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不错,情节紧张,故事紧凑,演员卖力,但有一点不完美处,这样的事真的可能发生在现代韩国吗?
绝不可能的。
也正因为于此才显出电影艺术的完美。
以极端的个性行极端的事,造就了这部电影的成功。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在这部电影里就有了真实的写照,到最后也只得凭暴力来达成正义的目的,可这最终结果真就是正义吗?
以不择手段甚至于违法之举来追求正义,这本身就值得商榷,而在这样血腥地报复中,正义恐怕早已有了偏离。
不过作为艺术的手段来表达正义终将得以实现这一点来说,该片也是可看的,而真正可看处也只在于此片的紧凑以及暴力。
耿直遭遇欺骗;善良沾染鲜血;专一屡遭背叛;清廉反被诬陷;理想主义时被嘲笑;勤劳一无所获;勇敢带来自身的毁灭;英雄因为自身的优点而被推上祭坛;这便是荧幕上永恒的悲剧主题,归根结底便是公正的失缺。
失缺公正的本质原因无疑是人心的天平自然而然的偏向自己,这是千年万年都不会改变的自然规律,悲剧此前有,此后还会有。
减少悲剧的方法也许不是妄想将人性改造,以图人人伟大,而是改进社会制度,截断自私作恶的机会。
现代社会究竟是怎么了,总要逼着人们用暴力去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制度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解决问题,你认为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当吴检察官禀执自己的信念,希望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时,却遇上层层的阻力,人们所信赖的法律,这个为现代社会制度所仰仗的标尺也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反过来,正义无法得以声张,“只有歹徒的话才为人所信!
”。
当一个制度无法声张正义的时候,它还要来谴责那些以暴制暴的行为,那不是可笑吗?
那些丑恶的行为,那些无法无天的行径,既然法律无法约束与审判,那沿用与他们一致的信念,栽赃陷害,屈打成招,又有何不可?
野兽,这部韩国片,同样的让我伤感,却不再是那些家长里短情爱纷飞的垃圾片,这个现代社会制度的旁观者,冷静地回味发生的一切,真实地重现社会制度最薄弱的一面。
世界需要制度,需要行为框架的制约来进行管理,世界不能无序,可,当这个制度根本就无法起作用,邪恶总能够站在前台光鲜地堂而皇之,而背后它却干着龌龊的勾当,人们还在一边使劲地称赞“啊,这才是善人!
”,我呸!
无法忍受那种表里不一的违心,想要沿着制度的脚步前进,却只有用那些为己不屑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于是乎他们不加掩饰,这就是我的暴力,这就是我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不需要你的理解!
用外国的故事来做例子是再好不过,不会有纠纷,不会涉及政治,也许这又是一个悲哀吧。
常常有某个国家的驻军,在某些相对弱小国家的军事基地驻扎,却喜欢去侵犯当地人的生活,强奸、杀人、放火,无法一一罗列,但却着实存在,然而无奈的是,同样的罪行,为什么他们就可以免罪?
仅仅因为他们是外国人?
那么我也弄个外国国籍,流窜四处作案吧,反正再严厉的刑法也无法加诅我身,如何?
一个偶像不利用外表的优势出演不容易,更不容易的却是舍得,舍得摒弃让其走红的套路,舍得脱去偶像的光环自毁形象。
让大家看到完全不同的自己,需要何等的勇气。
这个圈子能接受吗?
粉丝又能接受吗?
一着错,满盘皆输,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
在这个圈子里,更多的偶像是,在媒体面前一再声称要做实力派,可每每到了挑选剧本的时候却又总是顾及形象,反面角色不要,形象不漂亮的不要,就算反面角色也必须是漂亮的让人同情的那类,而决不能让人很到唾骂。
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奉献牺牲精神,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作为观众,或者作为粉丝,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这样的人能红多久?
新人前仆后继,年龄也会增长,要做永远的偶像只有求新求变,把大家的注意力从写真的光鲜形象转移到具体的表演上去。
记得表姐曾经一度迷竹野内丰,房门贴的是一张胡子拉碴皮肤黝黑的半裸照,而不是先迷上的《天堂的金币》里坏怀的痴情的样子,可见形象这个东西并非改变了就造成损失的,这是题外话。
看《野兽》完全因为权相宇。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喜欢他,眼睛小小的,皮肤白白的,比起韩国很多偶像派来并不算帅。
也没怎么看过他的片子,只是每部中的他都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早期《正在恋爱中》弟弟一角走的还是搞笑路线,《神父教育》里那个善良的有些木讷的神父也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后来看了他的演艺经历的介绍更加认定他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偶像派。
果然,《野兽》来了,带来的是近乎不认识的权相宇,一身黑炭,邋遢,野性,缺乏教养,冲动的有些神经质,暴力倾向严重,虽然仍然是正面角色,但形象与行为的变化绝对可以称得上颠覆。
然而他那孤僻桀骜的眼神牢牢抓住了我,原来这样一双小眼睛也能爆发出小宇宙,我想我没看错人。
不过,他在本片中的表现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也许是太想演好了,太想转型了吧,用力过猛反而过犹不及,只有在他妈灵堂前的那场戏,这是他在本片中最内敛的表演,让我见识到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诚如我之前所说,他是个有潜力的演员,决不会简单的偶像下去,希望接下来用更多的电影经历磨练演技,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他的实力。
又是一部男人影片,同是主演的刘智太,已经为我所熟悉,据说他现在也是韩国当红电影小生了。
记忆中的他总是温文儒雅,受良好教育,说话慢条斯理,《春逝》中的大男孩面对失恋无助彷徨,《老男人》中的他背负仇恨设下圈套一步都不曾走错,在这里他终于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男人,这个角色所具备的情感波动比以往他饰演的任何角色都要大,难度自然也增大,而刘智太的演技也被更多地挖掘了出来。
当平凡而伟大的理想在物欲横流的现实面前土崩瓦解,他彻底崩溃了,绝望了,他看透了现实的残忍和不公,看透了他以法为尊伸张正义的天真,他唾骂制度的不公,上级的懈怠,最终放弃了他一直以来所坚守的道路,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完成了使命。
那张举足轻重的小纸条被鲜血染红着,他的心痛并未因为黑帮老大的死而缓解。
老大临死前的话深深的刺痛着,他还是输了。
男人丧失了引以为傲的原则,被迫成为野兽,是无奈,更是可悲。
我承认有些片子我会因为太关注演员的表现而忽视电影本身的优劣,于是就无法有太多关于电影本身的评价。
我只能说,像这种情节套路并未逃出窠臼的片子,也不会再看第二遍,因为有太多太多类似的电影,包括设定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正面男人角色和他们背后的两个无甚作用的女人。
只是有一个疑问一直解不开。
片子开头权相宇临死的那段与剧情正常发展到这一段时的拍摄是不同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烟,举起枪的那一刻到底是在他嘴上还是在地上,我不明白这是拙劣的纰漏还是故意为之。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怀疑论者伊凡问:“就算他是太阳,又能怎么样呢?
太阳不也只是个死人吗?
(大意)”我看过电影《野兽》,似乎想到了一个差不多的问题:“那,原则呢?
如果原则也只是个死人,怎么办?
”也许,这个电影的题目本身就在提供了一个答案:如果原则也只是个死人,那么,大家都成野兽吧。
当然,电影《野兽》是一个商业的犯罪、动作电影,不会要揭示像伊凡说的那样深刻(深刻的同时也是遥远?
),但它毕竟也表现了一个困惑。
这个电影号称是2006年韩国最火爆的犯罪/动作大片,而且据说导演是著名的谁,男主角又是可以令众多女生尖叫的谁——尽管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但想必这个电影在商业上应该还是成功的。
这是一部男人的电影,其中的亲情以及张道荣的柔情场面固然也还有感人的成分,但主要也是做为点缀。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刑警张道荣刚毅、粗鲁,平时的行事作风充满暴力倾向;检察官吴镇宇则冷静、自信,是一个正直,而且固执的执法者。
这两个人联手对付刚出狱的黑社会老大柳刚真,这个过程里,形势忽明忽暗,变幻莫测。
然而,最后还是柳刚真获得了胜利,张道荣和吴镇宇被诬陷后关进了监狱。
张道荣于是走得与原则越来越远,他干脆在参加母亲葬礼时逃走,然后买了枪只身前往刺杀柳刚真,然而他最终被赶来救援的警察乱枪打死。
手握柳钢真把柄的吴镇宇出狱后,把已经赢得选举、成功步入政坛的柳刚真约了出来,之后直接连开数枪,杀死了柳——他的原则也被丢掉了。
不管别人到底从这个电影里看到了什么,我最关注的还是电影里两个人对原则的态度和与它的关系。
张道荣就行事再鲁莽、冲动,总还认识到自己在破案,他总还是想要通过合法手段抓住柳,吴镇宇就更不用说,他态度里的那一个自信,实际上就来自于他心里的原则:至少他没有怀疑过,在这个斗争里,道理是站在他这边的。
然而,随着这场争斗的胜负结果浮出水面,临到他们的打击竟是毁灭性的——黑社会老大,那一个杀人凶手安然无事,还可以继续进行他的政治选举;而他们两个,自认为从始至终都站在正义这边的刑警和检察官,却被加上种种罪名投入监狱:原则,原来从来只是他们自己的原则,道理也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认同,看起来似乎也只是他们自己的。
在法庭上,吴镇宇为自己辩护时说出了一段令人震撼的、正义凛然的话:“不是这样(被指控的罪名)的,我在办案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违反过法律程序,即便是因为正当的理由也没有——这是我的原则!
可是,现在对我的判决,却违反了这个原则!
在这个法庭上,只有流氓的话才被当真,这不是什么审判,这分明是迫害!
这个法庭已经被玷污了。
流氓还知道相互照顾,可正义的人是怎么了?
你们为什么要抛弃我?!
”当然,这样的慷慨陈词,只会给他再带来一个“藐视法庭”的罪名。
由于对原则的持守,张吴二人一直以为真理在握。
那么这个原则是什么呢?
是法律,是世俗世界被确立的、用来约束人行为的那一套秩序。
世俗世界本身赋予了这套程序足够的权威和高度,当然,或许他们也还在心里深处认为,这个秩序是和人性和道德本身比较匹配的——因而,当他们以这些为原则时,有足够的信心,进而也可以带着这份信心和坦然去对付那些人:那些破坏这个秩序的人。
然而,直到到了法庭上,他们才发现原则只在他们心里起到了指引和规范的作用,而在别人心里则似乎几乎连一点感应的现象都没有。
于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原则其实只是个死人!
张道荣、吴镇宇们把他在心中确立到一个至高的位置,用以牵引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举动,原则它不会反对;而柳刚真及那些帮凶们要把原则弃之如草芥,对它毫不留情地践踏,原则也不会进行抗议——实际上,它什么也不会做的。
那么大家一起来把原则丢掉?
是的,丢掉之后,张道荣在不到几分中的时间里就差点除掉了那个他先前几个月都对付不了的人,丢掉原则,吴镇宇也终于置柳刚真于死地。
这时,原则只是像个包袱,丢掉它后便步履轻盈了,仿佛观看电影人也感到一阵快意。
只是丢掉之后,却再也捡不起来了,走出这一步后,成了野兽,就回不了头:原则就是那么脆弱。
所以,这里还必须说到的一个问题是:你本身尽可以确立原则,但是却不可把内心所有的盼望都押在它上面;你尽可以持守原则,却不可认为原则本身是最终的公义的来源——因为原则是个死人,当它被众恶淹没时,死人那里不会升起公义的太阳,也不会伸出抚慰伤痕的、温柔的双手。
所以,原则的位置应该是人行事的规范,而原则之上则还需要有统摄和支撑它的顶,一个神圣的基础——没错,这就已经到信仰的领域了。
愤怒,是韩国电影一个相当重要的主题,几乎所有野心勃勃的韩国电影作者,都有一种强烈的“控诉和洞穿什么”的欲望。
在金基德的电影里,愤怒常常表现为残酷的性和虐恋,在朴赞郁的电影里,愤怒体现为受害与复仇的辩证交替和冷酷杀戮。
2006年耗资巨大的新片《野兽》,是继《老男孩》、《甜蜜人生》之后,韩国电影一部笔触粗狂、色调黑暗的,男性味道十足的作品,其主题同样是潜在而弥漫的愤怒。
故事稍嫌老套:张道英(权相宇)是个爆裂刑警,遇事冲动,生活潦倒,母亲重病住院,他无能为力,弟弟为筹集手术款得罪黑帮势力而被当街杀害,他亲眼目睹;检察官吴振宇(刘智泰)冷峻沉稳,一心顽固恪守着法律的正义和尊严,妻子则欲弃他而去。
两人的共同敌人是黑社会老大愈江镇,此人经过三年牢狱生涯韬光养晦,终于一朝顿悟——黑社会若谋长远发展,必须涉足政界,和政府媾和。
由于占尽黑白两道的先机,愈江镇根本不把两个小小的对手放在眼里,关键时只需略施手段陷害,两个为捍卫法律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武器,反成了众人唾弃的阶下囚。
忍无可忍之下,张道英借母亲的葬礼逃亡,找到愈江镇并当街连开数枪,然而黑帮老大没有死透,张警官反倒惨死在众目睽睽之下。
一年后,刑满出狱的失职检察官吴振宇再度找到愈江镇,对其连开6枪,为朋友报了仇。
这实在是一部道德感沉重的电影,手法商业,目光深邃,但意境上却没有《辣手神探》、《喋血双雄》似的洒脱快意,也不如《野兽刑警》那么长于捕捉人物生动的性格细节,两个沦落天涯的执法者之间,似乎总少些荡气回肠的豪情场面,他们的交流从来就不够深入彻底,所以直到影片结尾,我们也没能感受到他们之间忠肝义胆的“手足之情”——要知道,韩国电影可是向来极端重视手足之情的——人物塑造相对扁平,这是影片的一个不小的遗憾。
但不刻意在这方面煽情,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淡化这种情节剧中滥俗而略显浮夸的男性情谊,转而在影片后半部集中渲染突出那种毫不掩饰的巨大愤怒,似乎才是这部电影的真实意图。
假如没有政治的介入,这部电影里的愤怒可以会被看作是没有意义的——单纯的黑社会暴力从来都不足以令人崩溃,只有当民众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政治不知羞耻地和黑社会密切媾和、沆瀣一气、颠倒黑白的时候,那种压抑已久的颠覆感和愤怒情绪,才会骤然爆发。
法庭上,检察官吴振宇的愤而失态,也许不仅体现了他人格上的小小缺陷(分裂),将他彻底击倒在地的,其实恰恰是法律被恶人利用猥亵时的丑态。
一个潦倒的爆裂刑警失去对法律的最后一丝信任,一个相信上层正义的检察官失去对惩恶除奸的热忱,他们被毫不留情地扔进了监狱,尊严跌个粉碎,而黑帮老大却在鲜花和保镖的簇拥下,在堂而皇之地听着他妈的该死的音乐会!
这也许不是韩国社会的全部现实,但起码是一部分。
愤怒便由此处冉冉升起。
为了通过胶片使这种愤怒情绪进一步扩大化,也为了使被道德感压抑、折磨了两个小时的观众得到起码的宣泄,导演特意在影片结尾安排了这样一个高潮段落——十字街头的枪战:支离破碎的警官张道英,用手枪对准靠在电话亭边的黑帮老大,同时一百支特警长枪却正对准他的胸膛!
张警官试图点燃最后一支烟,随后他努力向敌人开了一枪(没打中),一百发同僚的子弹立刻毫不犹豫地彻底把他射了个粉碎!
无论你看过多少电影,多么熟悉这样的最后一分钟煽情场面,你还是不可能毫不动容,那是一种巨大而抽象的绝望,洞穿了整个韩国的昨天、今天,也许还有明天。
前不久看了野兽,不管诸位对该片印象如何,我是超级喜欢的。
我想如果换个人而不是权相宇演张道容,可能喜欢程度会不及现在。
从这点看来,倒是有点偏离的电影本身的魅力。
故事没有那么的精彩,反映出的反而是生活的诸多无奈,母亲受两个父亲的虐待,弟弟被自己亲手抓进监狱,没钱给母亲治病,没机会表达对女人的爱,永远孤身一人,整个一悲凉人物。
所拥有的也只有自己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生活逼迫的勇气。
影片中两个镜头很让人感动。
母亲去世后,道容从监狱回去办丧,那一刻所有的感情都迸发在了那嘶声的哭声中。
最后在隔了十几米的仇人面前,身中刀伤的他点了根烟,无奈的看了看身上无数的红外线,我想,那时的他也许也有过些许的忧郁要不要举起那最后一枪,他明白结局,自己会死。
也正是那最后的一吼,最后一枪让他成就了男人的本色。
毕竟有没有他,人们都还继续活着。
他,必须举起枪。
看韩国电影《野兽》时,是因为有权相宇和刘智泰两位我比较喜欢的韩国演员。
影片讲述的是一名警员JANG Dong-young和一名检查官OH Jin-Woo携手同黑社会头目BAE的生死较量。
影片前半段我实在没觉得有何过人之处。
并且节奏之慢使看惯港式动作片的我有些不太适应,里面没有过多的打斗情节,毕竟没有比中国功夫更厉害的动作了,当然这里泰拳不包括在内(我认为泰拳也是挺厉害的),所以这部称作动作/悬疑的韩国影片没有过多动作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姑且将它当做侦破悬疑类型的电影来看。
但是影片中警察与黑势力的打斗居然像打架一般,招式凌乱,使我不太能接受。
于是当时我觉得这算不上一部好的电影。
然而,当我看到向来遵循程序办事,冷静稳重的检查官OH Jin-Woo被黑社会头头陷害而被送上法庭的时候瞬间情绪爆发激动斥责法官的腐败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精彩。
这部电影此刻在我的眼里涵盖的不仅仅是“悬疑”,“侦破”的浅显内容,而是影片展现给观众的对当今这个腐败社会的指责与愤怒,是这个影片对现实的批判,此影片最现实的意义便是电影结束后带给观众的对这个社会的某种现象的深思。
我曾经说过,我认为电影的意义不仅仅是商业的娱乐的,也不仅仅是艺术的,更多的应该是这部影片带给观众的某种深思。
与正直冷静理智的检查官OH Jin-Woo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警员JANG Dong-young,他性格偏执,讲究拳头办案,冲动疯狂如野兽般,一直想逮捕BAE的他因为想替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弟弟LEE Dong-jik报仇,过于冲动,情绪难控,一度违反纪律,殴打与案子有关的疑犯,直至自己被控告却还是没能找到关于BAE的犯罪证据,直至最后办完母亲丧礼后偶然从未婚妻处得知母亲死前黑社会来过医院,并且看到了他的未婚妻在无意之间捡到一张可以指证BAE犯罪的纸条,本以为母亲因病而逝的他彻底愤怒了,他身边最亲的两个人,母亲和弟弟均是被BAE的一己私心所害,怒不可遏的他摒弃了警察应该履行的正常秩序将BAE逮捕归案的方式,选择了更直接的方法就是亲自杀掉BAE。
此时的他早就不畏生死了,将母亲的骨灰和那份犯罪证据又重新交给未婚妻并交代她一定要将纸条交给那位检察官后,自己便去冒险杀那个为了当议员不择手段的黑社会头头,就当快要将走投无路的BAE觉得身中数枪的自己必死无疑的时,警方偏偏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的出现了,当Dong-young想要点燃一支烟时看到晃荡在胸前的点点红色激光时,当抬头面对警方数十把枪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就在他举枪射击只有几步之遥的仇人时,那些警察的枪声先响了,枪声持续很久,身中N枪的Dong-young倒下了,就在他倒在血泊的那一刻我震撼了,那种震撼不是因为数十把枪同时扫射的血腥,而是一个警察如此的死亡让我震撼。
大面积的鲜血,落地的由OH Jin-Woo送的打火机,未点燃的烟,一把枪,不能瞑目,这就是作为一名警察的JANG Dong-young的全部死亡。
那种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在一个已经死亡的人身上。
我只能说这个世界很无奈。
我之所以重点述说Dong-young的死亡过程是想说他并没有如我们所愿杀掉令人痛恨的BAE,做为观众的我不够痛快。
按照中国的拍摄手法通常是警察一定能制服并斩除恶势力,最终胜利的应该是警察是好人。
可是这部影片却反其道而行,不得不让人震撼。
天台上,如己所愿做了议员的BAE,出狱的OH Jin-Woo。
两人的见面成就了影片的最后结局。
OH Jin-Woo迅速拔枪射向BAE,之后的OH将那张属于面前的议员的犯罪证据扔在了他面前,“所有人都死了,因为这张纸,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这是OH警官最后一句话。
然后瞬间结束了BAE的生命。
一个办案向来遵循纪律和程序的检查官走到这一步不是自愿的,这时的他已经明白正常的程序是逮捕不了有权有势的BAE的。
为了公理和不该死去的好友JANG Dong-young,他也像朋友Dong-young那样冲动了一次。
这是他的无奈。
影片结束了,我的思想却还是不能结束,它带我思考这个社会带给我们平民百姓的一些灾难和现实。
在《野兽》中,权相宇JANG Dong-young的扮相从头至尾就是旧旧的夹克,褪色的牛仔裤,没有剃过的胡须,乱乱的头发,一副颓废的模样。
和他以往的干净的形象大相径庭,可就是这样却将一个冲动的野兽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刘智泰还是《老男孩》里那个稳重冷静,身着笔挺西服的男人。
也许这样的性格更适合他本人吧?
雄狮闻震雷而不惊清风遇罗网而不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笑骂由人我自为之万物与我皆如浮云喜欢这种冷色调的电影,看着很有风格,即使没有太多的特别,也能感觉到硬朗最近因为时间原因都是在用双倍速在看电影,以双倍速听着里面的配乐感觉也会不同,一切都是快节奏的,也别有一番味道因为所有的气氛渲染都要更快所以也以更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权相佑死的一段和结局中刘智泰的表情最精彩,没有出色的面庞但刘智泰的表情总是很深邃http://jackyviccal.blogbus.com/logs/2006/10/3456489.html
片子本身情节比较老套警匪争斗 高层被收买 黑帮获胜 警察翻案 害家人被连累 怒急莽撞杀敌 导致入狱 越狱复仇 同归于尽既比不上金基德的残酷、怒虐、性暴力也不及朴赞郁十分之一的复仇快感但片名的隐喻和其中两个情节非常让人大呼精彩其一莽撞警察越狱复仇连开数枪将黑帮老大逼到绝路时路口塞满警车一致瞄准的却是张姓警官警官点燃最后一支香烟看到身上如若蜂窝的镭射红点 一声苦笑对准黑老大开了最后一枪立即自己身上也被炸开了锅一伙同行走近尸体用脚试探 从身子到头 接连几脚踢掉张东永作为正义警官殉职的最后尊严另一伙同行却走到黑老大身旁将他扶起隐射韩国政府如今的种种尴尬其二最后一段衣冠楚楚冷静理智的检察长经过一年的冤狱转而长发胡须抽烟复仇远镜头里走出来的似乎就是那个被他习惯性制止习惯性嫌其莽撞的搭档张东永这个被野蛮搭档的惨死被不公平政事激发出来的野兽情结让人很是喝彩别告诉我你心中没住着野兽兽出没注意野兽出水的时候西装革履的白领正拉歪领带跟老板拍桌子泼隔夜茶老师医生警察正目不转睛地看A片教养绅士正用力踢打老婆家庭主妇正思考着这个邮差是否合适一夜情慈父正望着发育完好的爱女流口水保安正觊觎着小区内某套豪宅的保险箱闺中蜜友正对你的老公发嗲失恋的飞行员正加大油门将飞机撞上最近的山颠
6年前的片子,算是韩剧中不错的,稍嫌拖沓。
真实
权相宇演技有点套路啊,腻了
最后,理智灵敏的吴镇宇也狗急跳墙了。可见韩国当时的世道真黑暗。
愤怒,是韩国电影一个相当重要的主题,几乎所有野心勃勃的韩国电影作者,都有一种强烈的“控诉和洞穿什么”的欲望。故事没有那么的精彩,反映出的反而是生活的诸多无奈,权相宇出色颠覆演出。母亲受两个父亲的虐待,弟弟被自己亲手抓进监狱,没钱给母亲治病,没机会表达对女人的爱,永远孤身一人。
很韩国,感觉包括色彩上。
就是还可以
有些看不下去。。
不错
+++//。。。
我以后可以拒绝看棒子出品该类型的片子了~
演技不错
很好看呀~
依稀记得剧情就是干
震撼
真好的电影,真好的电影!!!恶人终于得到了报应!警察没有选择对人渣的两个女儿开枪就已经是天使了!正反双方三个男主都非常帅,但警察这个角色太冲动莽撞了!
最终的恶只能靠恶来整治,当这个世界没有政治公平的时候。
彻头彻尾失败的作品,韩国朋友也都不喜欢,浪费两大男星权相佑(권상우)和刘智泰(유지태),而且似乎权相佑也真的没有把握好这个角色。本片在很多桥段还在模仿港版《无间道》,看得出想要刻画些细腻的感情在里面,但还是失败,失败的我简直没办法来评价此片,无论从影迷的角度,还是两大明星粉丝的角度,都不要看此片,不推荐。有缺陷和漏洞哪怕硬伤的影片都可以观赏,但失败的影片是不能去看的。再次真诚希望那些大牌导演,千万不要去尝试些乱七八糟的感觉,自信的拍些乱七八糟的影片,那不是试验你的导演能力,而是拿我们的眼睛来做试验。
影片总体风格走悲情路线,一个浩然正气的检查官,一个嫉恶如仇的刑警,最后都被陷害入狱。法律被黑恶势力蒙蔽了双眼,而唯有暴力才能使正义得到伸张,题材悲壮感和抨击司法体质或许才是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导演剪辑版长达144分钟,人性的泯灭和暴力使人化为“野兽”!
冲着完全黑化的走向打分。各处的细节还是缺失严重,功能性强过于需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