑠可了,心里回味还不解味。
就在文字里再想念她一次吧。
喜欢瑠可N大理由之NO.1:迷死人不偿命的扮相 ラスト.フレンズ是我第一部看的日剧,也是第一次认识上野树里这位演员。
第一集里看到她穿着个棕色皮靴大踏步出场时,对她很是挑剔,一看便知是个很女生的演员头发剪短出演这种T的角色,腰臀部曲线玲珑,面部轮廓柔和,哪里像男生嘛!
不过挑剔也罢,这种电视剧也不多,好不容易下下来,索性看下去。
不看则已,越陷越深。
她不服输的眼神,她低头时长长的睫毛浮动,她小巧的嘴唇,笑起来嘴角两边翘起来,像一湾弯弯倒挂的月牙儿。
很少有人笑起来仍然耐看的,瑠可便是一个。
身材是没得说,喜欢看她穿不同的T恤,还有冬天内T恤外短夹克,露出她的小蛮腰,真是酷毙了。
这也是很女生的女生出演中性帅姐的优势:本来就是一块璞玉,打磨一下,岂非盛世珍宝。
其实最喜欢的还是她的眼睛,她的眼神。
倔强而又坚定,那是对朋友的深情和对敌人的冷眼相对。
看过一些关于上野树里本人的视频,她的眼神和瑠可是不一样的。
树里就像一个小女生,未经世事,眼神单薄清澈。
而瑠可不一样。
她所有的 不能说不可说所有的自我保护都在她的眼睛里,她像一个斗士。
她不能倒下,她的眼神告诉我们。
其实,这样看来,树里小朋友的演技还是非同小可的。
喜欢瑠可N大理由之NO.2:广大les苦闷的集中代表 这个其实相信les同志会深有共鸣。
那种明明喜欢却不能说不可说的苦闷。
从小就与同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无法融入,寂寞成长,冷漠地看着这个世界的男男女女分分合合,仿佛这一切与自己毫无干系。
在last friends里,她们终于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
她们发现竟然有人也和她们一样,为自己的身份而错愕着,惊异着,不知所措着。
但是她却相信自己的直觉,执着地默默喜欢着自己所爱的那个人。
即便是那个人对她毫不在意,即使那个人从未对她做出回应,即使那个人已经心有所属。
她还是这样义无反顾的喜欢了。
也许是四年,也许是十年,更或许是,一辈子,默默的,爱着,守护着。
可是谁又有她那样的勇气、那样的隐忍呢?
喜欢瑠可N大理由之NO.3:courage,courage,courage 这部剧最让我感动的几个镜头:一个是在医院里,拄着双拐的瑠可看到远处美知留男友正要伤害美知留,她惊诧之中,眼神中流露出怜惜。
丢下拐杖,不顾一切扑到美知留身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美知留,昂着首对视着正举起一个椅子的暴力男。
那完全是对一个人毫无保留的爱的自然流露。
即使自己残缺了身体,也不要自己所爱的人有一毫一发的伤害。
这样的勇气、这样的为自己所爱的人完全冲动不计理智的行为,有多少人会去做呢?
又有多少人有一个自己甘心情愿为之这样的付出的人呢?
即便是有自己这样爱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像瑠可一样不计回报的付出呢?
另外一个经典镜头:瑠可去暴力男的家里,对视着自己的情敌,一字一句地说:真,正,爱,美,知,留,的,人。
是,我。
醍醐灌顶,就如当场给了暴力男一个耳光,真是太爽了。
瑠可对美知留的爱,本来就不是以占有为目的。
虽为女人对女人的爱,但是这样的爱从一开始就是可以放在太阳底下炫耀的。
瑠可对美知留的爱,是柏拉图之爱,清澈、无私。
她说:只要知道美知留在这个世界的一个角落,有人爱着,幸福的生活着。
我就满足了。
编剧浅野妙子是聪明的,她把世界上最高尚无私的情感给了瑠可。
古罗马西塞罗《论朋友》关于真正的朋友的要义,也不过如此。
只不过,瑠可对美知留,又多了微妙的爱情的成分。
喜欢瑠可N大理由之NO.4:红花还需绿叶衬 瑠可才是真正的主角。
这还用说么。
无论是编剧的情节设计、还是两个男主角的旁白台词,都是在突出瑠可的。
那个小武就不必说了。
瑠可对美知留的爱,某种程度上,就是以小武的视角展现给观众的。
小武这个人情商奇高无比,他从一开始就知道瑠可对美知留的感情特殊,只是心地单纯,没有往那个方面想。
他知道瑠可默默喜欢美知留,他也愿意默默喜欢瑠可。
瑠可对美知留的爱,编剧借小武的口,述说着,观众借小武的眼睛,审视着。
那个宗佑。
竟然还会亲口告诉美知留,瑠可爱美知留,真正爱美知留的人,是瑠可。
把瑠可对美知留永远无法开口讲出的热烈的话语,通过自己这个情敌的口,一字一句讲出。
呵呵,好伟大的情敌啊。
只能认作编剧特别钟情于瑠可,所以让她的情敌都来帮她了。
其实,这一出,美知留知道了瑠可喜欢自己。
对于剧情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只不过,这种事情,现实中是永远也不会出现了。
我们只能够借助高于生活的艺术,过一把干瘾了。
喜欢瑠可N大理由之NO.5:喜欢还需要理由吗?
如题。
因为爱瑠可,所以爱瑠可。
严重怀疑编剧在编之前已经确定了每位仁兄的星座 才能写得这么典型美知留明显就是双鱼座嘛 对于爱情报有高度幻想 认为爱就是奉献 心软 怕寂寞 长相甜美可爱 缺乏安全感 总是要找个感情寄托才能活下去 无法缺失那个活在心中的人 从宗佑到瑠可 或者是小武 恐怕连她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否真正需要他们这些人 或者只是需要个精神寄托大爱瑠可就是水瓶座 中性特质 重视家庭又要追求自我 活在自己的理想中 处理问题(尤其是美知留对宗佑的反复)时果决而坚定 对于美知留的爱超越一切 但是当现实不可控的时候 又有软弱的时候 她坚信自己的理想会实现 并不懈努力着 偏执地相信着 小武就是处女座 把敏感而纤细的感情深深地藏在心里 只会默默守在自己爱的人身边 很敏感地察觉到她的需要 细心又体贴地照顾着每一个人 总是安静地坐在一边 因为感觉无害而成为很多人的“情感回收站” 却无法向任何人吐露自己的内心 不但自己的伤痛无法袒露给别人 也要承受别人的伤痛 谁让处女座总是给人那么踏实而体贴的感觉宗佑表达出强烈的爱恨都是天蝎座的特质 想和对方容为一体而无法忍受两个人之间有任何间隙 这样强烈的占有欲无非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而且他只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爱 并因为对方不理解自己这样的爱而感到受伤 当这样的天蝎遇到了对爱情只会奉献的双鱼 还真是绝配 可惜爱得如此强烈而自我却从没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所以当他发现自己对美知留的爱只能给她带来伤害的时候 整个信仰崩塌 选择了自杀 绘里那句“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永恒的爱情”就是双子座典型的心态 可他们虽然嘴上这么说 却并不代表自己心里是这么想的 绘里总是给人一个快乐天使的感觉 像个疯婆子 用肤浅的快乐来麻痹自己孤独的内心 因为一旦静下来一个人 她就会惧怕那种孤苦无依的感觉 尽管认定了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真正的爱情 可心里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真爱的渴望 所以她才会被宗佑对美知留的感情所感动 唉……---分割线-鉴于每个人都有十颗行星的影响 所落星座不同 而且行星的影响力大小也不一样 我这里说的只是简单归类 也许美知留太阳双鱼 月亮巨蟹 水星白羊 金星水瓶 火星巨蟹 命主星是月亮宗佑的暴力倾向也可能是火星土相又和冥王星的不良相位引起的 瑠可是天秤座 也许命主星是天王星所以大家就不要太苛刻了
假如你爱的男人正好是个dv男,那么……选择肢A 甩了他走人 选择肢B 留下 选择A的你。
某天在你带新男友回家的时候,家暴男突然一脸幽怨地出现在你家门口的阴影里,手拿一把剔骨尖刀,悠悠地道“你为什么背叛我?
明明人家那么爱你地说。。。。
” BAD END 游戏结束 = = 选择B的你,剧情再次进入分歧。
因为你选择了留下,所以,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
选择肢A 留下并用你博爱的母性感化他。
选择肢B 留下并用你女王般的、比家暴男还强烈的控制欲反控制家暴男,收他做你地M受。
选择A的你 你无论什么事都为家暴男着想,心想这着孩子也有悲惨的过去,应该好好地让他体会到家的温暖,这样子他就不会再那么阴郁了吧!
一面这样阳光的想着,一面偶然地向楼下一瞥,于是突然间发现了如影随形般等你下班的家暴男。
居然变得有点感动起来。
他笑起来很温柔,带伤,让同样有着不幸童年的你觉得心里一阵隐痛。
他做的菜也很好吃。
他那些暖洋洋的话语仿佛是专门为你设定好的。
他的眼神像裹了钢铁的天鹅绒一般,初看之下是驯顺,再看是坚强,在朝夕相处的你面前隐藏不住的则是狂怒的暴戾,一如一把扭曲了的利刃。
于是你还是感到害怕了。
你逃到最好的朋友家躲藏,却在倒垃圾时发现了瑟缩在垃圾桶边,被彻夜大雨淋得透湿的家暴男。
你犹豫了,觉得自己伤害了这位小同学看似冷硬实则软弱的心灵。
于是你回到家暴男身边。
他两小时打一次电话回家,时不时突击检查,你回家稍晚一点就把你打成包带凌波丽。
但是你仍然说“我觉得这样是最好的。
” 恭喜小姐,您已经成功地被驯养了。
BAD END2,游戏结束。
选择B的你,进入逆转篇 你天生聪慧可人,童年的家庭阴影反使你炼成一身扮猪吃老虎的腹黑装可爱功,娇弱可怜人人爱,正好把事事推给爱护你的朋友,家暴男选择了你做猎物可谓失手。
再加上你如八犬编剧前夜苗子大人一般熟读心理学经史子集,一早就意识到“所有虐待狂的内心都有受虐倾向”,就算他表面上再怎么攻内心也是个受。
于是你自信满满的开始了对家暴男的反调教。
家暴男说你朋友坏话,你眼角一挑道,黙れ!
家暴男接你下班,还不允许你和男性客人说话,你很椎名林檎地对他一笑,不说话那我直接做好了。
どう?
やっで見ようか? 家暴男要打你,你冷笑:何?あたしを殺したい?いいよ、お好きに!
家暴男的怒槽满了,眼看要发大招八稚女把你按在地上解剖,你酝酿好一腔眼泪凄惶的看着他说,今までわからないの? 愛していたよ。。。
本当に。。。
貴方しか離れたくない。。。
ばかみたいね、あたし。。。
家暴男听到爱这个字被你软化了,手一软跪在地上抱着你哭,你还要轻声地在他耳边作痛苦状呢喃:苦しいよ、宗佑。。。
于是,在你爱与鞭子交替的反调教下,家暴男被你收服成了M。
其实这也很简单,童年受过伤的他需要的只是绝对的、没有一点杂质的“爱”,哪怕那只是他自己创造的幻境。
而你并没有给他创造的机会,相反的,却把自己手造的幻境强加给了他。
TRUE END 游戏结束。
片尾歌PRISONER OF LOVE,配音演员表,黑屏FIN。
你以为这样就完结了么?
腹黑美智留出现在一片漆黑的屏幕上,天使般灿烂的微笑着问你 其实,为了走到这里的你,还特别准备有一个RUKA地隐藏路线...NE,要挑战一下试试看吗?
A 继续 B 退出游戏 さ、貴方の答えは?
鸡川手撕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看Last Friends的过程,是从最开始的期待连绵,爱充溢心中,拧胳膊拍大腿叫好,到现在结束时的,“连下载也懒得”,直接在土豆上就着“连远方人物脸也看不大清楚”的视频草草看完收场了事。
忘了从第几集开始就已经没有每个星期四迫切等待的心情了。
并且十分厌烦编剧每每一集结尾留一个大悬念,下集开头再若无其事地草草敷衍一下略去。
及川宗介玩票自杀,takeru被打,ruka仿佛被强奸(暂时能想起的就这么多),这部剧所有的小高潮都在每集结尾了,话不说清楚,随随便便弄个下集预告让你们期待一下,这种事情玩一次过瘾,次次都玩就简直不是人该干的事情了。
除了开头结尾,剩下的三十分钟就是平淡的煽情,或是矫情。
原本在某集的时候,我有了一个错觉,以为这部剧真的会深刻地,严肃地,不泡沫地,不动不动就哭得稀里哗啦地,有逻辑地探讨一下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和男女。
但是现在看起来当时我真是吓了我的狗眼了。
现在看完了,michiru在我的脑海中风化成一个永远哭丧着脸,80%的时间都在哭的女人形象。
我不知道是不是长泽同学把这个人物浅层次化了的缘故。
michiru这个人物不是应该可爱而让人怜惜么?!可是嘛,长泽同学,虽然你应该心中阴云密布,万里无风,对不起,我感觉不到你的悲伤。
好歹还是最后ruka的一句话较打动了我。
能够有多少人,在你玩失踪的时候,虽然不确定,还是猜出了你在哪里?
(虽然看起来摆明就是michiru这个人太缺乏新意 =___,=) 在你难过一个人跑去淋雨的时候,神奇地找到你,给你撑一把伞?
这样强烈到宇宙无敌的闷骚程度,强大到让人瞠目结舌的预知能力,是建立在深度了解的基础上的。
而这个这样了解你,跟你度过无数个月头,在别人一筹莫展“这家伙到底跑到哪里去了”的时候好像漫不经心地说“大概是xx吧”,的人,你的一生中能有几个?
希不希望能有一个人,在你玩失踪的时候,轻而易举地找到你在哪里,跟你说“走,回家。
”?
陈信宏有时候的词是极美的。
除去那些力挽狂澜的追梦声响,总是余下一些和爱有关的小失落。
一个写词的人,能够揣摩不同的情感,任万种风情交错,却能抓住心里最鲜艳的那根线的颜色,是聪明的。
一零年看的最后一部日剧是《last friend》。
树里雷厉风行的短发惊艳多少目光。
瑛太总是般配,可从不圆满。
锦户亮极尽阴郁的表演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他的本色,可也真的很出彩。
唯一不得心的还是长泽,不玲珑不温柔也不勇敢,一味的装傻充愣扮无辜已经不合时宜。
想起当年的江角真纪子配藤木直人时被指暴殄天物,可其实长泽正美也和藤木叔叔演过情侣档,这不是更荒唐吗。
岸本瑠可帅气地骑着摩托遇见失魂落魄的美智留。
她在打着伞的夜晚狂奔到她的身旁。
她在微露的晨光中吻去她唇角的疲倦。
她懂得的唯一的宽容是对她胆怯懦弱的包容。
她孤身一人和心态失衡的她的男朋友斗争而更加厌恶自己作为女性的本身。
在剧集里展现的关于RUKA本身的魅力已经超过了作为女性本身的上野树里。
从头到尾她都鲜亮动人,干净简洁勇敢独立还附赠了那个年龄段无法招架的坚强。
美智留,及川宗佑,甚至水岛武,没有一种比她的纯粹更醉人的诱惑,聚光灯毫无保留地打在了她年轻帅气的小短发上。
因为安全而能接受更生猛的生活,突飞猛进的是演技还是一颗更宽广的心。
我已经不大记得那个躲在垃圾堆里弹琴的野田妹了。
她的每一次充盈都换来一次崭新。
据说树里母亲早逝,所以荧幕前她大部分的坚强绝对不似作伪。
不依附不软弱不妥协,在戏剧张力面前极尽自身的潜在特质,所以一个细微的浅笑或者一个皱眉的记号都真实地像是来自她自己的生活。
瑠可终于告诉小武自己对美智留从来不是普通的友情,小武了然的表情对比门口不经意路过的美智留。
那种匪夷所思的眼神最终只好用落荒而逃来结尾。
我想其实她到底还是辜负了RUKA情感的期待。
只是从很久以前开始,执着的就一直只有岸本瑠可一个人。
【你已经有他就不应该再有我。
】当重逢的知己絮絮和及川宗佑深爱的幸福时,RUKA就应该结束这么多年来的恍惚。
【我想我应该轻轻放开你的手。
】当受伤的知己屡屡被及川宗佑虐待却总还要次次回到那个人身边时,RUKA就应该潇洒地不再干涉而过自己的生活。
但也许,她到底还是个女子,没有办法果决彻底。
也或许,她已经习惯了这样那样的借口戒掉孤身上路的疲惫。
【我却没有力气这么做。
】她总是这样说。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被last friends的最后一集雷了个外焦里嫩。
这样子是注定无法成为经典的了。
其实,如果不是在网上看到说可能是能够成为10年经典的剧集这样的呼声。
如果不是宇多田光的歌,这首prisoner of love完全可以媲美当年《魔女的条件》的那首first love。
片头也是一派唯美。
第一集拍得也是非常的大气,几个演员让人极度看好。
如果不是这样,本不会对这个剧抱有能成为经典的指望的。
今天的日剧编剧早已经不像10年前的人们了。
摊手,总之,从大结局里根本看不出来第一集的一点点脉络,编剧已经完全成为了高收视率的奴隶,并且为了收视率一而再再而三的大撒狗血(每集都dv,让宗佑化身钢铁战士,把三个主演都打了一个遍,甚至撞火车都不死--)。
有人说,这是日剧受到美剧的冲击,不得不变得尺度更大胆,剧情更火爆,发展更迅速。
所以,每集的结束的时候一定要象越狱那样留一个“且听下回分解”,然后下回开始再告诉你“逗你玩儿”(详见宗佑那连续两集预告的自杀)。
尽管如此,last friends在某些方面还是遵循了日剧一贯的高水准,选题也大胆而独到。
几位演员:juri和eita的演技那是没得说了,ryo还有eri这俩也是蛮中意的;细节制作也细腻,片头也是高水准的。
但是,编剧真是白白浪费了这大好的争议的选题了。
其实这个剧终结在第八集那里就挺好的,看到那里真是超感动;如果是第十集结尾,也多少还算是有点点冲击,至少6爷挂掉的那一幕挺华丽的。
但是第十一集,我无语,就好像中学生写作文,不得不为了结尾而赶出一个尴尬的结尾。
好吧好吧,象《悠长假期》那种节奏收放把握自如的电视剧不再有了;象《沉睡森林》那种隽永而唯美的更不会有了,那慢悠悠的叙事节奏,估计已经因为不吸引收视率而被否认掉了。
哎,无奈了!
就这样子吧,不是经典也罢了。
我只想说,很不喜欢大团圆!!!!
Death cab for cutie在他们的I will follow you into the dark里唱到some day you will die, but I'll be close behind, I'll follow you into the dark.。
看LF的时候,强烈的感到和这首歌的共鸣。
很多时候,因为给不起一生的陪伴,便只能陪你坠落,便只能陪你,往更深的黑暗沉去。
—— 题记第一场 绝望比花朵绚烂每个人都是绝望的,笑容里带着绝望的气息,呼吸里带着绝望的气息,一举一动,都弥漫着绝望。
一个一生都在演戏的人,一个明明是男生,却一生都在扮演女生的人,无法怨恨任何人,只能在寂静无人的更衣室,痛恨的看着自己,痛恨着自己的身体。
这个世界上,Ruka,你恨谁,我是说,除了你自己之外。
看着Ruka凝望的眼神,让我想起一个多年前的故人。
想起她拎起我的背包,一抬手抗在肩上就向前走;想起我们一起在操场边的小路上漫步,操场上的人喊:兄弟,帮我们把球踢回来,她含笑,照做;想起很深的夜里,她打来电话说:我喜欢,你要我怎么做?
如今我们已经如断线的风筝,彼此越来越远,杳无音讯,甚至已经远过了整个地球。
那个时候的她,也带着绝望的气息,常常在一个人的夜里,冷酷的虐待自己的身体。
所以我懂得Ruka,懂得她每一次大喊,每一滴眼泪,每一次痛哭。
又想她快乐,又怕她重蹈严歌苓《白蛇》里徐珊珊的覆辙,爱爱恨恨了一场,最后却讪讪的嫁给了一个普通的男人,举行了一场世俗的婚礼。
总是舍不得Ruka,有这样的结局。
然而,不然又如何?
一个自己都不爱自己,自己都否定自己,自己都痛恨自己的人,又怎么会活的快乐?
然后Michiru华丽丽的再度闯入Ruka的生活。
这个比任何人都渴望爱,比任何人都珍惜爱,比任何人都缺乏爱的人,却作茧自缚,被爱限制,被爱束缚,因而又失去爱。
最爱Michiru在酒吧中途离场跑去看Sosuke的那一场戏,最爱Michiru那个时候的一个苦笑。
这一笑,把这个角色所有的进退,所有的为难,所有得到和得不到,都诠释的如此精美。
她知道自己的渺小,知道自己被对爱的渴望逼到一个墙角,除了粉身碎骨,无所依附。
Michiru是一个如此弱小的生命体,然而,她对爱的渴望,却又让她变得如此坚强,如此不顾一切。
不知道Michiru最后是不是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份确确实实,安安稳稳的爱情,只知道影片开头,一个人生活的她,已经学会了接收命运,学会了让渴望妥协,而平静了下来。
纵观全片,反而觉得Michiru是所有人里,最积极向上,绝望气息最不浓烈的一个。
她知道自己缺少爱,她知道自己想要爱,于是努力追寻,失败了又继续,始终没有气馁。
这样的她,理应拥有一份安定的爱情。
Takeru这个男人要不得。
他纤细,敏感的好象一只白色的猫,样子温柔讨巧,内心里却汹涌澎湃。
他整日带着微笑的面具,却把最深沉的心事藏的比谁都深。
他知道每一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却不让任何人看到他的忧愁和恐惧。
他说:Ruka,我会永远支持你。
就如同歌里唱的:I will follow you into the dark。
从一开始,Takeru就是以一个牺牲者的面目出现,牺牲自己的心事,去倾听,排解别人的不快;牺牲自己的感情,去成全,去照料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快乐,去兑现,去扶持别人的快乐。
他对Ruka表白的时候说:我小时候也遇到一些不快乐的事情。
但是,我今天要对你说的,是更重要的事。
在Takeru的心里,那些让自己恐惧,让自己痛苦的过去,那些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经历的往事,那些缠绕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往事,却没有一句:Ruka,我喜欢你,来的重要。
可是,Takeru,你是不是早已经知道,你这比任何都重要的喜欢,是注定得不到回应的?
所以你一开始已经决定好了,在背后一直看着她,一直支持她。
在她需要的时候,去肯定她,对她说:不论你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个人,我都喜欢你。
所以,你在亲耳听到Michiru说Ruka有个喜欢了很多年的人以后,还对她告白。
我只是想看看清楚,这样的你,能够为Ruka牺牲到什么程度。
即使是地狱,你也能陪她走吗?
即使看每一集的时候,都是强忍着眼泪的。
但是,到了这里,眼泪竟然再也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说不清楚为什么,心里很多复杂的思绪,彼此缠绕,互相牵扯。
只是觉得,活着,真是一件苦差事。
想到Sosuke,就想到张靓颖的那首《围城》,里面唱到:爱熄灭了灯,心围一座城,像一扇牢牢封闭的门;属于我的人生,对白只剩一个人,你带走一半的脚本。
是的,Sosuke的人生真的很简单,只有两个人,他自己,Michiru。
还记得他曾经和小男孩的对话,小男孩问:哥哥的妈妈呢?
他说:很多年前都离开了;小男孩又问:你结婚了吗?
他说:没有。
但是又急急的补充:我曾经有过女朋友。
那个demo,说的如此急切,如此迫切。
他说:她早晚会回来的。
其实,Sosuke的心里也不确定到底Michiru会不会回来。
只是自己固执的认为,对方还爱着自己,她一定会回来。
在病房里,小男孩又说:哥哥,你看起来很寂寞。
Sosuke的眼神往向窗外,很空洞,也真的很寂寞。
在LF里,最虐人,也最自虐的,当属Sosuke。
以前就听说,有虐人癖的人,也都自虐。
事实如此。
Sosuke在奋身一跃,去救小男孩的时候,可能来不及想以后要用这个来威胁或者软化Michiru,他只是想去,就去了。
他只是用各种方法虐待自己,虐待别人。
有人说他只爱他自己,是啊,可是,谁又不爱自己呢?
谁又能说自己爱别人,胜过爱自己呢?
Sosuke不断的用虐待,自虐的方式来使自己的爱情完美,然而爱情却离开了他。
于是他便进一步使用虐待,自虐的方式去争取爱情回来,最后,爱情越走越远。
Sosuke是那个LF里最黑暗的人,永远隐没在黑暗中,即使他快乐的时光,也是那么沉重和压抑的。
他的爱固然深沉,但是却让我这类的凡夫俗子避尤不及,不敢染指。
所以,他的不幸,他的孤独,是命中注定而无法挣脱的。
他的绝望,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二场 结果很多人都在猜测结局。
我也想过可能的结局大概有以下几种:1,Ruka死去:证据1: 似乎只有Michiru和Takeru有回忆的画外音,Ruka那边却好像哑掉了一样,只有一些心情自述。
完全没有回忆。
可能是死了,也可能是去美国了。
总之,就是在很遥远的地方。
证据2:一般而言,罹患同统一性障碍的人,自杀概率很高,很多不能够成功变性的人,最后基本上都自杀了。
因为那种痛苦,实在不是凡人能够想象的。
Ruka不太可能自杀,但是很有可能为了Michiru牺牲自己。
2,Takeru死:证据1:Takeru的角色实在太讨好,而这么讨好的角色,简直就是为了最后牺牲而设计的。
证据2:Takeru对于Ruka的感情,注定得不到回应,两个人注定没有结局。
因此最后,很有可能设计他死掉。
3,Sosuke死:Sosuke几乎不可能不死,至少不可能在最后还完好无损的生活,原因如下:证据1:很多台词暗示,比如,我到死都不会放弃Michiru。
我们到死也不会分开之类的。
代表了Sosuke对Michiru爱的坚决和固执。
这种坚持,目前为止,看不到改变的迹象。
证据2:到第10集(剧透)为止,还看不出Sosuke有被教化或者改好的可能性。
反而行动更加变本加厉,最后只有死亡或者进监狱两条出路。
证据3:如果Michiru的小孩是Sosuke的,Michiru在影片开头完全没有提到孩子的爸爸,也没有有关Sosuke的任何回忆内容。
可以推断Sosuke不是死了,就是进监狱了。
此外,还有一点比较关键的情节是,Michiru怀孕了。
而女生和女生之间是不能有孩子的。
而怀孕的Michiru解决了和Ruka在一起的障碍。
如果Ruka成功变性,或者即使不变性。
她们在一起都有可能组织一个幸福的家庭。
Michiru的怀孕,可以说为了她和Ruka在一起,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因此,大胆的推断一下,最后可能是Takeru死,Sosuke进监狱。
或者是两者都死。
或者是Sosuke一人死。
Ruka死的可能性还是不太大的。
当然,后面还有4话的内容,而编剧大人可以说是怎么编都可以,所以现在推断结局,也未免有点早。
第三场 一人一首成名曲最后想谈谈演员的表现。
本人是66 亮大人的粉。
也喜欢树理和水川,因为交响。
坦白说这部戏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可以说,至少有两个人通过这部戏得到了突破。
一个是树理,一个是亮。
树理通过这部戏,戏路一下子拓宽了很多,本来就是偏演技派的她,也更加稳定了自己一线女优的位置。
而亮,通过这部戏,可以说变成了J家除了天团之外,演技最好的人,已经远远超过了PAK三人。
虽然P酱是俺的大本命,还是不得不说,山p的演技从此和亮,将不是一个档次了。
本来一升和attention please里面,亮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本色演出,而且,出场率都不高,基本上就是一个男花瓶。
但是通过这出戏,扩展了戏路,以后将会是很有前途的演员。
至于长泽和瑛太,还有水川大美女,表演都不过不失,虽然不算太大突破,但是也让人印象深刻。
总之这部话题剧,加上现在的火热度,一定会将这几位演员抬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最后,祝福几位主演,对他们统统有爱。
也希望结局不要太虐了吧。
本就是在豆瓣上看到众人评论才过去看的。
评论基本上都是一边倒,花痴小武,心痛瑠可,谴责和鄙视宗佑,怒美知留的不争。
看了几集,倒觉得想要为美知留说几句。
这部剧的着眼点是在瑠可身上。
所以其他的主角和情节都基本是以瑠可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我是这么认为的。
先说人人气愤与不解的宗佑与美知留的感情。
我倒是有点能够理解美知留的反反复复,恋恋不舍。
正如美知留跟小武说的那样,他们两个的成长背景非常相像,都是破碎的单亲家庭,爹不疼妈不爱的。
命运的相似使得双方都把对方视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互相疼爱,互相温暖,相依为命的那个人。
美知留心里明白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可以去拯救宗佑,温暖宗佑。
作为与宗佑有着相似回忆的美知留,心底里也是深深渴望着有这么一个人会对自己不离不弃,永远呵护。
这种期待在现实生活里得不到实现,美知留就完成了角色变换,自己来担当这一角色。
所以当美知留收到宗佑的电话时候,会奋不顾身的赶回去。
貌似她是在照顾宗佑,实际上她是在照顾她心底那个孤立无依的自己。
而面对在一个温暖健康家庭里长大的瑠可,美知留心底是充满向往和自卑的。
瑠可就是她生活里面的一个偶像,一个努力的榜样,金光闪闪。
所以在瑠可胜出的聚会上会说出离瑠可越来越远的话。
因为家庭的阴影,美知留本来就不是一个自信的人。
可是瑠可没有能够明白这一点,一直期望美知留能够自强起来摆脱宗佑。
实质上,在瑠可和大家的鼓励下,美知留已经踏出了相当重要的一步。
美知留一直是在自身的阴影,软弱性和瑠可小武的温暖美好之间挣扎,企图靠近瑠可。
但是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多的支持和能量,毕竟是要摆脱长期以来的阴影。
只可惜途中,瑠可因为自己心怀对美知留的爱恋,而同时为这种爱恋痛苦自卑而忽视了美知留的感受,没能够继续给以美知留力量,所以宗佑又把美知留拉过去了。
在美知留跑出酒吧要去看宗佑的时候,瑠可没有考虑过美知留的处境,完全不问美知留为什么要离去。
然而善良如美知留,又怎么可能扔下一个声称要自杀的男友?
如果瑠可能够问清楚,大家一起陪着美知留回去,美知留后来也不致被软禁。
在回归share house后,瑠可的冷淡其实是深深的刺痛了美知留。
美知留本来在瑠可面前就有自卑之心,自觉是一个包袱,给大家增添了麻烦。
但瑠可的态度却一直不明朗。
对瑠可的看法相当介意的美知留,过分失望寂寞以致说出“我还是搬出去比较好吧?
”这样的话。
说回控制欲,其实瑠可身上何尝没有?
虽然是打着关心的名义,瑠可不也有要求美知留扔掉手机么?
虽然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说明了很多时候,控制欲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甚至本人也意识不到的,尤其是以爱的名义出现的时候。
再说瑠可。
我觉得编剧是太从瑠可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了。
大家也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瑠可对美知留的多年暗恋和默默守护上。
试从美知留的角度出发去想想。
首先,美知留根本不知瑠可的心意又怎么能苛求美知留珍惜瑠可的心意?
其次,作为一个朋友,美知留做得并不过分吧?
在和男朋友争吵的时候,能够脱口而出:“不许你说我的瑠可的坏话。
”第六集还说出“不过最终有件事却始终无法接受,他...说瑠可的坏话”。
说明瑠可在美知留心里的分量。
在瑠可受伤后,美知留也一直留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等她醒来。
就算明知道跟男朋友约好,迟回去会有麻烦也不介意。
到第六集,受伤了,也请求小武不要告诉瑠可,免得瑠可担心。
作为一个朋友,这样还不够吗?
我以为美知留无可指责。
再者美知留也没有把瑠可当作避风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第一次投靠瑠可,的确是无路可走了。
第二次回来,是小武把她带回来的。
倒是瑠可,在指责小仓搞不清楚利用会理的时候,其实心里想说的是美知留吧?
瑠可的确是很疼爱美知留,但是这种爱不说出来,谁会明白呢?
自己一个人闷着在心里,然后又时不时为别人的不解二生气,这不是害己害人吗?
最后,尽管再次回到share house的美知留受到瑠可的冷淡,不也还是一直努力着要和瑠可重修旧好嘛?
忍受着瑠可的冷淡,一个人坐在客厅默默哭泣。
美知留待瑠可,一直都是最真挚最珍惜的朋友。
我一直觉得如果瑠可能够早点对美知留告白的话,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
虽然说是好朋友,但再怎么好的朋友也无法代替爱人。
陪你一辈子的人不是朋友而是爱人。
朋友另有自己的爱人。
美知留长期缺乏安全感,只有爱人才能给她最贴心的安慰。
瑠可的爱很阳光很温暖,可惜不够用力。
像美知留这种长期压抑的孩子,心里已经被一层有一层的自我保护深深裹住,根本无法领会。
只有像宗佑这种变态的固执的深深把自己扎进去的爱才能够越过层层保护到达美知留的心底。
对待美知留,瑠可要是自私一点,霸道一点,强势一点,说不定就大团圆结局了。
与其说是美知留伤害了瑠可,不如说是瑠可伤害了大家吧?
对安慰自己的小武大喊“别碰我。
”对再次回来的美知留冷冷淡淡。
把爱自己的人都推出去,只剩下自己。
瑠可,谁能不爱你,又有谁能不受你伤害?
人的内心到底有多孤独,光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人不是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的,人都隐藏着自己的困惑。
这两句小武的话,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泪点。
这部剧不是单纯地讲友情或者爱情,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告诉孤独的、不被理解的、寂寞活着的人们摆脱孤独之道的电视剧。
梳理一下这部剧的主要的感情线:宗佑和美知留之间的爱,瑠可对美知留的爱,小武对瑠可的爱。
宗佑——极致孤独的病态演绎无论何时想起来宗佑的死,我都忍不住落泪。
客观地来讲,宗佑和瑠可对美知留的爱意是同样强烈而深沉的,他们都是用尽生命在爱美知留。
宗佑以自己的死给予美知留自由,瑠可以鲜活的生给予美知留支持和力量。
正如怀抱婚纱死在血泊中的宗佑留给美知留的最后一封信中所说:“对不起,我不懂怎么去爱你。
对不起,我不能让你幸福。
再见,美知留,你要幸福啊!
”宗佑不懂怎么去爱。
也许是瑠可对美知留的爱让宗佑幡然醒悟,为了美知留的幸福,瑠可隐藏自己的感情,将美知留推向可以给予人幸福的温柔的小武身边,对于瑠可来说,她最大的幸福是美知留的幸福,而不是占有美知留。
相反,宗佑的爱一直是以近乎变态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来展现的。
他跟踪美知留和美知留的朋友,软禁、毒打美知留,只是因为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病态心理中,以自虐、虐人的方式掩饰自己的孤独和害怕被抛弃的恐惧。
一开始看到宗佑打美知留我也对他心生厌恶,然而看到他在大雨中等待美知留一夜后昏倒在地时,我开始理解他。
从小被父母抛弃的宗佑,一直是孤独地活着的,直到遇见美知留,美知留就成了他的全部世界,他也希望自己成为美知留的全部世界。
而从小父母离婚,跟着冷漠母亲生活的美知留也从来没有感受过爱意,她也是一直孤独活着的。
宗佑和美知留两个孤独的人拥抱着,互相给予对方自己从未感受过的温暖的爱意,如果能结合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庭,就再好不过了。
然而孤独的宗佑和美知留也都是有缺陷的,长久的孤独让他们害怕失去,害怕被抛弃,害怕再度孤单一人存活于世,他们依赖着对方,缺少独自生活的勇气。
在宗佑的世界里只有美知留,不能再容下第三个人,朋友、亲人这样的存在对于宗佑来说是陌生的。
他以为美知留和自己同样的被整个世界抛弃,所以只要他们两人互相成为对方的全部世界,就能感受着全部世界的爱意,幸福地活下去。
可是美知留身边还有同样深爱她的瑠可,保护她的小武,关心她的绘理。
这样一群爱护美知留的人被宗佑视为他和美知留二人世界的入侵者,他怕美知留被他们夺走。
临死前,宗佑看着美知留和朋友们在一起笑容灿烂的照片,哭泣不止。
看到美知留在没有他的世界里也可以这么幸福,他的存在似乎没有了意义,因为他一直想要成为美知留唯一的幸福源泉。
宗佑束缚、纠缠美知留,一方面是害怕自己被抛弃而再度陷入孤独,另一方面是固执地认为只有自己才能给予美知留幸福,这种想法成为他脑海里根深蒂固的执念,作为一种潜意识主导着他的行为,演绎着一幕幕悲剧。
宗佑的种种不合理行为是他受家庭原因从小形成的人格缺陷造成的,是一种心理疾病。
宗佑的形象只是我们心理现象的一种极致放大化。
深陷孤独之中,不被理解,害怕被抛弃,害怕独自面对世界,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那些失恋之后无法自拔甚至自杀的人的心态,和宗佑是一样的,他们把恋人当做全部的世界,依赖恋人而生活,丧失了独自生活的勇气,也就是对抗孤独的勇气。
这样的依赖对于恋人来说其实是一种束缚,将恋人束缚在二人世界中。
根植于如此心态中的爱,往往表现为对恋人绝对的控制和占有。
这是一种病态的爱,最终只能导致悲剧。
宗佑曾经说过,美知留,我绝对不会离开你,我会永远在你身边。
陪伴和守护,二人合为一体,是宗佑世界观里扭曲爱情模式。
宗佑无法理解其他形式的爱、更无法以其他形式给予爱,他没有感受过那种无私的爱,自然也不知道爱也能够以瑠可对美知留那样的默默守护来表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对于我们那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正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教会我们如何无私地爱别人。
被父母抛弃的宗佑无法领悟这种爱,这是他父母的错误,不是他的错误。
可惜最初的美知留也是一个软弱的人,她依赖着宗佑的爱、瑠可、小武的友情而生活。
如果她足够强大而有勇气,或许她能够拯救宗佑,给予他绝对的安全感,将他从病态的情感模式中解放,让他也感受到这世上其他的温暖,来自朋友的温暖。
是瑠可和小武将美知留从病态的情感依赖中解脱出来,让她渐渐独立起来,有了独自生活、承受寂寞的勇气。
宗佑是唯一的永恒的悲剧。
瑠可、小武——唯爱的诠释者幼年被姐姐猥亵而对性恐惧的小武,有着性别认同障碍隐藏着对美知留感情的瑠可,同样也是孤独的人。
瑠可生长在完整的家庭,与父母和弟弟相处融洽,父亲对她无限的包容与理解,因此她看到爱的形态就是父爱那样无私的守护与奉献。
她对于美知留的爱,就如同父亲给她的爱一样,无私守护,不计回报,默默承受痛苦。
小武对瑠可的爱也是一样,他只是单纯地喜欢瑠可这个人和瑠可的笑容,他想做的只是守护瑠可的笑容,而不是占有瑠可的笑容。
作为女子,瑠可努力想要变得强大以保护美知留,她是属于那种将所有痛苦独自承受默不作声的人。
而瑠可的挣扎、痛苦、无奈却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小武面前,看着懊恼自己的弱小以致无法保护美知留的瑠可,小武在心中默念,你想要保护美知留,那么就让我来保护你吧。
守护瑠可珍视的美知留,帮助瑠可守护美知留,这就是小武对瑠可的爱的展现形式。
小武对瑠可的告白:“即便你说不能接受我的感情,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你。
不要问我是喜欢你这个人,还是喜欢作为女人的你,因为我自己也不清楚。
可是我希望能够支持你,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我还是想在身边一直守护你。
我不想失去你。
”见证着这一幕的美知留说,“那一刻,我见到了唯爱的诞生”。
瑠可对美知留的爱也是唯爱。
一开始担心美知留不能接受她的感情而默默隐藏感情,甚至撮合小武和美知留;美知留知道之后不能接受她的感情,她依然想要待在美知留身边保护她。
瑠可和小武的在乎的是所爱之人的幸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所爱之人的幸福为前提,将自己的感受置之度外。
这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摆脱孤独之道和对抗孤独的勇气在电视剧里,受伤的瑠可、小武、美知留三人共同养育美知留和宗佑的孩子,组成了家庭。
这个结局让很多人接受不能。
也许我们已被世俗的观念束缚,家庭仅仅意味着一男一女和几个孩子这种模式。
单亲家庭尚且被认为是不合常规,遑论两女一男一个孩子这种家庭了。
“家人,朋友,夫妻,恋人,同时拥有这四层关系,但又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我们就这样珍惜着这份脆弱的幸福,努力地生活下去。
”有着性别认同障碍的瑠可,对性恐惧的小武,带着宗佑孩子的美知留,他们是世俗社会中的异类,不被承认和理解,他们因此而孤独。
试想,倘若他们不是组成家庭一起生活,而是各自去组建合乎常理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最终也不会得到充分谅解而再度陷入孤独,承受世人的非议。
所有的孤独都是来源于无人理解,不是吗?
当瑠可独自承受性别认同障碍的秘密以及对美知留的感情时,她痛苦而无措。
在小武了解并理解她的感受之后,她因为世上有这么一个理解她的人存在而变得更加强大,小武的理解给了她支持和力量。
我们不必奢求所有的人都来理解我们,只要有一个人,仅仅只要一个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可以鼓起勇气面对所有的事。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这样一个能够全心全意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人。
幸运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无条件爱我们、支持我们的父母,即使他们不能陪伴在我们的身边。
即使找到理解自己的人,拥有父母的爱,也不可以依赖他们。
总有某些时刻,无法依赖任何人,无法寻求任何人的帮助,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面对。
我们需要勇气来应对这样孤独无助的时刻。
如若不然,就算被全世界遗弃,就算被世人唾弃,就算要长久地孤单地活着,也不害怕,并且始终充满着希望和动力。
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一种勇气。
在美知留、瑠可、小武那里,他们的勇气来自于无私的爱和理解。
这样的勇气是无坚不摧之力,是一切奇迹的缔造者。
比起交响情人梦这个里面上野小姐讨人喜欢多了!!!!!!!!!!!!瑛太君各种萌各种闺蜜!!
真的这么好???逻辑什么都真的不能推理啊除了狗血就是狗血。而且很讨厌以同性恋为噱头的电视剧。根本就没有拍出其中的感觉嘛。一星是给66,一星给甜心,最后一星给主题曲,很好听= =
太病态了……一星给A太好男人,一星给亮亮抖S……这是在玷污友情和羁绊的定义!怒
印象里的百合启蒙剧,那时候麻酱演技还是傻白甜现在真的越来越精进了,以及2022年看到要生下家暴跟踪强奸一条龙的ex的遗腹子这个情节还是看得我两眼一黑。
最后宗佑的死给了我一些震撼,其余都平淡无奇。
就是一个同性恋在日本为什么会隐藏这么久?很可耻吗?天朝笑了!长泽大姐的大脸囧爆了!瑛太超凡演技啊!上野那个性的短发让我想起了一护桑!
最后一集怎么也不想看了……算是比较烂的电视剧~
高三时候因为招风耳少年看的这剧 显然还是受不了日剧缓慢的人物性格节奏 血色星期一这样的毕竟在少数 不过当时下载的主题插曲都还有存免为怀念
最冷笑话剧,女主角身材好魁梧脸好大眼袋巨大没有演技,上野树里没有任何T的气质,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剧,我完全是为了看瑛太。
浅野大人还是老了。。但剧情还是很对我胃口的 6爷。连打人都那么帅
被人强烈推荐想起来看的片子,怎么说呢,我对受虐成瘾的女生其实没什么兴趣,对女女之爱倒是不排斥,可本剧这种也只是持观望态度。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期望高的缘故,感觉很一般。
每个人都是怀着烦恼和小秘密生活着
为了瑛太补剧,剧情真的一般,爆点不够,人物支线也没完全展开,长泽演技从头到尾被碾压,哭笑不得的表情和胖脸。好在其他演员都真诚自然,角色来说,最喜欢温柔的小武和爽朗的绘梨~
青春,梦想,同志,家庭暴力… …敲击钢琴键盘,凑出紧张的音符,烘托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感觉应该拍成悲剧,这样可以使郁闷来的更彻底一点的,但要是真拍成那种了,可能又会想让它皆大欢喜一些。朋友,恋人,家人,夫妻,同时拥有这四层关系,但又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维持着这种脆弱的幸福,走过接下来的日子。世界上真的有这种LAST FRIENDS嘛? 若是能遇上像小武,瑠可这样的人,应该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吧We are all the prisoner of love
看yue了 去研究日本的性别文化可以拿诺贝尔生物学奖吧
话说我看不出有啥好看的。。。那个虐的很厉害喲
要不是这脑残剧情,加上长泽雅美万年不变的弱气场,这剧很好看的!结尾怎么看都很怪,这三个人加个孩子住一起,艾玛!上野树里和瑛太明明就是老夫老妻。。。
喜欢瑛太的帅,锦户亮也帅带着阴柔,上野树里是比较独特的演员。一直对长泽雅美没感觉,还是没感觉。剧情尚可。
all love comes with painsand everybody live lonely结局太好
难得一见的女同片狗血片。宇多田的歌好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