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终于看完了第二部了,感觉好像是为了跟第一部扯上关系而编出的故事。
但是,老实说编剧太牛了,竟然能编出这样曲折的情节,什么卧底反卧底,太好玩了。
简直就是一部国家安全局调查案子的真实记录。
但是有一点有点好玩,就是骗不倒的狄仁杰,杀不死的李元芳!
这世上似乎没有能够难倒狄仁杰的事情了,什么只要经过他那硕大的脑袋想一想,就一切都清楚了,然后不管是谁来他身边卧底,都能看清楚,还能不动声色的将计就计,简直是神人一个!
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中通医术,而且医术比太医院的御医还牛,还懂得工程设计、土木机关,简直就是什么都懂。
而李元芳就更逗了,可以说是杀不死的人!
李元芳可以无数次假死然后又醒过来救狄仁杰。
而且只要在狄仁杰面前,他就竟问些比较弱智的问题,一旦离开狄仁杰就是个人精,什么都看得特别清楚了,还会使用卧底等计策,简直是个“李仁杰”。
而且第一部里李元芳的武功似乎还没那么神,还会受伤、会被人追杀,感觉还是个真实的人,到这一部就成天下第一了,什么人只他一刀就能杀死人,还什么多少高手都会被他杀死,都不如他。
再有就是个毫无谋气的武则天,为了突出狄仁杰的精明和智慧,简直把个武则天设计得傻乎乎的,一会信神信鬼、一会紧张过度、一会又被狄仁杰逼得没话讲、一会还有些不知什么龌龊见不得光的秘密,不知那么个文采飞扬、智慧过人、令人佩服、女中豪杰的一国之君哪里去了。
编剧不知是不是文辞有限,怎么有些词似乎一直在重复,什么厥功甚伟、什么佩服至极之类的,难倒没有别的词么,怎么什么人的说话风格都是一样的呢,而且什么人都会被狄仁杰逼得没有话说。
编剧是不是把所有的精力和脑力都集中在剧情的设计上了,就没有更多的功夫来设计人物性格。
不然怎么这人物的性格都如此简单,不是红就是黑,要么就是象如燕这样由黑变红后,就跟黑一刀两断,十分决绝,最后还帮着红方杀死养育了自己的黑方,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话说回来,梁冠华和张子建演得还是很不错的,真实可爱。
老梁以前的张大民就特别喜欢,这回这个狄仁杰也十分可爱,像个胖胖的弥勒佛。
张子建以前是演《甘十九妹》里的男一号,那是就相当的喜欢他和杨露演的甘十九妹,呵呵,这么多年了,似乎都没再看过他的作品,这回难得了,看得好亲切。
总是那么个不慌不忙的神气,儒雅不羁,呵呵,典型的古典大英雄性格。
而且可以看出,编剧还是涉猎相当广的,心中有些丘壑,整个剧里有各种侦查手段,什么痕迹学、揭破学、证物学、服饰学、心理学等等。
看得还是挺有意思。
血色江州一案虽然篇幅不长 只是短短11集 但是内容的复杂度却绝不次于之前 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则暗潮涌动暗藏波澜 是各重势力各路人马汇聚之下的角力 原以为无懈可击的案情在其背后竟然有这样一个如此令人震惊的故事 虽是意料之中的反转 可当初的实情却是令人大跌眼镜 最后的真相大白也不禁令人感慨唏嘘 让人深感"狄公真乃神人也"的同时也很佩服黑衣人作案之严谨 打入侯府的卧底也好成功。
虽说发现了真正的真相 可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 似乎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谜底 大概只能用狄公所言"其情可悯 其行可原"来概括吧。
人性的光辉和隐恶均是远超想象 法理和情理的矛盾交缠更是令人踌躇 最终的案件处理和向皇帝的奏折具表所折射出的寓意则更加深刻。
这所有的一切 我们最终究竟得到了什么 这样的结局真的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可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无法预知将来 怕是顾不得许多只能选择放手去做 毕竟 时时痛苦 煎熬与挣扎 生不如死 便是早已无惧一死。
又或许 在许多时刻都好希望自己当初没有活下来吧。
"死是最容易的 一了百了 活着才艰难" 血海深仇下的宽恕大抵是圣人才做得到的。
是是非非 纷纷扰扰 各自的价值观判断在其中反而显得无所适从 此案牵丝攀藤必然受限 固然太多无可奈何 可大概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林永忠是个好县令 但不是个好父亲 更不是个好男人。
"
《神探狄仁杰》无论什么时候播放,好像都能创下收视新高,我妹说现在全中国人民都在看它,连我们那上小学的侄子都会唱它的主题歌。
我也被它的精彩据情吸引,一改往日不看电视剧的习惯,下了前两部来看——之所以只下了前两部而未将第三部也下来,原因是第二部还没看完,就已经对第三部失去了兴趣。
总结起来,有如下原因,也算是对这部热播剧挑刺吧。
一、主题方面1.鲜明的时代特征狄仁杰的主要活动时期为武周,这部电视剧也主要演武周时期狄仁杰所断之案。
因而,除了有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现标明时代之外,该剧还有一个似乎是为呼应这个时代而设的特征——罪魁大多是女性。
金木兰、肖清芳、黑衣天王、太平公主,都预借则天女皇之东风过一回皇帝瘾,这似乎是武周以后唐世特有的现象吧。
2.主题偏差该剧片名是“神探狄仁杰”,通剧强化了狄仁杰“神探”的身份,却对他宰相的身份和作为淡化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名叫“狄仁杰断案传奇”的20集电视剧,拍摄技术当然比不上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也不如现在这样缜密,我却觉得无论从片名的定义还是整体的布局来看,都要好于现在这一部。
3.神化了狄仁杰很明显地,既然是“神探”,剧中的狄仁杰在“断案”方面被神化了,似乎没有他解不开的结,无论对手隐藏得多么深,都会被他找到蛛丝马迹,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从来不会失败——这一点是我看电视剧时的切身感受。
二、剧情方面1.配角该剧中除了狄仁杰、武则天的演技颇为老道之外,其他人等均太业余了,尤其是李元方,简直是个花瓶,就像《魔戒》里的奥兰多•布鲁姆。
另外我觉得,李元方的武功高得也有点太离谱了,连蛇灵的头号杀手都稍逊于他,而且两人恶战之后他一点伤都没有,难道他是老天特地派来保护狄仁杰的?
第二部开始出现的“张环”的扮演者,在第一部中却是个“万能配角”,出现的次数、扮演的人物多达五六个,甚至在一集中都会出现好几次。
也可能是导演念及他的辛苦,才让他在第二部开始演一个固定的角色吧。
2.剧情规律每一部案子开始时,狄仁杰的身边都会多几个角色,那么观众注意了,这些个临时加进来的角色很有可能就是安插在狄仁杰身边的眼线,呵呵,这是这部戏的一个规律。
每一个案子结束时,狄仁杰都会佯败,然后带着他早已知道的卧底,只身赴“虎穴”,在对手以为已经得手而狂喜时探知事实真相并灭其于不备。
这是引人入胜的好方法,但是同样的味道吃多了就会乏味,所以我乏味了。
3.疑似《包青天》众所周知,包拯有四个护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不管他们是戏剧杜撰出来的,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这四个护卫加一个展昭的包青天模式,早已为观众熟知。
本来狄仁杰只有一个管家狄春,第一个案子中就收了一个李元方,第二部戏中又加入了张环、李朗、杨方、仁阔等所谓皇帝赏赐的八大军头,但最常被提起的也就是这四个人,而且这四人的名字也都是两个字的,叫起来琅琅上口。
后来杨方、仁阔牺牲,又换了两外八大军头中的两个人。
历史惊人地相似,只是各人的姓名换了,架构却是一样。
不知导演的灵感是来源于包青天,还是觉得这种模式应该是古代断案高手都应该具备的。
三、对白1.错别字:最明显的错误有两个,一个是将“棺椁”的字幕写成了“棺裹”,另一个是配音时将“我只得……”的“得(应念dei)”念成了“de”。
电视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现今这种错别字越来越多、大学生却错字连篇的情况下,电视节目更要起到纠正视听的作用。
而该剧作为后期配音,配音演员应该事先对台词的读音勘误,特别是央视这种新闻机构,最起码不要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吧。
2.错用成语:最典型的是第二部“蛇灵”这个案子的结尾,袁天罡对狄仁杰说:“败在你的手里,我心悦诚服。
”我怎么听怎么觉得这“心悦诚服”四个字放在这里很别扭,不知是谁的主意?
3.口头禅:狄仁杰的口头禅:“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不可说”,“不可说呀”;“我太了解皇帝了”,“你做得好啊”“我想到了一些别的事”。
李元方的口头禅:“大人,你想到了什么?
”“卑职不明白”“大人您说什么”“我已经很生气了,所以不要再激怒我”。
全剧人物的口头禅:“厥功甚伟”;“现在让我们看看你的真面目吧”“查察”“神乎其技”。
呵呵,看来导演或者说编剧(反正是一个人)的词汇不怎么丰富啊,同样的话翻来覆去地说,也不觉得乏味?
4.细节狄仁杰化妆成走方的郎中微服查访民情,可他身边的李元方等人却依然在“草民”面前直呼其“大人”,难道那些百姓都耳聋,对面而不闻其声?
在第一部中,武则天看起来正值中年,而她的侄子武三思却像个老朽,不知导演是听谁的意见这么安排的。
好在可能有人提醒,第二部中的武三思就年轻多了。
目前就想到这么多。
还有就是,剧中人物的个性都太单一了,要末明察秋毫,像狄仁杰,要末一无是处,如各大匪首,或者就像李元方,时而聪明绝顶,时而愚蠢透顶。
我最喜欢的,还是狄仁杰给人诊病发现还有希望时说“有门”时的样子,显示了他还是个可爱的小老头,就连他的侄女如燕都学到了。
最后再总结一下,一位豆友的评论我觉得最贴切“骗不倒的狄仁杰,杀不死的李元方”。
钱导版《神探狄仁杰》,又名《中国队长燕双鹰之穿越到武周》、《曾泰升职记》、《真环传之张环七十二变》。
☺️狄仁杰三大招:打草惊蛇、引蛇出洞、敲山震虎。
☺️狄仁杰三大绝活:1行医:“狄春,拿针来”,“有门”;2算命:拆字、看相;3通神灵:当土地公、当阴司判官。
☺️跟狄大人学破案:1实地走访 勘查现场2传唤证人 还原实景3分析证物 推断联想4计划布局 打草惊蛇5敲山震虎 引蛇出洞6众军出发 准备收网☺️众人名台词:挂灵李元芳:在下李元芳,手持幽兰剑。
舔灵曾泰:大人真乃神人也!
剁灵武则天:怀英啊……锤灵林永忠:在下林永忠,任五平令。
胖灵狄仁杰: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嘴灵肖清芳:他是人是鬼啊,他是人是鬼…薛青麟:你身在山野,一无出身,二无功名,竟敢直言诘责本侯!
袁天罡:我对你好言相劝,你却恶语相向。
巅峰之作。
小时候看的时候聚焦破案过程,现在再看一遍才发现这部剧的格局远不止于此,既有狄阁老断案才能,政治智慧和忧国忧民,又有李元芳的侠义之心,更有武则天这个唯一一个女皇帝的大智慧。
观众是站在狄仁杰的视角一步步推进案情,但武则天则站在上帝视角,任你狄仁杰多厉害,内卫多凶残,都不过是武则天众多棋子的一枚,都不过是她棋局的一步,只不过狄仁杰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尤其在薛青麟案体现的尤为明显,你的权利,你的命运,都在她的手里,武三思也好,太子党也好,都不知道武则天在想什么。
武则天凭几句话就知道武三思的意思可见其智慧不在狄仁杰之下,毕竟是能当女皇帝的人。
而帝王之术也展现的很明显,我不是不知道你们在干嘛,只是在选好时机再整治你们。
而让我尤为感慨的就是,在治理天下的大棋局里面,老百姓个人的命运更显的尤为渺茫。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五平县的百姓是这样,真正的薛青麟是这样,锦娘是这样,现在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最后 别跟我扯什么逻辑不严密,为了翻转而翻转。
为什么腐国可以有福尔摩斯,霓虹的高中生工藤新一都可以各种“逻辑推理”为什么我们宰辅狄仁杰不可以???
如果说神探狄仁杰系列是永远的神,那么神探狄仁杰2的蛇灵案就是神中的神!
蛇灵案悬疑性和复杂性,反派闪灵和袁天罡的逼格,还有元芳如燕的感情戏斗都特别好,不但自身好,还融合得非常完美。
真的是无懈可击的一部。
不得不说钱导真是古龙铁粉,狄仁杰系列满满的陆小凤风格。
都是反派最后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一阵得意的说自己的行动和心理,再大反转,原来一切都在主角的掌握之中,狄仁杰/陆小凤再开始解说复盘整个案件。
而且还都有人皮面具这个道具,人皮面具这个设定真的为剧情编写提供了太多的便利,也大大丰富了和提高了剧情的上限。
最后狄仁杰对话袁天罡的部分现在再看,真的是满满的陆小凤对话霍休的既视感啊。
他们的武功越来越厉害了,可以在空中横着身体横冲直撞,有如鱼贯。
杀百姓取头颅以冒充杀敌以邀功,汗。
敌人有精湛的易容术。
不过都是为了反对武则天。
狄春是假的,侄女也是假的。
可汗对狄公说“你我虽然分别,但是心却是在一起的。
”也就是为了两国的和平,不打仗。
“我可以相信你吗”,好傻的台词。
固执的武则天,自己夺去了政权,怕天下人不服,于是镇压多人,发展特务,但是特务也有反她的。
蛇灵老头才是真正的高手,利用狄仁杰消灭了要夺他位置的女部下。
但是狄公按编剧的意识是更胜一筹的,而李元芳是可以百战不死,假死多次的。
“一个人在不害怕的时候,是说不出的孤独”原来薛青麟是假的,是船匪赵富才。
林永忠才是真的薛,令其女色诱赵富才。
而皇帝也有一般人马在,令小云色诱赵富才,也是为了那封信。
为啥没有武三思派来的人马?
终于看完第二部,想想在家和妹妹一起看时的期待与惊心动魄,幸福的时光啊!
我自己在宿舍竟把它变成了背景音乐!
第二部比起第三部好多了,可惜还是不如第一部。
每次看《神探狄仁杰》,都觉得武则天、狄仁杰的君臣戏极好。
一个圣眷优渥的李唐旧臣,一个铁血手腕的武周天子,相互信任并相互扶持,暗中博弈却风轻云淡,言语间机锋满满,却又照顾着对方的情绪而生怕误伤,彼此保持着安全距离,居然奇迹般在朝堂上相安无事那么多年。
一句“你这个老狐狸”,一句“陛下圣明”,好似宝剑入了玉鞘,没有相爱相杀的桥段,只有气韵满满的悠长。
三分君臣七分知己,虽然是钱导艳构,当真比贞观君臣还要经典了。
倒是被两人夹在中间的张柬之,屡屡担任“不解风情”的电灯泡,观众都看明白的,他还杵那儿可劲儿问。
柬之,你不懂爱呀。
看过1 2 3 4部,不得不说,钱雁秋真是一个鬼才,总喜欢给自己安排一些看起来很狠实则活不了几集的角色,记得有一次,钱导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传圣旨的角色,因为这样狄仁杰和李元芳可以跪他,这位鬼才还是有一些可爱在身上的.印象最深的还是第四部,神断狄仁杰,沙尔汗的剧情连连反转,从看似简单的剔骨一步步走到沙尔汗的身世以及想多会月氏国的阴谋,让人叹为观止。
虽然较第一部稍嫌拖沓,不过如燕的加入着实添色不少~~
反派杀主角还要特意带到隐秘的小树林🤓笑掉大牙……
抄没完了还
nm的剧情反转了又反转,强行反转,强行推理,尴尬的一批,把观众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是吧!
在张家界旅行,没带笔记本,在酒店连着看的,很神,元芳不错
剧里的打戏还可以,比现在的不少剧都要好。不知道这些武指都哪里去了。但是剧情翻来覆去为了反转而反转。所有的破案过程都是在主角的反转台词中。反正最不可能的就是真凶就对了。
第二部也真的可以
第一部惊艳 第二部开始续貂
节奏慢,摆得透,信息多。剧本是真的好,其他bug也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挂逼基友多,走遍天下都不怕】
闪灵的大逆转太过牵强,易容术被严重滥用。| 2018.8 首播之后第一次看第二部,对比第一部好拖沓……大人的智商&体重和元芳的武力都开始脱离地心引力了= = 再吐槽一下易容:根本就是个bug,第一部还是核武器偶尔用用,第二部忽然就变成AK47蛇灵弟兄人手一把了……
节奏慢得我想死...
蛇灵有木有。
有神一样的易容术,真的无敌,所以剧情就极度不合理了。这种设定其实很没意思
2017年已看148。
“那么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就都明白了”……
幽州案完了就算了 蛇灵案不好看!
编剧明显黔驴技穷了
觉得比第一部好看~
“哎呀如燕,我的诗!!”“反正都是诗,湿了就湿了吧。” 不同于其他开山即巅峰的国产剧,第二部才是狄仁杰系列的巅峰,创造了最强的主线蛇灵和在男人戏里恰到好处不落下风的女主角。如燕之后,李元芳也不是李元芳了。
倒不是剧情有多好 而是台词太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