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都有公主梦,透着万千宠爱,不像“女王”,虽也高高在上,却高处不胜寒。
太平公主可谓生得逢时,历史上的公主要么没她富有,要么没她得宠,明明只想做备受疼爱的小公主,却一路坎坷,背负姓氏所带来的荣华富贵、杀伐混战和求而不得的痛苦。
《宫心计2之深宫计》里,太平公主一出场就凶神恶煞、自带杀气,再加上是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带着闪电的寒光出现在小皇帝的房间,足以上幼皇心智崩溃,也让我们知道狠角色要上场了。
从妆容来看,绝对的霸道女总裁,眉毛粗黑上挑,目光如炬、服饰华美(她皇兄都被她衬得像个护院,这出场,比乱党韦氏更像要篡权的。
)
本剧太平公主的第一个镜头,自带杀气的太平公主深夜造访幼皇,废其皇位。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生平极受父母兄长的宠爱。
不过她并没能一生做个傻白甜的幸福小公主。
有三个重要的人生经历,影响了剧中太平公主的人设走向。
第一个重要经历:她的生母,则天皇后。
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是却是她的人生底色——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杀伐果决。
虽然剧中没有武则天的镜头,但第一集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剿灭韦氏乱党。
就能知道太平公主不但权倾朝野,并且杀伐果断,不留后患。
像极了她母亲的手法,视为乱党一并连坐,尽管当年她夫君薛绍也是被是无辜连坐而死,她深受其害,但也反过来用此法来保护自己的权势。
比如她执意要杀已经被赶下皇位的幼皇,幼皇口口声声叫她姑姑,但在这位姑姑眼里,幼皇不过是除之而后快的余孽,幸幼皇被李隆基救下,留得小命。
但太平公主开始与李隆基心生罅隙,她觉得李隆基非池中物,拼力打压,以免将来不好控制。
第二个重要经历:人生一大拐点,她的先驸马薛绍被迫害致死,历史和电视剧有多种演绎,但薛绍是政治的牺牲品是无疑的。
太平公主的大舅哥参与造反,被武则天下令抄斩。
太平公主自然无需赴死,但薛家满门被刺死,她无力挽救,自此黑化。
本与薛绍琴瑟和谐,如今落到阴阳两隔,母亲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逼自己嫁给武攸暨,这段政治联姻让太平公主意识到必须大权在握才能掌管自己的人生。
陷入爱情、温柔似水的太平公主一旦被卷入政治斗争,贵为公主又如何,不过是政治的牺牲品,她连自己的夫君都保不住,而下令的人竟是自己的母后。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她改变不了政治的走向。
但求自己有一天能把控天下事,不再会尝到失去的痛苦,但是她希望落空了。
沙场救夫,大势已去
薛绍被问斩,阴阳两隔太平公主很快被母后嫁给了武攸暨,为了巩固武姓的地位。
母亲竟然连自己女儿的幸福也可以随意牺牲,这简直把她恶心坏了,竟然嫁给仇人的家人,且仇人是自己的生母,嫁的又是自己亲戚。
她与驸马情淡,人尽皆知。
第三件事,武攸暨为太平赴死,武攸暨对太平公主情深意切,但是太平公主根本无法接受他,武攸暨死后她才知道自己再次错失眼前人。
武攸暨已经身患绝症,除了医生,无人知晓此事。
决定替太平公主承担罪名赴死了此残生,临死前和太平公主最后一面都是在讲自己要和前妻九泉相会的期待,完全没有对公主的不舍,其实是希望公主不背负任何的心理负担,好好活着,是为大爱!
说到这,公主是真的幸福的,有过两段真爱,只是她后来心灰意冷,心中无爱,亦看不到爱。
生活也没停止虐她,比经历一次驸马被斩更悲惨的是什么,是经历两次驸马被斩。
太平公主走后,武攸暨细细品味公主给他做的唯一一次餐食,心满意足。
用餐期间有颗红枣掉落草席,武攸暨急切找到后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不忍心错过公主给她的任何东西。
被任三恕看到,上前问询,这样是否会后悔,武攸暨不后悔,并说“你不是我,你不懂”。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武攸暨做到了。
被三恕看穿,问他会不会后悔。
驸马决定深藏对公主的爱,孤独赴死。
太平公主相信武攸暨是想念妻子才会急于求死,让公主神伤落泪。
很快公主知道武攸暨本命不久矣的真相,对她亦是情真意切,公主不顾一切又去法场试图阻拦,如果她到了,凭她的盛世地位,应该是可以拦下来的,毕竟皇兄对他宠溺有加,但是这一次,她来晚了。
同样的法场,第一次薛绍是无可奈何,第二次武攸暨是阴错阳差。
如果武攸暨能不死,太平公主是一定会和她携手白头的,只不过,再一次错失眼前人。
太平公主为武攸暨落下一行泪,只恨两人生不逢时,做了政治的牺牲品。
武攸暨心系公主,在她面前从没有过自我,默默陪伴和奉献,最终为公主送命。
只可惜他活着的时候公主完全不知情。
驸马武攸暨赴刑场,太平公主想要救他,无奈错失机会。
贵为公主,也有如此心碎的时刻,被命运玩弄。
可悲亦可叹!
太平公主为什么让自己深陷权力的漩涡?
已经剿灭韦氏,她自己乐得清闲不好么?
不是不好,是不能,她可谓“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由于母亲的影响,她深知权力和地位的重要性,看着母亲交织在权势的网络中,她即便无法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但之后的每一步,都为自己巩固自己的权势而铲除异己,同室操戈,玩火者终引火上身,不得善终。
想想自己曾是大唐王室的小公主,坐拥财富和宠爱,如今为活得不再被动,主动树敌,打击李隆基,深知有一天自己若败下阵来,只能求皇兄念在昔日情分,保她性命无虞。
曾经的公主,枝无可依,她虽拼命抵抗,但终不能幸免。
太平公主再次痛失驸马,更加无依无靠,求皇兄日后保她平安。
《别思》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
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
希望你能记得我也曾经笑靥如霞!
高高在上的镇国太平公主又怎样,终究是此恨难消,意难平!
我不亡,你不死。
昔日的承诺,到如今竟成了可怜的笑话。
你一日为帝,我一日为后,昔日的情深,到如今竟成了卑微的羁绊。
李隆基说她满手鲜血,心狠手辣,可他忘了,她这一切是为了谁。
她帮他夺权,助他登临大宝,成就一世帝业,她帮他牵制太平公主,收复皇权,稳固帝位。
可当尘埃落定,天下太平,他却来兴师问罪,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她是他的蓁儿,她是他的夫人,她为了他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她为了他毁去绝世的容颜,她为他付出了一切,可到头来,不过空名一副,古琴一架,冷宫之中,了却残生,今生永世,不复相见。
多少人说她残忍、冷血,残害皇嗣,陷害妃嫔,戕害宫女,她的每一步都是尸横遍布,鲜血满地,可她又能如何呢?
后宫如前庭,波谲云诡,没有一个善良的人能走到最后,如果你不攻于心计,不城府深重,到最后,不,你是没有最后的。
王蓁,只是这后宫中的一个可怜人,她要生存下去,她就必须如此,后宫连前庭,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在后宫中,替她的夫君稳定后方,连同尚宫局,逼宫太平,还政于圣上,她的夫君。
她的狠,替李隆基摆平了太多的障碍;她的毒,替李隆基除去了太多的心患。
只是到最后,她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她被他打入冷宫,纵然他无法废后,还能给她留下皇后的空名聊以慰藉,可他却再也不会见她了。
也许他不是不再爱她,只是他不再相信人心,因为他一次又一次负了人心,他又怎么能再相信?
他害怕,怕他的不堪被世人知晓,所以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王蓁,这个彻彻底底知晓他所有过往的人,他又怎么敢留她在身边?
身为帝王的悲哀,大抵便是如此吧,从此,身边佳人不绝,却再无交心之人,一人一黄袍,披的是权力,藏的是孤寂,余生无人入心,只余落寞相随。
也许,多年以后,他仍会记得,有一个王蓁,陪他共患难,与他并肩登金銮,替他扫平障碍,惹下一身业障,最后,她的最后,是他的冷宫,是从此,是永生永世,不复相见。
深宫计,果然,一入深宫,再无归路,从此前事不复,结局凄然。
一般情况下,提起来李隆基,都知道他和杨贵妃“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常看宫廷剧的宝宝们可能还会记得武惠妃(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女,寿王他娘,杨玉环她婆婆,但愿这个关系没有搞晕大家😅),也许也会有人知道李隆基有个宠妃叫梅妃(这个梅妃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却很少人会想起来李隆基有一个和他共患难同进退的发妻王有容,也就是宫心计里的王蓁。
王皇后 李隆基这位结发妻子是在他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嫁给他的,而且要纠正的是这位王氏家中只有一个哥哥,影视剧中用漆树粉让妹妹脸部过敏从而导致妹妹自尽的情节应该仅仅是为了展示王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一面。
武则天对这位侄儿起初是欣赏,后来李隆基的生母窦氏被杀以后,武则天对李隆基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软禁,这期间李隆基的这位糟糠之妻王氏不离不弃,始终追随。
穷困潦倒之际,王氏的父亲典当自己的衣服换了一碗汤饼给李隆基做生日,这件事情那位出场两集就领盒饭的宋王妃还拿来取笑过王蓁。
严肃的王蓁
跳舞中的王蓁 据史书《旧唐书》记载:颇预密谋,赞成大业。
在李隆铲除韦后以及和太平公主的斗争中出谋划策,在后宫之中与太平公主分庭抗礼,和李隆基共患难,同进退。
终于夺得天下,李隆基也如约把王蓁封为皇后。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皇上皇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真的是一个happy ending。
可是,帝王的后宫一般是佳丽三千,王蓁做为皇后一直没有生子,这也是失宠最大的原因吧,很快李隆基有了新的目标,本剧中即将出场的郑纯熙,但是李隆基历史上没有一个郑姓的妃嫔,只有一个郑才人,也不是很得宠,疑似暗指历史上的武惠妃。
郑纯熙
郑纯熙和李隆基剧照 武惠妃心思阴险,当时一人独大,可参照甄嬛传中华妃和皇后的对抗,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位武惠妃一共有四个儿子四个女儿(但愿我没有记错),而且她善于观察皇帝,总会得到皇帝的欢心,她之上只有一个王皇后压着,时间久了就想取而代之。
于是用计诬陷王蓁在宫里使用压胜之术,皇帝得知后很生气,把王蓁贬为庶人,王蓁悲伤交加,三个月后就去世了。
自此,李隆基这位和他共患难同进退的糟糠之妻永远离开了他,李隆基是否有一丝后悔和怜惜,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好像确实是没有人记得这位和他一起夺天下的原配。
知道结局的我,看见王蓁越为李隆基付出越心痛😭😭😭😭 之后武惠妃为了扶持自己的孩子做太子,就多次向李隆基哭诉捏造现太子李瑛种种不忠不义之举,久而久之,李隆基心中也有了疑虑,最后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武惠妃接连害死了王皇后和太子等人之后,每日忧惧过度,每每在梦中惊醒,最后自己被自己吓死了😂这也算是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后妃去世的原因了😂 之后的杨贵妃已经是好多人知道的故事了。
不再赘述。
最后还想说说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和元玥。
元玥这种人设,放在甄嬛传可能还不如夏冬春🙄🙄,但是可能这就是港剧的特色吧,总有一个大好人散发正能量,希望元玥和何离结局好一点❤给几个好的结局。
太平公主,那可是武则天的掌上明珠,由于安定公主的死,太平公主得到了双倍的爱,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和自己很像,所以更爱太平公主,不难解释她为什么会权倾朝野,这位演员也是很好的诠释了太平公主的气场,不信请看下图
太平公主被激怒 遗憾的是这个剧本只演了宫中的进展,却没有表现出如何权倾朝野的一面,比如说集结了那几个刺史,收集了多少谋士😂 不过尽管如此,尽管它色彩花团锦簇,尽管我太子妃眉毛一高一低,他们所有人的演技都在线,台词感染力都让人如临其境,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好戏,好宫斗剧。
以上。
一番居然是刘心悠。
白莲花的人设,尴尬大不行的逻辑。
只有太平和皇后才是配配得上深宫记。
为什么不早与皇后对峙。
李隆基本就谁都不爱。
只是皇后深情错付。
帮助他成大业,如何都是好。
一旦挡他路,必除之。
她帮他得到王位,扳倒公主,他反纠她手段狠辣。
像是很多年后,为了地位,他将杨玉环推出去一样。
一切的一切,只有他的地位最重要。
而皇后只是深情错付。
可悲
浮夸雷人的服饰妆容没有劝退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扛得住😳本想着有宫心计那样的剧情,结果挺失望的…败了TVB古装的口碑!
这剧的剧情,这斗争真的很小儿科,案情也过于简单……我的太平公主不是这样的!!!!!
就算因为成本原因,这皇帝的妃嫔也太少了吧,皇宫里来来去去就那几个人…皇后从一开始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心也狠,最后这么拙劣的就拜拜?!
元月智商没有但是一路各种开挂……
还可以。
缺点,大场面几乎没有(太子册立糊弄人的啊,编的册文略假),闪镜头。
还有小家子气,说的话有时候文邹邹的然后转头就变成俚语。
好处叙事比较快不拖延时间不注水。
服装……无法忍受有些小家子气,太子夫妻没事儿招惹太平干嘛?
还有那个乌鸦捡了首饰又出来了。
太子妃想回家就带了几个人。
太子妃娘家想换新娘也不想想这可是女皇孙子,这能乱换人?
还有自家女儿毁了容不查凶手?
荧幕上塑造的太平公主不少,形态各异,但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如此烦人的反派太平公主。
剧中想把她塑造为颇有心计城府颇深,但她却总是把喜怒和攻击在脸上表露无遗,一出场就是个嚣张跋扈的公主,脸谱化很严重。
一路下来对三郎的不服、谋害、挑衅都是赤裸裸的手段,哪有什么心计,傻子都能看得出。
再来看看人物的性格,实在是个烂人。
先是出尔反尔,说捧立三郎为太子,实则推波助澜捧立宋王,因为宋王好控制,便于她今后在背后操控。
在日常,好歹是个公主,除了刁蛮任性以外没有一点高贵大气,动不动就挑事,一吵架就咄咄逼人,假装被亡夫的鬼魂上身去掌刮没得罪她的尚宫局各司,又用头钗险些让太子妃毁容,这些简直就是泼妇所为。
对待身边的人也是无理取闹,不懂珍惜。
先是内心惦记前驸马薛绍,明明赐死薛绍的是武则天,她不敢迁怒武则天就残忍虐待一个只是正常给口供的宫女20年以泄愤,最后还故意把宫女气死。
武攸暨忍辱负重真心对她20年,她不领情还有被害妄想症,一天到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全世界都辜负了她,当着现任丈夫面前说最爱前夫。
她虐待宫女的恶行败露,武攸暨替她顶罪,她就算有一丝触动却还是轻视也对方甘愿付出生命来表达爱意。
最偏颇的事情发生了。
一直被偏爱有恃无恐的她忽然又觉得自己很爱武攸暨,觉得是三郎和太子妃害死武攸暨,选择性忘记其实武攸暨是死于替她顶罪。
这种自私自利、泼妇行径、心肠歹毒,永远把责任怪在别人头上的毒妇,真的是太平公主应有的模样么。
虽然道具场景服装艳丽浮夸,但是剧情紧凑,一波三折,不拖沓,不注水,每个配角都很精彩,台词俗语成语虽多,但是也比较符合古代背景,很有文化底蕴,每集结束时也是恰到好处,留下悬念,引起兴趣。
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内地某些编剧真的该学习下港剧的叙事节奏,人家港剧一集可以讲完两三件事,还留下悬念,内地某些电视剧,一件事,四五集还在那拖拖拉拉,家里长短没个不停,注水严重。
最后赞下演员,虽然演员有些显老,但是演技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有人说有些浮夸,但是比起某些小花小生还是不错的。
当然,这部剧也有缺点,比金枝欲孽,甄嬛传还是差些,不过看电视不就看剧情吗,反正这部剧情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前几天看完了《深宫计》,王蓁失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不管前期她多么善良,多么体恤下属,最终都将走向没落,因为历史上李隆基的王皇后是个废后,无所出王蓁在得知自己无法生育后,怕是也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臆想的武则天称帝时的心路历程:被太宗选为才人的时候,身不由己,先帝驾崩,青葱岁月的她却要被锁在青灯古佛旁,做个活死人。
除了新一任的皇帝,还能有谁替她解除这终身监禁,所以她也是拼着万分之一的可能,去吸引新帝。
好不容易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走出寺庙,在后宫,虽然有了更高的地位,成了昭仪,却还是受尽了王皇后为首的后宫发出的明枪暗箭,为了活命,她必须继续往前走,走到皇后之位。
这一路走来,自己踏着多少枯骨,就有多担心,自己也变成她人走向后位的踏脚石。
皇帝的怜爱是多么的脆弱,纵然在后位,生命还是那么摇曳不定,不由自主,所以她痛定思痛,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自己做皇帝。
《深宫计》的太平公主也是如此,两度花好月圆都被当权者无情地摧毁,到了一定的位置,不做刀俎,只能甘为鱼肉。
作为李治与武则天最宠的女儿,又如何,第一任驸马无辜受牵连,被处以斩刑;作为辅佐李旦登基的镇国太平公主又如何,她还是没来得及保住第二任驸马的性命,所以她再难,也要创造自己的红妆时代。
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曾经可能都还幻想过岁月静好,而王蓁一直很清醒,在闺阁时,她选择嫁给李隆基。
在别人眼中,李隆基不过是个边缘贵族,嫁给他,也不过图个锦衣玉食。
但是她不同,她看到的是,李隆基是可以带她走向女人至尊地位的皇嗣,就算李隆基甘于平庸,她也会连拉带扯地拖着他前进,他是她进入权贵的入场券。
好在,与李隆基是一拍即合,李隆基没有让她失望,果然是潜龙在渊。
婚前,选丈夫,很清醒,知道自己想要的,知道该选谁助自己功成。
婚后,她也非常清醒,日后的荣华只能靠自己维持。
自己野心勃勃的丈夫,纵使眼前承诺自己是唯一的皇后,日后佳丽三千,自己又无法生育,难保他不变心。
封后之后,她就没有寄心于李隆基的垂怜,她也清楚哪怕自己坦承自己的担忧,李隆基已经无法与她感同身受。
所以她瞒着李隆基,先下下手为强,铲除所有可能的威胁。
最后她失败了,但是她从没后悔,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摇尾乞怜,可见她对李隆基看得多透彻,可见她对此刻的恩断义绝早已有了预判。
此生不复见,是李隆基能做主的,但是废后,却由不得他,这是她为自己争取到的。
她抛开了所有恩情,开门见山地,掷地有声地谈条件,如此霸气,如此高傲,如此清醒。
高傲,硬撑着自己最后的尊严,保存自己的生命,而心中的爱彻底死了。
她怎么会没爱过李隆基,曾经的相濡以沫,曾经的同甘共苦,曾经的生死与共,再以利益为目的的开始,都化成了矢志不渝地相守。
那背上的一刀,当时扑出去时,想得肯定不是赌一把未来,而只是单纯地想保护自己最最心爱的人。
任三恕来看她,是看望还是探监,还是来落井下石?
不管如何,他都没能如愿,没能看到楚楚可怜,自怨自艾,面容憔悴,祈求原谅的王蓁。
此刻的王蓁依旧可以抚琴,依旧带着皇后的傲气。
任三恕说琴声无情,又哪里不是他已经不是她的知音,所以听不出弦外之音,看不到她心中的高山流水呢?
这场战役,王蓁是不是知道自己必输?
帝王恩情本来就凉薄,后宫佳丽蜂拥不绝,容颜易逝,膝下无子,母家无力,谋杀龙裔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饮鸩止渴。
她凭什么屹立不倒,再多的挣扎也抵不过延绵不绝的攻击,没了太平,没了郑昭仪,还会有更多的权贵女儿嫁入宫中。
她恐怕是早就做了输的准备,要清醒地,高傲地输。
说到古装剧,豆芽第一个反应就是各种宅斗宫斗。
当然,这多半是受了2009念播出的TVB年度大戏《宫心计》的影响。
而它作为当年的TVB台庆剧拿下了50点的全年最高收视,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虽然现在提起,很多人已经忘了《宫心计》在讲些什么,但是提起剧中女主刘三好,豆芽相信大家也能回忆个大概。
正如刘三好的名字,《宫心计》全程贯彻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三好思想,讲述了一个傻白甜玛丽苏的女主角相信好心有好报的故事。
当然最后的结局也的确如此。
如今,时隔9年,《宫心计》又推出了该系列的第二部:《深宫计》
《深宫计》延续着第一部的套路——唐朝皇帝登基前的后宫权斗史,情节围绕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姑侄间的权力斗争展开叙述。
剧情一开始,以“唐隆政变”为引。
引出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政变,绞杀韦后背后的势力,并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推向皇位。
在此过程中,由于政见不一,李隆基与太平心生嫌隙。
为了整治李隆基,太平决定拿李隆基的夫人王蓁开刀,让王蓁在家宴上担任领舞姬,并设计让她出丑。
但王蓁和太平一样,也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奇女子。
纵使家宴上,有太平的百般刁难,王蓁也能急中生智的渡过险关。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相较于前一部,这部剧的人设有点意思?
男主不是天性纯良被逼上位,而是自己本就有野心。
女主也不是天真烂漫小白花,登场就用心计征服大家。
剧情也因为男女主的人设上来就惊险刺激,斗得飞起。
但是,刺激了前几集你会发现,女主确实不是以往宫斗剧里的小白莲,而是一朵扎扎实实全是刺的黑莲花啊!
别人都是人若犯我,我必相还。
这个王蓁是人不犯我,我先犯人试试!
男主身为皇帝,三宫六院自是少不了,有个十几二十妃嫔不为过吧。
女主贵为皇后,表面上一副贤惠大度的样子,实则丝毫没有气度。
女四一上线,女主就想把她灭了。
先是不想给封号,想让皇上意思意思封女四才人算了,被质疑以后,还搬出来武则天为例。
好在有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在,分分钟就灭了女主的气焰。
女主就这么放弃了?
没有,她一直在战斗。
故意弄坏了人家有寓意的首饰。
首饰招你惹你了?
在女四那装完无辜以后,又弄伤自己的脸,去男主那博同情。
从始至终,人家女四都没想过要和女主斗什么,全是女主自个儿碰瓷倒贴。
这碰瓷的力度都不得不让豆芽怀疑,女主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了!
当然,这部剧女主招人嫌的地方,还不止是被迫害妄想症。
第一,她心眼小。
在女二圣母心发作帮了女四以后,女主狠狠记了女二一笔。
逮着机会就要把女二送去和亲。
往日情分?
不存在的。
忠心耿耿?
女主看不见的。
第二,她双标。
剧中,因宫女多嘴,间接导致了驸马的离世,太平公主为了报仇折磨宫女。
女主揭发了她。
说是为了替宫女伸冤,一副为了天下苍生的样子。
多么的正义啊。
但是,当年自家妹妹抢了自己的亲事时,女主可是丝毫没有手软。
直接就让妹妹毁了容。
外出求子时,大师点明,想要诞下麟儿,要心存善念。
女主想起了因她而自尽的妹妹。
但是并没有什么软用,因为想到妹妹,她居然笑了,毫无悔意的笑了!
这跟太平公主有什么区别?
有过之而无不及好么!
第三,她还绿茶。
确实,在这部剧中,女主从来就没有表现出自己很柔弱,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机,但是她在男主和男二之间周旋的样子,实在是绿茶到不行。
看起来,女主似乎和男主伉俪情深。
男主虽然贵为皇子,却唯独钟情女主一人,情话说的一溜一溜的。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好好休息”
“我不只要捍卫我大唐江山,更要守护我的红颜”
两人也很热衷于为对方打call,互夸起来,都是化身为对方粉丝后援会文案的架势。
女主对男主看起来也足够深情, 为了以苦肉计对付太平公主,对自己下手毫不留情。
但是,在嫁给男主主之前,她喜欢的明明是男二呀!
她和男二的感情线,在嫁给男主之前,没有什么父母拆散也没有什么小三插足,两人甜甜蜜蜜顺顺利利。
但是呢,经上头豆芽提到的妹妹一抢婚,女主不乐意了,费尽心思跟妹妹周旋,只为嫁给男主。
豆芽给你们盘一盘逻辑啊。
这亲,是女主娘亲生前就定的,女主不可能不知道吧?
也就是说和男二情投意合的时候,女主心里门清着,自己还有婚约在身。
这也意味着,女主早就盘算好了,在嫁出去之前先享受着男二的柔情蜜意,等到时候婚期来了再以父母之命为借口一脚踹开男二。
性别转化一下,就是抛弃糟糠之妻为权势迎娶公主的陈世美。
渣,实在是渣。
这还不是最渣的。
在嫁给男主成功当上皇后之后,女主为了拉拢男二跟自己站队。
又跑到男二面前提起昔日旧情。
能讲得出这种话的人,豆芽很难怀疑是不是真的有喜欢过别人。
综上所述,这部剧的女主真的是让豆芽嫌弃到不行。
之所以没有弃剧,也完全是因为豆芽想亲眼看着女主早日下线。
讲真,在这部剧里,大家的年纪都挺大了,但唯独女主的状态不大好,甚至是大她10岁的马浚伟,皮肤以及精神状态都比她好。
除此之外,造型师也在针对她。
导演真的不考虑让她早点下线休息休息?
如果不是陈炜,我连二星都给不了,开头斩杀韦后的那段戏真的浮夸到我脸酸。
服装有点花花绿绿了,剧情还是不错的。
看之前:看预告我觉得好像终于愿意花钱了呢。而且有马明,嘿嘿~期待。看之后:怎么说呢,宫斗要带脑子的好吗?感觉我在看成语大全。又是丫鬟翻盘?还好李隆基你一如既往的腹黑
很多年前宫心计播的时候 大家已经开始吐槽tvb浮夸的服化道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 反而越发浮夸 布景空洞 剧本空洞 打光也不行 失望
依旧浮夸的造型和熟悉的老面孔。tvb古装剧太模式化了。
台詞賣弄押韻和成語,語氣也太現代化;鏡頭切換太浮誇,要表示強調除了連zoom沒有別的方法嗎;新來的阿蕭瞬間可以和馬明拍檔查案,不合邏輯;還有很多別的bug⋯⋯相比起宮心計,這部所謂的2也太差了吧。目前才第二集,但真的沒有信心看下去???結局了,為南宮司設和成內伺的感情戲加一星吧。
冲着演员表给2星吧。这剧本太烂了。看了7集我都不知道故事要怎么发展,明明是宫心计,怎么全在破案……
梅小青真是港剧界的“春晚总导演”,花花绿绿、浓妆艳抹、辞藻堆砌、肤浅浮夸。
好多年不看tvb,一看停不下来,成语接龙哈哈哈
除了太平小公举演的太好了!三个姐妹团太磨叽了!看了就快进了
我觉得还可以
节奏快如闪电,但是宫斗戏有点小儿科,太平简直战五渣,除了眼神犀利嘴炮技能满分,宫斗技巧被主角团按在地上摩擦,也可能才看到第6集 高潮还没到,诚心希望后面太平能翻身一把教主角团如何做人。
台词中,所有的信息演员表达的都那么直白。我认为字面下的意思给人以想象,这才是成功。
适合地铁上打发时间的剧,1.25倍速食用好舒服。里面太平公主演的最好。
后宫最迷人的难道不是云里雾里各自暗箭?这一集看清楚所有人的属性。谁想要看深宫真相大白啊。金枝欲孽里死的一堆人有几个得到真相的
第九集戏太足笑死人了……马浚伟果然老了,都有双眼皮了。
没有什么艺术感却很tvb的港剧 大妈妇女比较偏爱的 撕破脸 明争暗斗 的剧风 老了老了
扯头发剧情,打油诗对白。
看了5集,陈炜胡定欣的几场对戏很精彩,但是胡定欣眉毛一高一低让我出戏了。一直觉得马国明就感情戏里就一张苦瓜脸,多少年了也没进步。尚宫局几个老戏骨很出彩,人设也不错,私下里斗个不停,关键时刻总是一致对外。马浚伟中规中矩。刘心悠新人也算不错。
就公主和皇后的演技出挑