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七岁的青春啊,无论是讲述哪个年代的,都能轻易产生共鸣吧。
因为想起青春总是能想到夏日的碧空,午后带着青草味道的衬衫,攀到高处所见渺小的群山与城市,对未来惶恐又朦胧的期望,以及暗恋一个人只有自己知道的小小心思。
因为微博首页一直有人在安利《昨日青空》,所以今日便与好友一起前往观看。
没看《昨日青空》之前,我还认为是日漫,看到片头时才知道是国漫,还是蛮惊喜的,画面感觉确实很唯美,色调也有一种怀旧的感觉,确实是青春的漫漫夏日啊。
好友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有些画面有一些卡,可能是帧数问题。
《昨日青空》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根据我一同观影的好友说,这简直是完美三角恋嘛。
他爱她,她爱他,他爱他。
如果整部电影围绕着这个三角恋(伪)来展开争吵撕逼,那就落于俗套。
整部电影其实只是借着这个三角恋(伪)来讲了一段青春的故事,有跟家长老师斗智斗勇,有青春玩伴间肝胆相照的友谊,有少时最为懵懂纯真的爱恋,有对未来梦想的憧憬与追逐,有青春的茫然,有以青春叛逆来对家长无声的谴责。
十六七岁啊,一个人,走进了一个班级,与三两个人成为了很好的玩伴,高考结束后,四下分散,又成了独自一人,去了不同的大学,去了不同的城市,又认识三两朋友,分分合合,聚聚散散,便是人生常态,关键是在这些悲欢离合中我们能不能变成一个更闪耀更优秀的人。
每个人,每件事,在漫长的岁月中都是无可取代的。
甚至很多伙伴没到高考,已经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分道扬镳。
有缘也许会再见,无缘也许便再也不见了吧。
就像屠小意选择放弃高考去深圳的漫画工作室去追梦,像齐景轩选择飞行员既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又早一点独立出来挣脱父亲的桎梏,而大部分人还是跟姚哲恬一般参加高考走最常规的道路,但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很喜欢这部动漫对于暗恋的刻画:那是四十五度角侧头能看见的侧脸;那是满怀忐忑画出来却被大雨模糊的情书;那是漫天大雨之中没有递出去的雨伞;那是没有说出口的“我喜欢你”……再美好的青春也有殆尽之时,岁月永远不会为谁停留,最后终落于残酷的现实。
屠小意、齐景轩、姚哲恬离散之后再未见面。
选择理想的屠小意注定为理想漂泊无定(离职),而选择现实的花生也抱怨自己的人生再无改变的平静。
姚哲恬既没有嫁给少时自己爱的人,也没有嫁给少时爱自己的人。
关于友情、理想、爱情,也许到了最后都非当初所愿,面目全非。
但是,在年少的约定下,我们最后都变成了更闪耀更好的自己。
这就够了。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苇生抱柱”,里面大多是书评影评时评,最近在看油管上的心理学相关内容,也会有一些搬运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很幸运参加了豆瓣的观影会,总的来说一开始期待一般,毕竟青春片这个题材今几年的真的烂大街了。
但是海报的画风还是很吸引我,但是还是很有日漫的身影,没办法日本是业界鼻祖呀。
不过我还是想说跟大鱼海棠没法比···勿喷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哦剧情一开始挺无聊很水的日常感觉···我还年轻对高中时代不是很有那种情怀吧,但是剧情后面就慢慢的吸引人了,但是有的时候感觉高潮部分很莫名其妙,比如齐景轩带他们去玩的时候再树林里那段就开始响起欢快的音乐,挺尬的···还有男主跟齐打篮球那时放的灌篮高手的音乐还有表达震惊的方式也是很尬···感人的地方第一个是齐带他们回妈妈家最后离别的时候,感觉挺心酸的吧。
第二个是下雨那段男主想送伞给女主,第三个是最后结尾谢幕有个回忆的故事的部分,那段很加戏很是触动。
最后的结局还挺意外的,没想到在杂志里给男主加油的不是女主,而是齐景轩啊!
这个很基情啊,他俩在一起好不好啊!
(男主弱受滴感觉呀)2333剧情吐槽,1.男主的身世人设有点弱,比如家里只有爷爷,然而爷爷并没有出现过。
2.下雨女主淋湿了,就在男主家脱了?!!
这个是因为男主家里只有爷爷才这么放得开吗。。。
3.路边的铁道口,这个也太日式了吧...我就不吐槽了不知道是真的那个地方有还是故意刻画场景的 4.铁塔很耀眼,不知道为什么铁塔还带闪光,而且还是立体的铁塔哦···音乐上看得出来是真下了功夫,下雨送伞那段唱的歌简直赞到爆了!
(来不及勇敢 网易云上搜)唱得太好听了!!!
还有最后离别的时候歌也不错,声优感觉也是很赞了。
就是齐景轩有点苏···高中生跟霸道总裁似得太成熟的感觉= =女主的声音是真好听啊。
作画上也是很用心了,不过有些地方还是挺诡异的,比如人的舌头的颜色太鲜艳了,真的很想吐这个槽啊,还有就是虽然用心但是有的地方还是不行,比如齐家做菜的时候,对烹饪还做了一段镜头并不是很吸引人的眼球有些生硬···嘛毕竟不是美食番。
(最近的新番异世界居酒屋跟之前的异世界食堂还有飞翔的魔女对食物的刻画那是一个绝)但是总体来说看完后还是很超乎我的预期了!
有些感动,以及有些台词还是很棒的,可以安利给身边的人感觉可能80后的感触更多吧,毕竟男主1999年就上高中了,我1999才上小学····补充在网上看了漫画版的感觉电影重新梳理了剧情,把恋爱的故事强调了比漫画的路线要清晰了,漫画剧情还不如电影清晰···https://mp.weixin.qq.com/s/O1aiLelCEbNAc0BB7gPs-A 顺便公众号安利一波
片段一:认真的男生真是性感啊齐景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屠小意的呢?
大概是那一天他打完篮球后,回到已经放学、空荡荡的教室时,发现屠小意正在黑板上画画。
数学课上留下的板书被屠小意一点点修改成一幅雨后初晴的风景,抛物线变成了彩虹、圆形变成了阳光、直角变成了树木……夕阳的光从窗外跑进来,围住清瘦干净、眉清目秀的屠小意,把他脸上的绒毛映成金边,齐景轩有一瞬间恍了神。
认真做事情的男生,可真是性感啊。
从小到大没有对女生酝酿过什么异样情愫的齐景轩,那个瞬间发现自己,“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就像是站在三分线外投篮,手感奇佳,“哐铛”一下子,篮球精准入框,长呼一口气,从心底升腾起一股喜悦。
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在大部分男生都把目光聚焦在班花姚哲恬身上的时候,只有他,觉得大家眼中肤白貌美的姚哲恬不过尔尔,不都是一样的人类吗?
那天晚上,齐景轩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情感史。
小学时,有一个玩得很好的小男生,自己老喜欢揉他的头、拦他的肩膀,甚至是捏他的脸,小孩子打闹之间没有嫌隙。
初中时,一起打篮球的小伙伴,每次自己投篮入框的时候,啦啦队的女同学疯狂呐喊,而他只想看到小伙伴的笑容。
那个小伙伴,家里做生意发达后移居到了大城市。
他未曾注意过别人说的女生头发的清香,却对一起运动的男同学身上散发出来的荷尔蒙触觉敏锐,直到这天看到认真画画的屠小意,他才明白,原来,他跟其他男生不一样。
而这种不一样,在那个年代、那个小县城、那个年纪,是一种禁忌,齐景轩那时候甚至不能给自己的这种特质下一个定义,他想,可能屠小意刚好长成了他喜欢的样子而已。
挠挠头,齐景轩在床上翻个身,辗转睡去,梦里,屠小意还在画画,只不过,这次画板变成了齐景轩的手臂。
片段二:找到目标学校运动会,齐景轩循例翘课。
明明运动是他的强项,但他就是不想参加任何班上的集体活动,这是他对父亲专制的一种抗议,在父亲不顾他的意愿、执意抛弃妈妈带走他的那一天起,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会向这个人低头。
比如父亲要他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他偏偏天天逃课无心向学;父亲让他业余时间上补习班,他退了补习班把钱拿去买飞机模型……高中的齐景轩,经济不独立,还没有能力去抗衡父亲对妈妈的不公,叛逆是他唯一能给父亲的生活造成一点小困扰的事情。
父亲不喜欢他做什么,他偏要反其道而行,这样,想到乡下孤苦的妈妈时,他心里会好受一点。
齐景轩高中以来从来没有正经上完一节课,然而翘课的他也并不快乐。
他表面看起来嚣张,内心实则非常虚弱,眼看着其他同学一个个有目标地学习,自己却仍未找到高中毕业后的方向。
直到看到了画画的屠小意,这种有坚定热爱事情的人,相当迷人。
齐景轩虽然喜欢飞机,但从来没想过要做什么与飞机相关的事情,买飞机模型不算……在屠小意身上,齐景轩找到了以前没有的东西——为热爱的事情而努力。
这让他觉得自己也应该为热爱的天空、飞机做点什么,比如说,去机场做地勤?
做空乘?
运动不是屠小意的强项,他早早结束后,路过篮球场,和齐景轩打了个招呼。
齐景轩熟练转身上篮,结束这一天的运动,打算和屠小意一起回家,在路上聊聊人生。
两人推着自行车,走在回家路上,齐景轩问屠小意:“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画画的?
”屠小意认真思考了一下:“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
或者是更早?
小时候,上课很爱走神,唯独美术课听得最认真,很喜欢拿着画笔的感觉。
交美术作业时,有的同学一张画纸都画不满,而我经常要画好几张画纸……再长大一点,发现自己对光、影、颜色、画面非常敏感,黑板、地板、墙壁,觉得哪里都是我的画板……”听到这里,齐景轩想起在梦里,自己的手臂成为了屠小意的画板,看着认真讲画画的屠小意,齐景轩又恍了神。
“你呢?
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篮球?
”屠小意反问齐景轩。
“我最喜欢翘课……哈哈哈,开玩笑。
我也不知道,打篮球是我的兴趣,但我也没想打进NBA,最喜欢……飞机?
”齐景轩翘课的时候,经常去河边、公园躺着,可以呆呆看着天空看一下午,期待有飞机飞过,看着它在空中划下尾迹云,就觉得很美。
“那你以后想做什么呢?
””可能做空乘?
“齐景轩有点不确定。
“空乘?
为什么思路不再开阔一点,你可以去考飞行员啊。
”飞行员!
这个思路果然很大胆,齐景轩从来不敢往这个方向想。
屠小意这句话让齐景轩精神为之一振,飞行员,这是不是代表自己可以上天了?
话题展开后,屠小意和齐景轩去了河边聊未来。
屠小意展示了自己画的满满一本画本,上面有兰溪这个小镇的风景,有同学们上课的即景,有人物肖像……翻着翻着,画本掉下来几张画着一个女生在趴桌、写笔记、画板书的不同姿态的画,屠小意”啊“大喊一声眼疾手快地捡起这几张画藏了起来。
但心明眼亮的齐景轩看出来了,这是画的姚哲湉。
齐景轩心里有一丝说不出的感觉,不过他看破不说破:”这是画的谁?
“屠小意:”没画谁,照着漫画书上乱画的哈哈哈……“那一天,齐景轩隐约摸到了自己的未来,也察觉到了屠小意的心意。
夜里,齐景轩梦到了自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在看屠小意在悄悄画课堂上专心的姚哲湉……还梦到了自己坐在飞机驾驶舱准备启动飞机。
(未完待续……)
但愿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终于得缘在大银幕上欣赏期待已久的《昨日青空》,感谢豆瓣电影举办的超前观影活动,据说我们是全国第一批观看本片的观众,深感荣幸。
放映后大家交流了观影心得,本片的制片人还在现场回答了很多问题。
一个让人难忘的夜晚。
画 风《昨日青空》走的是清新路线,所以画风也是正宗“小清新”风格。
当清新细腻的画面映入眼帘,还以为是穿越到《言叶之庭》或者《你的名字》。
不知道其他观众是不是和我一个感觉,的确是很“新海诚”的画风,花海蝉鸣,蓝天白云,铁塔夕阳……浓浓的日系风简直美的无以复加。
但制片人现场澄清说,《昨日青空》和《你的名字》是同期作品,没有日本团队加盟,所以无所谓究竟谁像谁。
其实原本口袋巧克力的原作漫画就是“清新风”,影像化后更强化了这种清新感,让《昨日青空》不那么“清新”也不现实。
固然这种画风有人喜欢有人不以为然,但得承认,清新画风也是一种审美,在怀旧情绪的渲染上功不可没。
更不能否认,能和新海诚一个级别的清新画风,直接说明国漫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新高度,起码告别了曾经那些粗制滥造的画质,值得欣慰。
这些年国产动漫的努力和进步有目共睹,只是要确立专属于自己的本土风格,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让我们拭目以待。
故 事一部称得上“成功”的优秀动漫作品,除了最直观的画风让人难忘,一个好的故事也必不可少。
毕竟,好的故事却拥有“渣”的画风容易让人审美疲劳,而绝美的画面配上一个空洞无物的故事会显得苍白无力,这大概是很多漫迷心中的共识。
吉卜力的成功就是画风和故事并重的一个范例。
《昨日青空》拥有绝美的清新画风,故事也简单干净。
片中三个主角遭遇了青春期最常见的暗恋,创作者处理他们的这段懵懂感情是很小心的,既不刻意放大也没有卖力煽情,云淡风轻的故事只是侧重讲述了他们高考前的那段岁月,他们一起办板报一起出游一起仰望天宇,在告别青春之前,平静度过了终生难忘的那个夏天。
没有撕逼没有堕胎没有歇斯底里,全程几乎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虽然平淡如水,却还原了最本真的年少。
这个浮躁的年代,不刻意哗众取宠,简简单单才是最可贵的。
制片人现场认真地说,他们要拍一部“最纯”的国漫,眼神放光。
我想,无论结果如何,起码他们是在很努力的做着的。
音 乐《昨日青空》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除了优良画质,就是那些悦耳的片中曲了。
除了引用了《灌篮高手》中的经典名曲《好想大声说爱你》,还创作了数首原创插曲。
这些插曲基本都是怀旧感伤的基调,比如牛奶咖啡的《再见,昨天》,尤长靖的同名主题曲《昨日青空》,周深的《来不及勇敢》等。
这些歌曲在烘托情绪推进剧情上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为男二号景轩配音的王一博还亲自献声了一首插曲。
动漫OST和插入曲对一部动漫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时候,一首精彩的动漫歌曲,就是一部动漫的全部灵魂所在。
为什么一听到《月光传说》《直到世界尽头》,我们就会热血沸腾瞬间穿越,难以想象没有中孝介《夏夕空》的《夏目友人帐》又会是什么样。
制片人在活动现场大方承认,在《昨日青空》电影音乐上,他们的确是下了大功夫。
比如,尤长靖在录同名主题曲时,为了达到预期效果竟然连续录了8个多小时,刚录完后他就累瘫倒了。
所幸他们的辛苦最后没有白费,虽不能说这些动听的片中曲感染了所有人,但起码感动到了我。
兰 溪虽然《昨日青空》中三位少年的爱恋贯穿始终,但在我看来,那个绝美的兰溪小城才更让人难忘。
四面环山的素净小城,植被遍布街巷,江河奔涌流过,单车少年在青石路上飞驰,金色夕阳在蓝天白云间投影,高大的铁塔和古塔在山峦间遥相辉映……无论是口袋巧克力的漫画,还是《昨日青空》电影,兰溪的美景都被刻画的光彩夺目摄人心魄。
查了下,兰溪自古就是“三江之汇”,“婺、衢两江在兰阴山麓汇成兰江,北行至梅城汇新安江而称富春江,继续北行,至富阳以下,称钱塘江。
”山水之地多灵秀,想来兰溪该像影像中那般澄澈吧。
《昨日青空》的原著漫画作者口袋巧克力就是地道的兰溪人。
他不光用一本漫画让我们重回青葱的高中岁月,更把自己的家乡美景介绍给了所有读者。
相信,随着《昨日青空》的热映,一定会掀起一股“兰溪热”吧。
当初看了漫画后,就很想去兰溪一趟。
可惜这麽多年过去,依然没有成行。
希望这次再度被电影打动之后,能够实现这个夙愿。
平心而论,《昨日青空》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精良之作。
对于本不是动漫大国的我们来说,它的出现,无异于微茫黑夜中乍现的飞舞萤光。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国漫不只是“昨日青空”,但愿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个人公号:波罗的海)
一直都觉得以漫画的形式来表达青春这一场盛宴可以弥补一小部分内心的情感。
我们的青春里好像也存在被喜欢的人‘宠溺’着;对喜欢的人‘讨好’着。
青春里总会因为误会便躲着特哭大哭,倔强的不去解释,直到最后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越行越远,直到最后我们再也找不到彼此。
许多年中,我们让自己努力过的丰盛,填补内心的那道若隐若现的伤口,其实不知,当再次相遇其实伤口在撕裂,我还是为你乱了方寸,乱了内心我不觉得这部漫画可能没有那么随着你的感情书写出来,但是你在这里可能会看到自己青春的影子,就是那种某个时刻,那种崩溃大哭,那种倔犟不回头……我那慌慌张张的青春真的好像快结束了……
剧情就不透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如果再分析一遍剧作,恐怕那些喜欢先找影评再看电影的观众就不愿买票了。
有太多人批评这部影片的剧情过于老套,批评它的日漫风格,批评它的音乐太满,甚至有日漫粉指出这部影片抄袭《盛夏光年》,但我并不认同这些说法。
传统的真人电影,在没有特效的情况下,从拍摄到上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在港片辉煌的年代,很多经典的影片都只用了短短数天拍摄完成,即便现在,拍一部真人电影也不过个把月时间。
而动画的电影的制作,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
影片《昨日青空》改编自漫画家口袋巧克力的同名漫画,制作团队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历时三年共计10000个小时制作而成。
就动画电影来讲,不求编剧手法能够推陈出新,但绝对要稳妥起见。
毕竟,这是一部商业动画片。
对于动画电影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的我国来讲,指望一个小团队能作出宫崎骏这种大神般影史留名的经典作品,目前还不现实。
但作为观众,有这样的要求,无可厚非,谁愿意总看那些陈词滥调的东西呢?
日漫的风格在全世界影响深远,这一点不能成为观众批评影片的理由。
为什么?
难道好莱坞的类型片看多了,我国就不能拍类型片了?
国家去学习国外的各种先进的科技难道也要指责国家抄袭?
文化产品也是一样,日漫的风格好,我们当然要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古板的老祖宗都懂得学习先进的道理,我们决不能因守旧而落后。
我国还未形成电影工业,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的票仓,好莱坞的三维动画倒是人人都想学,但整体基础太薄弱,想要达到那样的程度,奋起直追也得二十年。
当然,这不是悲观情绪,这应是向上的动力。
《昨日青空》所谓的日漫风格,不应成为批评它的理由。
至于抄袭一说,我对此持保留意见,我想说的是,但凡认真一点的观众,假如看过很多类型片那么应该知道类型片的编剧手法是有其固定套路的。
影片《昨日青空》虽然是动画电影,但它的类型却是典型的青春片。
影片的音乐太满是一大败笔,本片的音乐确实从前到后少有停歇的时候。
作为电影来讲,对于配乐的处理显然不够明智,即使再好听音乐的音乐也需要有安静的间歇期。
音乐配的太满,影片中人物的情绪就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每个高潮之后都应该有一波情绪的宣泄,这才会让观众欲罢不能。
搞漫画出身的导演,应该不是不明白国画中高级的留白,用作处理音乐也一样,宫崎骏作品的高级点就在于此,显然导演并未习得精髓。
这部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在所有的场景设计上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几乎还原了江南小城兰溪的真实场景,细节部分如慵懒的猫、路灯下的飞蛾、玻璃窗上的雨水、铁道口的红绿灯、小站的站牌等。
就连故事发生的校园都让我有一种恍惚间回到90年代的错觉。
单这一方面,让我觉得这部电影已值回了票价。
最后,借用影片中那句煽情的话送给你:愿曾经满怀青春的你,终将光芒万丈。
其实我个人认为送伞的情节是一个合理的情节,对于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人,面对失望的恋情,总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开始很生气,愤慨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然后变的无奈落寂,不在发光,但是内心总是存在那一丝丝希望,总想听到她亲口的答案,这就造成了情节中这下定决心,然后犹豫,失去了又奋力追逐。
我觉得屠小益是幸运的,因为最后她们相遇了,有些人就算奋力追逐也寻不到,最后不了了之,这便是遗憾吧,就像总在自己身边的人不觉得很在意或者总是有解释的机会,一旦寻不到了,便是一道遗憾吧。
因为想要去电影院里听听长靖的声音,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上一次去影院看院线青春片还是《你的名字》吧,好久了呢。
青春片的目标观影群体都很温柔很宽容阿,哪怕是某个点触动了回忆,哪个片段有过同款经历,哪句话勾起了遗忘的情愫,都会在影片评价上有很大加成。
好像对它们的评价脱离了制作本身,单是由一项“共情力”来一锤定音。
针对国产青春的区间去讨论这部电影,没有过任何相似回忆片段可以被再唤起的我,对这部影片的观影体验还是很好的。
画面清爽干净,有几个切换场景的风景画面能称得上精美了,剧情推进顺滑合理,小高潮的设置逐步把观众带入到几个高中生的生活和情绪之中,也在事件的发生和演变中逐个剖析了主角的背景和性格。
人物性格鲜明不跳脱,但是略微有些脸谱化,比如同类型电影、文学作品中一贯喜欢设置的人物在里面也毫无变化的出现:被父母强势管束的优等生,叛逆仗义内心细腻的高个帅哥,主角的死党--性格脾气一级好的喜剧性质人物,严厉刻板爱奉承爱训话班主任。
全剧最佳是预告片中出现过的场景---影片最后屠小意乘火车离站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车窗看到他的男孩一晃而过的笑脸,一瞬间明白了所有的关怀背后的心意。
背景音乐响起,切换男主往车厢行驶相反的方向奔跑,好友在站台追着火车奔跑的场景,那些没有用台词和画面演绎出来的情绪都完整得被观众所感知,所共情,这样的电影语言是能够让人的全部感官被调动的语言。
青春真好啊。
再来说说这首主题曲,钱雷和唐恬两位老师的《昨日晴空》真的创作出了故事的精髓,像是电影里没有讲完的故事一个可能性续集。
听着这首歌,我已经看到了许多的画面:很多年后恍然自己从当年到现在从始至终喜欢着齐景轩的屠小意,在深夜的阳台上、通勤的人潮中、创作的间隙、每次乘坐飞机时,都会忍不住与懊悔、思念、期盼的复杂情绪纠结在一起,被自己画出来的线条缠绕束缚。
被爱的人怎么会轻松,怎么会没有痛苦呢。
人类情感从来都是流通的,被回绝也好,被接受也好,只要发生了接触,信息传递是不可避免的,情感像是分子一样在不断运动着,砸在你想要表达的那个对方身上,也辐射到周围其他人的身上。
它永远是被感知被判断的,它不可能是中性的是不可视的。
每一个失神的瞬间,都是在想你啊。
关于我以为自己不会有任何回忆被唤起这件事,我是错的。
这部电影点映的时候就去看了,有喜欢的动画公司参与项目制作,滤镜厚度+400米,高中时期的惊鸿一瞥,+600米。
故事很散,主线略模糊,是男主屠小意由一只迷茫的傻瓜,认识大帅哥齐景轩,邂逅女孩姚哲恬,拉上发小花生,缓慢成长,找到人生新方向的故事。
这段青春旅程,平淡乏味,即使创作者努力安排套路场景煽情,整个故事也没有多么激动人心,反而因为部分场景插入突兀显得不通顺和尴尬。
奈何我喜欢的动画公司有参与,滤镜之下,磨平缺陷。
高中时期在杂志连载上看到的惊鸿一瞥是屠小意给齐景轩施的魔法。
高冷长腿大帅哥仗着家世,目中无人,班主任老陈提着一袋名牌烟跟在后头想托齐景轩之手给齐局长献殷勤。
楼梯过道上,巨大的板报黑板前,普通差生屠小意和乖乖女姚哲恬拿着粉笔涂涂写写。
大少爷臭着脸,甩不掉后面唯唯诺诺狗皮膏药似的老师,随手捏起一支粉笔,满脸戏谑地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
不良少年齐景轩不屑地看着在场的三人,逆来顺受的姚哲恬沉默不语,有求于人的班主任还嗫嚅着递礼物,只有屠小意一声不吭地把乌龟画成了向日葵。
那时齐景轩眼里亮起的光,我到现在还记得。
电影里,是齐景轩鼓励屠小意走出当时的升学桎梏,去追寻新的人生。
是齐景轩拯救了屠小意,但是那时漫画上齐景轩眼里亮起的光,又何尝不是屠小意拯救了齐景轩。
电影一开头是飞机,小男孩跟爸爸说,他长大后要开飞机。
画面变换流转,青年屠小意提着行李回到了家乡,接到了发小的电话,听到了少时倾慕对象的消息,然后,时针回转,停在了高三那些日子。
一个交情不错的发小,一场失败的暗恋,一次结识不良少年的意外,一列开向远方的火车。
齐景轩,目标明确,执行不怠的伪叛逆少年。
姚哲恬,一切听从安排的乖乖女。
屠小意,迷茫犹豫,踟蹰不前的挣扎者。
花生,平平无奇的普通人。
把主角们一个个列出来,并标以类别,脱胎于三次元的二次元人物投射于三次元时,青春期里,大多数人是花生,一部分人是姚哲恬,少数人是屠小意,极少数人是齐景轩。
我喜欢的编剧龙妹曾经在微博po过一段话,大意是生活总是混沌的,很多人并不拥有抽离出来俯视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环境塑造的壳里,很多人在这样的壳里能自洽地存在。
有的人发现自己不能,于是奋力破壳而出,比如齐景轩。
有的人察觉到壳的存在,却没有勇气和力量去击碎那层壳,比如姚哲恬。
他们中有的人幸运地得到他人的帮助,最终破壳,比如屠小意。
有的人则一直待在壳里,在相当长时间里甚至永远不会察觉到壳的存在,比如花生。
高中时,我因一副乐观向上爱笑逗趣热血(?
)好学温柔待人的模样,得了几个好朋友。
我印象中有三个朋友喜欢找我哭诉烦恼,A难受因为她觉得这世上没有人理解她,B总认为舍友都在背后说她坏话,C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她什么都喜欢不起来。
那时我年轻又天真,不能清楚感知她们的烦恼,只会一味地劝她们乐观看待,现在想来真是极其自私。
后来她们上了大学,A谈恋爱了,毕业后不久结婚了,她找到了理解她的人。
B和新室友相处良好,还有一堆能开友谊の轮船的沙雕网友。
C认真学习专业,毕业找了对口工作,一步一步按照规划稳健发展。
只有我还停在高中时候,停在原地,停在壳缝间,既回不去,也出不来,毫无长进的普通人。
*女孩的喜欢里也许藏着她自己也未察觉的叛逆 片子刚出来的时候,有人奇怪姚哲恬表白齐景轩很突然,看不懂为什么姚哲恬会喜欢齐景轩。
有人说是因为齐景轩帅,有人说是因为姚哲恬认为齐景轩喜欢她,所以表白。
首先,齐景轩是个上课敢于跟老师叫板的少年,他的家庭比较复杂,生母是农村妇女,生父是市里教育局局长,继母不明。
可以推理出来,生父嫌弃生母,但片中齐景轩轻车熟路地带屠小意等友人去生母家玩,劈柴烧菜做饭十分熟练。
显然,被判给生父养育的齐景轩心里爱着的是生母。
齐景轩“叛逆”厌父厌学是有原因的,他的反抗方式或许不成熟,但是他有反抗的勇气。
其次,姚哲恬一切听从家人安排,她热爱舞蹈,也喜欢出板报,但是她的父母反应则是不能耽误学习,阻止姚哲恬继续舞蹈练习。
姚家父母对姚哲恬管得很严,屠小意等人约姚哲恬出去玩,姚哲恬还要各种撒谎瞒过父母。
姚哲恬知道父母爱她,父母为她规划好一切,父母希望她能过得好。
但控制严密的爱是一张织得过密的网,罩在里面的姚哲恬呼吸不过来。
可是姚哲恬没有勇气去挣脱这张网,于是她羡慕有勇气的人——齐景轩。
渴望成为他,关注他,以喜欢为路接近他,妄图从他身上偷取一丝反抗的勇气。
接着,谈谈叛逆。
什么是叛逆?
为什么叛逆期总和青春期离不开。
以我个人看到的近年青春片,《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闪光少女》等,属于那种主线明朗上扬,看起来轰轰烈烈的故事。
而《狗十三》等则平实克制、静水深流。
《昨日青空》的故事底子更偏向于《狗十三》这种,里面有一个挣扎着从泥潭飞向天空的少年,有一个关在密网里丧失飞行能力的金丝雀少女,有一个迷茫忧愁不知去路何方的少年,还有一个正常的、普通的、主要功用是对照的平凡少年。
《昨日青空》的故事底子是狗十三模式,里面却突兀地插入了那些年模式的场景,比如篮球场上猛然爆起的灌篮高手bgm、令人摸不着头脑的铁塔美景壁纸等,🙆两种模式糅合效果不理想,叫人眼睛痛。
狗十三讲的故事主题很显然是——叛逆期是最大的谎言,是大人们掩盖小孩长大识破大人的谎话并拒绝配合后,自己表现出来的无能,而编造的名词。
青春期是小孩长大成人的过渡期。
当大人们能压制小孩配合自己的谎言,那么这个小孩可以认为没有叛逆期。
当大人们不能,那么就把小孩拒绝合作的时期称为叛逆期。
叛逆期的评定标准取决于大人们的压制能力和小孩的反抗能力,而非小孩是否识破谎言。
齐景轩的反抗能力>齐爸的压制能力,所以通常认为齐景轩叛逆。
姚哲恬的反抗能力<<<姚家父母的压制能力,故常认为姚哲恬不叛逆。
但是姚哲恬真的不叛逆吗?
最后,我想试着从自己观察到的三次元来讨论。
我家的弟弟妹妹都叛逆,妹妹大弟弟三岁,妹妹叛逆,也只是没有好好读书这种程度,而弟弟则达到了休学在家的程度。
从社会整体印象来看,女孩推崇温柔纤细,男孩推崇刚莽壮实。
在此熏陶下养成的女孩男孩在体力体质上有差距,且因为男权社会本质,男孩的叛逆更凶猛,女孩的叛逆则温和许多。
或者,女孩的叛逆会隐蔽起来。
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们通过喜欢叛逆的男孩来表达自己的叛逆。
其实是第二个影评了…可能也不算影评吧。
电影本身剧情人物画面的讨论上一个都说的差不多了。
“能有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真好啊”——即便已经二刷了,还是在电影结尾时不可抑制的鼻酸然后落泪。
正是因为面临过相同的选择,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让我对电影里每个人物都充满了同理心。
能有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真好,如果那时候的我也能够早点找到自己的“喜欢”会不会像他们一样勇敢的走上人生的另一条轨迹。
生活没有那么多如果,和电影中让我们感动的真挚友谊比,没有默默的那句“try your best”的力量推着向前走,更多时候面对那些迷茫的时刻都是一个人,但这并不妨碍我拥有美好的关于青春的回忆和纪念。
看完电影后,我脑海挥之不去的还是关于喜欢的定义,也有了自己心里更为清晰的和梦想有关的声音。
简单,直白,淳朴,真诚,是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好的电影不必情节跌宕起伏轰轰烈烈才深刻,也不必带来驻足停留的头脑风暴才算好故事,打动人心就已经是它最好的王牌。
昨日青空做到了,笑了哭了,走出电影院我心里满满的,这个好评所有人都值得的。
——至于年少时喜欢的男孩子和懵懂的暗恋……我可能反而少了那么点感触了。
因为没有什么遗憾,嘿嘿嘿。
另外,其实我觉得整部电影剧情上的高潮恰恰是齐的那句话,但是偏偏预告片提前放了出来,让结尾那种“哇哦”的情绪变弱了……虽然很多人可能不会太在意预告中一句话的剧透吧,但是个人认为这种悬念的伏笔在细节上是可以处理的更好的。
最后……王一博的确是这部电影的一大惊喜,摘掉所有滤镜,我还是要这么说。
喜欢这种小清新风格的动漫,感觉看着画面好舒服。
梅雨季节就是很有青春的感觉吧,结尾居然有一些轻微的感动,虽然还是非常传统而且挺糙的反转和抒情。不过话说回来,这片还是太偷懒了,原来中学生漫画这么多年还是这些内容,国产青春片拍来拍去还是那几部日漫、那几首歌、那几本杂志、那几个符号,还是高考、早恋、打架…… 把内地城镇图景新海诚化,天空日常魔幻时刻万里无霾,还是感谢新海诚和《灌篮高手》,华语动画人又可以多好多壁纸狂魔了🙂。总的来说,这片并不烂,制作水平不差,只是套路太常见、缺少原创性,还特别爱堆砌MV。
求求男一快醒一醒,有这样一个家里有钱声音性感的男二默默爱着你却不计回报,你还在等什么?如果再不珍惜,就一辈子也不会再遇到第二个了!再也不会有了!
四个人的友谊。成全,义气,暗恋,喜欢,告白,失恋,错意。再见,珍惜。成长。今晚,被约我看电影的人告白了。大概,不论结果,至少说出来就不后悔吧。但就像电影一样,遗憾似乎是存在的。拒绝比暧昧要好一点。2018.10.28
啊哈哈哈哈哈 加班的礼拜六中午的时间不好好睡觉 还跑去看了这个 真的是很鬼扯了 非常符合我们中午聊天的话题“篮球还有如果” 然后片尾一堆如果的时候 脑补了胖莹的老爹那句话“人生没有如果。”啊哈哈哈哈哈哈 PS 男主爱女主 女主爱男二 男二爱男主 最后男主发现男二爱男主 看到开头就立刻秒get的关系图真的是…… 女主的功能是 过审
故事不咋地,王一博真帅
画风是简配版的新海诚,环境背景已得精髓,人物刻画明显生硬;内容是清新版的那些年,韩寒式的框架+郭敬明式的台词,一边煽情一边矫情,配音略尴尬;《灌篮高手》在国内的青春剧中已成神话标配了。。。“都是我还来不及学会勇敢,让你一个人孤单。我害怕青春就此离散,让遗憾成遗憾,你我从此无关。”-- 真·你们都懂的情怀。国产动画还是有希望的+1星。(全剧看完都不记得女主的名字,突然觉得好尴尬。)
屠小意妳醒一醒齊景軒愛你!!幡然醒悟的被愛是何等地幸運。高中時候看的口袋巧克力呀,一半的故事如今也算補完結局(沒想到屠小意妳一直是被愛的女主人公)片尾「不敢說出口的愛」有點題。更喜歡原作的青藍色調。絕大多數人的青春也沒那麼脫俗,小孩子不就是一點小小的感情就溢滿全世界,幼稚但是真摯難忘呀。拖檔到現在居然趕在出國前看到了,滿足。
还是那种国产式的(烂)青春片,只不过换成了动画的表现形式。
剧情有些地方俗套了,但还是蛮小清新的。
低配动画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感觉非常明显。个别作画崩得还是很厉害,路人动作僵硬。国漫依旧前路漫漫啊。和那些年一样的故事框架,可这毕竟是动漫,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青春已过的观影人。
标准的青春电影,故事很平常,但是看完了还是很感动
一起玩,结果命运不同。
以为是爱情,结果是基情。
有些镜头还是缺乏设计。纸飞机从书上一涌而出(借鉴《起风了》?),女主在幻想中起舞那段是个亮点。空镜头和人物都差了些,当然是和日本新海诚的工业水平比。
再精美的画面,也掩盖不了苍白的故事。我们的记忆只是记忆着我们以为的记忆,我们以为的总是光鲜亮丽的,却是缺少真实温度的。
总感觉是不是缺了一场吻戏啊……这片子要是档期选在毕业季,估计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惨吧……
另起炉灶不能说神形皆失吧,也有些背道而驰了,电影把那种少年爱情的纠结和惆怅放大了,把原作中的也是这个年纪本该有的空虚、迷茫和跃跃欲试的兴奋淡化了。幼稚的故事,僵硬的台词,不符合年代背景的着装和话语,原绘本的七成水平都没还原出来。倒是光影的精致程度令我惊讶,背景都做得很漂亮,无论是环境音还是背景乐,都十分用心。莫名喜欢陈老师的角色,有血有肉,似曾相识。
我看完一声惊呼,好给呀!女主形同虚设!🐂🍺!(同名主题曲真好听)
#影院#傻逼电影亵渎老子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