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也有疲惫的时候吧?
这次北野武是拍烦了,于是开始恶搞起来?
大概就是一个导演想拍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片子,结果拍出来屡屡不满,于是他把所有元素都揉在一起,拍成了一部集科幻、武斗、搞笑、黑帮、伦理、爱情、能乐、童年、古代、恐怖、灾难于一身的电影—一部根本就什么都不是的无厘头电影。
本以为这是个歌颂导演的电影,结果一阵乱斗下来,怎么看都是用来自嘲和反思的。
导演可谓掌握电影的命脉,每当发生乱子的时候,北野武就化身成硬邦邦的人偶逃避责任,任人踢打责骂毫无反应。
当人们发现电影中的种种BUG时,一定会将罪行推到导演身上,北野武大概的一边觉得无奈,一边反省导演不够严谨。
现在很多导演为了赚票房迎合观众口味,拍出来的东西毫无新意,不伦不类。
北野武,你看透了这点,却也没有办法吧?
于是产生了这部电影。
内容是用来kuso的,用里面的台词概括一下就是——北野武:“医生,我的脑子怎么了?
”医 生:“坏了。
”P.S:出场的名演员N多……
差评不少 反正我是笑了一个严肃的老小孩刻意地安排一些冷笑话别有新意看到了他的思考 尝试 和努力对于当时出了12部片子的他而言 挺不容易的DVD里收录了“素晴ちしき休日”豆瓣条目里没有诶
果然是没有失望啊但我这么说好像让人觉得我很受了评论的影响,然后验证了这点,其实不是这样的评论很多时候是很个人的,作品也是很个人的,光是凭某个评论去看电影或者书籍,未必能获得同样的快乐或者期望北野武非常的能搞笑,虽然很多笑话是那么的冷,又在这么冷的冬天但是还是很欣赏这无厘头的对接戏中的那种奇正交互,若隐若现的认真和搞怪当然作品叫《导演万岁》,不是说什么导演在霸占功劳,其实也有失败,北野武自己这么说,我觉得他有点臭屁的味道在里面用这么些对接和冷笑话以及天马行空似的画面就把我,我们给吸引了,他不‘万岁’也说不过去啊片子中的玩偶是很有意思的,正如那对母女说的,一有困难就变成玩偶,想想都开心那个艾德教授还是很正面地提醒我他就是《菊次郎の夏》里面的光头佬,孤零零的扮演外星人的那个家伙
2007年的这部作品,确实真是展现了北野武的困惑——当他的作品因暴力表现而受到推崇、当“北野蓝”成为固有名词,也同时限制了他更多的可能性。
依照惯性去继续拍片,显然不是北野武所想要选择的结果。
因此才诞生了这样一部肥皂片式的电影,把它当作北野武的作品,感受不到其中的趣味,却会有一些错愕。
但这些,也从侧面说明,北野武并不擅长于拍摄那些更依赖剪辑技巧的电影。
影片通过一位导演思考“拍什么样的日本电影”,而以分段电影的形式展示了日本电影的多个世代,如模仿小津安二郎风格、平静漫长,喝酒喝茶的长镜头就可以有三十分钟,“令人着急”的电影;追寻纯爱浪潮的电影《追忆之门》;展示昭和30年日本贫苦阶层人民的《柏油力道山》;顺应恐怖电影风潮而拍但失败的类同搞笑片的《能乐堂》;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新时代剧、运用大量特技的古装忍者片《苍鸦忍2》;又或者受观众欢迎的科幻大片……北野武作为这些电影的介入者,让这些电影无法成型地叙述故事,而旁白则更似多一层注解。
与其说是电影,这倒不如说更像是一本书,作者北野武考虑着“自己改拍什么样的电影”,并且一一罗列自己会怎样拍摄各式类型片——而这就是思考结集,无非用影像表达的方式,反而令人感到奇怪。
无论什么类型的电影,总会出现一些言不及物之处,在大框架之下却总有一些古怪的疏漏。
在《导演万岁》之中,北野武逐一指出各种类型片的无聊之处,而又不忘自己加上些沉闷的恶搞场面,比如拉面店打架、空手道馆闹剧、甚而不忘记恶搞齐达内、骇客帝国以及E.T.外星人。
人物造型也不忘记一番乱来,铃木杏手持一只鹅的样子颇有趣味,而北野武自己更是请出一个木偶来做替身。
最大的恶趣味当属最后一幕:整个电影的结束却仅是另一个电影“导演万岁”的开头——就是说,全片只不过是另一部电影的引子而已——这个手法或许有趣,但未免让观众有些被冒犯感觉。
虽然时代已不接受“情绪”与“暧昧”,但是“没品的富人与穷人”,也会想要看一场好电影的。
这不是什么恶搞片,原来看过《性爱狂想曲》,发现是同一类型的,不过其中的冷笑话不如《性》的冷,也不是什么自嘲,北野武自己都觉得无聊了。
我又想起《性》中主角买车的那一段,冷笑话中的极品。
不苟言笑的北野武、荒诞不羁的剧情、神经质似的演员,构成了这部极其怪异另类的电影。
北野武在片中把自己大卸八块,完全解构了一下,自嘲自娱自乐,不仅拿几部得意之作开刷,而且还恶搞了小津安二郎、骇客帝国、齐达内顶人等诸多经典桥段。
在最后北野武得出结论,他的脑子坏掉了。
这是一部没有令我失望的最新作品,并至今被我津津乐道于朋友之间。
2007年秋冬之交,北野武的幽默风格除了让我爱不释手外,自己的个人意识在这部影片中也得到了催化。
记得某篇评论中说,北野武在执导影片中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幽默”,也就是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搞笑元素。
中国人幽默喜欢抖包袱,铺陈一大段之后抖出一个笑料,与之前的铺陈一起构成喜剧元素。
而北野武讨我喜欢的地方就在于猛一下搞你一笑,让你在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同时笑出声来。
比如“我是——外星人——”这一段,猛然地让人笑过之后,又让人猛然回想起十年前的《菊次郎的夏天》,顿时温馨与怀旧涌上心头。
北野武和那个光头的确是老了十岁呀……我把这种风格称为:怪异。
只看过座头市,就来看导演万岁,事实证明是不可以的。
看得我一头雾水。
如果不是有学日语这个动力支持,我是无法看下去的。
这老家伙拿刀的样子真的是帅得可以啊。
这片得留着。
上一部《双面北野武》有些找不着北,这次更加过火,不过这部《导演万岁》的后半段似乎看到了北野武的新希望,也许也是他拍着拍着找到了新希望。
全片似乎被割裂了,割裂的有些残忍,为什么前面那么废话,一上来就开始Cult不行么?
我就是受不了这种残忍的割裂!
很容易让人想起那部《性爱狂想曲》,但显然没有那么简单,漫才的身影不见了,节奏也就相应的变成了进行曲,最后还出现了南方公园式的剪贴画,可以说这是一次没有信心的涅槃。
全片最经典之处要数北野武在桶里洗澡的段落,确切的说是他的玩偶被烧着后,全身只剩下了铁丝,通红的在路上裸奔,哈哈哈!
于是,我们和母女俩一起惊呼:“哇,北野武变形了!
”下面是对他的期待:后面做得很CULT,估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这么说,但还不够彻底,节奏的控制还需要增加训练,像桂正和的画风那样巨变,在大病一场过后,我们希望看到一个更亮的玩偶。
北野武努力要讲一些荒诞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个导演的难处。
看到中间很迷惑,北野要说什么。
到结尾说脑子坏了,似乎又在点题了。
不管怎样,别想哪么多的深奥,哈哈一乐吧。
《导演万岁》:一个导演的呓语如同一场盛开的吐嘈大会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用各种方法突破自己的瓶颈是许多人都在尝试的事情,成功也就罢了,但失败后你会发现你依然回到了原点,但这个原点与以前的原点也许恰好隔着一层玻璃!
―――韩兮无疑,影片是荒诞的,当第一个镜头是木偶被缓缓送进医疗仪器中的时候,观众已不难理解这种荒诞性的风格了。
在这部影片中共出现了四个北野武,一个是现实中的北野武,另一个是片中那个发誓不再拍黑帮片的导演北野武,第三个则是影片中在各种题材片断中做演员的北野武,而最后一个便是木偶北野武。
站在银幕之外的北野武创意了这个荒诞的故事,可以说是在《双面北野武》的基础上走得更远了,但笔者极其怀疑这种动机的直接原因。
如果说《双面北野武》是北野武与“北野武”导演的一次良好合作的话,那么本片这种设定上的重复是否暗示着北野武的真正没落。
其实这重复的本身恰恰符合了影片中的故事,这个叫“北野武”的导演似乎要超越自己。
俄罗斯套娃便这样不经意间从现实走向了电影之中,于是北野武将不再拍摄黑帮片,从而转向其它的领域。
对于导演来说,这种冲动无疑是值得嘉许的,这是向自我的挑战,但尝试是否符合每一个人呢?
于是七种类型的影片相继上演,小津式的生活剧,日本大发展时的怀旧剧,经典的日本恐怖片,纯爱片,武打片,科幻片以及搞笑剧。
很显然,这些片种是现代日本电影市场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北野武似乎在做着一个全面性的总结。
但如果只是例举这些影片,那似乎只有搞笑的成份了,在《我的野蛮女友》中,这种搞笑的手法已经被观众们所熟识了。
而片中“北野武”的每一次尝试都没有成功,那么,其表现手法以及失败的原因便是北野武最要表达的一种观点。
每一种影片都上演了几分钟的戏份,导演北野武便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而且指出其问题的所在。
很显然,对于导演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题材,没有新意便是可怕的,北野武在自省,恐怕也为了整个日本电影界在自省,这样的勇气是可敬的。
而此时,片外与片里的北野武其实达成了统一,这是一个导演的问题。
第三个北野武是演员北野武。
客观的说,本人一直不太看好这个面瘫的演员,没有表情将其戏份过于局限了,除了暴力的角色以外,剩下的似乎只是冷笑话那种木偶感觉。
导演用木偶替代自己是极其有意思的事情,同时似乎也提出一个疑问,即导演的问题是不是演员也会遇到呢?
不仅仅是北野武,还有许多影视工作者,即而扩大,整个电影业的窘地可见一斑了。
演员北野武是一种悲哀,当在纯爱剧中倚身在车边的时候,怎么看上去都是一位黑帮老大,定位,这是演员最大的可悲,也预示了日本电影界的可悲。
第四个北野武最有意思,其实它的戏份是最多的。
在电影界,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木偶无疑是《迷墙》中那些生产线上的木偶。
可能说人偶更确切一些,但到底是人还是偶呢?
影片中那位骗子母亲说了一句话很值得思索,“当他感觉不妙的时候便成了木偶”,与其说这是一种逃避,莫如说这才是真正的面对。
感觉不妙最起码是一种最真实的心理体验,而北野武却幻化成了木偶,于是便代表了一种无能为力。
木偶的出现将影片外的真实导演,影片内的北野武导演以及演员北野武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它是他们的化身,也是他们的替代品,它的无能为力,它的忍耐,甚至是它的胜利都是无意识的,所以当木偶失踪的时候,北野武处于一种挨打的境况。
毫无疑问,北野武用自己的身份来暗喻着当今的日本电影产业,于是,北野武的反思即日本电影业的反思,北野武的批判也是对日本现有影业的评判,这包括许多类型片。
影片中多数类型片都是几分钟的戏份,反倒是一部杂糅的搞笑片显得最长久,讲述的是骗子母女如何看上一名可能的金龟婿。
这部片子集合了几乎所有的类型片元素,武打,纯爱,怀旧等等,这似乎是导演“北野武”的理想之作,但一部科幻片的力量却远远超越了北野武的努力,那场大爆炸来势凶猛,以至于将日本所有的类型片都摧毁了!
那么这部科幻片又代表着什么呢?
影片中一句“慧星撞地球”的台词已经将所有答案都揭晓了!
影片的最后,医生面对北野武只说了一句话“脑子坏掉了”。
而坐在医生面前的是北野武真人,而不是那个木偶,自以为找到出路的北野武可以感觉良好地面对观众,但观众们显然并不买帐,导演的所有努力终于失败了,北野武的悲观也显得不是那么有力了。
韩兮2007-12-14于通州
好尬的电影。
真的是脑子坏了,要么是迷茫了。
北野武在讲冷笑话吗……我整个人都结冰了……
有几段相当搞笑,北野武这个鬼才。
后半段玩的有点过'
导演万万岁,只因砍不死。。
厉害的导演就是能这么玩电影,就像昆丁那样。
前半部分真的很神 如此大的启发性都差点让我解剖来抄了 而且这个假人绝对神来一笔 自我否定的杀死可惜一点造型都没换 这不会也是在吐槽拍来拍去本质上还是一样吧 怎么科幻这个桥段拍成这样 吐槽的梗不是他的掌控风格 彻底失控了 就算这样做是服务主题 但是本末倒置了吧 完全可以这样拍成自传的 何必呢
北野武你没事吧,精神状态还好吗,这到底是个什么怪东西
大叔真彪悍,丫是不是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拍啥片了,结果乱想想,又赚了一部作品,膜拜。。OTL
把自己奚落得如此彻头彻尾,又如此“欢天喜地”,这样的精神,也是服气的。有许多神奇的段落,有些是半生不熟的,有些是不着天际的,热的冷的好的坏的都不怕拱出来给人看,诚挚又无奈。那时读了《北野武的小酒馆》,记得那种一本正经的惆怅与荒诞不经的执着,更觉他可爱。三星半。@资料馆。
搞笑艺人装什么逼😅
形态上很像94年他自己的《性爱狂想曲》,荒诞的,冷幽默的,拼凑的。但07年的他,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反思、解构以及自嘲,是吸部很反类型得电影
太大师了...
重温。五年后二刷,就还挺好笑的哈哈。前半段是北野武的无差别开黑:小津安二郎的老年电影(谁要看喝茶聊天半小时的电影),各式爱情电影,乡村电影,民间传说恐怖片,忍者片,《座头市2》,科幻片,《黑客帝国》……连齐达内也不放过。后半段开始讲一个稍微连续的故事,外加北野武式无厘头冷笑话,漫才表演和各类恶搞元素,但显然不如之前的《性爱狂想曲》,以木偶指代自我倒是挺有趣的,基本零台词的北野武存在感都快被木偶超过去了。比起反思,其实更多还是北野武的一种自嘲和破罐子破摔式的狂欢了,也是一种「既然拍什么都不行,那就让小行星毁灭电影世界吧,毕竟导演万岁!」的傲娇了(拉面店一段七八个NJPW摔角手客串给我笑得够呛)。
始终不怎么喜欢北野武大叔
有这么不愿意重复自己么
北野武勢將自戀進行到底真的從沒見過這麼自戀的導演
医生,我的脑子怎么样了?坏了。情况不妙时,他就变成玩偶,真是懦夫。这个臭老头,整天搞这些河底捞鱼,海底摸月的奇怪事。
远远不如《双面北野武》,无逻辑的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