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完小说才更懂这部电影的乐趣。
电影与其说从寧子的视角描写,不如说反而让人有些反感这样放弃自我毫无动力颓废的主角。
但不知为何,看小说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会非常产生共鸣,因为光是呼吸活着就觉得很累了。
光是呼吸就累了,真是人渣一样的说法了。
电影有趣的是加了很多津奈木视角的描写,比如开头一路狂奔的寧子的裙摆以及最后一段寧子在前面跑,津奈木跟着后面追的地方,会觉得像这种没有语言交流却能够产生共鸣的情感非常有意思。
但是这种所谓的“有意思”真的太见仁见智了,无法产生共鸣的人恐怕会觉得这是一部无病呻吟的烂片吧。
看电影那天电影院很空,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个人的大叔,以及我这种没事干的人。
一边看一边心口发痛,那段时间刚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而抑郁的寧子正是另一个自己的化身,看着她的生活仿佛看到了自己。
最后寧子对津奈木说的那段话是我最喜欢的:我这一生就算谁都无法理解我都无所谓,只要能和你在1/5000的一秒分享的这片景色能记住就够了。
因此片尾曲叫1/5000。
人生这么长,会遇见的人数不胜数,但能互相理解的人能有一个都是好的。
因此即使是抑郁放弃就职闲散在家的寧子能和津奈木这样生活下来这点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这是一部爱情电影(笑),毕竟人本是一个人出生也将一个人死去啊,能在活得这短短几十年里和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理解别人,被人理解都是非常难得一件事啊。
不过电影中前女友选了仲里依紗来演可能是不希望这个角色被人讨厌吧,确实电影中的前女友比起穷追不舍的老女人形象更像一个事业有成的现充型选手。
虽然电影看的非常忧郁,但到最后寧子说了一句活着真好就觉得这部电影看的值了,这是小说所没有的地方,竟让我心头有些温暖。
电影看完了,还是要面对光是活着就很累的人生啊。
日本電影總是有獨特的細膩感,好像是把你我的生活剝開一樣,赤裸裸呈現在觀眾面前,愛也好,恨也罷,我們很難脫離這樣的模式。
看著妳一絲不掛在面前跳舞,像是脫離繭的蝴蝶飛舞著,我知道這刻的美麗只是暫時的,我們就是靠這一點點的瞬間而活著吧?
真羨慕你啊!
想要離開我就可以離開,可是我一輩子沒辦法離開我自己。
永遠都被困在這個軀殼,我也好想自由飛翔,可是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好難過,我好憤怒,也好想別人能理解我,可是理解很累吧!
真的有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嗎?
愛,會消失的,對吧?
近年的日本電影,已經不走純愛路線,反而更貼近現實的愛戀,成人的戀愛是苦澀而難以咀嚼,從【劇場】講述渣男的相遇,到【花束般的戀愛】兩人面對職場後的分離,甚至【剛好想起你】回想從認識到結束的過程,生活,有時候真的困難,需要克服的東西太多,需要花很大的力氣還有耐心,也許這樣寫實的電影,更能讓人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吧?
希望有天能大聲喊出我生活著,而不是只是存活而已。
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群体,就很有意义。
值得推荐。
“为什么只是活着,就已经让我心力交瘁了?
”“真羡慕你,如果不想和我在一起,可以离开。
但我一辈子都要和自己在一起。
”“讨厌你的情绪稳定,知道那不是你的真实感受,想让你和我有一样的情绪,想让你讨厌我,就像我讨厌我自己……”(大概意思吧)
当两人相拥,互相理解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个瞬间,也让人好像可以活下去了。
只有爱能够让我生存。
助人者自助啊。
有个疑问:病人是不是只能和病人产生共鸣,其他人是真的没有办法理解吗?
还是只是不愿走近他们?
宁子发疯的样子,确实挺美的。
日本电影在细腻情绪的表达上真的很厉害,最开始觉得女主无理,但很快能感受到那种怠懈和无望的情绪;鼓起的力量很快被一系列琐事击溃的心情;以及可以被接受但无法被理解的心情。
当她从餐厅逃走,奔跑过夜晚的街道赤裸地站在天台上,我一度认为她会跳下去,但宁子很坚强而且率真,我非常喜欢这一段。
“我一看到你这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就来气,我把自己的情绪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你,你却和没事一样。
你说给我听的那些话,根本不是你的真实想法。
”“你到底为什么要跟我道歉啊?
能让我情绪保持稳定的最好办法,不是上来就附和我,然后把问题交给时间去解决,而是像我那样,认真思考,如实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换句话说,你要跟我花同样的力气,去接受这些事情的摧残。
”津奈木把自己隐藏包裹,永远不生气,总是附和着回应,看她有不悦的迹象立刻道歉,但这时即使在说着莫名其妙的卫洗丽的时候,津奈木也前所未有地认真直视着她。
宁子说:“我问你,为什么我光是活着,就觉得很累了。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开,可是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自己分开,好羡慕你啊,津奈木,你可以离开我,多好啊。
”“最后,我想问问你,你到底喜欢我哪一点啊,为什么这三年来愿意和我在一起。
”津奈木没有再随便给出答案,他说“让我想想啊”追忆起三年前她跑过街道肆意翻飞的蓝裙子。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这样,直率、诚挚而且勇敢。
他最后在房间的黑暗里拥抱了她,说:“我其实很想更用心地了解你。
”
一些有点隐蔽的小细节:1. 闹钟:宁子的床边有很多不同款式的闹钟,这是她努力与抑郁带来的嗜睡症状缠斗的证明。
虽然斗争并没有成效。
她在电话里面对姐姐的无情指责回应的那一句“我有在努力了”,何其辛酸。
正常按点起床,于常人而言轻而易举,但对于宁子则不然。
正如活着这件事。
“我觉得活着本身,已经让人心力交瘁了”。
2.妈妈:宁子的妈妈也有抑郁症,且在宁子很小的时候就自杀了。
这一点没有明说,只有暗示。
从姐姐与宁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姐姐似乎承担起了妈妈般的角色,且姐姐只说“爸爸很担心你”,完全没有提及妈妈。
更重要的是,影片开头便讲到,在宁子模糊的印象里,小时候每次停电,都会有一个女人在家里跳舞,在姐姐告诉她那个人就是妈妈之前,宁子并不知道,可见妈妈应当是在宁子很小的时候便从她的世界里退场了。
宁子得知黑暗中跳舞的人是妈妈之后说“那这样一切就能说得通了”,这句话非常重要。
什么说得通了?
我想,宁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抑郁症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是妈妈给予她生命时植入的密码。
在影片结尾,她终于让隐秘的冲动释放(这种冲动应当是在每一次停电时都有的)像妈妈一样在黑暗中翩翩起舞,放弃抵抗,拥抱疾病,拥抱妈妈,拥抱宿命,拥抱死亡。
关于跳闸、黑暗、裸体与舞蹈:这是四个别有深意的符号。
跳闸,是宁子精神状态崩溃的外化,是情绪的“跳闸”。
黑暗,象征抑郁。
宁子非常害怕跳闸和黑暗,实际上害怕的是崩溃和抑郁。
然而跳闸却一次次地猝不及防地出现,特别是在她试图努力变好的时候出现(比如挑战做饭)。
宁子一直在光明和黑暗的交界处挣扎,咖啡吧的打工机会原本是光明世界伸出来的橄榄枝,宁子拼尽全力试图抓住,但仍然以失败告终。
于是在从咖啡吧回家的路上,她开始狂奔,并一件一件地剥下衣服,极度狂野、极度痛苦,但也极度畅快。
衣服,象征融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掩饰和伪装,是社会规范的枷锁。
宁子在试图融入社会失败后,奔跑到在天台上展示出自己完整的、本真的胴体。
那是疯狂的、不被人所接纳的。
可是,那就是她。
回到家中,再次跳闸,宁子遂在黑暗中一丝不挂地翩翩起舞。
此处的音乐和红色光影配上演员的表演,极具艺术冲击力。
裸体舞蹈,意味着她最终放弃抵抗,卸下伪装,全然拥抱黑暗和抑郁,全然拥抱自己。
抑郁就是她,她就是抑郁。
宁子在裸奔和裸舞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而给宁子起舞的力量的正是津奈木的爱。
咖啡吧里的同事对宁子友善、包容,但本质上仍然把她当作一个奇怪的他者。
那不是爱,因而最终无可避免地对宁子造成伤害。
而津奈木从宁子的狂野奔跑中感受到的是震撼人心的美,他发自内心地真诚渴望更加了解宁子的世界。
她爱宁子原原本本的、没有一丝遮蔽的模样。
这才是爱。
只有爱让人生存。
希望每一个宁子都能遇到津奈木。
因为是虚构的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爱能让我生存这种话。
女主有狂躁症,被人看透的感觉很糟糕,她努力振作却还是被人看透,无法重回社会。
是治愈吗?
反正没有治愈到我,只会觉得莫名其妙。
“疯子”的定义是在和常人有不同之处,但抛开这个定义,她做出的行为是疯了吗?
男主能理解她,于是就有了结局“即使只有一秒的互通,自己也感觉是活着了。
”我们活着什么是有意义呢?
我想,女主片头片尾的两次奔跑都很美。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天空乌云密布,一片黑暗,雨整装待发,随时都有可能出发,如抑郁情绪一发不可收拾,我身在某个港口,好像正在思考自己为何出现在那个地方。
突然,天空的乌云以某种快速的方式流动,一会便云开天日,身边的一切逐渐清晰了起来,同时天空出现一个导弹,我停止不动,准确来说我无法行动,当光源接近我的时候,我先是感觉到害怕,我曾以为自己看破了死亡,死亡便是睡着了就永远醒不过来了,可那时候我还是感觉到了害怕、不甘心,我不能就这样死去,我还想继续活着。
接着脑中以某种快速的方式闪现出某些片段,我想念的人也出现了,我说着什么,像是遗言,像是生前的遗憾。
紧接着我放下了一切,心情如此平静,我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此时,我在车上一直想着这个梦有什么隐喻,隐隐约约觉得跟昨晚看的这部电影有关,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一部丧气满满的电影,看得有点难过,有点感同身受。
当“光是活着就已经很累了”这句台词出现的时候,心好像被一颗钉子轻轻触碰了一下,难过伴随着疼痛浮现着某些画面,且很快消失,仍然躲藏在身体的某个深渊里,而那些故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手,可是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自己分开”,宁子是多么的讨厌自己,有些人在堕落后想着迟早有一天能够振作,于是一天天堕落,到了不可收拾那天,才发觉自己已经深陷沼泽,难以自拔,只有等人来拉自己一把,才能暂时存活下来。
明明想要坚强,却因为睡过头面试没去成,明明想要振作,去趟超市都能搞得很狼狈,一顿饭都做不好,一无是处,歇斯底里,莫名其妙的生气,却不知道为何生气。
一边嫌弃津奈木,一边羡慕着他,说着难听的话,却仍然依赖着他,当她问津奈木为何喜欢她时,他的一句“希望以后还能见到这么美的事物”胜过了多少浪漫的爱意。
她的一句“你被我带坏了”抵过了多少山盟海誓的情意。
“我其实很想更用心的了解你”赢得了相互取暖的结局。
极夜过去了,天亮了,有你在我身旁,足够了。
津奈木是一个无趣的人,不会说浪漫的情话,不懂女孩的心思,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始终保持着距离感,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想让人接近,凡事藏在心里,即使在崩溃的边缘,也不想影响到任何人,一觉就搞定了,他真的很坚强,难怪宁子羡慕他。
在公司,不得不写些与事实不符且毁他人的报道,多少人已经遗忘了自己,干着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工作,有的违背了良心,有的因为无知,他把电脑扔下窗外,选择了善良。
他也需要被关注,想要安慰,却不知如何表达,想要倾诉却开不了口,想要拥抱却胆怯不前。
宁子说着烦恼,他回答随意,其实默默的记在心里,每次把好吃的让给她,每次骂不还口,一边跟着她奔跑,一边在后面收拾着她的衣服,怕她冻着了,把自己的衣服给她,包容着她的任性,承包着她的癫狂。
他对她的爱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跌宕起伏,一句“我其实很想更用心的了解你”就足够了,真是一个“无趣”的人呀!
是安堂暂时拯救了宁子,是她把宁子带出舒适圈,是她帮宁子找到了工作。
她难道就真的只是想让她离开津奈木而督促着宁子去工作么?
甚至在宁子没去店里的时候她假装快递员把她押回店里,难道不是因为孤独么?
难道不是因为想要和人说说话么?
难道不是希望有人陪她聊聊天么?
外表光鲜亮丽,内心早已崩溃无助。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有时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可更多时候希望有人可以说说话,随便聊点什么,便能有活下去的动力。
有些人,就连死都要考虑是否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影响,有时觉得真是可悲,但正是身边的人牵制着我们的“活”,即使是我们又爱又恨、割舍不断的父母,或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爱人,又或是相互、相互帮助的朋友,以及每一个说出温暖话语的人,不经意间拯救你的人,以及每一个跟你打招呼的人,就是这些人,让我们活到了现在。
在一生中,谁都摆脱不了自己,“自己”是一生的宿敌,一生都要跟自己作对,偶尔喜欢,多时候讨厌。
那应该喜欢上自己,找到跟自己最好的相处模式,道理我都懂啊,可我怎么做得到呢?
难道做不到就要放弃了么?
不,哪怕是长远的极夜也有天亮的一天,哪怕是一瞬的喜欢,也好过永远厌恶。
丧就这样丧着吧,也没什么不好,时而振作,时而萎靡,理所当然的丧,不用感到愧疚,人生,总有部分时间是用来浪费的。
生而为人,不需向任何人抱歉,不需向这个社会抱歉,更不需向自己抱歉。
太阳落山了,夜晚降临了,继续丧着吧,拯救也只是一时的,生而为人,我不抱歉。
今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这个电影。
大概一年前看过这个电影,记得当时看过之后,并没有十分感同身受,可能当时心理状态比较好。
但是我隐约回忆起来,自己十年前的状态,和电影里面的女主有很多相似,尤其是,我去南方之前的状态,也是有些疯疯癫癫的。
我记得最深的印象就是,情绪的状态起伏很大,有时候觉得世间无比美好,把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当做喜欢的人一样掏心掏肺,和人家说一些最亲密的关系才能说的话,经常会吓到别人,就像电影里面女主说的:“我果然是变得很脆弱,只要有人对我稍微好点就感动”,如果被别人冷落,又开始讨厌自己,特别特别自卑。
还很容易愤怒:“我脑子不正常,生气起来就和发神经似的,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生气”。
那时候我也和别人吵过架,被拉黑了还用小号继续骂回去,表面上好像很厉害,其实内心非常痛苦。
有些事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放下。
和家人的关系也不好,和家里人也吵架什么的,我去南方的时候,家人早就不管我了,随我任意妄为,那次去了晚上住酒店,打不到车,然后很晚了才到,卡里的钱好像没法动,还是需要什么身份证号(我的卡用的父母的名字),然后给家里人打电话,打了一圈都不通,好像都不希望我回去,死在外面是最好的结局。
我那时候也天天想死,但就是做不到,就和宁子的状态差不多,最后顶多就是扇自己巴掌,不吃饭,不起床什么的,就是不想好好活着。
有次还去某包买弄药,和卖家咨询奇怪的问题,卖家劝我还是别买了吧,挺难受的,后来我哭的稀里哗啦,不了了之。
那次我忽然好像释然了,觉得自己离死很远,有时候当你到了死亡边缘的时候,反而觉得好像一切都不重要了,活着也好像没有那么可怕了。
我日记里面写过很多故事,都是和一些陌生人一厢情愿的故事,那时候,我喜欢过不少人,后来发现带来的只是痛苦,经常有心如刀割的感觉,好像自己永远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别人交往或者交流,总是觉得自己像怪物一样特别。
电影里面的宁子,她会害怕马桶上的卫洗丽,但是别人以为她在开玩笑。
当知道她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大家也觉得她很怪。
其实我也是怕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我怕电池会爆炸,直到现在除了手机平板,其他带电池的东西,我尽量都放在卧室外面。
我怕我妈忘了关火(她经常忘),有时候我想起来半夜去确认,或者打电话让别人去确认关了没有。
有段时间我还怕灯会掉下来,我还担心小时候治病乱吃过的药,对自己可能已经造成毒性,有段时间耳鸣,我怀疑是癌症。
反正我现在也是心特别小,经常会担心很小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和别人说,怕被当成精神病。
其实我现在也没有好彻底吧,只是那种状态很少出现了。
偶尔出现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活着本身就很不自在,像宁子说的,“我为什么单是活着,就这么累啊”,好像没有别人那样的自然,有时候家里人多,大家都很热闹,我却几乎从来不去凑热闹,总是缩在房间里,来人的时候我也很少上桌吃饭,都是托词说自己不饿。
公司开网络会议好多次叫我,我都说,还是不去了,你们讨论好了通知我吧,我其实还是怕人多的环境,其实主要是怕自己说错话,以前有过不好的经验。
就是有时候我会变得过于热情,喜形于色,可能就会突破一些禁忌,从小到大,有过好多的尴尬。
有段时间我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籍和公开课,我觉得我这种应该也是和电影里面的宁子类似的躁郁症,因为除了抑郁,还有狂躁的时候。
津奈木更像是抑郁症吧,表情和神态都像。
而我有时候是很大胆很热情的,好像有无限的希望和可能,但是忽然又转入谷底,恨不得立刻从世界上消失。
但好像也有些像其他的心理问题,比如BPD,社交障碍什么的,反正感觉自己心理就各种不正常。
我最近想起来,有段时间我认识过一个得抑郁症的网友,照片上的她就给人感觉一种憨憨的傻傻的感觉,当时她住在父母家里,已经呆了很长时间了,不找工作,也不出门,有段时间,我们天天聊天,她好像对我有些依赖,会告诉我她吃了什么,见了什么,我还记得她在地铁上遇到乞丐,问我该不该给钱。
她也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拍照片发给我,有那么很短暂的一些瞬间,我觉得她好像是我女朋友一样了,但是我又觉得,我们不可能相互理解。
后来她还是去看病了,我也一直建议她吃药治疗,但我也明白,她如果治好了,我们就不会有任何关系了。
电影里面,宁子被津奈木的前女友指责:“你就没有想过,作为一个人,自己有多么卑劣吗,就因为你,身边的人都得不到幸福,你就没有想过这些吗”。
其实宁子也是非常明白的,她一直觉得,没有人能理解她,包括男友津奈木,她有时候会很热情的想和他沟通,但是他总是十分冷漠,有时候,她对他指指点点,挑三拣四,津奈木也是逆来顺受,像一个机器人一样。
最后一段,她在露台上和津奈木沟通的时候,她就说了,她觉得津奈木不坦诚,不真实,“我明明把感受都告诉你了,你却偷懒,你选的那些话,全都不是你的真心话,而是为了说服我才说的”,“希望你能和我一样,讨厌我”。
宁子不相信他们之间的爱情,她觉得男友只是一个好人,像神仙一样,无端的对自己好 ,就像是一种单纯的善良。
“你要是,想和我分手的话,也就分了,但我是没法摆脱我自己的,一辈子也不能,津奈木,能和我分开,真好啊,纯太,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喜欢我哪一点,都到最后了,你为什么,和我在一起三年呢,是为什么呢”。
宁子觉得他们的关系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她对自己没有自信,觉得是时候做个了断了,她不能拖累别人了。
津奈木:“我们初识是在酒会吧,回家路上,听你说觉得自己哪里被人看穿了,我吓了一跳,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不过我,只是刻意和周围保持距离,可宁子你,头上还流着血,就毫不顾忌的奔跑起来,我觉得很厉害,那条路,我跟着你跑的时候,你蓝色的裙子飞舞,非常漂亮,总觉得,这种事虽然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但我还想看到这么漂亮的东西”。
津奈木只是说了自己的感受,并不算是很理性的回答。
我觉得,他是感觉到了宁子身上的那种真实又肆意的生命状态吧,也就是跟随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求,无所顾忌,毫不掩饰。
后来,一直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他,违反了公司的意志,然后也被辞职了,那时候,他也许会觉得,是内心离宁子最近的时候吧。
其实,我也有过觉得自己被人看穿的时候,觉得那个人真正的理解了自己,觉得自己在她面前彻底暴露了,所有的想法,好的坏的,难以启齿的,不可告人的。
甚至会觉得,这个人就是自己要寻找的人,可以包容自己的那个人。
最后,宁子说:“大概,我们真的相互理解,只有那么一瞬间,但就是这一瞬间,让我得以存活”,也许宁子仍然不能相信津奈木能理解她,甚至她自己也无法理解自己,她也不爱自己,她讨厌自己,不相信别人能真正喜欢她。
但是,也许只有一瞬的理解,就已经足够了。
影片中宁子试图给一个较为准确的表达:不,应该说和抑郁症不那么一样,就像是闹着玩的抑郁症…抑郁状态反反复复,好的时候可以坐火箭上天,坏的时候想和自己分手,想丢掉自己。
所以会有手足无措,想放弃的时候,因为你知道下一次抑郁状态还会来找你,而你摆脱不了。
人与人互相理解太难了,但是如果有一瞬间,就足以让爱生存,让宁子生存。
虽然画面看起来很丧,但却是十足的治愈片。
好像所有广为提倡的爱情,都是两个一起打拼一起变好。
可这种互相理解,互相真识,他们是一起堕落了吗?
是一起找到了生的意义。
太懂宁穿蓝裙奔跑的点,任谁都会爱上,疯批清冷美人,很有苍井优的味道。
更爱她奔跑直至赤裸,我慢慢褪下自己,让你慢慢看穿我,拥抱我,懂得我,我慢慢地向你袒露最脆弱的自己,我的所有情绪。
本片是2003年《Faster》的续集,原班人马回归,拍摄于2009年到2010年赛季的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全面回顾了MotoGP的历史和展望未来,还有当时赛季的各种车祸事故,以及瓦伦蒂诺·罗西的家乡和现在,很多观点的重复虽详细却也使影片显得有点繁复,而如今MotoGP的冠军也早已是澳洲的凯西·斯通纳了。★★★
比faster好看一点,开头追至最后一个弯角绝杀那段超级燃,整体还是感觉稀碎啊。罗西真是我见过的长得最像猴子的(帅)男人,猴系男是不是都很开朗😃
moto gp,肉包铁~
钟爱速度与激情
VR46 and MotoGP.
伊万旁白声音好听了….听他说话是享受
我就是Vale脑残粉
雖然身為Rossi粉,但是Lorenzo還是惹我喜愛的,相對於浮誇的Glamourous Stars話不多的人總有那Hammer的堅毅,就像Kimi的冷。祝小飛俠在山葉好運吧!P.S:Evan做旁白還真是加分!
每次看motoGP的片子,都像在看Valentino Rossi的纪录片。偶尔看到别人夺冠时,才反应过来这是motogp罗西小的时候也太萌了,圆圆的脸,真的好圆家乡的服装店模特身上都插着罗西的头像,披萨老板也会把包装袋上电话号码里的46做高亮还有Marco Simoncelli的采访,每次看到这么鲜活激情四射充满天赋的选手的结局,五味杂陈原来日本的摩托车厂这么nb,一大原因是二战后禁止日本造飞机,航空发动机工程师只能转去了摩托车行业……早知道这样我可能当年也学航空发动机去了……哪天不想搞了,也跑摩托车厂去……不得不说人的一生很多节点,稍微给点儿外力,就会偏到不同的航向。就像当年看完wonders of the solar system,后悔没报天文一样。但人生就这样,不同的分支有不同的奇幻世界,还是希望多多探索,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希望早一天能当上护林员
哇太厉害了!!
罗西好帅!对赛车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负伤之后的表现,感动的不要不要~
在线朱军画质链接http://www.acfun.tv/v/ac413150_2
所有人总是关心,谁是现在最快的?好想我的摩托车啊……
罗西,我为你陷入疯狂!我要和你舌吻!
nt7
我以为12年罗西的故事会继续的,但是电影结束了。
纯粹因为1W的风骚小嗓子找来看的,结果一路看得小心肝疼,各种摔出赛道简直太折磨观众的承受力了。但能理解这种追求速度的游戏,大伙都知道飙车危险,但催油门的时候还是兴奋爆表不是?片子整体有些繁琐,前半部分一直认不清楚人,后面却开始谈Rossi如何循环悲催。意大利人的英语实在有点搞
没有人会永远赢下去,但瓦伦蒂诺的光环永远不会褪去,当罗西在杜卡迪度过糟糕的两年后再看这部片子,我依然会相信重回雅马哈的“小飞侠”!希望这部电影不要成为rossi王朝的谢幕。怀念西蒙切利
当红灯熄灭,没有人会回首,过去已成往事,眼前只剩一个问题,谁的速度最快?
万年受evan的旁白好听极了!重点全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